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方圖應用作業指導書
德信誠培訓網
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
好好學習社區
直方圖應用作業指導書
1.0目的
規定直方圖的使用辦法,通過數據分析,保證過程的受控狀態。2.0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統計技術方法的應用。3.0直方圖的基本概念
直方圖法是從總體中隨機抽取樣本,將從樣本中獲得的數據進行整理后,用一系列等寬的矩形來表示數據。寬度表示數據范圍的間隔,高度表示在給定間隔內的數據的數目,變化的高度表示數據分布的情況。通過對數據分布形態與公差的相對位置的研究,可以掌握過程的波動情況。4.0直方圖的作圖步驟
通過一個具體例子來說明。已知AAA電池直徑標準為10.00~10.35mm,為調查直徑的分布情況,從封口工序中取100支電池,測試尺寸為10+x(mm)的x值如下表所示。
直方圖的作圖步驟如下:
第一步,收集數據,數據個數一般為50個以上,最少不得不于30個。第二步,求極差R=xmax-xmin(最大-最小)。[本例R=29-0=29(1/100mm)]第三步,確定分組的組數和組距。可參考下表。
分組時,若組數取得太多,每組內出現的數據個數很少,甚至為零,作出的直方圖過于分散或呈現鋸齒狀;若組數取得很少,則數據會集中在少數組中,而掩蓋了數據的差異。所以分組組數取得太多或太少都不合適。分組數K確定后,組距h也就確定了h=R/K=(xmax-xmin)/K(本例取K=10,h=29/10=3)。
第四步,確定各組界限。
第一組的上下界限為xmin,第一組的上限就是±(h/2),第二組的上限為第二組下限加上h,其它以此類推。本例中,第一組起上界限為-1.5~1.5;
第二組為1.5~4.5;
第三組為4.5~7.5;。。。。。。
第四步,制作頻數分布表。各組頻數填好后檢查一下其總數是否與數據總數相符,避免重復或遺漏。
第五步,畫直方圖。
以橫坐標表示質量特性,縱坐標為頻數,在橫軸上標明各組距為底,頻數為高,畫出一系列的直方柱,就成了直方圖。
第六步,在直方圖的空白區域,記上有關數據的資料,如收集的時間、數據個數、平均值、標準差等。
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好好學習社區
德信誠培訓網
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
好好學習社區
5.直方圖的使用5.1直方圖的常見類型
1、標準型(對稱型):數據的平均值與最小值和最小值的中間值相同或接近,平均值附近的數據的頻數最多,頻數在中間值向兩邊緩慢下降,以平均值左右對稱。這種形狀也是最常見的。
2、鋸齒型:作頻數分布時,如分組過多,會出現此種形狀。另外,當測量方法有問題或讀錯測量數據時,也會出現這種形狀。
3、偏峰型:數據的平均值位于中間值左側(或右側),從左至右(或從右至左),數據分布的頻數增加后突然減少,形狀不對稱。當下限(或上限)受到公差等因素限制時,由于心理因素,往往會出現這種形狀。
4、陡壁型:平均值遠左離(或右離)直方圖的中間值,頻數自左至右減少(或增加),直方圖不對稱。當工序能力不足,為找出符合要求的產品經過全數檢查,或過程中存在自動反饋調整時,常出現這種形狀。
5、平頂型:當幾種平均值不同的分布混在一起,或過程中某種要素緩慢劣化時,
篇2:直方圖應用作業指導書
德信誠培訓網
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
好好學習社區
直方圖應用作業指導書
1.0目的
規定直方圖的使用辦法,通過數據分析,保證過程的受控狀態。2.0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統計技術方法的應用。3.0直方圖的基本概念
