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壓安全生產事故分析預防措施
引言
沖壓生產是一種少無切削的加工方法,材料利用率高,操作簡便,制件尺寸穩定、精度較高、互換性好,因而在現代工業生產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據不完全統計,沖壓件在汽車、拖拉機行業中約占60%,在電子工業中約占85%,而在日用五金產品中占到約90%。
然而,沖壓也是一種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的生產,據有關資料介紹,在沖床上出現的人身事故比一般機械行業高三倍。隨著勞動安全法的頒布,許多生產廠家在保護勞動者的安全問題上采取了許多安全保護措施。但據筆者了解,目前,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在利用沖壓方法加工生產時,仍舊沿用著用手直接在模腔內裝取零件的手工作業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沖壓設備和模具沒有安全防護裝置,就極易發生人身安全事故。
1沖壓安全事故統計
現簡單介紹日本的一份有關資料,它所反映的規律,基本上也與我國現在的情況相符:
1.1按企業規模:半數以上的事故發生在不滿50人的小企業里,小批量的零星生產占70%;
1.2按壓力機的大小:70%的事故發生在50噸以下的小型壓力機上,18%發生在50~100噸的壓力機上,其余為100噸以上。
1.3按受傷部位:右手47.4%,左手37%,面頸部6.9%,右腳3.8%,左腳2.5%,頭部1.6%,其余0.8%。
1.4按事故發生時的直接原因(見下表):
1.5按送料型式:手工送料91%,使用手持工具6%,自動化送料3%。
2沖壓安全事故分析
2.1人的原因首先,由于操作工人對沖壓作業中的危險性及其安全運行方法無知、輕視、不理解、沒有經驗或怠慢、不滿等不良情緒,加上一些身體原因,帶病工作、近視與耳聾、睡眠不足、疲勞、醉酒等,極易發生安全事故。大型機床一般均由多人共同操作,如果彼此配合不當,也容易發生事故。其次,沖壓生產是連續重復作業,操作工人在一個工作期間成千上萬次重復用手送、取產品,體力消耗極大。根據人機工程學和行為科學、心理學所揭示的規律,人在長時間從事這種快速而簡單重復的作業時,極易產生機體疲勞、反應遲緩現象,導致注意力不能集中,動作失調,慘劇便在瞬間發生。
2.2沖壓模具的原因模具直接關系到操作工人的人身安全、設備安全以及沖壓生產的正常進行,模具因結構原因而引起傾斜、破碎、廢料飛濺、工件或廢料回升而沒有預防的結構措施;模具給手指進入危險區造成方便;單個毛坯在模具上定位不準而需要用手去校正位置等。這些因模具結構設計得不合理或模具沒有按要求制造,模具安裝,調整不當等,勢必造成安全事故。?
2.3沖壓設備的原因沖壓安全事故發生的客觀原因是沖壓所用的沖壓設備多為曲柄壓力機和剪切機,其離合器、制動器及安全裝置容易發生故障,從而出現離合器、制動器不夠靈敏可靠,電器控制結構突然失控而發生連沖等現象,這些都是造成沖壓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另外,對于16噸以下的小型沖床來說,其運動速度遠遠大于人的反應速度,即便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下,要想將手作出移動幾厘米的動作,也需要0.3~0.4秒,而這段時間已超過滑塊從上死點到下死點的時間。也就是說,沖床,尤其是小型沖床的工作性質,超出了人的生理極限。
2.4工藝技術文件的原因沖壓工藝規程是指導沖壓件生產過程的工藝技術性文件,它既是組織沖壓生產的依據,也是執行工藝紀律的重要依據。合理的沖壓工藝規程要考慮到生產率、經濟效益和生產安全。但是據了解,企業中現行的沖壓工藝規程中大多沒有明確注明安全要求和安全技術措施等有關規定。就是有,也只是籠統地寫上“一般要用安全工具”和“手不準伸入模具內操作”等,而沒有針對具體零件的不同特點而標明具體的安全技術措施,使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操作者忽視使用安全裝置和工具而冒險作業,從而釀成事故。
2.5安全管理的原因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嚴,工藝紀律不嚴明,模具管理不善,設備事故隱患多,組織生產不合理,工作環境混亂,生產現場勞動條件不符合要求,產品堆放不齊,通道不暢,安全管理不善,安全操作水平低,違章指揮,不重視安全生產等,傷害事故就會不斷發生。
