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冶金安全生產應急人員培訓講義大綱

冶金安全生產應急人員培訓講義大綱

2024-07-10 閱讀 4410

冶金公司安全生產應急人員培訓講義大綱

一、急救技術

1、人工呼吸

2、胸外心臟按壓

3、止血

4、簡易骨折固定

5、搬運轉送

6、營救井下長期被困人員注意事項

二、現場急救

1、救護行動原則

2、觸電急救

3、冒頂事故現場急救

4、氣體中毒急救

5燒傷急救

一、急救技術

(一)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適用于觸電休克、溺水、有害氣體窒息或外傷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狀態者。如果停止呼吸不久,大都能用人工呼吸方法進行搶救。

1、對傷員進行初步處理: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將傷員運送到安全、通風良好的地方,將口鼻分泌物、嘔吐物及其他雜物,保證呼吸道暢通。把舌頭拉出或壓住,防止堵住喉嚨,妨礙呼吸。領口解開,腰帶放松,注意保護體溫。仰臥時腰背部要墊上軟的衣服等,使胸部張開。清除

2、使傷員仰臥,施救人員位于其頭部一側,捏住傷員的鼻孔,以免吹氣時從鼻孔漏氣;深吸氣后,將自己的嘴緊貼傷員的嘴(可以放兩層紗布或手帕再吹)吹入氣體。之后,離開傷員的嘴,放開鼻孔,以一手壓傷員胸部,助其呼出體內氣體。如此,有節律地反復進行,每分鐘進行14~16次。吹氣時不要用力過度,以免造成傷員肺泡破裂。

3、吹氣時,如傷員心跳停止,應配合對傷員進行胸外心臟按壓。一般地,吹一次氣后,作四次心臟按摩。

(二)胸外心臟按壓

胸外心臟按壓是搶救心臟驟停傷員(尤其是觸電者)的有效方法。它是通過壓迫胸骨,對心臟給予間接按壓,使心臟排出血液,參與血液循環,以恢復心臟的自主跳動。其具體操作方法是:

1、讓需要進行心臟按壓的傷員仰臥在乎整的地面或木板上;頭低于心臟水平。

2、施救人員位于傷員一側或騎跪在其腰部兩側,雙手重疊放在傷員胸部兩乳正中間處,搶救者兩上肢肘部挺直,利用上身體重和肩、臂肌肉的力量,有節奏、垂直地向脊柱方向按壓,使胸骨下陷3~4cm,然后迅速放松,放松時手不離開胸部,放松手的時間和按壓胸骨時間應當相等。

3、如此反復有節律地進行。其按壓速度為每分鐘約60~80次,同時做人工呼吸,并經常檢查按壓效果。

胸外心臟按壓時的注意事項:

1、胸外嚴重損傷、肋骨骨折、氣胸或心包填塞的傷員,不應采用此法。

2、胸外心臟按壓應與人工呼吸配合進行。

3、按壓時,用力要均勻,力量大小看傷員的身體及胸部情況而定;按壓時,手臂不要彎曲,用力不要過猛,以免使傷員肋骨骨折。

4、經過擠壓,如果能摸到頸部總動脈和股動脈等大動脈搏動,而且血壓上升,瞳孔逐漸恢復正常,口唇變紅等,說明擠壓有效。

5、擠壓不可中斷,除非確以真死。

(三)止血

當傷員身體有外傷出血現象時,應及時采取止血措施。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幾種:

1、傷口加壓法

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出血量不太大的一般傷口,通過對傷口的加壓和包扎,減少出血,讓血液凝固。其具體做法是如果傷口處沒有異物,用干凈的紗布、布塊、手絹、繃帶等物或直接用手緊壓傷口止血;如果出血較多時,可以用紗布、毛巾等柔軟物墊在傷口上,再用繃帶包扎以增加壓力,達到止血的目的。

2、手壓止血法

臨時用手指或手掌壓迫傷口靠近心端的動脈,將動脈壓向深部的骨頭上,阻斷血液的流通,從而達到臨時止血的目的。這種方法通常是在急救中和其他止血方法配合使用,其關鍵是掌握身體各部位血管止血的壓迫點。

