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公司堿化反應和投料安全操作規程
食品公司堿化反應和投料崗位操作規程
一、上崗準備
1、進車間換好清潔工作鞋,保持車間清潔。
2、上崗前穿戴好廠部發的勞防用品。取出口袋東西,目的是為了防止化學腐蝕及其它東西掉入設備和物品中。
3、檢查上一班交班衛生情況是否清潔;環境衛生包括捏合機是否清潔;反應操作臺是否清潔等,如發現上一班未做好清潔工作時,立即向當班班長匯報。
二、反應原料的認識
1、氯乙酸具有強烈腐蝕性。
本工段中氯乙酸為氯乙酸酒精溶液,濃度75%,比重1.9±0.05,無色透明液體部分反應成為氯乙酸乙酯,會引起流淚,具有強腐蝕性。
2、片堿
俗稱燒堿、火堿、苛性鈉,玉白色片狀晶體,吸濕性很強,具有強烈腐蝕性。
3、液堿
液堿為片堿的水溶液,濃度大于等于48%,一般48-52%,無色透明液體,對皮膚、織物、紙張具有強烈腐蝕性。
4、酒精
化學名稱為乙醇,無色透明易揮發和易燃燒液體,有酒的氣味,濃度大于等于92%,每班測定兩次,在一定的氣體體積比范圍內,接觸火種(金屬摩擦、靜電、強氧化劑等),會發生爆炸。
5、精制棉
白色棉塊,根據聚合度高低不同,分為以下幾種品號:*15、*30、M60、M100、M200、M400、M650、M1000。
三、操作要求及其危害分析
1、計量
(1)棉花稱量:
根據工藝單要求,稱相應品牌品號的棉花。
注意事項:A首先放好清潔白布,確保精制棉清潔。
B在反應記錄上寫好品牌、品號、重量等。
C稱量時,應先稱零頭棉花,不允許有零頭棉花邊不用。
這樣有利于棉花堆放整齊。
D稱量時發現棉花中有臟東西、雜物(如鐵絲、垃圾、包裝帶、小黑點、黃點等)或者棉花發黃發灰色,立即向班長或車間技術員匯報,否者一旦投入到捏合機內,將嚴重影響產品的質量,對產品質量帶來嚴重問題。
E投料前檢查棉花上是否有蛇皮袋包裝的絮頭,布面上只允許放置棉花,絕不允許有包裝袋及內層塑料薄膜在上,這樣可以防止包裝物被投入捏合機內,影響產品質量。
(2)片堿稱量
由于片堿具有強烈腐蝕性,必須戴好勞保手套、防護眼鏡,以防被片堿灼傷。到投料結束后,把剩余片堿的口袋扎好,防止受潮。一切結束后方可取下防護用品。
(3)配方計量
事先把所有閥門檢查一遍,以免漏料,造成不必要的生產事故,如出料閥、液堿閥、氯乙酸閥、酒精閥,如發現液堿中有贓物立即向車間班長或技術員報告。
(4)酒精、液堿混合液混合要求
a、必須先放酒精,放到規定刻度
b、開混合槽攪拌
c、再通過真空將液堿吸入混合槽
2、反應前冷卻操作
四樓堿化操作工關好閥門后,根據工藝時間開始冷卻操作,開混合槽閥門。
3、投料操作
(1)投料時應開正車,將棉花撕成薄片后,投入捏合機內,絕不允許大塊投入,防止軋車,損壞設備,妨礙生產,投料時間控制在6-9分鐘內完成。
(2)投料結束后,搞好衛生工作,將捏合機擦干凈,臟棉花嚴禁投入捏合機內。
(3)投好料蓋好捏合機蓋,并擰緊螺絲。
4、吸酸操作
(1)檢查加酸閥門是否關閉,防止漏酸造成生產事故。
(2)開真空泵,蓋好橡皮片,打開真空閥門,打開氯乙酸進料閥門,進行吸酸。
(3)如發現酸中有異物,如白色晶體氯乙酸或者其它臟東西;發現氯乙酸吸不上來等情況,立即向班長或車間管理人員匯報。
(4)如氯乙酸吸過量,應立即向車間技術員反應,由技術員來解決。
5、堿化操作
堿化反應過程中,每隔5分鐘開一次正反車,反車時間半分鐘,反車時間不能過長,開反車目的是為了反應均勻,但反車時捏合機反應效果較差。
6、加酸操作
