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起重機水平液壓缸漏油分析排除

起重機水平液壓缸漏油分析排除

2024-07-18 閱讀 8141

水平液壓缸是汽車起重朵進行吊載作業前,后完成支腿水平伸縮的執行元件,在使用中因其承受載荷不大且不經常動作,故出現漏油現象時不易被引起重視。

1漏油部位的確定

液壓缸的外泄漏一般有3種情況:一是沿活塞桿與導向套內密封間的漏油;二是沿缸筒與導向套外密封間的漏油;三是鑄造的導向套有鑄造氣孔、砂眼和縮松等缺陷引起的漏油。

拆檢QY8B型和QY8E型汽車起重機水平液壓缸時發現,出現漏油的情況幾乎會都和上述第二種漏油現象相同。

2漏油原因的分析

缸筒與導向套間的密封是靜密封,可能造成漏油的原因有;密封圈質量不好:密封圈壓縮量不足;密封圈被刮傷或損壞;缸筒質量和導向套密封槽的表面加工粗糙。

拆檢有外泄漏的水平液壓缸時發現,O形圈4(見圖1)有的已刮傷,這是由于在裝配導向套時其外密封O形圈經過不圓滑的倒角所致。

裝配時,先用適當的厚度的橡膠墊或專用填充環將缸筒的內卡鍵環槽填平(以防刮傷活塞和導向套的外密封圈),再把裝好密封圈及活塞桿的導向套從缸筒右端裝至圖2所示位置,這時取出橡膠墊或專用填充環,裝入內卡鍵環,然后用油壓將導向套推出至內卡鍵環擋住為止,裝上擋環和彈簧擋圈即是圖1狀態。在此過程中,當導向套外O形圈(見圖2上半部分)劃過缸筒油口退也槽處不圓滑的倒角A(以下稱不圓滑的倒角A)時,就有可能被其刮傷。劃過不圓滑倒角有兩種情況:如果L1

另外,拆檢時還發現:如圖3a所示,缸筒內卡鍵環槽的倒角應為2×15o,但加工時常被疏忽面變成了6×10o,因裝配就位后內卡鍵環槽距離O形圈密封槽很近(見圖1,只有5mm),超差的倒角使兩槽串通,導致O形圈被擠壓時縫隙中受損南昌漏油。

3排除漏油的方法

(1)從設計上應保證缸筒尺寸L1與與導向套尺寸L2的的關系為L1

(2)裝配前或加工后,對缸筒不圓滑的倒角A和內卡鍵環槽的倒角,應用細砂紙或油石修磨光滑。

(3)裝配時,要控制導向套的位置,使O形圈不要劃過不圓滑的倒角A(見圖2下半部分)。

(4)加工缸筒時要嚴格控制圖3a的尺寸的表面粗糙度。總之,要排除缸筒與導向套處密封圈間的漏油,應從設計、加工和裝配三個環節上給予保證,即應防止密封圈在裝配過程中被刮傷或就位后壓縮量不足;同時,密封圈的質量和缸筒、導向套密封槽的表面加工質量都應按要求進行控制。

篇2:使用液壓槍單體支柱液壓缸安全技術措施

1、使用液壓槍前,要認真檢查槍的各部、連接管U型銷及將液壓槍與三用閥對口連接的套環上到位,不完好不許使用。接液壓槍的高壓管路必須安裝截止閥。使用過程中槍口不許對人。

2、單體支柱使用前檢查三用閥是否上緊及各部是否完好,將注液嘴清洗干凈,否則不許使用。初次使用或更換三用閥后,必須經過先注液后卸壓放氣,將下腔空氣放凈再使用。

3、使用單體支柱和液壓缸調架子、支頂大件前,必須綁好防護繩,墊好防滑木墊,找好單體受力方向,操作時采用“遠離”操作法:一是先將液壓槍上好,再將高壓管接到操縱閥上,用操縱閥操作。二是在液壓缸上直接安裝高壓管接到操縱閥上;直接用操縱閥操作。三是用繩子等將槍的勾機綁好,拉繩拽勾機操作。即人員躲開危險范圍操作。四是在縮單體卸壓時,也必須采用長把工具,操作者和周圍人員都要躲單體彈出、傾倒、高壓液體噴出的危險范圍后,方可進行回柱作業,防止單體支柱、液壓缸崩起傷人,防止高壓液傷人。

4、用單體支頂大件和調架子時,必須有組長以上領導現場指揮,兩人以上一組作業,其中一人作業,另一人必須監護,監護人必須作到監護操作者安全和放好警戒,確保操作者和周圍人員安全。嚴禁單人無監護情況下作業。

