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安全教育培訓講義
一、國家、企業安全生產遵循的方針:
安全第一
預防為主
綜合治理
二、勞動者的職責
1、嚴格遵守公司、車間規章制度和班組管理條例。
?2、服從領導安排,做好本職工作。
?3、熟悉崗位流程,熟悉操作細節。
?4、嚴格按照作業指導書、安全操作規程作業。
?5、要認真的做好每一項記錄。
?6、交接班時要認真檢查本崗位的各項情況。
?7、按時巡檢,善于發現和解決問題并及時上報
?8、保持工作場所的清潔,并定期對設備進行保養。
9、正確使用和妥善保管勞動保護用品、生產工具等。
10、不違章作業、并勸阻或制止他人違章作業,對違章指揮有權拒絕執行,并及時向上級匯報。
11、發生異常事故時要及時如實地向班組長匯報,保護現場并作好詳細記錄。
12、對崗位商業秘密及其它非共享資源要保密,不得隨意向外人泄露。
13、對公司的物資財產在本區域本崗位的流通負有安全義務,確保不發生意外。
14、按時參加公司及車間舉行的各種學習培訓活動、生產例會等。
三、我國為減少人為事故而采取的,在作業中作業人員的一個互相監督原則為,“四不傷害”:
1.不傷害自己
2.不傷害他人
3.不被別人傷害
4.保證他人不受傷害
四、做到“三不違”:
不違規操作規程
不違章指揮
不違反勞動紀律
五、安全色和安全標志
?安全色:紅、藍、黃、綠
紅色表示禁止、停止的意思。如禁止通行標志
黃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如當心有毒有害氣體
藍色表示指令、必須遵守的意思。如必須攜帶礦燈
綠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如通行標志
六、勞動者工傷的認定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5.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7.患職業病的。
七、不得認定工傷的情況:
1、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
2、醉酒導致傷亡的。
3、自殘或者自殺的。
八安全常識基本知識點
1.?生產操作人員四懂:懂設備構造,懂設備性能,懂設備用途,懂工藝原理
2.?三會:會操作,會維護保養,會排除事故
3.?上班時間,不準睡覺、干私活、離崗和干與生產無關的事
4.?不準使用汽油等易燃液體擦洗設備、用具和衣物
5.?不按規定穿戴勞動防護用品,不準進入生產崗位
6.?安全裝置不齊全的設備、工具不準使用
7.?檢修設備時安全措施不落實,不準開始檢修
8.?停機后的設備,未經徹底檢查,不準啟用
9.?未辦高處作業證,不帶安全帶,腳手架、跳板不牢,不得登高作業
10.?操作的六嚴格:嚴格交接班制度;嚴格控制工藝指標;嚴格執行巡回檢查制度,嚴格執行操作法規,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嚴格執行安全規定
11.?危險化學品:指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蝕、放射性性質,易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損毀而需要特別防護的物品。
12.?除辦公室、控制室、值班室和檢修班組室外,任何人進入生產現場,必須戴安全帽。
13.?“四不放過”事故處理原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未受到處理不放過,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
14.?燃燒的三要素為可燃物、助燃物、達到可燃物著火點的溫度。
15.?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米以上含2米或作業地段坡度大于45度,斜度上方及附近有坑、池、罐和傳動機械等易傷人地段作業,均視為高處作業。
16.?在易散發有害、有毒氣體上方的廠房、塔、罐上部施工,應禁止放空,同時高處作業人員應注意站在上風側,佩戴防毒面并派專人監護。
17.?直接攀登高塔、平臺、欄桿必須在作業前嚴格檢驗是否牢固,作業完畢及時撤離。嚴禁作業人員依、靠、坐在欄桿及腳手架護欄上休息。
18.?皮膚被化學品污染時,應該脫去污染的衣物,用流動清水清洗,清洗要及時、徹底。
19、進行接觸腐蝕性液體操作時,應該戴橡膠手套。
20、有人低壓觸電時先脫離電源,再接觸傷者。
21、出現危險化學品事故后,應當向上風方向疏散
車間常見物質的性質、防護和處理
一:氫氣
1、性質、
5Z%q(v8b+O氫氣的垂直漂浮性:氫氣的密度小,當室內的氫氣設備發生泄漏溢出的氫氣,會升至屋頂死角處聚集不散,下面的門窗通風不宜將它驅散。氫氣的積聚增加燃燒和爆炸的危險性,氫氣可使人肺部缺氧,濃度達75%即可使人致死。
8t3r&]7w%r5_'V.]2P6U&S氫氣的爆炸極限寬:爆炸極限為4.1~74.2v%,氫氣在很稀薄的情況下,也能發生爆炸。
#G&U2e*`4q/L/G氫氣的爆炸威力大:具有易燃易爆,燃燒溫度高,爆炸威力大等特點。
2?z7k3W,z(~)e.U'T2、氫氣的泄漏處理及防護
*{2t2c4v7k#E:T泄漏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氣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如有可能,將漏出氣體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使用。?S
3、滅火方法:
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5r*@0V,s/F&*防護措施:一般不許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佩戴空氣呼吸器。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作業場所,必須有人監護。
二:氯化氫
1、氯化氫氣體性質
對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的無色氣體
2、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必要時,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化學防護服。
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其它:工作畢,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3、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小泄漏時隔離150米,大泄漏時隔離300米,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從上風處進入現場。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氨水或其它稀堿液中和。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殘余氣或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水洗塔或與塔相連的通風櫥內。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