手壓法僅限于無法止住傷口出血,或準備敷料包扎傷口的時候。施壓時間切勿超過15分鐘。如施壓過久,肢體組織可能因缺氧而損壞,以致不能康復,繼而還可能需要截肢。

3、止血帶法

這種方法適合于四肢傷口大量出血時使用。主要有布止血帶膠緊止血、布止血帶加墊止血、橡皮止血帶三種。使用止血帶法止血時,綁扎松緊要適宜,以出血停止、遠端不能摸到脈搏為好。使用止血帶的時間越短越好,最長不宜超過3小時。并在此時間內每隔半小時(冷天)或1小時慢慢解開、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分鐘,放松時可用指壓法暫時止血。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要輕易使用止血帶,因為上好的止血帶能把遠端肢體的全部血流阻斷,造成組織缺血,時間過長會引起肢體壞死。

(四)簡易骨折固定

為了避免在搬運傷員時,斷骨刺傷周圍血管、神經、肌肉、內臟或刺破皮膚,減輕傷員疼痛,防止休克,便于搬運,應及時、準確給傷員進行臨時固定。固定用材料可就地取材,采用木棒、木板等物。

(五)搬運轉送

轉送是危重傷病員經過現場急救后由救護人員安全送往醫院的過程,是現場急救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因此,必須尋找合適的擔架,準備必要的途中急救力量和器材,盡可能調度速度快、震動小的運輸工具。同時,應注意掌握各種傷病員搬運方式的不同:

1、上肢骨折的傷員托住固定傷肢后,可讓其自行行走。

2、傷情不重的傷員可采用背、抱、扶的方法將傷員送出,較重的和下肢骨折應用擔架抬送。把傷員移至擔架上要2~3人齊心協力,輕抬輕放。

3、對脊柱骨折傷員,不可隨便搬運和翻動,更不準抱、背、也不能用軟擔架,可用硬板或其他寬布帶將傷員綁在擔架上運送。

4、昏迷病人,頭部可稍墊高并轉向一側,以免嘔吐物吸入氣管。

5、搬運中,給傷員蓋好衣物,注意保暖。

(六)營救井下長期被困人員注意事項

1、在井下發現被困人員,首先不可用礦燈直接照射避難者,尤其是頭部,以免其瞳孔急劇縮小而失明;搬運出井過程中,也應用毛巾、衣服等蒙住傷員的眼睛,使其慢慢適應光線。

2、不可直接升井,應在井下安全地點待一定時間,注意保暖,使其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好轉后,方可升井。

3、搬運要輕抬輕放,避免震動。

4、不要急于進食普通食物,應少食(流食),逐漸恢復胃腸功能。

5、不能過度興奮,應盡量勸阻家屬探訪。

二、現場急救

(一)救護行動原則

事故發生后,應急人員主要任務是,搶救罹難人員使他們脫離危險;采取措施局限事故波及范圍;徹底消滅事故,恢復生產。

1、井下發生水災時,應急人員要搭救被圍困人員,引導下部中段人員沿上行井巷撤至地面;保護水泵房,防止礦井被淹;恢復礦內通風。

2、發生礦內火災時,應急人員要首先組織井下人員撤離礦井;控制風流防止火災蔓延;如果火災威脅井下炸藥庫時,要盡快將爆破器材轉移;井底車場硐室(變電所、充電硐室等)著火時,如果用直接滅火法不能撲滅時,應關閉硐室防火門、設置水幕、停止供電、防止災擴大。撲滅火災時,要首先采用直接滅火法。在采用直接滅火法無效時,再采用封閉滅火法或聯合滅火法。

3、發生炮煙中毒事故時,應急人員首先必須阻止無呼吸器的人員進入危險區域,并立即攜帶自救器奔向出事地區,給遇難人員戴上自救器將其救出。將中毒人員迅速抬到新鮮風流處,施行人工呼吸或用蘇生器搶救。同時,應抓緊恢復炮煙區的通風。事故區的所有入口要設安全崗哨,不允許無呼吸器人員進入,直到經通風后空氣中有毒氣體含量符合工業衛生標準為止。

(二)觸電急救

1、對觸電者應立即就地搶救,解開觸電者的上衣紐扣和褲帶,檢查呼吸、心跳情況。

2、對呼吸停止、心跳存在者,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3、發現傷員心跳停止或心音微弱,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4、有條件的可給予氧氣呼入。

