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采區帶式輸送機司機安全操作規程

采區帶式輸送機司機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24 閱讀 6028

一、一般規定

第1條采區帶式輸送機司機必熟悉帶式輸送機性能及構造原理,通曉本操作教程,按完好標準維護保養帶式輸送面,懂得生產過程,經過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第2條任何人不得乘坐采區帶式輸送機,不準用帶式輸送運送設備和笨重物料。

第3條帶式輸送機巷道應有消防滅火及噴霧來塵設施,燕保持完好有效。

第4條帶式輸送機的電動機、開關附近20米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動運轉,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二、準備、檢查與處理

第5條準備:

1、工具:扳手、鉗子、手鋸、鐵鍬等

2、備品配件與材料:螺栓、皮帶卡子等;

3、潤滑油脂等。

第6條檢查與處理

1、機頭、機尾及整臺帶式輸送機范圍的支護好、牢固,無浮煤、雜物。否則必須經班長,支護工處理安全后,方準進行工作;

2、將帶式輸送機的控制開頭手把扳到斷電位置并鎖好,掛上停電牌,然后對下列部位進行檢查:

(1)機頭及儲存連件和緊固件應齊全,牢靠,防護罩齊全,各滾筒,軸承應轉靈活;

⑵液力偶合器的工作介質液量合適,易熔塞和防爆片應合格;

⑶制動器的閘帶和閘輪接觸嚴密,制動有效;

⑷減速器內油量適當,無漏油;

⑸機身各托輥齊全,轉動靈活,托架吊掛完整可靠,托梁平直;

⑹承載部梁架平直,承載托輥齊全,轉動靈,無脫膠;

⑺機尾滾筒轉動靈活,軸承潤滑良好;

⑻帶式輸送機的前后搭接符合規定;

⑼輸送帶接頭完好,卡子無折斷、松動(硫化熱補接頭無開膠現象),輸送帶無撕裂、傷痕。

⑽帶式輸送機的前后各機的中心保持一致,無跑偏,松緊合適,擋煤板齊全完好;

⑾動力、信號、通通電纜吊掛整齊無擠壓、刮碰;

⑿煤倉口的柵欄、蓖子應完整牢固;

⒀防打滑、堆煤、跑偏、溜煤眼滿倉、超灑水、煙霧等保護和肖防滅火,噴霧滅塵設施齊全有效。

第7條開機時,取下控制開關停電牌,合上控制開關,發出開機信號并喊話,讓人員離開帶式輸送機轉動部位。先點動二次,再轉一周以上,然后檢查下列各項:

1、各部位運轉聲音是否正常;輸送帶有無跑偏、打滑、跳動或刮卡現象;輸送帶松緊是否合適和張緊拉力表指示是正確;

2、控制按扭、信號、通訊等設施是否靈每可靠。

上述各項經驗與處理合格后,方可正式操作運行。

三、操作及其注意事項

第8條司機必須確認信嶼,按規定信號開、停帶式輸送機。每次起動前,必須先發出信號,通知人員離開帶式輸送機轉動部位,然后點動二次,再正式運行。未使用集中控制的多臺帶式輸送機聯合運轉時,應按煤流方向逐臺起動。

第9條不準超負荷強行起動,發現悶車時,先起動兩次(每次不超過15秒),仍不能起動時,必須卸掉輸送帶上的煤,待正常運轉后,再將煤裝上輸送帶運出。

第10條在運轉過程中,隨時注意運行狀況;經常檢查電動機、減速器、軸承的溫度;傾聽各部位運罷的聲單;清理機頭、機尾煤塵;保持正常灑水噴霧。

第11條發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必須停機,妥善處理后,方可繼續駝行。

1、輸送帶跑偏,撕裂、接頭卡子斷裂;

2、輸送帶打滑或悶車;

3、電氣、機械部件溫度超限或運轉聲音不正常;

4、液力偶合器的易熔塞熔化或偶合器內的工作介質噴出;

5、輸送帶上有大塊煤、長材料等;

6、危及人身安全時;

7、信號不明或下臺輸送機停機時

第12條點動開車和處理輸送帶跑偏時,嚴禁用手、腳、直接接觸動輸送帶。

第13條輸送帶運轉時,禁止清理機頭、機尾滾筒其附近的煤粉,不許動輸送帶的清掃器。

第14條拆卸液力偶合器的注油塞、易熔塞、防爆片時,應戴手套,面部躲開噴油的方向,輕輕擰松幾扣后,停一會,待放氣后再慢慢擰下。禁止使用不合用的易容塞、防爆片或代用品。

第15條在帶式輸送機上檢修,處理礦障或做其它工作時,必須鎖閉輸送機的控制開關,掛上“有人工作,不許合閘”的停電牌。除了處理礦障,不許開倒車運轉。

第16條在檢修的煤倉上口的機頭卸滾筒部分時,必須將煤倉上口擋嚴。

第17條除了控制開關的接觸器頭粘住外,禁止用控制開的手把直接切斷電動機

第18條帶式輸送機的回縮儲存:

1、開動輸送機將煤運凈,反動控制開關把到斷電位置并鎖閉,掛上停電牌,開儲帶裝置接緊絞車;

2、拆除中間架。用千斤項或絞車把承載部連同機尾一起向前牽引直到所剩余的中間架相對接,調整機尾部與中間的中心使之一條直線上;

3、根據機尾部發出的信號,開動儲裝置絞車,將多余的輸送帶切斷位置,將儲帶裝置絞車關閉鎖好;

