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大型固定設備管理規定(六)
第三節主排水泵
47、主排水泵、采區主要泵及其配電設備的設計必須滿足工作、備用及檢修需要,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主排水泵房的溫度應小于30℃。
48、主排水泵、采區主要泵應有可靠的使用、備用引水裝置和高、低水位報警等保護,電機有短路、過負荷、接地、欠壓釋放等保護。
49、單臺水泵的起動時間應不大于5min;水泵應進行輪換使用,每臺泵正常連續運行時間不超過24小時。
50、主排水泵房、采區主要泵房要有日常維護、定期檢修等制度。每周機電檢修工對主排水設備、采區主要泵房排水設備至少檢修一次,每月全面檢查、檢修一次。每年要對主排水系統進行一次安全技術性能測定,并根據測定結果提出大修、更新計劃,對效率低的排水泵要按計劃進行大修、更換。
51、水泵、管道、出水口、閘閥、防水門、配電設備、輸電線路等,每年雨季前必須全面檢修一遍,水倉、籠頭井、沉淀池和水溝中的淤泥要徹底清理干凈,并對全部工作水泵和備用水泵進行一次同時運行的聯合排水試驗,鑒定主排水系統的排水能力,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將試驗總結上報集團公司。
第四節主空氣壓縮機
52、壓風機及其配電設備、冷卻設施、輸電線路應進行輪換使用,每臺壓風機連續運轉時間不超過48小時。壓風管路設計選型要合理,要專人維修,杜絕跑、漏風,降低管網損耗。風包應設在室外陰涼處,風包、管路等壓力容器必須按《淮北礦業集團公司特種設備管理辦法》(淮礦機電[2007]529號)規定進行管理。
53、壓風機應裝設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的斷油、斷水、超溫、安全閥、卸荷器、釋壓閥等安全保護裝置,電機有短路、過負荷、漏電(井下)、接地、欠壓釋放等保護,并確保靈敏可靠。
54、螺桿壓風機運行時要按照巡回檢查制要求,檢查運轉是否平穩,聲音是否正常,冷卻空氣對流是否暢通,儀表讀數是否正常,冷卻油位、油分芯壓差是否正常,有無泄露等。每周要檢查、試驗保護裝置;每運行三個月要全面檢查、檢修空氣過濾器、油過濾器,進行主電機、冷卻電機軸承加油。
55、每臺壓風機安全閥每星期至少試驗一次,并認真填寫試驗記錄;濾風器三個月清理一次,風包每年清理一次。
56、壓風機冷卻水要進行軟化處理,以防冷卻水道結垢影響效率,冷卻水出水溫度不超過40℃。
57、制定壓風機日常維護、定期檢修制度;每年對壓風機進行一次安全技術性能測定,根據壓風機的檢驗結果,有計劃地對壓風機進行大修、更新。
58、在壓風輸送管路較遠、風壓損失較大的供風地點,可以設置井下壓風機。井下壓風機應裝在新鮮風流、空氣流暢的地方;固定式壓風機和風包應分別設在2個硐室內。
使用井下壓風機的礦井,原地面壓風機和壓風主管網仍保留,并要使井下壓風管路與壓風主管網可靠地連接,以保證“三條線”暢通。
59、露天架空的壓風管路進入井筒,必須在井口附近將金屬體進行不少于2處的良好的集中接地。
第五節電氣部分
60、高壓開關、電機、變壓器、電纜及絕緣用具等應定期檢查,并按照《煤礦電氣試驗規程》、《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定期進行試驗。
61、為防止誤操作,高壓隔離開關與斷路器、高壓柜門與隔離開關,不準同時送電的在用與備用開關之間,應有機械或電氣閉鎖。具有反送電可能的開關要有明顯的警示和嚴格的安全管理措施。
62、操作高壓開關,要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要有監護人,并按停送電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63、要加強電纜的維護管理,電纜溝內不得積水,不得有雜物,并有防止小動物進入電氣配電室的防護措施;電纜溝蓋板齊全、平整、牢固。