直方圖法是從總體中隨機抽取樣本,將從樣本中獲得的數據進行整理后,用一系列等寬的矩形來表示數據。寬度表示數據范圍的間隔,高度表示在給定間隔內的數據的數目,變化的高度表示數據分布的情況。通過對數據分布形態與公差的相對位置的研究,可以掌握過程的波動情況。4.0直方圖的作圖步驟
通過一個具體例子來說明。已知AAA電池直徑標準為10.00~10.35mm,為調查直徑的分布情況,從封口工序中取100支電池,測試尺寸為10+x(mm)的x值如下表所示。
直方圖的作圖步驟如下:
第一步,收集數據,數據個數一般為50個以上,最少不得不于30個。第二步,求極差R=xmax-xmin(最大-最小)。[本例R=29-0=29(1/100mm)]第三步,確定分組的組數和組距。可參考下表。
分組時,若組數取得太多,每組內出現的數據個數很少,甚至為零,作出的直方圖過于分散或呈現鋸齒狀;若組數取得很少,則數據會集中在少數組中,而掩蓋了數據的差異。所以分組組數取得太多或太少都不合適。分組數K確定后,組距h也就確定了h=R/K=(xmax-xmin)/K(本例取K=10,h=29/10=3)。
第四步,確定各組界限。
第一組的上下界限為xmin,第一組的上限就是±(h/2),第二組的上限為第二組下限加上h,其它以此類推。本例中,第一組起上界限為-1.5~1.5;
第二組為1.5~4.5;
第三組為4.5~7.5;。。。。。。
第四步,制作頻數分布表。各組頻數填好后檢查一下其總數是否與數據總數相符,避免重復或遺漏。
第五步,畫直方圖。
以橫坐標表示質量特性,縱坐標為頻數,在橫軸上標明各組距為底,頻數為高,畫出一系列的直方柱,就成了直方圖。
第六步,在直方圖的空白區域,記上有關數據的資料,如收集的時間、數據個數、平均值、標準差等。
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好好學習社區
德信誠培訓網
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
好好學習社區
5.直方圖的使用5.1直方圖的常見類型
1、標準型(對稱型):數據的平均值與最小值和最小值的中間值相同或接近,平均值附近的數據的頻數最多,頻數在中間值向兩邊緩慢下降,以平均值左右對稱。這種形狀也是最常見的。
2、鋸齒型:作頻數分布時,如分組過多,會出現此種形狀。另外,當測量方法有問題或讀錯測量數據時,也會出現這種形狀。
3、偏峰型:數據的平均值位于中間值左側(或右側),從左至右(或從右至左),數據分布的頻數增加后突然減少,形狀不對稱。當下限(或上限)受到公差等因素限制時,由于心理因素,往往會出現這種形狀。
4、陡壁型:平均值遠左離(或右離)直方圖的中間值,頻數自左至右減少(或增加),直方圖不對稱。當工序能力不足,為找出符合要求的產品經過全數檢查,或過程中存在自動反饋調整時,常出現這種形狀。
5、平頂型:當幾種平均值不同的分布混在一起,或過程中某種要素緩慢劣化時,
篇3:學生作業布置指導細則
小學作業布置指導細則
1、作業布置數量、作業是否及時批改。
2、作業書寫是否規范:書寫要統一用筆;書寫要規范;作業保持整潔。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學習習慣(如:頁碼、寫題號、要求;作文有目錄且按要求空格;不亂涂亂畫等)
3、教師批改規范情況:教師批改作業時,要逐題批改,批語等要恰當,書寫工整,批改符號規范,能給學生示范作用。
4、批改質量:學生錯誤能改出。
5、二次批改情況:杜絕帶著學生邊講邊做作業。二次批改要規范。低年級學生錯題,教師圈出來后,由學生在原題上改,改后教師打對號。其他年級的學生錯題,由教師打錯,學生在其他地方改后,教師二次批改。
5、習字冊的運用,重在練字的規范與速度。要先指導書寫,再分散布置練習,每次書寫內容要適量。要將書寫好的字圈出來,等第要與實際相符。要讓學生每次練習都有收獲。
作文基本一周一篇,其中大作文篇數隨單元,小作文篇數不少于大作文。大作文精批,小作文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