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七年級科學上冊教案

七年級科學上冊教案

2024-07-25 閱讀 1783

七年級科學上冊教案

第1節《科學并不神秘》

  教學目標 1、知道科學是研究各種自然現象的學問,知道科學的發現可以從觀察身邊的事物入手。

  2、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向往,培養和形成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意識。

  3、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及科學研究所需具備的科學知識和發展

  重難點分析

  1、 通過“觀察”各種自然現象,讓學生對科學產成一定的興趣。這節的關鍵是讓學生意識到“觀察”在生活中學習科學的重要性,及如何通過觀察去得出實驗答案。

  2、 從自然現象到最新科技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就在身邊,并且在生活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這里就要引用大量的例子來說明了。

  課程資源的準備與開發

  收集相應的視頻、圖片、文字等信息做成課件,并對實驗做相應的改進,比如把夾氣球的橡皮筋用軟夾子代替,同時可以適時的提出潛水艇的概念,說明此原理從小到大都可以利用到。

  調控對策

  一、引入:科學入門

  提問:什么是科學?科學與和技術的區別?

  科技又叫科學技術,包括科學和技術

  二、科學在我們身邊:

  1、觀察各種各樣變化著的自然現象(通過課件對P2,3頁出現的自然現象進行生動的展示)

  火山爆發,地震等用視頻呈現

  不明飛行物(UFO )、含羞草、間蜂猴、雨后彩虹等等用圖片呈現彎曲的鉛筆、人造彩虹等用實驗呈現

  PS :突出變化的現象

  2、提問:你最感興趣的自然現象是什么?你知道為什么會發生這種自然現象嗎?(同學間可以互相問答)

  3、科學就是一門研究各種自然現象,并尋找它們相應的答案的學問。如果你在研究你感興趣的自然現象,那你就是一個小科學家在從事科學研究。

  4、我們無時無刻都在觀察生活,但觀察的同時也要動腦筋,不然只能稱為發呆。 P4思考,然后用下面的實驗來證明。請兩個同學上來做實驗,下面的同學觀察并思考這個實驗和金魚能在水中浮沉的聯系,從而小結出他們的原理。

  P5實驗,再請兩位同學做,同樣下面的同學觀察,描述實驗現象,并對此做出假設(注意看清楚實驗條件)。

  5、在不斷的觀察,不斷的發現,不斷的探索中,我們的社會不斷的進步著。不怕問題多,就怕沒有問題,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老師歡迎大家的提問,來推動彼此教學的共同發展。

  三、科學技術改變了世界:

  1、介紹先進的科技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

  交通工具的變化;通訊方式、工具的變化;家用電器給生活帶來的便捷 ;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內部。

  討論:科學技術還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

  2、先進的科技給人類帶來的影響

  1給人類帶來的好處:火箭使人類認識了地球以為的世界。

  2給人類帶來的負面影響:與火箭相同原理的導彈等卻摧毀著我們的文明。(還有書上的幾個例子)

  3、我國科技與其他發達國家的距離(有時間介紹)

  課后作業

  通過網絡,查詢書籍,或與同學討論等方式,對自己感興趣的自然現象進行分析,并解釋其原理,可以通過郵箱的方式或手寫稿交給老師。

第2節《走進科學實驗室》

  教學目標

  1. 理解實驗室安全規則,了解意外實驗事故的處理方法,養成正確的科學態度。

  2. 進一步認識相關器材,儀器,藥品等正確使用及使用不當可能帶來的危險。

  3. 了解實驗室常見的實驗操作,掌握酒精燈、滴管、放大鏡的個使用方法。

  教學內容

  實驗室安全守則:

  1. 察看實驗室滅火器、防護用品、急救箱的存放位置。

  2. 沒有老師的指令不得直接嗅或接觸任何化學試劑。

  3. 任何物品在使用前先看說明書,揮發性、腐蝕性、有毒溶劑應在排風柜下提取,用完后立即封閉容器。

  4. 用剩的藥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處、不隨意丟棄,更不能帶出實驗室,要放到制定容器內。