5、進行各種合并傷口應進行早期清創處理,創面易暴露,不宜包扎,以防組織腐爛、感染。

(三)冒頂事故現場急救

1、盡快探明冒頂片幫的范圍和被埋壓、截堵人員的人數及可能的位置并分析和制定搶救、處理措施。

2、迅速恢復冒頂片幫區的正常通風。如果一時不能恢復,應利用壓風管、水管等方法,向遇險人員輸送新鮮空氣、飲料和食物。

3、有外向里加強支護,留好安全退路,在救援過程中應防止再次發生冒頂片幫事故。

4、救人時應小心謹慎防止傷害遇難人員,遇到大塊時可用千斤頂等工具移動石塊。

5、挖掘傷員時,如確知其頭部位置,則應先挖其頭部石塊,使其盡早露出頭部,呼吸空氣。

6、扒掘和抬離傷員時,必須十分小心,嚴禁用手拖拉傷員雙腳或用其他粗魯的方法拉拽。

7、把傷員搬至安全地點后,進行檢查,有傷口大出血的先止血,骨折的先固定,不要用水洗,不要按摩和熱敷。對呼吸困難或呼吸停止者,進行人工呼吸。

(四)氣體中毒急救

1、立即將傷員移至空氣新鮮的地方,松開領扣,、緊身衣服和腰帶,使其呼吸通暢;同時要注意保暖。

2、迅速清除傷員口鼻中的粘液、血塊、泥土等,以便輸氧或人工呼吸。

3、根據傷員中毒癥狀給傷員輸氧或施行人工呼吸當確認是一氧化碳、硫化氫中毒時,輸氧時可加入5

篇2:冶金安全生產應急人員培訓講義大綱

冶金公司安全生產應急人員培訓講義大綱

一、急救技術

1、人工呼吸

2、胸外心臟按壓

3、止血

4、簡易骨折固定

5、搬運轉送

6、營救井下長期被困人員注意事項

二、現場急救

1、救護行動原則

2、觸電急救

3、冒頂事故現場急救

4、氣體中毒急救

5燒傷急救

一、急救技術

(一)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適用于觸電休克、溺水、有害氣體窒息或外傷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狀態者。如果停止呼吸不久,大都能用人工呼吸方法進行搶救。

1、對傷員進行初步處理: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將傷員運送到安全、通風良好的地方,將口鼻分泌物、嘔吐物及其他雜物,保證呼吸道暢通。把舌頭拉出或壓住,防止堵住喉嚨,妨礙呼吸。領口解開,腰帶放松,注意保護體溫。仰臥時腰背部要墊上軟的衣服等,使胸部張開。清除

2、使傷員仰臥,施救人員位于其頭部一側,捏住傷員的鼻孔,以免吹氣時從鼻孔漏氣;深吸氣后,將自己的嘴緊貼傷員的嘴(可以放兩層紗布或手帕再吹)吹入氣體。之后,離開傷員的嘴,放開鼻孔,以一手壓傷員胸部,助其呼出體內氣體。如此,有節律地反復進行,每分鐘進行14~16次。吹氣時不要用力過度,以免造成傷員肺泡破裂。

3、吹氣時,如傷員心跳停止,應配合對傷員進行胸外心臟按壓。一般地,吹一次氣后,作四次心臟按摩。

(二)胸外心臟按壓

胸外心臟按壓是搶救心臟驟停傷員(尤其是觸電者)的有效方法。它是通過壓迫胸骨,對心臟給予間接按壓,使心臟排出血液,參與血液循環,以恢復心臟的自主跳動。其具體操作方法是:

1、讓需要進行心臟按壓的傷員仰臥在乎整的地面或木板上;頭低于心臟水平。

2、施救人員位于傷員一側或騎跪在其腰部兩側,雙手重疊放在傷員胸部兩乳正中間處,搶救者兩上肢肘部挺直,利用上身體重和肩、臂肌肉的力量,有節奏、垂直地向脊柱方向按壓,使胸骨下陷3~4cm,然后迅速放松,放松時手不離開胸部,放松手的時間和按壓胸骨時間應當相等。

3、如此反復有節律地進行。其按壓速度為每分鐘約60~80次,同時做人工呼吸,并經常檢查按壓效果。

胸外心臟按壓時的注意事項:

1、胸外嚴重損傷、肋骨骨折、氣胸或心包填塞的傷員,不應采用此法。

2、胸外心臟按壓應與人工呼吸配合進行。

3、按壓時,用力要均勻,力量大小看傷員的身體及胸部情況而定;按壓時,手臂不要彎曲,用力不要過猛,以免使傷員肋骨骨折。

4、經過擠壓,如果能摸到頸部總動脈和股動脈等大動脈搏動,而且血壓上升,瞳孔逐漸恢復正常,口唇變紅等,說明擠壓有效。

5、擠壓不可中斷,除非確以真死。

(三)止血

當傷員身體有外傷出血現象時,應及時采取止血措施。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幾種:

1、傷口加壓法

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出血量不太大的一般傷口,通過對傷口的加壓和包扎,減少出血,讓血液凝固。其具體做法是如果傷口處沒有異物,用干凈的紗布、布塊、手絹、繃帶等物或直接用手緊壓傷口止血;如果出血較多時,可以用紗布、毛巾等柔軟物墊在傷口上,再用繃帶包扎以增加壓力,達到止血的目的。

2、手壓止血法

臨時用手指或手掌壓迫傷口靠近心端的動脈,將動脈壓向深部的骨頭上,阻斷血液的流通,從而達到臨時止血的目的。這種方法通常是在急救中和其他止血方法配合使用,其關鍵是掌握身體各部位血管止血的壓迫點。

手壓法僅限于無法止住傷口出血,或準備敷料包扎傷口的時候。施壓時間切勿超過15分鐘。如施壓過久,肢體組織可能因缺氧而損壞,以致不能康復,繼而還可能需要截肢。

3、止血帶法

這種方法適合于四肢傷口大量出血時使用。主要有布止血帶膠緊止血、布止血帶加墊止血、橡皮止血帶三種。使用止血帶法止血時,綁扎松緊要適宜,以出血停止、遠端不能摸到脈搏為好。使用止血帶的時間越短越好,最長不宜超過3小時。并在此時間內每隔半小時(冷天)或1小時慢慢解開、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分鐘,放松時可用指壓法暫時止血。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要輕易使用止血帶,因為上好的止血帶能把遠端肢體的全部血流阻斷,造成組織缺血,時間過長會引起肢體壞死。

(四)簡易骨折固定

為了避免在搬運傷員時,斷骨刺傷周圍血管、神經、肌肉、內臟或刺破皮膚,減輕傷員疼痛,防止休克,便于搬運,應及時、準確給傷員進行臨時固定。固定用材料可就地取材,采用木棒、木板等物。

(五)搬運轉送

轉送是危重傷病員經過現場急救后由救護人員安全送往醫院的過程,是現場急救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因此,必須尋找合適的擔架,準備必要的途中急救力量和器材,盡可能調度速度快、震動小的運輸工具。同時,應注意掌握各種傷病員搬運方式的不同:

1、上肢骨折的傷員托住固定傷肢后,可讓其自行行走。

2、傷情不重的傷員可采用背、抱、扶的方法將傷員送出,較重的和下肢骨折應用擔架抬送。把傷員移至擔架上要2~3人齊心協力,輕抬輕放。

3、對脊柱骨折傷員,不可隨便搬運和翻動,更不準抱、背、也不能用軟擔架,可用硬板或其他寬布帶將傷員綁在擔架上運送。

4、昏迷病人,頭部可稍墊高并轉向一側,以免嘔吐物吸入氣管。

5、搬運中,給傷員蓋好衣物,注意保暖。

(六)營救井下長期被困人員注意事項

1、在井下發現被困人員,首先不可用礦燈直接照射避難者,尤其是頭部,以免其瞳孔急劇縮小而失明;搬運出井過程中,也應用毛巾、衣服等蒙住傷員的眼睛,使其慢慢適應光線。

2、不可直接升井,應在井下安全地點待一定時間,注意保暖,使其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好轉后,方可升井。

3、搬運要輕抬輕放,避免震動。

4、不要急于進食普通食物,應少食(流食),逐漸恢復胃腸功能。

5、不能過度興奮,應盡量勸阻家屬探訪。

二、現場急救

(一)救護行動原則

事故發生后,應急人員主要任務是,搶救罹難人員使他們脫離危險;采取措施局限事故波及范圍;徹底消滅事故,恢復生產。

1、井下發生水災時,應急人員要搭救被圍困人員,引導下部中段人員沿上行井巷撤至地面;保護水泵房,防止礦井被淹;恢復礦內通風。

2、發生礦內火災時,應急人員要首先組織井下人員撤離礦井;控制風流防止火災蔓延;如果火災威脅井下炸藥庫時,要盡快將爆破器材轉移;井底車場硐室(變電所、充電硐室等)著火時,如果用直接滅火法不能撲滅時,應關閉硐室防火門、設置水幕、停止供電、防止災擴大。撲滅火災時,要首先采用直接滅火法。在采用直接滅火法無效時,再采用封閉滅火法或聯合滅火法。

