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生產工藝環境控制程序
公司生產工藝和環境控制程序
⒈目的:
對生產工藝和生產環境進行控制,確保生產工藝的正確性及產品按正確的生產工藝進行加工,并保證生產設施和生產產品處于清潔、有序的狀態。
⒉范圍:
適用于各生產車間工序加工過程及生產設施和生產產品所處的現場環境的管理工作。
⒊職責:
3.1技術部負責生產工藝的制訂、驗證工作,監督工藝的正確實施。
3.2生產部負責按工藝路線要求組織生產,并與技術部、生產車間組織協調機床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工裝的準備和管理工作。
3.3各生產車間負責生產的組織、設備的保養、工藝文件的貫徹、工裝和工位器具的使用管理、生產環境的管理以及產品的標識和可追溯性工作。
3.4財務部組織對員工的培訓、考核,生產部予以配合。
3.5生產部負責對進廠物資和工序的檢驗、計量管理工作。
⒋工作程序:
4.1工藝文件的制訂
4.1.1技術部根據產品的設計要求、國家及行業的標準,按照《技術文件和資料控制程序》,編制滿足質量、效率、成本原則的工藝文件。工藝文件對各加工工序的技術要求、機床工裝調整、檢驗等內容的規定應能夠滿足質量控制的程度。工藝文件一般包括工藝流程圖、作業指導書(或工藝卡)、檢驗指導書、統計技術等內容。
4.1.2在試制新產品或者內、外溝道尺寸需定配時可制訂臨時作業指導書,其制訂、發放、修改按《技術文件和資料控制程序》執行。
4.2作業準備與驗證
4.2.1生產部根據合同要求、銷售計劃和在制品情況編制生產計劃。生產計劃應考慮對成本的影響,調度產品的投放批量和型號,以防止物流對生產秩序和環境的不良影響。
4.2.2生產部要及時做好生產輔料、工藝裝備、設備備件和工位器具的準備工作,并協助車間及倉庫做好管理工作。
4.2.3生產部按《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要求對產品進行管理,要保持車間產品標識的唯一性和可追溯性。
4.2.4技術部每半年一次與車間工段管理人員共同進行工序能力分析測算,以保證工序能力的控制,同時驗證工藝是否滿足質量控制要求。當工序能力不足時,應分析原因,及時采取糾正措施。
4.2.5無論何時進行作業準備(如初始運行、材料/工藝更改、運行時間長短停頓),技術部都必須組織工藝驗證,明確能否生產,并作好驗證記錄,包括過程更改生效日期的記錄。
4.3工序質量控制:
技術部根據產品質量特性的重要性,找出影響關鍵質量特性的項目和嚴重影響其他工序加工的重要質量特性的項目所在的工序,以工藝文件形式確定特殊特性,建立《關鍵工序控制記錄表》。
4.3.1關鍵工序的控制:
技術部組織生產部、質保部等有關部門,利用統計技術方法對具體工序進行"5MIE"因素分析,確定控制文件的內容和手段。具體的控制文件從以下文件中選出:
①工序作業指導卡;
②工序檢驗指導卡;
③數理統計技術;
④計量器具周期檢定表;
⑤自檢記錄。
各部門的有關人員,按控制文件要求進行工序活動。
4.4生產環境的控制
4.4.1生產部組織生產車間工段按工藝流程和物流順序布置生產場地,以防止物流紊亂。
4.4.2工位器具須合理使用,防止產品磕、碰、劃傷,防止不同工位器具的亂放、亂用,防止易污染車間的工位器具流入裝配車間。
4.4.3產品裝配過程對環境有較高的要求,裝配車間應相應地制定《軸承裝配工序環境管理規定》,并嚴格執行。
4.5對產品質量有改進的新工藝、新裝備、新技術的采用,必須經過技術驗證,鑒定合格后,由技術部納入工藝文件后方可正式采用。
4.6工藝過程中的工裝、設備按《設備和工裝控制程序》執行。
4.7工藝紀律檢查
4.7.1生產車間工段長應每周至少一次對工藝紀律與環境進行檢查。
4.7.2技術部每月至少一次對工藝實際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4.7.3工藝與環境檢查結果在工藝紀律檢查表上記錄,對現場操作的控制狀況進行分析,對于失控及違反工藝操作規程的情況應由檢查人員提出相應糾正措施并進行驗證。
⒌相關文件:
5.1QS/TSB20502-20**《技術文件和資料控制程序》
5.2QS/TSB20801-20**《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5.3QS/TSB20901-20**《生產計劃控制程序》
5.4QS/TSB20903-20**《設備和工裝控制程序》
5.5QS/TSB21001-20**《進貨檢驗程序》
