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術語(一)
房地產術語(一)
建筑面積:
指建筑物外墻外圍所圍成空間的水平面積,如果計算多、高層住宅的建筑面積,則是各層建筑面積之和。建筑面積包含了房屋居住的可用面積、墻體柱體占地面積、樓梯走道面積、其他公攤面積等。
規劃建設用地面積:
指項目用地紅線范圍內的土地面積,一般包括建設區內的道路面積、綠地面積、建筑物(構筑物)所占面積、運動場地等等。
使用面積:
住宅的使用面積,指住宅各層平面中直接供住戶生活使用的凈面積之和。計算住宅使用面積,可以比較直觀地反應住宅的使用狀況,但在住宅買賣中一般不采用使用面積來計算價格。
計算使用面積時有一些特殊規定:躍層式住宅中的戶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不包含在結構面積內的煙囪、通風
道、管道井均計入使用面積;內墻面裝修厚度計入使用面積。計算住宅租金,都是按使用面積計算。
公用面積:
住宅的公用面積是指住宅樓內為住戶出入方便、正常交往、保障生活所設置的公共走廊、樓梯、電梯間、水箱間等所占面積的總和。開發商在出售商品房時計算的建筑面積存在公共面積的分攤問題。
實用面積:<"它是""面積"扣除公共分攤面積后的余額。
居住面積:
住宅的居住面積是指住宅建筑各層平面中直接供住戶生活使用的居室凈面積之和。所謂凈面積就是要除去墻、柱等建筑構件所占有的水平面積(即結構面積)。一般作為?量居住水平的面積指標。
套內面?"
俗稱&qu"磚面積"。它是在實用面積的基礎上扣除了柱體、墻體等占用空間的建筑物后的一個內容空間的概念。動既有章可循,也有利可圖,吸引居民和機構投資住房租賃市場。
公攤面積:
商品房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1.電梯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室、公共門廳和過道等功能上為整樓建筑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積;
2.各單元與樓宇公共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50%。
輔助面積:
輔助面積是指住宅建筑各層中不直接供住戶生活的室內凈面積。
包括過道、廚房、衛生間、廁所、起居室、貯藏室等。
容積率:
容積率是建筑總面積與建筑用地面積的比。例如,在1萬平方米
的土地上,有4000平方米的建筑總面積,其容積率為0.4。
建筑容積率:
項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全部建筑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附屬建筑物也計算在內,但應注明不計算面積的附屬建筑物除外。
得房率:
得房率是指套內建筑面積與套(單元)建筑隊面積之比。
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建筑面積。
套(單元)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隊面積+分攤得公用建筑隊面積。
建筑密度:
建筑密度是指在居住區用地內各類建筑的基底總面積與居住區用地的比率(%),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圍內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即建筑覆蓋率,指項目用地范圍內所有基底面積之和與規劃建設用地之比。
篇2:房地產公司質量手冊:術語和定義
房地產公司質量手冊:術語和定義
3.1采用《GB/T19901-2000idt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中的術語和定義。
3.2各專業技術術語,采用國家有關標準、規范、規程中的定義。
3.3采用以下術語和定義
顧客:指公司公司開發土地和商品房購買消費者、房屋租賃者以及相關的融資方。
產品:指公司所開發的建設用地、開發建設的商品房以及提供的相應的服務。
關鍵過程:指工序較為復雜,質量易被動,對整個產品的質量影響較大的過程。
房地產開發:指公司對擁有經營權的土地、商品房,進行建設經營的一系列行為過程。
物業管理:指物業公司依據與物業所有人簽訂的委托合同書,對其房屋等進行維護管理的有償服務行為。
篇3:房地產估價師:房產專業術語系列小知識
1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房地產估價師:房產專業術語系列小知識
房屋修繕術語
房產折舊:指房產在使用時間內損耗的價值,稱房產折舊。計算時通常采用直減法(使用年限法,定額折舊法),將房產應提取的數額,按使用年限分配。其公式如下:
房產每年折舊額=[房產原值(計價時的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