64、高壓開關、電機、變壓器、高壓軟啟動器、接觸器、電纜接頭、交流電動機轉子附加電阻等大功率設備及器件要定期檢查各導電部件的溫升情況和緊固件的緊固情況,定期向軸承等需油部位加油,油質油量符合要求。其它檢查和維護事項按照設備使用說明書進行。
65、對電機、變壓器、交流電動機轉子附加電阻、整流柜、晶閘管加速柜、低頻電源柜、變頻裝置柜、控制柜、操作臺要定期清灰。清灰周期是:
(1)直流電動機、整流柜、晶閘管加速柜、低頻電源柜、變頻裝置柜、控制柜每月至少一次。直流電動機整流子表面每天至少用酒精擦一次,每周對整流子換向片溝槽修理一次。
(2)交流電動機每季度一次,帶有軸瓦的電動機要同時測量定轉子氣隙。
(3)帶有PLC裝置的控制柜和操作臺至少每15天一次。
66、加強對真空斷路器、接觸器的維護,定期檢查真空度、行程、三相同步、操作機構等。
67、及時更換國家明令淘汰和技術落后的電氣設備、設施、保護裝置(油開關、ZQ電纜、DZ10型開關、反時限繼電保護等)。
篇2:煤礦大型固定設備管理規定(八)
第七章其他
89、閑置大型固定設備的調劑報廢由設備管理中心與機電處、供應、紀檢等有關部門共同鑒定后按設備管理調劑規定執行。
90、積極推廣大型固定設備自動化控制、高低壓變頻器等先進技術和新設備。自動化控制要具有遠控、就地集控、手動控制等多種控制方式,做到安全可靠、具有減人提效的實際功效。
91、車間內滅火器材齊全完好,放置整齊,數量充足;防護用具齊全,有絕緣靴、絕緣手套、試電筆、接地線、停電牌等,并定期試驗合格。
附件1:主要機電運輸設備安全監測檢驗內容和標準
一、安全檢測檢驗內容
l、地面Ф2m及以上的提升機
(1)運行示波圖;
(2)制動閘輪不圓度或閘盤偏擺、閘瓦間隙;
(3)制動閘制動力矩、空動時間、安全制動減速度;
(4)AQ標準規定的10種保險裝置以及安全設施;
(5)信號系統閉鎖;
(6)噸百米電耗;
(7)振動與噪聲;
(8)主軸、天輪軸和提升容器聯接裝置探傷;
(9)提升鋼絲繩探傷(鋼絲繩到期或用戶要求);
(10)交流提升機加減速時間及加速電阻值
2、主排水泵
(1)單臺水泵流量、揚程;
(2)電動機功率、空載功率、功率因數,電流、電壓和轉速;
(3)水泵、電機、管路和系統效率;
(4)性能曲線;
(5)噸水百米電耗;
(6)振動與噪聲;
(7)水泵聯合試運轉;
(8)水泵排水能力及水倉能力校核;
(9)泵房配電設備及安全設施。
3、主扇風機
(1)風量;
(2)風壓;
(3)大氣物理參數:
(4)電動機功率、功率因數;電流、電壓和轉速;
(5)風機的靜壓和全壓效率,系統效率;
(6)百萬立方米、帕的電耗;
(7)振動與噪聲;
(8)主軸和葉片探傷、葉片徑向間隙測量;
(9)安全保護及設施。
4、空氣壓縮機
(1)排氣量;
(2)吸、排氣壓力;
(3)電動機功率、功率因數,電壓、電流和轉速;
(4)大氣物理參數;
(5)潤滑油量及油壓,冷卻水量及水壓,進出水溫度;
(6)等溫效率與比功率;
(7)振動與噪聲;
(8)安全保護裝置。
5、運輸地面、井下Ф1.6m及以上的提升絞車
(1)運行示波圖;
(2)制動閘輪不圓度或閘盤偏擺、閘瓦間隙;
(3)制動閘制動力矩、空動時間、安全制動減速度;
(4)4種保險裝置以及安全設施;
(5)信號系統閉鎖;
(6)振動與噪聲;
(7)主軸、制動裝置銷軸探傷;
(8)斜巷車輛聯接器靜拉力試驗。
6、運輸2.5T及以上的架線、防爆蓄電池電機車
(1)整備質量;
(2)絕緣性能;
(3)最大牽引力;
(4)制動距離;
(5)軸承溫度;
(6)照明燈照度;
(7)警鈴聲音傳播(防爆蓄電池電機車);
(8)警號聲壓級(架線式電機車);
(9)減速裝置空載試驗(防爆蓄電池電機車);
(10)減速箱及軸箱的密合性(架線式電機車);
(11)空壓系統的氣密性與液壓系統的泄露(防爆蓄電池電機車);
(12)壓縮空氣系統的氣密性(架線式電機車);
(13)牽引網絡的雜散電流。
二、安全檢測檢驗標準:
1、《煤礦在用主通風機系統安全檢測檢驗規范》AQ1011-2005
2、《煤礦在用主排水系統安全檢測檢驗規范》AQ1012-2005
3、《煤礦在用空氣壓縮機安全檢測檢驗規范》AQ1013-2005
4、《煤礦在用摩擦式提升機系統安全檢測檢驗規范》AQ1014-2005
