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機的設備操作流程
1、實驗前,檢查油箱里是否達到所需刻度,然后開機檢查各部件是否工作正常,立柱(框板)是否潤滑。
2、預熱時注意熱板溫度,如達不到要求,須在指導老師德指導下進行調節,嚴禁私自亂動。
3、將模具放置熱板間時應防止燙傷或壓傷事故,不可在熱板上升時放入模具。
4、在模具裝料后應置平板中間,人要站在操作臺中央。合模后達到要求壓力時,關閉電機,達不到要求須請指導老師調節,不可私自亂動。
5、取模具要用鐵鉤,防止壓傷手。開模遇有制品粘模具,敲擊開模工具當心敲手,防止模具落地或砸傷腳。
6、機臺出現故障,必須立即切斷電源,并向老師報告,嚴禁私自拆各部件。壓壞模具,嚴禁私自處理。
7、實驗結束后切斷電源,打掃衛生,經指導老師檢查后填寫使用記錄。
篇2:液壓硫化機:安全操作規程
1、開機前,認真檢查各安全裝置,各儀表,信號燈是否正常,發現問題立即報告。
2、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工作服、鞋、手套和帽子等勞動保護用品。
3、維修人員在檢修機臺時,必須與機臺操作工聯系好,并在配電柜上掛警示牌,以免發生事故。
4、操作人員在硫化機后檢查輪胎時,不得踩踏蒸汽管道,以免發生管道斷裂燙傷。
5、嚴禁用潮濕的手和物碰電氣設備,確保用電安全。
6、預熱膠囊和模具時,嚴禁把開關撥到自動檔,以免合模后時序控制機得電工作,將內壓充進膠囊內,引起開模時膠囊爆破或模內壓力沖出,造成傷害。
7、開模時操作工應將選擇開關撥到手動檔,不要撥在自動位置,以便操作時處理故障和其它問題,避免在處理故障時被機械傷害。
8、操作人員不準在機械手臂下行走和逗留,以防機械手因故障而發生墜落傷害事故。
9、在抓胎器抓取胎胚后,操作人員要注意察看胎胚是否被抓胎器爪子抓牢,以防機械手臂升高后,胎胚下落傷人。
10、機臺合模時,嚴禁人體接觸硫化機的運轉部件,胎號應預先貼在胎胚上或放在模具內,不準在合模時再放胎號,更不允許當橫梁在垂直運動位置時,將頭、手伸進模內搶抓雜物,以防發生傷害。
11、在硫化過程中,安全門關閉,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后充氣裝置里面,以免造成傷害。
12、操作人員要隨時觀察各類儀表,尤其是在硫化開始前,注意一、二次定型壓力,合模后內壓蒸汽壓力表、外壓蒸汽壓力表和指示燈。當機臺即將開模時,操作工應躲在電氣控制屏后,以防開模時因膠囊爆破燙傷。
13、開模以后,操作人員不準跨上機臺進行檢查,卸胎機械手把胎放到后充氣以后,打開安全門檢查輪胎,以免卸胎手運動及后充氣翻轉動作傷人。
10、胎胚進模前,操作工應認真仔細地檢查胎胚,檢查膠囊,發現膠囊有缺陷,應及時調換,以防止因膠囊爆炸而造成的人員燙傷事故。
11、取用新膠囊前應仔細檢查膠囊表面是否有砂眼、膠囊中心線有否裂口,如有上述兩種毛病,嚴禁使用。
12、硫化機的電氣控制系統出現問題,如時序控制器的動作發生紊亂,安全桿、安全閥、壓力表、零壓開關有失靈現象時,操作工應立即停機,待修復后才能投入生產。
13、當后充氣裝置的機械傳動部件出現故障,操作人員在跨上后充氣架或卸胎滾道架上撬動后充氣機械部件時,要保持人體重心平穩,防止跌傷和燙傷。
14、硫化后的出模輪胎,當發現胎側下凹并且不能在后充氣架上充氣(指充進胎肚內的氣體漏掉)時,操作工應關閉后充氣架的氣源閥門,在對子口圓周部位進行墊布。
15、裝進模內的胎胚或硫化后的輪胎,需要操作工跨上機臺搬動時,切勿將腳趾部位踩在下模與中心機構的下托盤接壤處(指下托盤升起時),以防下托盤下降后,壓傷或切斷腳趾。
16、因工作需要在換機臺操作時,操作工應首先了解該機臺的性能,如安全裝置是否可靠后充氣架上的傳動裝置性能是否良好、機械手的抓胎性能是否牢靠等,以免發生異常情況時措手不及,造成工傷事故。
17、操作工在上機臺檢查膠囊或對膠囊進行刷隔離劑時,切勿將手指捏在上托盤的中心螺絲頭與上托盤的縫隙里,以免上托盤降時將手指夾傷。
18、初學操作液壓雙模硫化機的工人,必須當師傅在機臺時,才能學習操作。
