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預防汽車漏油的說明

預防汽車漏油的說明

2024-07-24 閱讀 5736

在車輛的使用中,往往會出現漏油故障,它將直接影響到汽車的技術性能,導致潤滑油、燃油的浪費,消耗動力,影響車容整潔,造成環境污染。由于漏油、機器內部潤滑油減少,導致機件潤滑不良、冷卻不足,會引起機件早期損壞,甚至留下事故隱患。

一、常見車輛漏油的主要原因

1.產品(配件)質量、材質或工藝不佳;結構設計存在問題。

2.裝配高速不當,配合表面不清潔,襯墊破損、位移或未按操作規程規范進行安裝。

3.緊固螺母擰力不均、滑絲斷扣或松曠脫落等導致工作失效。

4.密封材料長期使用后磨損過限,老化變質、變形失效。

5.潤滑油添加過多、油面過高或加錯油品。

6.零部件(邊蓋類、薄壁件)接合表面撓曲變形、殼體破損,使潤滑油滲出。

7.通氣塞、單向閥堵塞后,由于箱殼內外氣壓差的作用,往往會引起密封薄弱處漏油。

二、預防車輛漏油措施

1.重視襯墊作用。汽車靜置部位(如各接合端面、各端蓋、殼體、罩墊、平面琺瑯蓋板等)零部件之間的襯墊起著防漏密封作用。若在材料、制作質量及安裝上不符合技術規范,就起不到密封防漏作用,甚至發生事故。如油底殼或氣門罩蓋,由于接觸面積大而不易壓實,由此造成漏油。

2.車上各類緊固螺母都需按規定的扭矩擰緊。過松壓不緊襯墊會滲漏;過緊又會使螺孔周圍金屬凸起或將絲扣擰滑而引起漏油。另外,油底殼放油螺塞若未擰緊或回松脫落,容易造成機油流失,繼而發生“燒瓦抱軸”的機損事故。

3.及時更換失效油封。車上很多動置部位(如油封、O型圈)會因安裝不妥,軸頸與油封刃口不同心,偏擺而甩油。有些油封使用過久會因橡膠老化而失去彈性。發現滲漏應及時更新。

4.避免單向閥、通氣閥堵死。由此引起箱殼內溫度升高,油氣充滿整個空間、排放不出去,使箱殼內壓力升高潤滑油消耗增加和更換周期縮短。發動機通氣系統堵塞后,增加了活塞的運動阻力,使油耗增加。由于箱殼內外氣壓差的作用,往往會引起密封薄弱處漏油。因此需對車輛進行定期檢查、疏通、清洗。

5.妥善解決各類油管接頭密封。車用聯管螺母經常拆裝,容易滑絲斷扣而松脫,會引起滲油。更換聯管螺母,用研磨法解決其錐面密封,使螺母壓緊而解決密封。

6.避免輪轂甩油。輪轂軸承及腔內潤滑油脂過多,或其油封裝配不妥,質量不良及老化失效;制動頻繁引起的輪轂溫度過高;車軸螺母松動等都會引起輪轂甩油。因此要用“空腔潤滑法(即適量潤滑)”,疏通通氣孔。

篇2:預防電力變壓器滲漏油措施

1變壓器滲漏油的原因

我廠電力變壓器為油浸式變壓器,多年來變壓器滲漏油現象時有發生,嚴重的滲漏不但降低了變壓器的使用壽命,影響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并且長期困擾著電氣設備的創星達標。我們在對4臺容量為31500KVA的主變及十幾臺容量為800KVA、630KVA等的廠變的大修過程中,發現變壓器漏油的原因如下:

1.1密封膠墊老化龜裂

變壓器滲漏多發生在密封膠墊處,主要是由密封墊老化龜裂引起的。密封膠墊質量的好壞主要取決于它的耐油性能,耐油性能較差的,老化速度就較快,特別是在高溫下,其老化速度就更快,極易引起密封墊老化龜裂,造成變壓器滲漏油。

1.2變壓器的制造質量

變壓器在制造過程中因鑄造、焊接質量欠佳,造成氣孔、砂眼、虛焊、脫焊現象而使變壓器滲漏油。

1999年,我廠4號主變在常規大修中,發現鐘罩頂部靠近低壓套管處附近滲油。清除滲油處油漆,清理砂眼,滲油點突然向外噴油,油柱高達1m左右。這就是典型的變壓器外殼鑄造時留下氣孔造成的滲漏。

