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漏油形式及治理方法
設備漏油一般分為滲油、滴油、流油三種:
(1)滲油
對于固定連接的部位,每半小時滴一滴油者為滲油。對活動連接的部位,每5min滴一滴油者為滲油。
(2)滴油
每2~3min滴一滴油者為滴油。
(3)流油
每lmin滴五滴以上者為流油。
設備漏油程度等級又分為嚴重漏油、漏油和輕微漏油三等。
2.漏油防治方法
治理漏油的十種方法,即:勤、找、改、換、纏、回、配、引、墊、焊的設備治漏十字法。
(1)勤勤查、勤問、勤治;
(2)找仔細尋找漏油部位和原因;
(3)改更改不合理的結構和裝置;
(4)換及時更換失效的密封件和其他潤滑元件;
(5)纏在油管接頭處纏密封帶,密封線等;
(6)回增加或者擴大回油孔,使回油暢通,不致外溢;
(7)配對密封圈及槽溝結合面做到正確選配;
(8)引在外溢、外漏處加裝引油管、斷油槽、擋油板等;
(9)墊在結合面加專用紙墊或涂密封膠;
(10)焊焊補漏油油孔、油眼。
此外,做好密封工作對防止和減少漏油也會起到積極作用。
篇2:發油臺罐桶裝車漏油處理方案
發油臺車輛多,人員雜,屬高危、易燃易爆作業場所,應嚴格遵守“防火防爆十大禁令”和“人身安全十大禁令”進行作業,當罐車、桶裝車在裝車(桶)過程中發生滲漏時,必須按以下步驟進行處置:
1、對發油現場進行戒嚴,禁止發動車輛駛離、進入現場,疏散無關人員,備好消防器材,及時向有關人員、部門匯報情況。
2、利用接油盆、桶對漏油進行接盛,防止油品進一步擴散,作業過程要使用防爆工具,嚴防產生火花。
3、對罐車油罐底部漏油,可視情況采取從底部充水墊底的方法,充水應計算罐車的剩余容積,且流速應控制在1M/S以內,嚴禁在發油臺進行盤罐倒油。油桶漏油應及時將桶裝車推(拖)離裝油現場至安全地帶,用堵漏劑對漏處進行堵漏(嚴禁使用盤桶的方式進行倒油),待確認符合安全條件后,車輛方可發動行駛。
4、油罐車經墊水、堵漏處理后,由消防車或其他符合安全條件的車輛拖離發油臺至安全地帶再進行倒油作業,倒油時應嚴格按防火防爆、防靜電的規程進行作業。
5、對漏油現場用消油劑和清洗劑進行認真清洗,并將清洗后的污水收集入污水管線,用測爆儀對現場(應特別注意排水溝)氣體濃度進行測試,確認符合安全條件時撤銷警戒,恢復發油。
篇3:油罐車跑冒撒漏油品事故應急預案格式
一、事故類型
1油罐車在裝、卸油過程中發生的跑、冒、撒、漏油品事故。
2油罐車在行駛過程中發生的跑、冒、撒、漏油品事故。
3油罐車發生交通事故引起的跑、冒、撒、漏油品事故。
二、事故應急處理程序
(一)裝油、卸油時發生的跑、冒、撒漏油品事故
1、裝油、卸油車輛在裝、卸油過程中發生跑、冒、撒、漏油品事故后,應立即停車,切斷電源。
2、如果在裝油時發生事故,應立即通知裝油人員關閉裝油閥,檢查車輛漏油情況。屬于裝油過量導致油品溢出,與車輛無關;屬于車輛漏油且能及時控制住泄漏,應與裝油等人員一道處理善后,并報事故應急處理小組。屬于事態嚴重,應當報警,并在專業人員到來前,禁止其他人員和車輛進入現場。
3、如果在卸油時發生事故,應立即關閉卸油閥,檢查車輛漏油情況,如能及時控制泄漏,應與收油等人員一道處理善后,并報事故應急處理小組。事態嚴重,應報警,并在專業人員到來前,禁止其他人員和車輛進入現場。
4、如有人員受傷,應同時搶救受傷人員,并報警。
5、需要移動車輛時,禁止啟動車輛,應當用人工將油罐車推離現場。
(二)行駛時發生的跑、冒、撒、漏油品事故
1、油罐車在行駛過程中,發現撒漏油品時,應立即停車,切斷電源,用泥土、沙石等隔斷沿路漏油與油罐車的聯系。
2、如果能立即控制漏油,止住漏油后,應用泥土、沙石等妥善處理撒漏的油品,并報事故應急處理小組。
3、如果一時難以控制住漏油,應用能找到的各種容器裝接漏油,如果無容器,應用泥土、沙石等一切能用的物品將漏油導向附近的溝渠。撒漏嚴重,應報警,在專業搶救人員到來前,疏散人群,禁止其它車輛靠近現場。
(三)交通事故引發的跑、冒、撒、漏油品事故
1、交通事故引發的油品泄漏,如果能立即控制漏油,止住漏油后,應用泥土、沙石等妥善處理撒漏的油品。
2、如果一時難以控制住漏油,應用能找到的各種容器裝接漏油,如無容器,應用泥土、沙石等一切能用的物品將漏油導向附近的溝渠。撒漏嚴重,應報警,在專業搶救人員到來前,疏散人群,禁止其它車輛靠近現場。
3、如果漏油危及電力、煤氣、自來水、通訊、照明等公共設施,應報告相關部門和事故應急處理小組。如有人員受傷,應同時搶救受傷人員,并報警。
三、事故發生后,應注意保護現場,為查明事故原因提供原始、真實的證據。
四、如有火情發生,按“火情事故應急預案”處理。
五、如涉及交通事故,按“交通事故應急預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