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質量管理與ISO9000系列標準
企業全面質量管理與ISO9000系列標準
1.全面質量管理的含義
全面質量管理是指一個組織的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目的在于通過讓顧客滿意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
2.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1)全員的質量管理
①必須抓好全員的質量教育工作。
②通過制定各部門各級各類人員的質量責任制,形成一個高效、協調、嚴密的質量管理工作的系統。
③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
(2)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①預防為主,不斷改進的思想。
②為顧客服務的思想。
(3)全企業的質量管理
①從組織的角度來看,要求企業各個管理層次都有明確的質量管理活動內容。
②從質量職能角度看,把企業各部門的質量職能充分發揮出來。
(4)多方法的質量管理
①尊重客觀事實,盡量用數據說話。
②遵循PDCA循環的工作程序。
③廣泛地運用科學技術的新成果。
3.全面質量管理的基礎工作
①標準化工作。②理化計量工作。③質量信息工作。④質量責任制。⑤質量教育工作。
4.標準化工作
企業的標準化工作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以企業的生產、技術、經營活動的全過程為內容來制定標準和貫徹標準的一種有組織的活動。
5.計量工作
企業計量工作,是以統一的計量單位制度、組織量值正確傳遞、保證量值統一為目的的基礎工作。
6.質量信息工作
企業建立質量信息中心,它設有專職部門和人員,負責對企業質量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處理、傳遞、匯總、儲存、建檔等工作,并及時向企業領導和有關部門提供準確的信息。
7.質量責任制
質量責任制要求明確企業每個職工在質量管理工作中的具體任務、職責和權限,以便做到質量工作人人有責、事事有人管、辦事有標準、工作有檢查、考核有獎罰。
8.質量教育工作
質量教育工作是指不斷提高企業全體職工的質量意識,掌握和運用質量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自覺提高業務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從而生產出合格產品。
9.ISO9000系列的由來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產品品種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使用者無法憑借自己的努力來判斷所采購產品的質量是否可靠。企業在產品質量形成過程中需要加強管理并由外部實施監督,這就要求企業建立質量體系,并提供充分說明質量符合要求的客觀依據。質量管理的發展也為質量管理統一的標準奠定了基礎,特別是全面質量管理被采用后,各國企業開展全面質量管理的實戰經驗,既豐富和發展了質量管理的理論,又為ISO9000系列標準提供了必要的實踐基礎。ISO
9000系列標準就是在上述客觀條件、要求以及質量管理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由國際標準化組織進行全面分析、研究和總結,最后正式發布的。
10.GB/T19000-ISO9000的名稱和內容
GB/T19000-ISO9000是一套精心設計、結構嚴謹、定義明確、內容具體和實用性強的管理標準,它包括:“兩個指南”、“三種質量保證模式”。
(1)“兩個指南”是指一頭一尾的兩個標準,即GB/T19000.1-ISO9000-1《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選擇和使用指南》和B/T19004.1-ISO9004-1《質量管理和質量體系要素指南》。
(2)“三種質量保證模式”
①GB/T19001-ISO9001《質量體系--設計/開發、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量保證模式》
②GB/T19002-ISO9002《質量體系--生產和安裝的質量保證模式》
③GB/T19003-ISO9003《質量體系--最終檢驗后試驗的質量保證模式》
11.ISO9000族的組成
ISO9000至ISO9004的所有國際標準和各分標準;ISO9001至ISO9002的所有國際標準和分標準;ISO8402-94《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術語》。
12.ISO9000系列標準在我國企業中推行的必要性
(1)實施GB/T19000-ISO9000族標準是開展國際貿易的需要。
(2)實施GB/T19000-ISO9000族標準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
(3)實施GB/T19000-ISO9000是加強質量控制的需要。
(4)實施GB/T19000-ISO9000是建立高品位企業文化的需要。
13.質量保證體系
質量保證體系就是企業以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為目標,運用系統的概念和方法,依靠必要的組織機構,把各部門環節的質量管理活動嚴密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有明確任務、職責、權限,互相協調,互相促進的質量管理體系。
14.質量認證體系的基本組成部分
(1)設計試制過程的質量管理。(2)制造過程的質量管理。
(3)輔助生產過程的質量管理。(4)使用過程的質量管理。
15.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