1.3板式蝶閥質量欠佳

變壓器另外一個經常發生滲漏的部位在板式蝶閥處,較早前生產的變壓器,使用的普通板式蝶閥連接面比較粗糙、單薄,單層密封,屬淘汰產品,極易引起變壓器滲漏油。

1.4安裝方法不當

法蘭連接處不平,安裝時密封墊四周不能均勻受力;人為造成密封墊四周螺栓非均勻受力;法蘭接頭變形錯位,使密封墊一側受力偏大,一側受力偏小,受力偏小的一側密封墊因壓縮量不足就容易引起滲漏。此現象多發生在瓦斯繼電器連接處及散熱器與本體連接處;還有一點就是密封墊安裝時,其壓縮量不足或過大,壓縮量不足時,變壓器運行溫度升高油變稀,造成變壓器滲油,壓縮量偏大,密封墊變形嚴重,老化加速使用壽命縮短。

1.5托運不當

托運及施工運輸過程中零部件發生碰撞以及不正確吊裝運輸,造成部件撞傷變形、焊口開焊、出現裂紋等,引起滲漏。

2防治滲漏的措施

針對變壓器滲漏油的原因及滲漏點的位置,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2.1選擇耐油耐高溫的密封墊

變壓器檢修及處理滲漏時,應選擇耐高溫、耐油性能良好的密封墊。國內變壓器行業最常用的密封材料為丁腈橡膠,其耐油性能主要取決于丁腈橡膠中丙烯腈的含量,丙烯腈含量越高,耐油性能越好,硬度越大,越不易變形。一般情況應選擇邵氏硬度在70~80之間的丁腈橡膠。鑒定密封墊耐油性能時,一般應做密封墊老化試驗以及與變壓器油的相容性試驗,將其浸泡在120℃的熱油中168小時,然后測量其重量、體積和硬度的變化率,選擇其變形不大,符合標準的密封墊。

篇3:汽車漏油預防措施

1.車上各類緊固螺母都需按規定的扭矩擰緊。過松壓不緊襯墊會滲漏;過緊又會使螺孔周圍金屬凸起或將絲扣擰滑而引起漏油。另外,油底殼放油螺塞若未擰緊或回松脫落,容易造成機油流失,繼而發生“燒瓦抱軸”的機損事故。

2.重視襯墊作用。汽車靜置部位(如各接合端面、各端蓋、殼體、罩墊、平面琺瑯蓋板等)零部件之間的襯墊起著防漏密封作用。若在材料、制作質量及安裝上不符合技術規范,就起不到密封防漏作用,甚至發生事故。如油底殼或氣門罩蓋,由于接觸面積大而不易壓實,由此造成漏油。拆裝時注意妥善放置,仔細檢查,并按規范裝配。

3.及時更換失效油封。車上很多動置部位(如油封、O型圈)會因安裝不妥,軸頸與油封刃口不同心,偏擺而甩油。有些油封使用過久會因橡膠老化而失運河彈性。發現滲漏應及時更新。

4.汽車零件使用過久會產生磨損過限(如活塞與汽缸等),導致燃燒室內高壓氣體竄入曲軸箱,并迫使機油外漏。因此,當加機油口蓋處廢氣外竄嚴重時,應及早檢修或更換磨損件。

5.避免單向閥、通氣閥堵死。由此引起箱殼內溫度升高,油氣充滿整個空間、排放不出運河,使箱殼內壓力升高潤滑油消耗增加和更換周期縮短。發動機通氣系統堵塞后,增加了活塞的運動阻力,使油耗增加。由于箱殼內外氣壓差的作用,往往會引起密封薄弱處漏油。因此需對車輛進行定期檢查、疏通、清洗。

6.妥善解決各類油管接頭密封。車用聯管螺母經常拆裝,容易滑絲斷扣而松脫;兩接頭喇叭口精度差,兩錐面中心線不重合而接觸不良;錐度不同而不相吻合,由此均會引起滲油。更換聯管螺母,用研磨法解決其錐面密封,使螺母壓緊而解決密封。

7.避免輪轂甩油。輪轂軸承及腔內潤滑油脂過多,或其油封裝配不妥,質量不良及老化失效;制動頻繁引起的輪轂溫度過高;車軸螺母松動等都會引起輪轂甩油。因此有用“空腔潤滑法(即適量潤滑)”,疏通通氣孔,嚴格選擇優質配件,并按工藝規范進行裝配和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