3沖壓安全事故的預防措施
針對沖壓加工過程中容易發生安全事故的特點及原因,現提出如下預防措施,以供大家參考:
3.1提高操作人員的素質是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制訂嚴格的沖壓安全操作規程,加強崗位培訓,提高操作人員素質,消除事故隱患,這是安全生產的基本保證。禁止不懂沖壓技術而又沒有經過必要訓練的人員參加沖壓生產,嚴格沖壓生產人員的錄用制度;禁止帶病工作、疲勞工作及酒后工作。
3.2設計合理安全的沖模是安全生產的前提設計模具時,模具結構應能保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減少危險區范圍,減少操作人員的手伸入危險區的可能,必要時用機械化、自動化裝置代替手工操作,從而使操作者無需將手、臂、頭伸入危險區,即可順利完成沖壓工作。實踐證明,采用復合模、多工位連續模代替單工序的危險模,或者在模具上設置機械進出料機構,實現機械化自動化等都能達到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減輕勞動強度,方便操作,保證安全的目的。模具常用機械化、自動化裝置如圖1所示。
3.3正確使用與維護沖壓設備,增加安全防護措施是安全生產的基礎正確使用和維護壓力機,能確保工作過程中的人身和設備安全。開機前,應檢查壓力機的潤滑系統是是否正常,檢查軸瓦間隙和制動器松緊程度是否合適以及運轉部位是否有雜物;在啟動電動機后應觀察飛輪的旋轉方向是否與規定方向(箭頭標注)一致;空車檢查制動器、離合器、操縱機構各部分的動作是否靈活、可靠;隨時注意壓力機的工作情況,發生不正常現象時,應立即停止工作,切斷電源,進行檢查和處理;工作完畢,應使離合器脫開,然后再切斷電源,并清除工作臺上的雜物;.對壓力機進行定期保養。
另外,在沖壓設備上設置安全防護裝置為沖壓安全生產提供安全保障。沖壓設備常用安全防護裝置如圖2所示。
由前述統計可知,絕大部分事故都是由于用手直接取、送料發生的,所以最有效的預防辦法就是堅持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用手直接進入模口內送取材料和零件。在沖壓中、小型沖壓件時,采用手工具(如各種類型鉗子、真空吸取器、磁鋼吸取器等)將單件毛坯放置到模具中或將沖壓由模具中取出可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3.4工藝性技術文件是安全生產的依據沖壓生產要在工藝文件指導下進行,加強沖壓工藝的安全管理,把安全技術措施和要求納入工藝文件是非常必要的。它不僅能夠保證各項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實現有效的安全生產,而且能夠明確工藝技術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文件中要有具體的安全內容,在工藝卡上必須明確注上沖模安全狀況、編號、配備的安全工具名稱、編號等,有了這些具體明確的工藝文件作為生產的依據,才能防止各種由于無章可循或工藝紀律不明等原因造成的傷害事故。
3.5現代科學管理方法是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沖壓作業的安全管理是一項綜合性工作,它不僅要有技術措施,而且要有嚴格、健全的管理辦法。沖壓作業安全管理涉及到工藝、模具、設備管理、生產計劃管理和安全技術教育管理等。在企業中要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特別是抓好“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嚴格執行沖壓安全操作規程,加強安全管理工作,杜絕責任事故的發生。而減少沖壓事故的另一條極為有效的途徑就是做好職工的安全教育,使沖壓工人、技術人員和生產管理人員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熟練掌握沖壓設備、模具、防護裝置的安全操作技術,就可避免和減少事故的發生。
4結語
在以人為本,講究安全的今天,生產中的安全事故日益受到關注。以上雖列舉出了沖壓安全事故發生的一些原因和預防措施,但沖壓安全的關鍵還是在人,在具體的沖壓生產過程中,操作者必須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嚴格遵守沖壓操作規程,總結經驗,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強化安全思想,加強安全管理,沖壓安全事故就會減少或避免。