(1)加酸時,捏合機必須開正車,如果是反車,加酸會造成很不均勻,會產生很多纖維,影響產品的質量。
(2)加酸5分鐘一次,操作工用白線分好。
(3)檢查氯乙酸噴淋管是否有堵塞或不均勻現象,如發現立即向班長匯報。
(4)加酸速度適當,噴淋管保持噴淋狀態。
(5)加好兩次酸(即10分鐘)開一次正反車,反車時間為半分鐘。
(6)如工藝要求加酸時根據工藝要求分相應次數加完,如發現氯乙酸管堵塞,應立即向班長匯報,加酸結束應詢問二樓操作工溫度是否正常,來確定加酸是否完畢,如溫度不正常應立即向班長匯報。
7、醚化操作
醚化反應時,每隔5分鐘開一次正反車,反車時間半分鐘,目的是反應均勻。
8、二次加酸操作
(1)醚化時開始準備工作。
(2)先放酒精,時間大概20秒。
(3)后再吸入規定刻度的液堿,進行冷卻。
(4)到規定時間,進行二次加減。
9、放料操作
(1)在三樓醚化反應崗位準備好的情況下,四樓停捏合機,打開放料閥門,開機放料。
(2)放料先開正車,4分鐘后開反車。
(3)為減少酒精揮發,注意捏合機蓋子不能常開,投料口必須用蓋子好,放料5分鐘后開蓋檢查出料多少。放料結束后,關閉放料閥,蓋好蓋子。
四、做好交接班工作,內容如下:
(1)設備、物料狀態
(2)是否有換品種情況
(3)上級有何要求
篇2:中石油投料試車管理規定
一、工程中間交接完成
1.工程質量合格;
2.“三查四定”的問題整改消缺完畢,遺留尾項已處理完;
3.影響投料的設計變更項目已施工完;
4.工程已辦理中間交接手續;
5.現場施工用臨時設施已全部拆除;
6.設備位號和管道介質名稱、流向標志齊全;
7.現場清潔、無雜物、無障礙。
二、聯動試車已完成
8.吹掃、清洗、氣密、干燥、置換、三劑裝填、儀表聯校等已完成,并經確認;
9.設備處于完好備用狀態;
10在線分析儀表、儀器經調試具備使用條件,工業空調已投用;
11.儀表、計算機的檢測、控制、聯鎖、報警系統調校完畢、準確可靠;
12.崗位工器具已配齊。
三、人員培訓已完成
13國內外同類裝置實習、培訓結束;
14.已進行崗位練兵、模擬練兵、事故預案演練,達到“三懂六會”(三懂:懂原理、懂結構、懂方案規程;六會:會識圖、今操作、會維護、會計算、會聯系、會排除故障),提高“六種能力”(思維能力,操作、作業能力,協調組織能力,應急能力,自我保護救護能力,自我約束能力);
15.操作規程、投料試車方案已按崗位培訓,并考核合格,各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操作人員達到任職上崗條件;
16.已匯編國內外同類裝置事故案例,并組織學習,對本裝置試車以來事故和事故苗頭本著“四不放過”的原則(事故原因分卞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事故相關責任人未處理不放過),已進行分析總結,吸取教訓;
17.各工種人員經考試合格,已取得上崗證;
18.員工已按“百分之百持證上崗,百分之百掌握崗位應如應會操作知識和技能”的要求進行考核。
四、各項生產管理制度已落實
19.崗位分工明確,崗位責任、班組生產作業、巡回檢查、交接班等各項制度已建立,操作規程、崗位操作卡、工藝卡片編制、審批已完成;
20.公司、分廠、車間三級試車指揮系統已落實,開工領導小組已成立,干部已值班上崗,并建立例會制度;
21.公司、分廠兩級生產調度制度已建立;
22.已做到各種指令、信息傳遞文字化,原始記錄數據格式化。
五、經上級批準的投料試車方案已向生產人員交底
23.投料試車方案主操以上人員已人手一冊,崗位操作規程、崗位操作卡已下發到崗位,工藝卡片已擺放,開工統籌圖、組織網絡、盲板表等已落實;