3、發生炮煙中毒事故時,應急人員首先必須阻止無呼吸器的人員進入危險區域,并立即攜帶自救器奔向出事地區,給遇難人員戴上自救器將其救出。將中毒人員迅速抬到新鮮風流處,施行人工呼吸或用蘇生器搶救。同時,應抓緊恢復炮煙區的通風。事故區的所有入口要設安全崗哨,不允許無呼吸器人員進入,直到經通風后空氣中有毒氣體含量符合工業衛生標準為止。

(二)觸電急救

1、對觸電者應立即就地搶救,解開觸電者的上衣紐扣和褲帶,檢查呼吸、心跳情況。

2、對呼吸停止、心跳存在者,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3、發現傷員心跳停止或心音微弱,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4、有條件的可給予氧氣呼入。

5、進行各種合并傷口應進行早期清創處理,創面易暴露,不宜包扎,以防組織腐爛、感染。

(三)冒頂事故現場急救

1、盡快探明冒頂片幫的范圍和被埋壓、截堵人員的人數及可能的位置并分析和制定搶救、處理措施。

2、迅速恢復冒頂片幫區的正常通風。如果一時不能恢復,應利用壓風管、水管等方法,向遇險人員輸送新鮮空氣、飲料和食物。

3、有外向里加強支護,留好安全退路,在救援過程中應防止再次發生冒頂片幫事故。

4、救人時應小心謹慎防止傷害遇難人員,遇到大塊時可用千斤頂等工具移動石塊。

5、挖掘傷員時,如確知其頭部位置,則應先挖其頭部石塊,使其盡早露出頭部,呼吸空氣。

6、扒掘和抬離傷員時,必須十分小心,嚴禁用手拖拉傷員雙腳或用其他粗魯的方法拉拽。

7、把傷員搬至安全地點后,進行檢查,有傷口大出血的先止血,骨折的先固定,不要用水洗,不要按摩和熱敷。對呼吸困難或呼吸停止者,進行人工呼吸。

(四)氣體中毒急救

1、立即將傷員移至空氣新鮮的地方,松開領扣,、緊身衣服和腰帶,使其呼吸通暢;同時要注意保暖。

2、迅速清除傷員口鼻中的粘液、血塊、泥土等,以便輸氧或人工呼吸。

3、根據傷員中毒癥狀給傷員輸氧或施行人工呼吸當確認是一氧化碳、硫化氫中毒時,輸氧時可加入5

篇3: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講義

一、Windows的啟動與關閉

1.啟動

開機順序:先開外設,后開主機(外設主要包括:顯示器、打印機、掃描儀等)。

注:開機就可直接啟動Windows系統。

2.關閉

關機順序:先關主機,在關外設,和開機的順序相反。

操作步驟:單擊“開始”→“關閉系統”→在消息框中按需要選擇→單擊“是”

二、鼠標器

1.鼠標簡介

鼠標是控制屏幕上光標運動的手持式輸入設備,一般分為三鍵和雙鍵兩類

2.鼠標指針

我們看到的光標就是鼠標的指針,鼠標的的指針在不同的狀態下有不同的樣式。

3.鼠標的操作

⑴指向:移動鼠標使指針指向屏幕上的某個對象。在利用鼠標進行任何操作之前都要先執行“指向”操作。

⑵單擊:按下再放開鼠標左鍵一次。用于選定所指對象。

⑶雙擊:快速按下再放開鼠標左鍵兩次。用于打開或運行選定對象。

⑷右擊:按下再放開鼠標右鍵一次。顯示所選對象的快捷菜單。

⑸拖動:按住鼠標左鍵不放,在桌面上移動鼠標器。用于對象的移動。

三、桌面

1.認識桌面

WINDOWS啟動成功后展現在用戶面前的窗口工作區就叫桌面

2.在桌面上的操作

⑴排列圖標:在桌面空白處右擊→“排列圖標”→按要求選擇

⑵移動圖標:將指針移動到對象上→按住左鍵拖動到目的地→釋放左鍵

⑶重命名圖標:選擇輸入法→選中圖標→右擊→選擇“重命名”→完成后按回車鍵或在空白處單擊

⑷刪除圖標:選中圖標→右擊→選擇“刪除”→“是”;或選中圖標→按DEL鍵→“是”

四、窗口、對話框和消息框

窗口(我的電腦窗口)

