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事故考核管理辦法
為了徹底改變現狀、有效降低機電事故率、確保礦井安全生產,特制定本辦法:
一、事故匯報及處理
(一)發生一般機電事故(不影響生產)時,要及時組織機電工進行處理,并認真填寫記錄,記錄寫明處理時間、地點、事故性質及處理情況。
(二)發生較大機電事故(影響生產或必須停產停電進行處理)時,應及時組織人員進行處理,并認真填寫記錄,記錄寫明處理時間、地點、事故性質及處理情況,并向我礦調度室匯報,調度室及時通知機電管理部。
(三)發生重大機電事故(造成單位停產、大面積停電、人員傷亡或設備嚴重損壞)時,要在第一時間向我礦調度室匯報,調度室同時啟動應急預案。處理完畢并運行正常后,要認真填寫記錄,并向我礦調度室和機電管理部匯報。
(四)凡出現影響生產的機電事故時,安全監察部要在當天要對事故進行分析,并嚴格按“三不放過”原則進行處理,執行《我礦安全管理制度》。
二、考核
(一)在用機電設備出現一處失爆扣包機人50-500元,株連機電負責人30-300元。
(二)未建立各項制度或有制度而未執行者,進行50元/次項的罰款。
(三)因常用配件或設備無儲備造成較大事故的,對責任單位機電責任人罰款100元;每影響生產1小時,對責任單位集體罰款200元。造成重大機電事故的,對責任單位負責人、機電負責人各罰款200元,每影響1小時,對責任單位集體罰款500元。
(四)因檢修不及時而造成事故擴大或機電設備損壞并影響生產的,對包機人進行50~500元罰款,同時株連機電負責人50元,并根據影響生產時間,對集體進行200元/小時的罰款。
(五)未執行油脂管理,未定期加油而造成設備損壞的,視情節對包機人進行50~500元罰款,并株連責任單位機電負責人50元。造成事故而影響生產的,對集體進行200元/小時罰款。
(六)下井設備未經我礦機電管理部防爆檢查而投入使用的,每臺次100元罰款。井下設備發現一臺嚴重失爆扣1000元,明顯失爆扣200元,一般失爆扣100元。因失爆造成事故的,視情節給予事故單位2000~10000元罰款。
(七)其它未盡事宜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處理。
篇2:生產過程控制管理制度考核辦法
生產過程管理是從原料投產到產品產出全過程的管理。制定本管理文件,確定生產過程中人、機、料的控制要求,形成操作、監控記錄,明確各部門承擔的職責、任務、具體工作程序。確保生產過程能夠在受控狀態下進行,使產品達到標準和顧客的要求。
1、目的
對我公司產品的生產過程進行有效控制,保證生產作業按照有關規定方法和程序在受控狀態下進行,確保產品質量滿足規定的要求。
2、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產品生產過程中各種影響因素的控制。
3、職責
3.1生產部
3.1.1負責制定生產計劃,并按照計劃組織生產,負責生產計劃的落實。
3.1.2負責生產過程的監督和現場管理。
3.1.3負責向車間下發工藝文件,生產通知等。
3.1.4負責收集生產信息反饋到品控部,便于產品質量的改進。
3.1.5負責人員的配置、培訓和資格認可。
3.2品控部
3.2.1負責生產過程中的關鍵過程的監控。
3.2.2負責制訂各種工藝要求、操作規程等工藝文件,并監督實施。
3.2.3負責過程產品的檢驗,衛生規范要求的監督考核。
3.3生產車間
3.3.1負責按照工藝要求組織生產,并對工序產品質量負責。
3.3.2負責本車間設備的維護和保養。
3.3.3負責生產過程中工藝參數的監控,按規程、標準要求進行操作控制。
3.3.4貫徹執行食品衛生規范和本公司衛生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設備、設施的清理消毒和環境保持。
4、具體內容
4.1生產計劃的控制
4.1.1生產部根據業務科部提供的年度銷售計劃制定下年度生產計劃,報總經理審批后作為依據,每月編制《月生產計劃》,下發到車間。
4.1.2生產車間根據《月生產計劃》合理安排生產,做到均衡生產。
4.2生產準備
4.2.1品控部負責制定《產品生產工藝操作規程》、《關鍵質量控制點操作控制程序》和《原輔材料及包裝材料采購驗證制度》等文件,經批準后,下發到有關部門和車間執行。
4.2.2辦公室根據計劃安排和工藝要求向車間下發《生產通知單》,車間根據投料要求填寫《領料單》,由倉庫管理員負責計量發放。
4.2.3車間操作工對領到的原、輔材料的質量、數量確認無誤后,投入生產。
4.3生產過程控制
4.3.1生產過程分為一般工序和關鍵工序
4.3.2一般工序
4.3.3.1人員控制
操作人員必須提供健康證,并經過崗前培訓,掌握本崗位的操作規程、技能要求和安全知識,方可上崗操作。
4.3.3.2設備控制
a.操作工人按《設備管理制度》要求,定期清理機械設備、設施中的滯留物料,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
b.各工序操作人員負責正確使用本崗位的設備、儀表,對設備及環境進行衛生清理,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嚴格執行相關設備清洗消毒規定并做好相關記錄。
4.3.3.3原輔材料控制
原輔材料進入車間,投料前由操作人員核對是否符合要求,及時剔除不合格的原輔料,發現問題及時報品控部進行檢驗,并根據檢驗結果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4.3.3.4工藝過程控制
a.生產部根據生產工藝組織生產,對生產過程實施監督控制。
b.生產車間嚴格按照《工藝規程》、《作業指導書》等技術文件要求進行操作,生產負責人負責檢查、指導和糾正不規范操作。
c.品控部對過程產品的質量進行檢驗,對工序質量控制點的參數進行監督檢查。
4.3.3.5環境條件控制