5、《煤礦在用纏繞式提升機系統安全檢測檢驗規范》AQ1015-2005
6、《煤礦在用提升絞車系統安全檢測檢驗規范》AQ1016-2005
7、《煤礦防爆蓄電池電機車通用技術條件》MT491-1995
8、《直流工礦電機車試驗方法》JB/T3114-1997
9、《窄軌架線式工礦電機車基本技術條件》
篇3:煤礦大型固定設備管理規定(七)
第五章大型固定設備備品管理規定
76、各礦應明確一名技術人員,負責全礦配、備件的計劃編制、匯總、上報等工作。
機電、運輸等基層單位要有一名分管配、備件管理的技術人員,負責本單位分管的各種運行設備的配、備件的計劃編制、上報以及圖紙、資料的收集、整理、測繪、檔案管理等工作。
77、備件計劃的主要內容應有設備名稱、使用地點、配、備件名稱、使用數量,備用數量、圖紙圖號等。
78、制定的配、備件計劃須經礦機電副總工程師審核后由礦物管科、駐礦供應站整理,每季度上報器材供應處。逾期不上報造成配、備件短缺,影響安全與生產的,追究其責任。
79、備用數量及要求:
(1)提升系統
①主副井絞車減速機,每種型號、速比的各備用一臺;對于使用負荷較小或易更換者,也可備用一套齒輪(含軸)或軸齒輪,使用行星齒輪減速機者,原則上每車備用一臺。
②主副井提升鋼絲繩、尾繩和罐道繩,按在用數量備用;主、副井首繩和尾繩懸掛裝置,。
③箕斗、罐籠、導向輪原則上按在用數量等量備用,天輪同型號的每礦備用一臺,不同型號的每車各備用一臺。
④主副井絞車軸承、減速機軸承、調繩離合器軸瓦、齒塊等各種規格型號備用數量不少于一套。
⑤主副井絞車高、低軸聯軸器,每車備用一套。
⑥主副井絞車盤形制動器不得少于二個備用量,摩擦襯墊不得少于一套備用量;液壓站的電磁閥、比例閥、油泵、濾油器等每種型號備用不少于一個,各種密封件及蝶簧等不得少于一套備用量。
⑦主副井絞車電動機原則上每車備用一臺,凡二臺以上絞車使用同一種規格型號電動機的,至少備用一臺;對于大型低速直流電動機和同步電動機,備用設備暫有困難時,各礦要加強維護和檢修,并定期檢驗和保養。
⑧主電機軸瓦、軸承、炭刷等量備用;每臺低速直聯直流電動機的主磁極繞組、換向級繞組各備二個;電機冷卻風機的軸承,每種型號備一個。
⑨主副井電控裝置的PLC(主控機、監控機及各模塊)、RS485通訊板、軸編碼器、可調閘模塊、繼電器模板、電源變壓器或控制變壓器、控制開關、傳感器每種型號備一個,繼電器每種型號各備二個,井架開關全套備用;加速柜的晶閘管每種型號備三個;低頻電源柜的控制板備一個,晶閘管備三個(有低頻機組可不備);高壓真空換向柜中的真空斷路器,每種型號備一組;整流柜冷卻風機,每種型號備一個。
(2)主通風機
①對旋風機電動機原則上備二臺防爆電機(接線盒左右出線各一臺)。
②軸流式扇風機至少要有一套備用動葉。
③扇風機各種型號軸承、聯軸器每種型號各備用一套,各種型號聯軸器要有一套備用。
④主要元器件(斷路器、接觸器、繼電器、傳感器等)每種型號備一個。
⑤主電機軸瓦、軸承,每種型號備一個,炭刷全套備用。
(3)其它系統
①生產系統中單系統的滾筒、電動滾筒、電動機、減速機、給煤機、破碎機、振動篩等每種型號備用一臺。
②其他重要易損零部件備品數量,每礦同種規格型號設備不得少于一套備用。
80、礦井配、備件供應要滿足安全生產要求,堅持通用性和質優價廉的原則;配、備件必須是有生產許可證的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原則上應從主機廠購進;所有購進備件,必須附有制造廠產品合格證及有關檢測、鑒定資料。
81、凡一件備件購價在五萬元及以上者,或一次購進十萬元及以上的批量備件,必須簽訂技術協議和商務合同。
82、重要配、備件(如礦井主提升機、主扇、主運皮帶機等設備的配、備件)必須由礦機電負責人組織驗收,方可入庫存放備用。
83、備件保管:
①主副井絞車備用主電動機,裝好半聯軸器,存放于絞車房內,并定期測定其電氣參數。
②主副井絞車備用減速機或備用齒輪,妥善保管,每年涂油防銹保養不少于一次。
③主副井備用提升鋼絲繩、尾繩、罐道繩要存放于干燥、穩妥地點,定期檢查、涂油,防止發生銹蝕和損壞,更換前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進行檢驗。