24.已實行“看板”或“上墻”管理;
25.已進行試車方案交底、學習、討論,每一試車步驟都有書面方案,從指揮到操作人員均已掌握;
26.各類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已編制完成并組織演練。
六、保運工作已落實
27.保運的范圍、責任已劃分;
28.保運隊伍已組成;
29.保運人員已經上崗并佩戴標志;
30.保運設備、工器具已落實;
31.保運值班地點已落實并掛牌,實行24小時值班;
32.保運后備人員已落實;
33.物資供應服務到現場,實行24小時值班;
34.機、電、儀修人員已上崗。
七、供排水系統已正常運行
35.水網壓力、流量、水質符合工藝要求,供水穩定;
36.循環水系統預膜已合格,運行穩定;
37.化學水、消防水、冷凝水、排水系統均已投用,運行可靠;
八、供電系統已平穩運行
38.已實現雙電源、雙回路供電;
39.儀表電源穩定運行;
40.保安電源已落實,事故發電機處于良好備用狀態;
41.電力調度人員已上崗值班;
42.供電線路維護已經落實,人員開始倒班巡線。
九、蒸汽系統已平穩供給
43.蒸汽系統已按壓力等級運行正常,參數穩定;
44.無跑、冒、滴、漏,保溫良好;
十、供氮、供風系統已運行正常
45.工業風、儀表風、氮氣系統運行正常;
46壓力、流量、露點等參數合格。
十一、化工原材料、潤滑油(脂)準備齊全
47化工原材料、潤滑油(脂)已全部到貨并檢驗合格;
48.“三劑”裝填完畢;
49.潤滑油三級過濾制度已落實,設備潤滑點已明確。
十二、備品配件齊全
50.備品配件可滿足試車需要,已上架,帳物相符;
51.庫房已建立晝夜值班制度,保管人員熟悉庫內物資規格、數量、存放地點,出庫及時準確。
十三、通訊聯絡系統運行可靠
52.指揮系統電話暢通,無線電話、呼叫系統通話清晰;
53.直通、調度、火警電話可靠好用;
54.崗位、直通電話已開通好用。
十四、物料貯存系統已處于良好待用狀態
55.原料、燃料、中間產品、產品貯罐均已吹掃、試壓、氣密、千燥、氮封完;
56.機泵、管線聯動試車完,處于良好待用狀態;
57.貯罐防靜電、防雷設施完好;
58.貯罐的呼吸閥已調試合格;
59.貯罐位號、管線介質名稱與流向標識完成、罐區防火有明顯標志。
十五、運銷系統已處于良好待用狀態
60.鐵路、公路、碼頭及管道輸送系統已建成投用;
61.原料、燃料、中間產品、產品交接的質量、數量、方式等制度已經落實;
62.不合格品處理手段已落實;
63產品包裝設施已用實物料試車,包裝材料齊全;
64.產品銷售和運輸手段已落實;
65.產品出廠檢驗、裝車、運輸已演習。
十六、安全、消防、急救系統已完善,政府相關部門審批手續齊全,批復意見落實
66.動火制度、禁煙制度、車輛管理制度、安全生產管理等各項制度、規程、臺帳齊全,HSE體系建立,人員經安全教育后取證上崗。
67.現場防火、防爆、防中毒、防輻射及道路通行等各類安全標志齊全;
68.專業消防隊的消防巡檢制度、消防車現場管理制度已制定,消防戰斗方案已落實,消防道路已暢通,并進行過消防演習,消防車在現場監護;
69.崗位消防器材、護具已備齊,人人會用;
70.氣體防護器具和救護措施已落實;
71.現場人員勞保用品穿戴符合要求,職工急救常識已經普及.現場急救站已建立,并備有救護車等,實行24小時現場值班;
72.生產裝置、罐區的消防泡沫站、汽幕、水幕、噴淋、火災報警儀、溫感和煙感報警儀、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監測儀、工藝聯鎖和報警系統等已全部投用,完好率達到100%;
