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搖床安全操作技術要點

搖床安全操作技術要點

2024-07-18 閱讀 8852

搖床操作要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適宜的沖程和沖次

沖程和沖次的適宜值主要與入選物料粒度有關,其次與搖床負荷及礦石密度有關。當處理粒度大、床層厚的物料時,采用大沖程和小沖次;處理細砂和礦泥時則正好相反,應采用小沖程和大沖次。當床面的負荷量增大或對較大密度的物料進行精選時,宜采用較大的沖程和沖次。沖程、沖次的適宜值要在實踐中仔細考查來確定。

2、適宜的床面橫向坡度

增大橫向坡度,礦粒下滑作用增強,提高了尾礦的排出速度,但精選區的分帶變窄。一般處理粗粒物料時,橫坡應大些;處理細粒物料時,橫坡應小些。例如,粗砂、細砂和礦泥搖床的橫坡角度調整范圍分別為:2.5°~4.5°、1.5°~3.5°和1°~2°。另外,搖床橫向坡度還要與橫向水流大小相配合,才有好的選別效果。

3、沖洗水大小要適當

沖洗水包括給礦水和洗滌水兩部分,沖洗水在床面上分布要均勻,大小要適當。沖洗水大精礦品位提高,但回收率降低。一般處理粗粒物料或精選時,沖洗水要大些。

4、給礦量適當且均勻

給礦量大小與入選粒度有關,粒度越粗,給礦量應越大。對于特定物料,給礦量應控制在床面利用率大、分帶明顯、尾礦品位在允許范圍之內。給礦量過大,回收率會顯著下降。另外,給礦量一經找準,必須保持持續均勻,否則分帶將不穩,引起選別指標的波動。

5、給礦質量分數適宜

一般給礦質量分數范圍在15%~30%之間,粗粒物料可稀些,細泥則要濃些。給礦中的水大部沿尾礦帶橫向流下,細泥容易被沖走,造成細粒金屬礦物的流失。

6、物料在入選前的準備

搖床入選粒度上限為2~3mm,下限為0.037mm。因粒度對選別指標影響較大,所以入選前應對物料進行分級。若物料中含有大量微細礦泥,不僅難以回收,而且因礦漿粘度增大,重礦物沉降變慢,造成重礦物流失。此時,應進行預先脫泥。

7、物料在床面的分帶和產品的截取

在操作條件適宜時,物料在搖床上分帶是明顯的,而產品是按照要求的分選指標來截取的,可以分為2~4種產品。中礦一般要進行再處理。當操作條件變化時,分帶情形會隨之變化,此時接取的位置也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整,才能保證選別指標的穩定。因此,搖床操作人員要堅守崗位,嚴密監視分帶情況,隨時進行必要的調整。

篇2:搖床重選安全操作規程

1、開車檢查:

⑴傳動軸是否正常;

⑵給礦槽、給水槽是否完整、緊固;

⑶各潤滑點潤滑情況是否缺油。

2、設備啟動:

⑴經檢查確認設備各部分正常后,方可開機。

⑵床面運轉穩定后方可給料。

⑶開車后,注意聲音、電流、電壓是否正常,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故障清除后方可再次啟動設備。

3、生產過程中設備使用:

⑴設備運轉正常后,方可給水,待沖洗水均勻鋪滿床面,再給料。并根據床面物料分帶,調整水料平穩。

⑵嚴禁脫泥斗、分級箱內礦漿過滿溢出漏料。

⑶設備出現故障時,應立即停車檢查,并及時與檢修人員協調處理。

⑷運轉中,嚴禁個人私自調整床頭箱,嚴禁翻越傳動部件。

⑸運轉中,嚴禁攀爬床面,如有需要,再有人監護下,進行;禁止過力敲打床面;砂槽堵塞時,用鐵條投開,禁止用鍬敲打砂槽。

⑹密切觀察床面分帶情況,及時調整,勤調接礦板位置,杜絕跑料。

⑺清卸精礦槽時,用塞子堵住精礦排礦口,上層清水緩慢倒出,地上漏料及時收起,嚴禁直接沖出尾礦地溝。

⑻停車前,要先停止給料,待排料干凈后,停水、停車。

⑼停車后,及時清理床面,防止結鈣、結垢。

4、設備與環境衛生:設備運轉中,除運轉部分應停車清掃外,其他部分均應隨時清理,不得有任何油污、灰塵、泥漿,更不能有雜物堆放于設備周圍,環境衛生要在交接班前必須整理干凈,有條有理,做到文明生產。

篇3:搖床工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1、嚴格遵守開、停機順序:

①開機時:后部作業設備→本機組設備→上部作業設備→給礦。

?②停機時:先停給礦→停止上部作業設備→停本機組設備→停后部作業設備。

?2、開機前的準備:

?①沖程調節、偏心波斯、直行波斯、聯接器和床面拉桿螺絲是否松動,若松動應及時擰牢。

?②彈簧松緊是否合適,床面有無靠帖、撞架現象,若有應及時處理好。

?③傳動箱和傳動波斯的油量是否足夠,及時加足。

?3、啟動、運轉中應注意的事項:

?①先給水,然后用手扳動皮帶輪數轉,無障礙,再將彈簧壓至終點,方可啟動設備,待設備運轉正常后,方可給礦。

?②檢查槽斗管路有無漏水、漏砂現象,若有需處理。

?③經常檢查傳動箱油量、馬達及軸承的溫度和機器運轉聲響是否正常。

?④經常注意給礦量及品位的變化情況,及時調節接礦槽、沖洗水量和床面坡度,控制好選別過程。

?4、停機時,先停止給礦,待本作業床面上礦石處理完后,方可停止給水、停機,拉下電源開關。停機后床面應保持干燥,五油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