4、輸送帶縮回后,將千斤頂塞桿收回,閥的控制手柄放在切斷位置,將儲帶裝置絞車關閉鎖好。

5、摘去停電牌,根據機尾部發出信號,再按程序起動帶式輸送機。

第19條拆除輸送帶。

1、開動輸送機將煤運凈,扳動控制開關手到斷電位置并閉鎖,掛上停電牌;

2、松開儲帶裝置絞車,將儲存的輸送帶一端割斷,按需要長度切割多余輸送帶后,將其運走;

3、將輸送帶二端接好,開動儲帶裝置絞車將輸送帶張緊到合適程度;

4、摘下停電牌,按程序起動帶式輸送機。

四、收尾工作

第20條班長發出收工命令后,將帶式輸送機上的煤完全拉凈。上臺輸送機停機后,將控制開關柄扳到斷電位置,鎖緊閉緊鎖栓。

第21條關閉噴霧、滅塵的截止閥。

第22條清掃電動機、開關、液力偶合器、減速器等部分的煤塵。

第23條在現場向接班司機詳細交待本班帶式輸送機好運的情況,現現的故障,存在問題等,升井后按填寫本班帶式輸送機工作日志。

篇2:采用帶式輸送機運輸安全規定

——應有防打滑、防跑偏和防縱向撕裂的措施以及能隨時停機的事故開關和事故警鈴;頭部應設置遇物料阻塞能自動停車的裝置;首輪上緣、尾輪及拉緊裝置應有防護裝置;

——帶式輸送機托輥中心軸線距底面的高度,應不小于0.5m;

——帶式輸送機檢修完畢,應用電鈴、電話或警報器與操作室聯系,經雙方檢查確認膠帶上無人,方可啟動;

——帶式輸送機運轉期間,不應進行清掃和維修作業,也不應從膠帶下方通過或乘坐、跨越膠帶;

——應根據帶式輸送機現場的需要,每隔30~100m設置一條人行天橋;應有防滑措施,超過12°時,應設踏步;地下通廊和露天棧橋亦應有防滑措施;

——帶式輸送機的通廊,應設有消防設施;

——帶式輸送機的通廊的安全通道,應具有足夠寬度;封閉式帶式輸送機通廊,應根據物料及揚塵情況設除塵設備,并保證膠帶與除塵設備聯鎖運轉;

——帶式輸送機通廓,應設置完整、可靠的通訊聯系設備和足夠照明

篇3:帶式輸送機安全運行規定

1、采用滾筒驅動帶式輸送機運輸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必須使用阻燃輸送帶。帶式輸送機托輥的非金屬材料零部件和包膠滾筒的膠料,其阻燃性和抗靜電性必須符合有關規定

②巷道內應有充分照明。

③必須裝設驅動滾筒防滑保護、堆煤保護和防跑偏裝置。

④應裝設溫度保護、煙霧保護和自動灑水裝置。

⑤在主要運輸巷道內安設的帶式輸送機還必須裝設:輸送帶張緊力下降保護裝置和防撕裂保護裝置;在機頭和機尾防止人員與驅動滾筒相接觸的防護欄。

⑥液力偶合器嚴禁使用可燃性傳動介質(調速型液力偶合器不受此限)。

⑦帶式輸送機巷道中行人跨越帶式輸送機處應設過橋。

⑧帶式輸送機應加設軟啟動裝置,下運帶式輸送機應加設軟制動裝置。

2、采用鋼絲繩牽引帶式輸送機運輸時,必須裝設下列保護裝置,并定期進行檢查和試驗:

(1)過速保護;

(2)過電流和欠電壓保護;

(3)鋼絲繩和輸送帶脫槽保護;

(4)輸送帶局部過載保護;

(5)鋼絲繩張緊車到達終點和張緊重錘落地保護。

在傾斜井巷中,必須裝設彈簧式或重錘式制動閘,制動閘的性能應符合下列要求:制動力矩與設計最大靜拉力差在閘輪上作用力矩之比不得小于2,也不得大于3;在事故斷電或各種保護裝置發生作用時能自動施閘。

3、井巷中采用鋼絲繩牽引帶式輸送機或鋼絲繩芯帶式輸送機運送人員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在上、下人員的20m區段內輸送帶至巷道頂部的垂距不得小于1.4m,行駛區段內的垂距不得小于1m。下行帶乘人時,上下輸送帶間的垂距不得小于1m。

②輸送帶的寬度不得小于0.8m,運行速度不得超過1.8m/s。鋼絲繩牽引帶式輸送機的輸送帶繩槽至帶邊的寬度不得小于60mm。

③乘坐人員的間距不得小于4m。乘坐人員不得站立或仰臥,應面向行進方向,并嚴禁攜帶笨重物品和超長物品,嚴禁撫摩輸送帶側幫。

④上、下人員的地點應設有平臺和照明。上行帶下行人平臺的長度不得小于5m,寬度不得小于0.8m,并有欄桿。上、下人的區段內不得有支架或懸掛裝置。下人地點應有標志或聲光信號,在距下人區段末端前方2m,必須設有能自動停車的安全裝置。在卸煤口,必須設有防止人員墜入煤倉的設施。

⑤運送人員前,必須卸除輸送帶上的物料。

⑥應裝有在輸送機全長任何地點可由搭乘人員或其他人員操作的緊急停車裝置

⑦鋼絲繩芯帶式輸送機應設斷帶保護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