73.安全閥試壓、調校、定壓、鉛封完;
74.鍋爐、壓力容器、行車、電梯已獲相關部門確認并取證;
75.盲板已有專人管理,設有臺帳,車間掛圖標,觀場掛牌;
76.已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有關安全、消防、職業衛生等法職要求,取得政府相關部門的審批手續,落實批復意見。
十七、生產調度系統已正常運行
77.公司、分廠兩級調度體系已建立,各專業調度人員已配齊,并考核上崗;
78.試車調度工作的正常秩序已形成,調度例會已建立;
79.調度人員已熟悉吝種物料輸送方案,廠際、裝置間互供物料關系明確且管線已開通;
80.試車期間的原料、燃料、產品、副產品及動力平衡等均已納入調度系統的正常管理之中。
十八、環保工作達到“三同時”要求
81.生產裝置“三廢”預處理設施已建成投用,“三廢”處理裝置已建成投用;
82事故狀態下防范環境污染事故的環保應急設施投用,環境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完成并經過演練;
83.環境監測所需的儀器、化學藥品已備齊,分析規程及報表已準備完;
84.環保管理制度、各裝置環保控制指標、采樣點及分折頻率等經批準公布執行;
85.與環保相關的政府審批手續齊全,批復意見落實
十九、化驗分析準備工作已就緒
86.中化室、分析室已建立正常分析檢驗制度;
87.化驗分析項目、頻率、方法已確定,儀器調試完,試劑已備齊,分析人員已上崗;
88.采樣點已確定,采樣器具、采樣責任已落實;
89.摸擬采樣、模擬分析已進行。
二十、現場保衛已落實
90.現場保衛的組織、人員、交通工具等已落實;
91.入廠制度、控制室等要害部門保衛制度已制定;
92.與地方聯防的措施已落實并發布公告。
二十一、生活后勤服務已落實
93.職工通勤車滿足試車倒班和節假日加班需要,安全正點;
94.食堂實行24小時值班,并做到送飯到現場;
95.倒班宿舍管理已正常化;
96.清潔衛生責任制已落實。
二十二、試車指導人員和國外專家已到現場
97.國內試車指導隊和國外專家已按計劃到齊;
98.國內成車指導人員和國外專家的辦公地點、交通、食宿等安排就緒;
99,現場翻譯已配好,與試車指導隊和國外專家協同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配備齊全;
100.投料試車方案已得到國外專家的確認,國內試車指導人員的建議已充分發表。
篇3: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投料崗位
1、設備、車輛運行前后,要認真檢查清理維護,確保安全運行。特別在車輛啟動前,要認真檢查傳動及制動系統,確認正常后方可運行。
2、投料時車輛運行要嚴格注意過往的其它車輛與人員,車速不得超過20km/h。并在經過道路兩側設置安全警示牌,投料結束收回。
3、裝、卸料倒車時,必須注意作業區內設備、設施及人員安全。工作人員要相互呼應協作,保證安全。
4、扒谷機及其它設備運行時,嚴禁跨越,踩踏防護網架及移動設備。
5、自卸車作自卸動作時,車箱上不許有人,輸送機升降架下嚴禁人員停留。
6、原料倉棚下的電纜線要每天檢查,確保安全,用完后要收回,以免丟失。作業完成后應及時檢查清理現場,切斷設備電源。
7、工作時戴好防塵勞動保護,減少對人體健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