  5 不能將固體垃圾或有毒溶劑直接倒入水槽,以免造成管道堵塞或換將污染。

  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

  1. 燒傷或燙傷———用大量冷水沖洗受傷處

  2. 被化學試劑灼傷———用緩緩的水沖洗1分鐘以上

  3. 酒精燈等小面積著火———用濕毛巾蓋滅

  4. 如果意外傷害較嚴重,則應在老師的指導下即使去醫務室,如果實驗室發生嚴重火災,

  必須有序撤離并撥打119報警。

  警示標志的含義

  實驗室的儀器:

  取少量液體的器皿:滴管、試管、試管夾等。

  加熱的儀器:鐵架臺、石棉網、酒精燈、燒杯等。

  測量的儀器:溫度計、秒表、電流表、電壓表、天平等。

  觀察的儀器:放大鏡、顯微鏡等。

  認識科學測量的工具

  長度測量儀器:刻度尺,游標卡尺、千分尺

  質量測量儀器:托盤天平和砝碼

  時間測量儀器:秒表

  溫度測量儀器:溫度計

  電的測量儀器:電流表、電壓表、電度表

  力的測量儀器:彈簧測力器、圓盤測力計

  體積的測量儀器:量筒、量杯

  膠頭滴管的使用

  用途:用于在其他實驗器材中加入少量的液體

  注意事項:(1)在使用滴管時,膠頭在上,管口朝下

  (2)滴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中。

  (3)滴管用后應立即沖洗,未經洗滌的的滴管禁止吸取其他試劑。

  酒精燈的使用

  用途:用于加熱的儀器

  酒精燈的火焰分為:外焰(溫度最高,用于加熱),中焰,內焰(溫度最低)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1)酒精燈內的酒精大于酒精燈體積的四分之一,小于酒精燈體積的二分之三。

  (2)酒精燈點燃要用火柴或紙條,不能用點燃的酒精燈去點燃另一盞酒精燈。

  (3)熄滅時要用酒精燈帽蓋滅,不能用嘴吹。

  (4)加熱時要用酒精燈的外焰。

  放大鏡的使用

  用途:觀察一些較少的事物

  固體藥品的取用

  液體的傾倒

第3節《科學觀察》

  教學目標

  (1). 了解實驗和觀察的意義,熟悉科學實驗常用儀器;

  (2). 了解實驗觀察的方法;

  (3). 知道人的感官對事物判斷的局限,知道借助儀器可以擴大觀察范圍,可以進行數據測量;

  (4). 了解觀察和實驗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和實驗的操作過程

  教學重難點

  重點: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學會觀察記錄實驗現象

  難點:對實驗現象的正確觀察、準確記錄和描述

  教學內容

  引入:觀察和實驗室學習《科學》的基礎,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環節。

  通過對一些易產生視覺誤差的圖片進行觀察,通過觀察之后,我們發現有時候我們肉眼看得到的東西并不一定真實,要對事物做出準確的判斷,可借助儀器和工具,還經常在實驗室進行實驗研究。

  觀察包括:1. 直接觀察:人們直接利用感覺器官進行觀察

  2. 間接觀察:借助于儀器和工具進行觀察

  實驗:(仔細觀察老師實驗操作、現象,正確記錄實驗現象和所測數據)

  實驗器材:試管架,試管、試管夾、停表、天平和砝碼、藥匙、酒精燈、燒杯、玻璃棒、玻璃皿

  藥品:食鹽、雞蛋、白醋

  教學過程:(1)儀器介紹

  (2)實驗步驟:將雞蛋放入清水中,觀察雞蛋的沉浮情況

  向清水中加入食鹽,并用玻璃棒攪拌加速食鹽的溶解

  實驗現象:1 雞蛋放入清水中,看到的現象是( )