(1)制定明確的質量計劃和質量目標。(2)建立一套靈敏的信息反饋系統。
(3)建立一個綜合的質量管理機構。(4)建立一個有效的質量檢驗工作體系。
(5)廣泛開展質量管理小組的活動。(6)組織外協廠質量管理活動。
(7)實現管理標準化和管理程序流程化。
16.質量體系的實施
質量體系的實施程序為:
(1)質量方針、質量目標。
(2)按照結構要素建立一個完善的質量體系結構。
(3)確定選擇性要素。
(4)編制質量體系文件。
(5)質量體系審核、質量體系評審和評價。
17.質量保證模式標準的選擇
(1)質量保護模式的標準
①GB/T19001--ISO9001《質量體系--設計/開發、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量保證模式》。
②GB/T19002--ISO9002《質量體系--生產和安裝的質量保證模式》。
③GB/T19003--ISO9003《質量體系--最終檢驗和試驗的質量
保證模式》。
(2)質量保證模式標準的選擇
①質量保證模式標準的依據選擇。
②設計復雜性;產品設計的成熟性和穩定性;生產過程的復雜性;產品特性;產品安全性;經濟性。
③證實程度的選擇。
通常情況下,證實程度可分為三個等級:存在聲明;文件證據;執行見證。具體選擇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①產品的經濟性、用途和作用條件;②產品設計的復雜性和創新程度;
③生產產品的復雜性和難度;④依據最終檢驗和試驗判斷產品質量的能力;
⑤與產品有關的社會要求;⑥供方過去的業績;
⑦供方與顧客的合作程度。
18.認證制度
認證制度,又稱為合格評定,是指為進行認證工作而建立的一套程序和管理制度。一般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產品和質量體系的認證和認證機構的認可。
19.我國的認證制度
我國認證制度的組織結構分為四個層次:授權機構;認可機構;從事認證實踐的機構和人員;企業。
我國開始認證工作應遵循的原則:
(1)國家對認證工作實行統一管理;
(2)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的作用;
(3)按國際慣例規范我國的認證工作;
(4)對從事認證工作的機構引入競爭機制,使證證機構能夠以公正性、可靠性和有效性,通過提供優質服務,取得信譽;
(5)堅持企業自愿申請認證的原則,但對國家規定實行安全認證的產品,在流通領域內實行強制管理;
(6)幫助優秀企業取得市場信譽,取得進入市場的“通行證”。
開展認證工作應注意的問題:
(1)以國際指南為基礎;(2)自愿性認證和強制性認證相結合;
(3)關于優惠政策;(4)關于認證的管理體制;
(5)不實行獨立的進口商品認證制度;(6)對認證檢驗機構應一視同仁;
(7)實行國家注冊檢查員和評審員制度;(8)檢查、評審同咨詢嚴格分開。
20.認證的要素和類型
(1)認證的基本要素包括型式試驗、質量體系檢查、監督檢驗和監督檢查。
(2)認證制度的分類:
①按認證的性質分類,有自愿性認證和強制性認證。
②按認證的范圍分類,有國家認證、區域認證和國際認證。
③按認證標志分類,有合格標志認證和安全標志認證。
21.ISO9000系列標準與全面質量管理的比較
(1)原則與認識
ISO9000認為質量形成于產品壽命周期各階段,TCQ認為的“全過程”是把質量工作的重點由事后檢驗把關轉移到預防和過程上去。
ISO9000定義的質量是指反映實體滿足,明確和隱含需要的能力的特征總和。TCQ定義的質量是指全面質量,不僅包括產品質量,也包括工作質量。
(2)目的與做法
ISO
9000的目的是通過貫徹標準,使企業的質量體系有效運行,使其具有持續提供符合要求的產品的能力。TCQ的目的是使企業以質量為中心,通過讓顧客滿意、企業本身的所有成員受益和社會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
(3)控制與實施
ISO
9000認為質量形成于社會化大生產的全過程。因此想要保證產品質量,就必須使影響質量的全部因素,在生產全過程中,始終處于控制狀態。它通過一套文件化的體系:質量手冊、質量體系程序、質量計劃和質量記錄來達到控制全過程的因素,使之有效。
TQC是在數理統計分析的基礎上,一切用數據說話,使用新七種工具和老七種工具作為控制技術,要求全員參加,企業所有人員都參加,實施全面質量管理。
22.實施ISO9000標準與開展全面質量管理的關系
二者是動態和靜態、基礎和發展的關系,而在實踐中,是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實施系列標準并不是要把已有的質量體系“推”,一切從開始創建一個新的“體系”,而是根據系列標準的要求,對現行的質量體系進行更新、改造和完善,從而使質量管理活動更加有效。
篇2:化水車間質量管理標準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熱電廠化水車間質量管理的內容和要求﹑檢查與考核.
本標準適用于熱電廠化水車間
2管理內容與要求
2.1產品質量
2.1.1嚴格按規程操作,控制運行參數,保證制水合格率100%。
2.1.2認真化驗水汽項目,及時調整加藥,保證蒸汽、爐水、給水合格。
2.1.3對進廠煤質嚴格化驗控制,使進廠煤符合質量標準。
2.1.4對酸堿等化工原材料嚴格按質量標準每月兩次化驗控制。
2.1.5當班操作人員須熟悉質量標準,對除鹽水汽品質負全責。
2.2質量管理
2.2.1班組有兼職質量員,并明確質量目標,做到由大到小心中有數。
2.2.2嚴格控制質量參數,若需改動工藝參數,應按規定申批辦理。
2.2.3班組管理與經濟責任制掛鉤,有檢查考核記錄,搞好自檢、互檢,認真填寫原始記錄。
2.2.4車間建立質量臺帳。
2.3深入開展全面質量管理
2.3.1車間定期召開質量例會,會議有記錄。
2.3.2QC小組活動納入班組活動,做到有計劃、記錄和成果。
2.3.3建立匯總種類分析報告單、運行日志,有質量原始記錄。
2.3.4開展QC小組活動使全體職工參與質量控制管理。
3檢查與考核
本標準由化水車間管理干部檢查,將檢查結果及時匯報車間領導,根據車間經濟責任制考核細則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