廢棄物處置方法:建議廢料用堿液-石灰水中和,生成氯化鈉和氯化鈣,用水稀釋后排放,從加工過程的廢氣中回收氯化氫。
4、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三:甲苯
1:、性質
無色易揮發的液體,有芳香氣味。
2、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達移至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如有大量甲苯灑在地面上,應立即用砂土、泥塊陰斷液體的蔓延;如傾倒在水里,應立即筑壩切斷受污染水體的流動,或用圍欄陰斷甲苯的蔓延擴散;如甲苯灑在土壤里,應立即收集被污染土壤,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任其揮發。事故現場加強通風,蒸發殘液,排除蒸氣。
3、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應該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罩(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應該佩戴空氣呼吸器或氧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毒滲透工作服。
手防護:戴乳膠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4、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5、滅火方法:
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滅火無效。
四:醋酐
1、性質
無色透明液體,蒸氣對眼有刺激性。
危險特性:其蒸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
2、泄漏應急處理
疏散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化學防護服。合理通風,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在確保安全情況下堵漏。噴水霧能減慢揮發(或擴散),但不要對泄漏物或泄漏點直接噴水。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如大量泄漏,利用圍堤收容,最好不用水處理,然后收集、轉移、回收或無害處理后廢棄。
廢棄物處置方法:建議用焚燒法處置。
3、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應該佩帶防毒面具。緊急事態搶救或逃生時,佩帶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防護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護: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4、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立即用水沖洗至少15分鐘。若有灼傷,就醫治療。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誤服者立即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5、滅火方法
火方法:霧狀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五:氯苯
1、性質
無色透明液體,具有不愉快的苦杏仁味。
2、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廢棄物處置方法:
用焚燒法。廢料同其他燃料混合后再焚燒,燃燒要充分,防止光氣生成。焚燒爐排出的鹵化氫通過酸洗滌器除去。
3、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應該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
?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六:多聚甲醛
1、性質
味道:甲醛刺激性氣味
外觀:白色固體顆粒
2、防護措施:
避免加熱、接觸火焰和火花等讓其燃燒。不要接觸溢出的多聚甲醛。少量的溢出使用適當的容器裝好,再將其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大量溢出時,撒上純堿,用大量的水沖洗污染的地方,最后筑小堤防護,移開一切使其燃燒的物品。讓不必要的人離開,將污染的地方隔離,不允許人接近。
應急人員防護:應佩戴適合個人的防護品。
3.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下污染的衣服或鞋子,用肥皂水沖洗皮膚,如果需要,進行身體檢查。徹底的清洗污染的衣服或鞋子。
眼睛接觸:立即撐開眼皮,用溫水沖洗眼睛,進行眼科檢查和治療。
吸入:立即轉移到沒有污染的地方;如果不能呼吸,立即進行人工呼吸(不可使用口對口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困難,應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輸氧;還要進行身體檢查。
吞入:立即喝水、牛奶、蛋清或木炭粉的懸浮液,并以手指插入喉嚨催吐,嘔吐的時候保持頭低于臀部;如果失去知覺,將頭轉向一邊,保持體溫,立即就醫。
急救人員防護:穿著防護衣,戴防毒口罩,自給式空氣呼吸器及防滲透手套。
醫師注意:對于吸入應準備好輸氧設備;要避免洗胃和嘔吐。危險特性:很小的火也是很危險的。其蒸汽和空氣的混合物可以爆炸,其粉塵和空氣的混合物可以燃燒或者爆炸。
4、滅火方法:
滅火物質:十分干燥的沙子、泥土,化學泡沫,水,泡沫。
對于大火:噴灑大量的泡沫或水。
滅火措施:如果沒有危險,首先移開著火地方多聚甲醛,用水噴灑著火的容器并驅散蒸氣稀釋外泄物或不燃物。如果貨倉著火,用軟管或水槍接水滅火。如果這些措施無效,采取以下預防:將無關人員離開,隔離危險區域,禁止入內,直到火災熄滅。
七:鹽酸羥胺
性質:無色結晶,易潮解危險特性:受高熱分解,放出腐蝕性、刺激性的煙霧。
2急救救措: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流動清水沖洗。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泄漏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