篇3:工程機械液壓缸氣蝕預防措施

液壓缸的質量好壞對工程機械的使用效能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們在對工程機械的液壓缸進行維修時,經??梢钥吹揭簤焊變缺?、活塞或活塞桿表面有一些蜂窩狀的孔穴,這都是氣蝕所致。液壓缸發生氣蝕的危害是相當大的,它會導致配合表面變黑,甚至出現支承環、密封圈燒焦的現象,從而造成液壓缸產生內泄。當氣蝕與其他型式的腐蝕共同作用時,將會幾倍甚至幾十倍地加速液壓缸主要零件的腐蝕速度,從而嚴重影響工程機械的正常使用。因此,對液壓缸的氣蝕作針對性的預防,是十分必要的。

1.產生氣蝕的主要原因

⑴氣蝕的實質分析

氣蝕的產生,主要是由于液壓缸在工作過程中在活塞和導向套之間的油液中混入了一定量的空氣。隨著壓力的逐漸升高,油液當中的氣體會變成氣泡,當壓力升高到某一極限值時,這些氣泡在高壓的作用下就會發生破裂,從而將高溫、高壓的氣體迅速作用到零件的表面上,導致液壓缸產生氣蝕,造成零件的腐蝕性損壞。

⑵液壓油質量不合格導致氣蝕

保證液壓油的質量,是防止產生氣蝕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油液的抗泡沫性差,就很容易產生泡沫,從而導致氣蝕的發生。其次,油液壓力的變化頻率過快、過高,也將直接造成氣泡的形成,加速氣泡的破裂速度。試驗證明,壓力變化頻率高的部位出現氣蝕的速度就會加快。如液壓缸進、回油口處等,由于壓力變化的頻率相對較高,氣蝕的程度也相對高于其他部位。除此之外,油液過熱也會增加氣蝕發生的幾率。

⑶制造及維修不當導致氣蝕

由于在裝配或維修時未注意使液壓系統充分排氣,從而導致系統中存在氣體,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即可產生氣蝕。

⑷冷卻液質量有問題導致氣蝕

當冷卻液中含有腐蝕介質,如各種酸根離子、氧化劑等,則易發生化學、電化學腐蝕等,在它們的聯合作用下,也會加快氣蝕的速度;若冷卻系統維護得好,可預防氣蝕的發生。例如,冷卻系統散熱器的壓力蓋,如果維護得好,就可以使散熱器的冷卻液壓力始終高于蒸氣壓力,從而防止氣蝕的產生。再如,冷卻系統的節溫器;一個性能良好的節溫器可以使冷卻液保持在合適的溫度范圍內,就能降低氣泡破裂時所釋放的能量。

2.預防氣蝕的措施

雖然氣蝕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積極地預防,氣蝕現象還是可以避免的。下面針對氣蝕產生的原因,談談應采取的預防措施。

⑴嚴把液壓油選用關

嚴格按照用油標準選用液壓油。選用質量好的液壓油,可以有效地防止液壓系統在工作過程中出現氣泡。在選用油液時,應根據不同地區的最低氣溫進行選擇,并按油尺標準加注液壓油,同時還應保持液壓系統的清潔(加注液壓油時,應防止將水分和其他雜質帶入),經常檢查液壓油的油質、油位和油色,如果發現液壓油中出現水泡、泡沫,或油液變成乳白色時,應認真地查找油液中空氣的來源,并及時加以消除。

⑵防止油溫過高,減少液壓沖擊

合理設計散熱系統、防止油溫過高,是保持液壓油油溫正常的關鍵。如果出現異常,應查找原因,及時排除。在操縱液壓操縱桿和分配閥時,要力求平穩,不宜過快、過猛,也不宜頻繁地加大發動機油門,盡量減輕液壓油對液壓元件的沖擊。同時,還應及時地維護冷卻系統,使冷卻系統的溫度保持在合適的范圍內,以降低氣泡破裂時釋放的能量。在不影響冷卻液正常循環的同時,可以適當地添加一定量地防腐添加劑來抑制銹蝕。

⑶保持各液壓元件結合面的正常間隙

在制造或修理液壓缸的主要零件(如缸體、活塞桿等)時,應按照裝配尺寸的公差下限值進行裝配,實踐證明,這樣可以很好地減少氣蝕現象的發生。如果液壓元件已經出現氣蝕現象,則只能采用金相砂紙拋光技術除去氣蝕的麻點和表面積炭,切不可用一般的細砂紙進行打磨處理。

⑷維修時要注意排氣

液壓缸在維修后,應使液壓系統平穩地運轉一定的時間,以使液壓系統中的液壓油得到充分循環;必要時,可將液壓缸進油管(或回油管)拆開,使液壓油溢出,以達到單只液壓缸排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