標題欄、菜單欄、工具欄、狀態欄

最小化按鈕、最大化按鈕、關閉按鈕

窗口工作區、滾動條

對話框(打印對話框)

復選框、微調框、文本框、選項按鈕

下拉列表、命令按鈕

消息框(確認文件刪除框)

消息框是應用程序向用戶提供信息,并要求用戶作出某種選擇的一種窗口

五、菜單

1.菜單簡介

在WINDOWS中菜單是一組命令的列表

2.菜單命令中各標志的含義

①菜單分組:根據其功能進行分組,組與組之間用線條分隔

②灰色顯示的菜單命令:菜單為無效菜單時以灰色顯示

③菜單命令后跟省略號:表示該菜單命令將打開一個對話框

④菜單命令后有三角號:該菜單帶有子菜單

⑤菜單后有點號:一組菜單中只能選其中一個

⑥菜單后有對號:是否啟用該功能

3.快捷菜單

用鼠標右擊某對象顯示的菜單

4.快捷鍵

快捷鍵

功能

ALT+F4關閉當前窗口或退出程序

CTRL+C復制

CTRL+X剪切

CTRL+V粘貼

CTRL+Z撤消

六、啟動(運行)應用程序

方法1.雙擊桌面上的應用程序快捷方式圖標

方法2.單擊“開始”→在開始菜單中單擊要運行的程序名稱

方法3.單擊“開始”→“運行”→填寫應用程序的路徑。

七、在桌面上創建應用程序的快捷方式圖標

將指針指到要創建快捷方式的程序上→按住右鍵拖到桌面上→選擇“在當前位置創建快捷方式”;

將指針指到要創建快捷方式的程序上→右擊→“發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八、利用“我的電腦”管理文件、文件夾

1.按不同方式瀏覽文件、文件夾

“查看”→按要求選擇不同的瀏覽方式

2.查找文件、文件夾

選擇驅動器→“文件”→“查找”→“名稱和位置”卡上設置→“開始查找”

通配符*:可以代表多個字符。

通配符?:可以代表一個字符。

3.選中(選擇)文件、文件夾

⑴選擇單個文件:在要選擇的文件上單擊。

⑵選擇連續的一組文件:先選擇第一個文件,按住shift鍵再單擊最后一個文件。

⑶選擇不連續的文件:先選擇第一個文件,按住ctrl鍵逐個單擊每一個文件。

⑷全部選擇:“編輯”→“全部選擇”或ctrl+A

⑸反向選擇:先選擇不要求選擇的文件,再執行“編輯”→“反向選擇”

⑹取消選擇:在空白處單擊。

4.創建文件、文件夾

選擇驅動器→“文件”→“新建”→“文件”或“文件夾”→輸入文件名→按回車或空白處單擊。

也可使用快捷菜單創建:(空白處右擊→“新建”→“文件”或“文件夾”)

5.文件、文件夾的復制

選擇要復制的文件→右擊→“復制”→選擇目標驅動器、文件夾→右擊→“粘貼”

選擇要復制的文件→“編輯”→“復制”→選擇目標驅動器、文件夾→“編輯”→“粘貼”

6、文件、文件夾的移動

選擇要移動的文件→右擊→“剪切”→選擇目標驅動器、文件夾→右擊→“粘貼”

選擇要移動的文件→“編輯”→“剪切”→選擇目標驅動器、文件夾→“編輯”→“粘貼”

7、文件、文件夾的刪除

選擇要刪除的文件、文件夾→“文件”→“刪除”→確認刪除

選擇要刪除的文件、文件夾→右擊→“刪除”→確認刪除

注:①文件、文件夾的復制、移動、刪除使用了兩種方法用快捷菜單或是使用菜單

②通過刪除操作將原來的文件放入回收站中,沒有真正的刪除,可以到回收站中恢復。

8、重命名文件、文件夾

選擇輸入法→選擇要重命名的文件、文件夾→右擊→“重命名”→輸入新的文件名→按回車或在空白處單擊。

9、文件、文件夾的屬性

文件、文件夾的屬性:只讀,隱藏,存檔。

選擇要查看屬性的文件→右擊→“屬性”→進行查看或修改

九、回收站和剪貼板

a)從回收站中刪除的文件永遠的從電腦中刪除不可以被恢復。

b)回收站是硬盤的一塊區域。

c)剪貼板臨時存放被執行“復制”、“剪切”命令的文件。

d)剪貼板是內存的一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