④備用箕斗,罐籠,采用懸吊放置于井口附近,下墊墊木,涂防銹油漆,其上零部件不得拆套使用,天輪、導向輪要用支架支托,裝好滾動軸承,并涂防銹油漆,存放于井口。
⑤軸流式主扇風機備用動葉,應在明顯位置標明質量、編號等,并涂防銹油,妥善保管。
⑥其他各種配、備件經驗收合格后,必須入庫存放,妥善保管,零件的所有配合表面應保護好,不得刮、劃傷,金屬件必須涂油。
84、備件使用:
①備用電動機、減速機、提升鋼絲繩、尾繩、罐道繩、箕斗、罐籠、導向輪、天輪、扇風機動葉等,在使用前應報集團公司機電處。
②以上備品,使用前要按有關規定持有近期試驗、檢測報告。
③所有備品在使用后必須及時訂購或修復。
④每月二十日前將備件報表送交或以電子郵件形式發送到機電處
⑤對于不按本規定管理,由于備品購置、保管和使用不善,貽誤時機,造成重大安全或生產事故的,追究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責任。
第六章主要機電運輸設備安全監測檢驗
85、為保證主要機運設備的經濟高效和安全可靠運行,規范主要機運設備的安全檢測檢驗工作,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管理規定》[(2007)第12號]和安徽煤礦安全監察局《關于加強我省煤礦礦用安全產品檢測檢驗工作管理的通知》(皖煤安監技裝字[2005]89號)的規定,煤礦主要機運設備的安全檢測檢驗工作應由獲取煤礦安全檢測乙級資質以上的檢測檢驗中介機構進行。集團公司機電處負責技術監督和指導。
86、安全檢測檢驗范圍:
集團公司所屬各礦、礦井籌備處、廠、改制公司的下列主要機運設備應定期進行安全檢測檢驗:
(1)地面Ф2m及以上的提升機;
(2)排出口直徑為Ф150mm及以上的主排水泵;
(3)葉輪直徑為Ф1.6m及以上的離心式主扇風機,轉子直徑為Ф1.0m及以上的軸流式主扇風機;
(4)銘牌排氣量為10m3/min及以上的空氣壓縮機;
(5)運輸地面、井下Ф1.6m及以上的提升絞車;
(6)運輸2.5T及以上的架線、防爆蓄電池電機車。
87、安全檢測檢驗時限:
(1)正常在用設備的安全檢測檢驗周期為每年一次。
(2)新安裝的設備,正式使用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性能測定。
(3)提升機、主通風在用設備大修理或改造后,應進行安全檢測檢驗。
(4)設備出現重大故障及發生重大以上事故后,需要通過安全檢測檢驗進行分析時。
(5)主扇風機更換了風葉、電動機、改變了動葉、導葉角度,應進行安全檢測檢驗。
(6)閑置時間超過1年或經過重大自然災害可能使結構件強度、剛度、穩定性受到損壞的提升機系統在使用前,應進行安全檢測檢驗。
88、安全檢測檢驗工作程序和相關要求:
(1)由設備使用單位與安全檢測檢驗中介機構簽訂合同,合同中應有安全檢測檢驗項目、數量、時間、雙方責任、安全技術協議、費用等詳細內容。安全檢測檢驗工作實行有償服務,收費標準參照省安全檢測檢驗相關標準雙方商定。
(2)安全檢測檢驗中介機構按照合同規定的時間和要求,提前與設備使用單位聯系,做好充分準備,制定檢測期間的安全技術措施并經使用單位同意,按時進行安全檢測檢驗工作。設備使用單位積極配合,做好安全監護工作。主要機電運輸設備安全監測檢驗內容和標準見附件1。
(3)現場測試完畢后一月內,安全檢測檢驗中介機構要作出書面安全檢驗報告,報告內容包括設備銘牌和原始資料、現場測試記錄和計算、測試結論、對存在問題的分析及整改建議等內容。
(4)安全檢驗報告送交設備使用單位、機電處,安全監察部門等。
(5)設備使用單位接到安全檢驗報告后,針對報告中提出的問題及時整改,(重要問題整改后由安全檢測檢驗中介機構進行復核,出具檢測檢驗報告),并將整改情況以書面形式報送機電處;暫時無法整改的要制定防范措施,并制定技術改造方案,盡快實施。
(6)安全檢驗報告應長期妥善保存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