篇2: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沖壓工
1.工作前要檢查沖床運轉情況及各部位性能是否正常。
2.裝模具時,上模螺絲要固緊,下模壓板要平穩固牢。導柱模時嚴禁將導柱與套筒脫離.校模時必須停車.較好后,先開空車數轉,方可試沖。
3.沖床開動后,思想要高渡集中,不準一邊操作一邊與他人談話.嚴禁將手伸進模具工作部位,小零件要用鑷子送取.腳踏開關后,必須立即松開,確保安全.工作中嚴禁一人操作一人送取料.工量具不準放在床面上,以免掉落到踏腳板上發生沖切和損壞機床事故。
4.發現連沖等故障時,應先排除故障然后方可進行工作。
5.應定期檢查沖床不油路和電氣安全情況,保證沖床處于良好狀態。
6.未經有關人員允許,不準私自開沖床。
篇3:沖壓安全生產制度
1、異常處理及鑰匙的保管
1)沖壓主任發現作業者擅自移開光線光線裝置位置,或到光線安全裝置側面作業當場給予糾正。
2)調整OK后,拔鑰匙保管,可避免作業者私自拿腳踏開關操作等現象。
2、安全作業的一般注意事項
安全操作沖床首先從基本的注意事項開始遵守,如掌握好作業態度,作業服裝及作業姿勢后以這基礎上。
1)注意態度和心理準備:
A.注意健康,保證充分的睡眠,適當的休養。
真疲勞進不要勉強支撐要提出沖壓主任,受指示或每天早上做早操。
B、不做規定(作業手順、作業指導書)以外的事。
偶爾用別的方法作業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是一種冒險作業的成功,如果經常這樣反復做有好的建議時給沖壓主任提出申請得到承認后實施。
C、要注意作業熟練而引起的受傷。
分析災害性質得知持有一定程度經驗者意外受傷的事例得多,所謂熟練了也不能輕視機械,輕視和強行的動作是受傷的根源。所以不要忘記粗心。
D、不要在現場跑步,作業中過分的與他人說話。
為了跟旁人說話,眼神離手動作的瞬間沖壓機械作動,引起事故的例子也不少。]
E、作業中注意站腳地方及手放地方。
地面上積的油不及時擦掉,存在沒命的危險性,此外機械周圍要常整理。
F、不要工具和箱等不安全的易移動的東西作為工作臺作業,高空作業時注意腳被機臺的某個部位掛倒,而且盡量使用凳子、梯子。
G、愛惜使用設備和工具,每天清整理最好的狀態。
發現錘子的把柄松動,螺絲刀先端鈍掉,活動把手的夾口變大等異常時馬上申請沖壓主任交換新工具。
H、機械上特別是動作部位的旁邊,絕對不放工具類。
不僅僅什么東西被拍節落下扎傷腳,萬一掉進機械的內部會引起重大事故,同樣防止材料和加工品的旋轉不妥被機械的振動崩塌或落下。
I、認真對待工具和搬材料的動作。
拋拽不僅弄壞工具和材料,而且存在作業者的手、腳被受傷的可能性。
J、開關箱之類的電氣操作箱,控制箱要蓋好蓋子。
還有不要用鐵絲來借用有規定容量的保險絲。
K、不要用濕手汗手操作開關及碰電線。
L、切斷電源后點檢操作盤,掃除工作,修理一定請專家進行。
M、停電時切斷馬達開關。
2)、作業服裝:
作業服裝不僅對應冷熱天氣,調節體溫,而且第一考慮安全的角度設計,從這觀點出發作業服裝要滿足以下要求。
(1)要合身,袖口要系扣。
(2)作業服裝的綻線,撕破是被機械纏繞。拽進的主要原因,所以及時修補。
(3)正確的穿戴指定的保護帽和保護用品,特殊情況作業為方便時,不要私自不穿戴,而是申請給沖壓主任,得到同意后方可進行。
(4)不要把刀片、螺絲刀放兜里作業。
(5)作業中晝不露出皮膚。不要因為天氣熱為穿上衣或僅穿背心作業,不小心會被切材料的廢料導致皮外傷。
(6)不僅造成作業姿勢不安定,而且材料產品落下時有很大的危險。在工場凳要穿安全鞋。
(7)不要戴領帶圍巾手巾。也不要把汗擦用的手巾掛腰,到夏天天氣熱出汗要擦汗時把手巾掛指定處使用或疊后放兜使用。
(8)不要帶指定以外的手套。
3)、作業姿勢
要求能安全的正確的迅速的,不易疲勞的作業姿勢所以,工人地面的平坦沖床之間的充足的空間,安全的通道等基本的作業環境重要環境條件外,至少要滿足以下要求。
(1)不要不自然的作業姿勢。例如:不要腰部、胸部不要靠前的姿勢。
(2)椅子的高度要合理以要穩定。
(3)要易見作業地方的姿勢。
(4)不要有多余的動作。例如:把物品托高放機械里面取出的物品要低下腰放腳部周圍。
(5)使用腳踏開關時,足的位置應開關稍微遠一點處。
(6)共同作業時要定雙方可視的站位位置。
(7)搬運產品箱等重物進,一定要彎下腰,而且要盡量把物品的重心靠近身體后抬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