由生產部負責,按照食品衛生規范和衛生管理制度控制生產現場,確保生產現場的環境滿足要求。辦公室協調水、電、汽的供給,滿足生產工藝要求。
4.3.4關鍵工序
關鍵工序控制要點除包含一般工序控制要點外,還應進行以下控制:
4.3.4.1操作人員的控制
a.必須經過嚴格的專業技術培訓后方可上崗。
b.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按工藝文件要求操作,對工藝參數和其他影響因素進行監控并作好關鍵控制點記錄,出現異常及時反映、處理。
c.過程出現異常,車間操作人員能解決的,立即現場解決,不能解決的由車間報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解決。
4.3.4.2品控部對關鍵工序進行工藝指導,并按工序質量控制點的操作要求實施監控,保證產品質量。
4.3.4.3品控部定期將質量管理實施情況反饋到生產科,以便掌握工藝執行及質量波動情況,對車間進行指導。
4.3.4.4車間要保持好設施和環境衛生,車間現場禁止存放產生異味的物質,對生產設備要定期清理,不得留有滯留物料,防止霉變。
4.3.4.5生產負責人負責關鍵工序控制情況的檢查。
4.3.4.6關鍵工序控制情況的記錄由生產部保存。
5、考核辦法
5.1品控部按照負責對生產過程的質量管理進行抽查,對發現的問題具體按《產品檢驗評定標準》執行扣分,每扣一分罰產生責任部門10元,多項次累計扣罰。
5.2在對合格入庫產品的檢查評審中,發現的不合格經查實屬人為原因的,罰缺陷產生責任部門50元/項,多項次累計扣罰。
4.3對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未審批)產品,強行闖關流入下道工序的,罰責任部門100元/次。
5.4對后道工序發現前道工序流下來的人為因素的不合格,根據情況獎勵問題發現部門30元/次,對問題責任部門按每項/次扣50元,多項次累計扣罰。
5.5對市場信息反饋中的不合格,經查實屬人為原因的,一般不合格的扣罰責任部門50—100元/項/次;重要、安全項的加倍處罰。
5.6監督檢查中發現的自互檢工作做的較好的,對同過去相比有明顯提高的,對質量控制要求的措施積極配合的,當月給予獎勵50-100元。
5.7質量改進項目,非客觀原因未完成的,罰責任部門50-100元/項,按計劃完成并取得良好效果的獎50-100元/項。
5.8其它任何形式出現的不合格或屬于質量責任考核內容的,根據責任原因分別處責任單位50-100元的處罰。
篇3:質量考核辦法范本
為從源頭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提高我公司的質量管理和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費者健康和安全,特制定本辦法以監督
產品質量。
1.我公司生產產品的質量安全必須符合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強制性標準的規定,滿足保障人體健康、人身安全的要求,不存在危及健康和安全的不合理危險。
2.我公司生產加工的條件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及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的企業設立條件,并具備保證產品質量安全的環境條件、生產設備、工藝裝備和相關輔助設備,具有與保證產品質量相適應的原料處理、加工、貯存等廠房或者場所。
3.產品加工工藝流程應當科學、合理,生產加工過程應當嚴格、規范,防止生物性、化學性、物理性污染以及防止生食品與熟食品,原料與半成品、成品,陳舊食品與新鮮食品等的交叉污染。
4.生產食品所用的原材料、添加劑等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不得使用非食用性原輔材料加工食品。
5.企業負責人和主要管理人員應當了解與食品質量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食品企業必須具有與食品生產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熟練技術工人和質量工作人員。從事食品生產加工的人員必須身體健康、無傳染性疾病和影響食品質量安全的其他疾病。
6.企業應當具有與所生產產品相適應的質量檢驗和計量檢測手段。
7.企業應當在生產的全過程建立標準體系,實行標準化管理,建立健全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實施從原材料采購、產品出廠檢驗到售后服務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建立崗位質量責任制,加強質量考核,嚴格實施質量否決權。
8.用于食品包裝的材料必須清潔,對食品無污染。食品的包裝和標簽必須符合相應的規定和要求。裸裝食品在其出廠的大包裝上能夠標注使用標簽的,應當予以標注。
9.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包裝、工具、設備必須安全,保持清潔,對食品無污染。
10.企業不得使用過期的、失效的、變質的、污穢不潔、陳化的、回收的或者非食用的原材料生產加工食品。
11.食品檢驗人員應當具有規定的學歷或者具有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含質量專業初級資格),從事過食品檢驗或者相關專業的檢驗工作,并經考核合格,方可承擔食品質量檢驗工作。
12.承擔食品檢驗和抽樣的工作人員,應根據有關的產品標準和技術法規等要求實施產品抽樣和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