  2為了加快食鹽在水中的溶解,應該使用()攪拌,交辦的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在燒杯中溶解較多的食鹽后,雞蛋會( )

  3 對此實驗,你有什么要提問的嗎?為什么加入一定量的食鹽后雞蛋會上浮?學生回答

  小結:試管:試管可以直接加熱,裝溶液時不超過試管容量的二分之一,加熱時不超過試管的三分之一,加熱時先使試管均勻受熱,然后集中在試管底部加熱,這時應將試管傾斜45度,管口不要對著有人的方向。

  玻璃棒:可攪拌、引流、移液、蘸取

第4節《科學測量》

第一課時 長度的測量

  教學目標

  1、知道測量的意義。知道長度單位及換算關系。

  2、熟悉刻度尺上的刻度特征,學會正確使用刻度尺。

  3、知道不同測量對象、測量工具需要達到的測量精度不同。

  【重點難點】

  重點:長度單位的換算;學會正確使用刻度尺

  難點:長度單位的估測和換算(有關微米、納米的換算),對于測量數據的估讀。

  教學內容

  問題:同學們:你知道教室有多長、多寬嗎?窗戶有多大?

  使用尺子等工具進行工作的過程就測量。測量:是一個將待測的量與公認的標準量進行比較的過程叫做測量.

  問:同學們能不能舉例說說日常工作中都有哪些標準量?

  長度在生活中我們非常熟悉,你能說出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測量長度嗎?

  你知道你的身高是多少嗎?請把它寫在練習本上。

  他們寫的對嗎?你認為在記錄數據時應 注意什么? 數據記錄應該包括數據和單位兩部分.

  要測量物體的長度先要規定長度的標準---- 長度單位

  長度的國際單位是“米”,用“m ”表示

  長度單位還有 厘米(cm ),分米(dm ), 毫米(mm ),微米(um ),納米(nm )

  細心算一算: (1)1m= mm;(2)63000m =______km;(3)30μm= nm; (4)0.0025dm= km;(5)1μm= m;

  (6)8cm= µm;(7)6.7dm= km;(8)0.18km = m; (9)1.7dm= cm= mm= µm= nm;

  3、長度的換算: 1千米(km)= 米(m) [記為:103米(m)]

  1米(m)= 分米(dm) 1分米(dm)= 厘米(cm)

  1厘米(cm)= 毫米(mm)

  1毫米(mm)= 微米(μm) [記為:103微米(μm) ]

  1微米(μm) = 納米(nm) [記為:103納米(nm)]

  4、在下列數據后面填上適當的單位(填符號):

  某同學身高是1.67 ;科學書的長度是2.52 ;

  一張紙的厚度為75 ;一支鉛筆的長度是18 ;

  一元硬幣的厚度約為2 ;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為

  教室門的高度是2 ;一層樓的高度是3 刻度尺的使用

  使用刻度尺時要做到_認__、量___、_讀__和 記 正確。

  1. 觀察測量范圍、最小刻度值

  2. 刻度尺與待測物體并齊

  3. 讀數(帶單位)

  在讀數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此外,在物理實驗中,測量長度往往要求比較精確,此時,就要進行估讀,即,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是估讀就不可能絕對精確,測量的數值和

  真實值之間必然存在一些差異,這個差異就叫誤差。任何測量都存在誤差,它是不可避免的,但采用“多次測量,取其平均”可以減少誤差。

  4、記: 測量完了,就要記錄測量結果,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只有數字而沒有單位是無意義的。

  測量結果=準確值+估計值+單位

  特殊的測量方法

  1、等量代換法 測量地圖上哈爾濱到杭州的距離

  2、積少成多法 測量《科學》書,一張紙的厚度

  3、繞線法 測量細鐵絲的直徑

第二課時 體積的測量

  1. 體積的單位

  固體體積的常用單位是立方米, 用m 3表示。(國際制單位) 體積單位還有立方厘米(cm 3)立方分米(dm 3)

  2. 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

  如家里買的金龍魚調和油或者我們平常在喝的礦泉水、可樂等等,寫在它們外包裝上的體積單位是什么?