泄漏處理: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轉移至安全場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3、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注意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乳膠手套。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氧化劑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
篇2:某廠空分車間安全教育制度
為全面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避免和減少事故的發生,制定本制度:
1.新工進入車間后要按公司規定必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車間進行安全知識的教育,對本車間的易燃易爆重點安全部位進行重點安全技術規程的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2.車間要經常性的利用會議、板報、稿件等形式,大力宣傳和教育職工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
3.車間每月組織一次安全知識的學習,學習內容包括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以及相關安全知識。
4.車間每年組織安全知識的考試不得少于三次。并對本年度安全教育要作出相應效果評價。
5.大檢修停車后,車間要組織操作員工安全知識的上崗考試,考試不合格者不予上崗。
6.特殊工種作業人員充瓶工,除按要求接受車間安全教育外,每兩年安排一次市質檢部門的特殊作業工種上崗教育,獲特殊工種作業資格證者方可上崗。否則不予上崗。
7.員工要按車間規定參加安全學習,學習實行個人簽到,對不按要求學習的員工,嚴加考核,與當月獎金掛鉤。
篇3:車間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按照集團公司及材料公司對車間、班組安全教育培訓的要求,持安全作業證的員工必須接受安全教育考試,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為此特定制車間、班組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1、班組級安全教育是為了不斷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使職工掌握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和操作技能增強防范能力從而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
2、安全培訓教育的對象是在崗員工、休假返崗人員、轉崗人員及新入車間、班組人員。
3、車間副主任具體實施車間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每次培訓考核結束后,安排具體人員將培訓內容及考核結果,經本人簽字后向員工家屬反饋并落實。
4、班組長負責組織班組安全活動,并負責班組級安全教育工作。
5、每位員工都必須積極參加安全教育培訓,各種安全活動。崗位技術練兵和事故應急演練,合格后方可上崗。
6、要按照公司集團及蘭州材料有限公司有關班組安全教育的要求,定期、定時、定員組織實施。
7、班組安全培訓教育要按照金川公司及蘭州材料有限公司有關規定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各項安全教育培訓必須有計劃、成績、記錄、試卷、考勤及臺賬,并存檔。
8、培訓教材主要突出法律法規、管理制度、安全技術規范、崗位操作規程、應急預案和崗位危險、危害因素辨識、控制、防范等知識。
三級安全教育
1、新員工和實習代培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廠級、車間級、班組級安全教育。
2、車間級安全教育由車間主任負責,車間安全員組織實施,時間不少于16學時。
3、班組級安全教育由班組長組織實施,時間不少于16學時。危險化學品生產的新上崗人員安全教育時間不少于24小時。
4、內容包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操作程序動作標準,崗位間工作銜接配合的安全衛生事項,典型事故案例,勞動保護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常使用方法等項內容。
1、周按安全活動會由班組長組織,應做到時間、內容、人員三落實,時間不少于2小時。
2、安全活動主要學習上級和公司有關安全生產的精神及法令規范;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崗位操作規程;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安全常識及現場搶救、急救知識等內容。并開展討論各種應急演練,以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3、總經理安全講話每月一次、作為周五安全活動的重要學習材料,車間主任的安全講話要在車間班組長會議上進行,班組長要做好記錄并在周五安全活動時向班組人員傳達。
4、復工后的安全教育,離崗3個月之內,進行不少于8學時的班組級教育;脫崗3-6個月之內進行不少于16學時的車間、班組兩級教育。脫崗6個月以上,進行不少于24學時的廠礦、車間、班組三級教育。教育內容主要為安全管理制度;車間、班組的安全生產情況及生產中的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工藝流程的變化及有關安全措施、安全操作方法;本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精神。
5、凡調換工種的員工,本車間內調整的,必須進行班組級安全教育(內容參照三級安全教育)。
6、臨時性的安全教育,外單位來車間參觀學習的人員,由車間對其進行一般安全知識的安全主要事項的教育后,佩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并由車間專人帶領進行參觀與學習。
7、對違章指揮、違章作業者除按規定給予嚴肅處理外,要由單位安全科對其進行停工安全教育,時間不少于8學時,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恢復工作。對因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造成事故或重大未遂事故的責任者,要進行離崗教育。
安全教育培訓實施
1、所有持安全作業證的員工必須每年接受至少一次的安全教育和考試,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2、各項計劃內培訓班實施前一個月,各班組須將計劃培訓人員的名單、時間、人數、培訓內容、課時,報車間審核。
3、因工作需要進行計劃外培訓或上級單位安全培訓時,由車間填寫《培訓申請書》報材料公司人力資源部審核批準后方可組織進行。
4、各項安全教育培訓必須有計劃、記錄、成績、試卷、考勤和臺賬。
5、各項安全教育培訓結束后,須對培訓的有效性進行評價,評價結果材料公司技術生產部,并作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