首頁 > 制度大全 > 5S設備管理制度及考核標準

5S設備管理制度及考核標準

2024-07-25 閱讀 9523

為了給員工創造一個干凈、整潔、舒適的工作場所和空間環境,保持設備良好的運行環境,提高設備運轉率。促進公司特有的企業文化氛圍,達到提高員工素養、公司整體形象和管理水平人目的。特制訂本制度。

一、整理

1、所有符合工藝設計要求保證整個生產系統正常運行的設備均為“要”。

2、現場零部件類:“要”與“不要”判別標準:為正常生產運行設備所準備,在運行設備發生故障時能夠進行替換的為“要”。其余的一律為“不要”。

3、工器具:檢修工作所必須的工器具的為“要”。其余的一律為“不要”。

二、整頓

1、現場運行設備統一標識。

2、現場零部件:長時間不用的“要”的固定資產設備應掛牌標識并存放于指定位置。體積較小使用頻率高的“要”的零部件存放車間庫房或指定位置并分類標識定置。“不要”的零部件集中歸類并存于指定位置。

3、生產現場如需配置檢修工具(如電焊機)需報安環部審核后規定區域定置。

4、生產檢修過程中產生的廢舊零部件及下腳料應同“不要”零部件一起集中堆放。

三、清掃

1.清掃現場運行設備臟污并擦拭干凈恢復設備原有外觀和顏色。

2、傳動裝置保持密封良好,油、水位合適,避免滴、漏。如出現滴、漏及時采取措施并對產生的油污及時清理,并和定檢結合起來及時處理。

3、對容易出現跑、冒的部位(如窯頭、尾密封,輸送及下料溜子等)要留心觀察,及時清掃并和定檢結合起來及時處理。

4、設備、工具、儀器檢修或使用過程中應有防止產生污染的措施,并隨時清理污物。

5.整頓后“不要”的以及生產檢修過程中產生的廢舊零部件及下腳料要及時清理。

6、生產檢修過程中替換下來的設備,應放置于規定區域并及時報修。

四、清潔

1、徹底落實前面的整理、整頓、清掃工作,通過日檢、周檢、月檢等的檢查保持整理、整頓、清掃的成果。

2、結合設備巡檢標準按要求、按頻次做好設備保養工作,保持設備良好的運行環境。

3、各車間制定本車間設備5S管理檢查考核細則,對本車間班組、員工進行考核落實。

4、設備部制定公司設備5S管理考核細則,檢查、評比、保持5S的活力。并長期保持。

五、素養

所有員工應自覺遵守公司5S管理各項制度等有關規定,車間應加強教育,提高員工責任心,加強員工品質意識,最終達到公司5S管理要求。

5S設備管理考核標準

篇2:設備管理檢查考核評比獎懲制度

1、崗位操作工按所在崗位的設備操作規程,崗位責任制規定的檢查內容和次數進行檢查。

2、維修工根據設備技術要求和有關對各類設備定期進行檢查保養、維修的規定,定期對各類設備進行檢查、保養、維修。

3、各有關單位分管設備管理的干部及機電科專職設備管理員,每日對全礦井上、井下在用設備根據有關標準進行抽查。

4、各采掘監區設有分管設備的生產輔助單位,每月至少組織兩次對本單位分管設備的檢查評比活動。

5、機電科每月組織一次全礦性的機電設備全面大檢查。

6、上述各類檢查評比中發現的問題,須于當月內以書面形式通知責任單位或責任人,責令限期整改,情節嚴重的依照有關規定同時下達扣罰通知單。

7、機電科專職設備管理員每月抽查設備的綜合情況與每月一次的全礦機電設備全面檢查情況綜合后,作為對各分管設備單位當月獎懲的依據,于每月進行全礦全面考核獎懲時依照當前具體的“機電管理考核細則”的規定兌現。

8、機電科協助礦領導每年進行一次全礦性的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總結,組織一次全礦性的機電設備管理獎懲評比表彰活動,對先進單位及個人隆重進行表彰獎勵,同時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鞭策后進趕先進。

篇3:設備管理制度內容考核辦法

第一條:制定設備管理制度目的

為進一步加強設備管理,提高設備完好率,堅持“維護、保養、點檢、預修”和“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按照集團創建一流企業的要求,根據**煤礦選煤部的實際,設備新、人員新、工藝新的特點,引導廣大職工愛崗敬業,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主人翁精神,全員參與設備管理,責、利共擔,充分認識設備完好是完成生產任務的前提,使設備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制度適用范圍

包括選煤部所屬的各種機電主體設備,輔助設備。

第三條:管理制度內容

車間所屬設備、備件及相關物品要看管好。

1、強化設備的日常點檢、維護、保養。

2、保設備完好率,要合理、有預見性的安排檢修。

3、發生設備事故要全力搶修并及時分析處理。

4、備品備件要及時計劃,并整理相關資料。

5、檢修作業時,維修、崗位密切配合,保質量、保進度。

6、現場設備要保持清潔,各車間物品擺放要整齊。

第四條:制度要求及考核內容

要求廣大職工正確處理生產和設備的關系,強化設備的點檢和維護保養,減少設備事故的發生,特別是備用設備必須起到備用作用。杜絕人為因素造成的設備事故。

1、記錄不清、不完整,每次罰款100-200元。

2、因點檢不到位,如地腳或連接螺栓松動、缺潤滑油、三角帶未及時更換、皮帶撕裂、發現隱患未及時通知調度等等,造成設備損壞事故,視情節輕重,罰款100—1000元,扣10-50分。

3、違章操作,誤操作造成設備事故,罰款200—1000元,扣20-50分。

4、造成重、特大事故,如燒大瓦,同步機進水、進雜物導致損壞,濃縮機壓耙子,或影響6、全線停車的其他設備事故,視情節嚴重,罰款1000—5000元,扣600分。

5、所轄區域備件及物品丟失,按價賠償。

6、自盜行為,廠內下崗或按建管處有關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