  升(L)、毫升(m L)

  4. 形狀規則的固體體積測量:用刻度尺測出長、寬、高或是圓的直徑。把具體數字代入公

  式即可

  長方形的體積=長╳寬╳高

  圓的體積=底面積╳高

  體積的單位換算

  ? 1立方米=1000升

  ? 1升=1000毫升

  ? 1毫升=1立方厘米

  平時我們說1方水是多少?

  液體體積的測量

  測量工具:量筒或量杯

  ①刻度特點:量筒上的刻度均勻,量杯上的刻度上密下疏。

  ②使用方法:

  a 、放平穩,倒入液體不能用手拿起來讀數。

  b 、讀數時,視線要與凹形液面最低處相平。

  量筒使用時注意

  1、看清它的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

  2、測量前量筒必須平放在桌面上

  量筒讀數練習

  1、大多數液體在靜止時,液面在量筒內呈凹形

  2、讀數時,視線要與凹形液面中央最低處相平

  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1. 不溶于水的物體(排水法)

  2. 溶于水的物體(排沙法)

  課外探究:2、給你一只量筒,一只燒杯,一支色筆, 足夠的水,利用這些器材,怎樣測量一只雞蛋的體積(量筒口較小,雞蛋放不進去)請簡要寫出測量的主要步驟.

第三課時 溫度的測量

  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常見溫度計:1. 體溫計

  2. 實驗溫度計

  3寒暑表

  溫度計的構造

  玻璃泡 細管

  液體 玻璃管

  溫度計的原理: 液體熱脹冷縮現象

  攝氏溫度:用t 表示 單位:攝氏度 符號:℃

  攝氏溫度的規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100℃。

  1攝氏度:在0℃和100℃之間分成100等分,每分為1℃。

  攝氏度的讀法和寫法:攝氏度(℃)

  —15℃ 讀作:零下15攝氏度 或負15攝氏度

  溫度計的使用:1. 觀察(量程,分度值)

  2. 正確使用的方法:

  ⑴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碰容器底、壁。

  ⑵玻璃泡浸入液體后要稍候,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⑶讀數時玻璃泡要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平。

  體溫計特點:⑴測溫范圍小 35℃~42℃

  ⑵精確度高 每小格為0.1℃

  ⑶使用前應握緊體溫計玻管段用力下甩

第5節《科學探究》

  思考:為什么小小的種子可以長成參天大樹

  科學的核心是探究,探究是學習和研究科學的重要方式。

  臺燈為什么不亮了? 提出猜想建立假設制定計劃設計實驗

  分析論證得出結論 評估交流與合作

  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

篇2:地毯清潔保養培訓教案

地毯的清潔保養培訓

1、日常護理(除漬、吸塵);

A.將噴壺內注滿清水,噴在地毯受污處,浸泡約3-5分鐘;

B.用干抹布蓋在污處,用手擠壓,將地毯內水份吸出;

C.噴少許地毯除漬劑,稍等片刻后,用手刷刷洗,避免污漬擴散應由周圍向中間刷;

D.用抹布吸去污水,再噴一次清水吸干;

E.如未能除去則另想辦法;

F.特殊污漬,特殊處理;

2、定期清洗:

(1)中度清洗(電子打泡)

A.檢查地毯,將較臟區域進行局部除漬處理(如油漬、咖啡漬、香口膠等),用刀片刮掉煙洞被燒壞的地毯毛;

B.將干泡機水箱內注滿干凈清水,配好干泡地毯清潔劑(比例視清潔劑品牌和地毯受污程度而定);

C.將機器推至最里角,裝上地毯刷,接通電源;

D.開動電子打泡箱,待泡沫從地毯刷邊溢出后,開始開機清洗;

E.擺動操縱桿,按橫向重疊路線由里至外清洗;