19、硫化機機臺衛生要經常打掃,尤其是后充氣夾盤內的衛生要定期打掃。每班工作結束后,認真收拾機臺衛生,硫化記錄表認真填寫,字跡清晰。
篇3:硫化機安全操作規程安全防護裝置
1啟班
1.1檢查各管路閥門(手輪)是否打開。
1.2檢查安全桿是否靈敏可靠。
1.3檢查硫化機的各種動作是否處于最佳狀態。
1.4檢查硫化機程序與硫化輪胎規格。
1.5檢查檢修的項目。
1.6檢查操作鍵盤上開關按鈕是否符合要求。
1.7更換記錄儀圖紙。
1.8檢查硫化介質是否符合工藝要求。
2按生胎質量標準檢查修整好的生胎
2.1生胎必須與模型規格相符。
2.2生胎胎胚內必須無褶子、無汽泡、無雜物、無油污、無缺膠、無內噴涂滴痕,無嚴重變形,必須有成型工號和質檢員驗收章號,必須無規格標識。
2.3檢查生胎是否按先后順序使用。
2.4檢查活絡模塊與側模之間是否有雜物。
2.5吹凈模型、膠囊夾持環上的積水和雜物。
2.6檢查汽室鍋口密封條,如有老化、裂口、松動嚴重的要更換。
2.7必須保證胎面上的標志線朝上。
3合模時
3.1定型壓力要符合工藝要求,防止因定型壓力不適當造成質量問題。
3.2放小票時要在橫梁垂直運動前,放入下側模無字處,不得壓排風線,并按號碼順序使用,單號放在右模,雙號放在左模。
3.3合模過程中,操作者不許離開,發現異常,立即停機檢查。
3.4硫化安全防護裝置
-壓力顯示燈:是一種安全提示裝置。
-安全閥:安裝在汽室上,是模型泄壓裝置。
-安全桿:用來防止硫化機危險部位引起人身傷害的安全防護裝置,應每班啟班前檢查一次。
3.5報警裝置:針對蒸汽室壓力過高,超出設定值而設置的一種提示裝置。
3.6緊急停車裝置:受到干擾或失靈時,可以使用緊急裝置。
3.7合模時要檢查定型壓力值,不符合及時調整,延時結束繼續合模時,要特別注意活絡模塊下行時與汽室壁的間隙。
4合模后
4.1做好各項記錄。記錄班次、操作人、成型機臺、硫化小票號、合模時間、膠囊次數、機臺號、輪胎規格等。
4.2充入內壓蒸汽要符合要求(8±0.5kg/cm2),溫度大于170℃。
4.3每10分鐘檢查一次
a)記錄儀溫度、壓力是否處于工藝要求范圍。
b)回水壓力、合模力、冷凝水溫度及汽室壓力是否符合工藝要求。
c)重點檢查合模后至內外壓到標準溫度、壓力的過程。
d)檢查充入內壓冷卻水、壓力及溫度(10-15kg/cm2,30±5℃),壓力不相符可調整冷排閥門的流量,溫度不相符可通知相關部門解決。
注:①外壓要結束時,檢查合模力。
②內壓介質進入前有過濾網。
③進出的閥門切換時間為30-40S。
④充冷卻水的作用:-讓膠囊恢復疲勞,減少熱老化:
-降溫,避免外胎的硫化后效應
-通過降溫便于開模出胎,減少胎體變形
5開模時
5.1檢查時序控制器本周期是否結束,壓力指示燈熄滅,內外壓力表降到0位方可開模。
5.2外胎與模型或外胎與膠囊粘連時要進行處理,防止損壞模型,損壞膠囊或損壞輪胎。
5.3上環升或降時,膠囊內應沒有壓力,否則卸胎支臂上升易造成胎圈變形,如果膠囊內有壓力或出胎困難,應馬上停止動作,檢查抽真情況。
5.4出胎后要檢查輪胎質量:如:汽泡、缺膠、壓物、胎圈變形、子口邊、子口窄、飛邊出臺等毛病。
5.5將外胎平放在運輸帶中間,避免刮壞。
6收班
6.1吹凈模型膠囊及夾持環的積水和雜物,合模距極限100㎜處停機。
6.2關閉機臺電源、風門、關閉總電源。
6.3機械手下方不許有托盤等較大物品,以免停動力水后,損壞機械手。
6.4生產結束匯報相關人員。
6.2修胎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6.2.1上崗前按規定穿戴好勞保用品。
6.2.2經常找電氣保全人員檢查電熱修補機有無漏電,發現漏電及時查找原因禁止操作。
6.2.3使用風磨輪磨胎時,手要握緊風磨輪機柄,固緊磨頭,防止飛出傷人。
6.2.4放胎時必須兩人配合好,防止被滾動輪胎撞傷。
6.2.5休整膠囊時,精力要集中,不要被刀具傷及自己或他人。
6.2.6工作結束要關閉風、電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