F.完畢后,用地毯毛梳,對地毯毛進行逆向梳理,使毛豎起。(清潔地毯上的毛發、果物等,地毯易高)

G.打開窗戶,必要時放吹風機,將地毯吸干;

H.清潔、整理、檢查機器和工具,將其放回倉庫,并做好登記;

I.干后,對地毯用直立式吸塵器吸塵;

(2)深度清洗(抽洗機)

A.檢查地毯受污程度將臟區域進行局部除漬處理,(如油漬、咖啡漬、香口膠等),用刀片刮掉煙洞被燒壞的地毯毛;

B.將抽洗機清水箱內注滿清水,并配上適量清潔劑,將污水箱內倒入適量的化泡劑;

C.將機器推至離最里角2-3m處,連接好軟管電源線后,開動機器進行清洗,應從最里角向后做直線清洗(避免遺漏);

D.清洗過程中應隨時注意兩水箱的水位和污水箱內泡沫的多少,必要時,清倒污水添加清水和化泡劑;

E.完畢后,用地毯毛梳對地毯毛逆向梳理(清潔地毯上的毛發和雜物、地毯易干);

F.打開窗戶,放入吹風機或鋪上床單;

G.整理、清潔、檢查工具,將機器徹底清潔后,放回工作間并做好登記;

H.待干后對地毯用直立式吸塵器吸塵;

3、特殊情況隨時清洗:

4、其它

1)墻面

(1)做蠟面處理或晶面處理;

(2)定期清洗;

(3)日常抹塵;

2)玻璃

(1)日常抹塵

(2)定期清洗

A.準備工作所需工具、物品(潔水桶、大抹布、小抹布、玻璃鏟刀、玻璃刮、伸縮桿、玻璃清潔劑);

B.移開、蓋好所要清潔區域的家俱等物品;

C.按比例配制清潔藥水(輕度1:20、1:30,重度1:10);

D.先用玻璃鏟刀清除玻璃表面的污漬、污垢;

E.再用玻璃清潔劑均勻涂抹玻璃表面,然后用刮去水箱;

F.用抹布擦去玻璃邊角及其它部位的殘留水痕;

G.移好家俱等物品;

H.把清潔工具、物品收集好,清潔后放回工作內分開擺放;

I.填寫好工作記錄;

篇3:地面清潔保養培訓教案

地面的清潔保養培訓

1、定期清潔、保養:

(1)蠟面處理:

A.打蠟前處理:a、推塵清除地成灰塵、砂粒;

b、安放防滑告示牌;

B.起蠟:a、將起蠟水加清水配到所需濃度涂于地面稍候;

b、將洗地機內裝入低濃度的起蠟水,裝好針座和百潔布,清洗地面;

c、在地面臟水干以前,及時將水吸干;

d、用刀片將未起凈的蠟層刮除(特別是邊角等處);

C.封蠟:a、在清潔十燥的地面上均勻地涂上二層底蠟,三層面蠟;

b、層與層之間隔約20分鐘(以手感干爽為準);

c、待最后一層干透后,用拋光機拋光;

D.注意不能使用強酸、堿性清潔劑、砂粉狀清潔劑及避免使用粗造的東西磨擦;

E.地面起蠟一定要干凈,否則蠟層會起殼剝落;

F.蠟層未干透期間,禁止任何人在其上走動;

(2)晶面處理:

A.將針座、鋼絲棉安裝在晶面處理機上,給清潔劑壺內注滿k2,k3;

B.開動機器,將氣壓按扭按2-3下,擠出k2藥劑用鋼絲棉均勻打開,磨干至無任何印子;

C.將另一氣壓按扭按壓1-2下,擠出k3藥劑,同樣用鋼絲棉均勻打開,磨干至無任何印子;

D.重復第二項,再次噴k2磨干后,鏡面可形成;

(3)密封保養;

2、日常清潔保養

(1)推塵(2)拋光(3)定期清洗(專用地面清潔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