5.6QS/TSB21002-20**《過程檢驗程序》
5.7QS/TSB21201-20**《檢驗和試驗狀態控制程序》
5.8QS/TSB21301-20**《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9QS/TSB21601-20**《質量記錄控制程序》
5.10QS/TSB21801-20**《培訓控制程序》
5.11QS/TSB3090201《軸承裝配工序環境管理規定》
⒍相關表單:
見清單。
篇2:公司顧客提供產品控制程序
公司顧客提供產品的控制程序
⒈目的:
為確保本公司的產品質量和聲譽,對顧客提供的產品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驗證。
⒉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在生產、銷售過程中顧客所提供產品的控制。
⒊職責:
3.1業務部負責列出顧客提供產品的清單。
3.2采購部負責顧客提供產品的接收、貯存和維護工作。
3.3生產部負責顧客提供產品的使用。
3.4檢驗組負責對顧客提供產品的驗證。
3.5技術部負責對顧客提供的樣品、圖紙或工裝的交接。
⒋工作程序:
4.1業務部根據顧客要求或合同有關條款規定需顧客提供產品時,應列出具體清單。
4.2顧客提供的產品由檢驗員進行驗證。
4.2.1驗證內容為產品原材料的規格型號、產地、品牌、主要成份、質量技術指標等。
4.2.2檢驗員把驗證的內容結果記錄在檢測記錄表上,報質保部經理審核,作出采用或不能采用的結論。
4.3采購部憑檢驗員開具的檢測記錄表,通知倉庫保管員對顧客提供的產品仔細清點核對驗收入庫,登記造冊。
4.3.1倉庫保管員對顧客提供的產品應分類存放,并做好標識、隔離、貯存及維護工作,防止變質損壞。
4.3.2對顧客提供的樣品、軟件、圖紙等技術資料由技術部門交接保管使用。
4.3.3業務和生產部門對顧客提供的產品在運輸、保管或使用過程中發現如有丟失、損壞或不適用的情況,倉庫保管員或經辦人應予以記錄,并有業務部把丟失、損壞和不適用的產品的名稱、數量及時向顧客報告。
4.3.4產品完成后由業務部將顧客提供的產品列出使用明細表和結存數向顧客結算。
4.3.5公司對此類產品的驗證不能免除顧客提供可接收產品的責任。
4.4顧客如提供工裝設備或專用檢具應有技術部負責作出永久性標識。
⒌相關文件:
5.1QS/TSB20801-20**《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5.2QS/TSB21001-20**《進貨檢驗程序》
5.3QS/TSB21501-20**《搬運、貯存、包裝、防護和交付控制程序》
5.4QS/TSB21601-20**《質量記錄控制程序》
⒍相關表單:
見清單。
篇3:貨柜裝柜安全控制程序
目的設立本程序以規范運輸過程,防止貨物丟失或非準許進入,滿足GSV防恐要求。2.范圍本程序適用于所有從事運輸的貨倉人員和司機以及其他相關工作人員。3.職責由貨倉主管策劃和安排貨場倉工作貨物運輸,具體運輸工作由海關人員和司機人員負責。4.程序4.1貨物運輸4.1.1有成品外運時,貨倉人員必檢驗司機的運輸通知并與船務部發出的指示精神核實后,方能裝載貨物。4.1.2一般物料,半成品對外運輸時需憑采購部或船務部出具的通知進行裝載。4.1.3所有貨車集裝箱在裝載貨物前后必須接受例行貨柜車七點檢查并清潔干凈。如發現車門不嚴或車箱破爛,應向貨倉負責人提出拒絕給該類車箱裝載貨物。4.1.4在裝載區域裝載貨物時,需由安全經理或制定安全人員進行監控,未經許可的人員或車輛不得進入該區域內。4.1.5貨物在裝載完畢就即時上鎖或使用一次性封條,于運輸單上填寫封條號碼,收貨方對運輸車輛進行檢驗是否在運輸的過程中被篡改過,如有異常應即時向廠部和客戶報告,商討有效的處理方案。4.1.6所有車輛由貨倉統一管理。客、貨車必須分區停泊,對貨車停車區域實施監控,禁止準許人員進入。貨倉內所有的物料的儲存環境必須由同一門口進出的唯一途徑,窗口需要有玻璃關閉緊密,不能讓外界進入任何物件4.1.7設立獨立的成品儲存倉,成品儲存倉有專人負責管理,任何人未經許不得隨時便進入,如有客人或品質檢查員進行檢查的必須要有主管級以上人員陪同。4.1.8成品、貨物的裝載有獨立的區域,裝載區域內不準未經允許可人員及車輛進入,裝載人員接受貨倉主管的管理,并需要接受安全知識培訓。裝載車輛司機在將車輛停泊好后應即進入司機休息的地方等待。4.1.9貨物裝載過程需要有貨倉負責人監督,防止未經許可人員,車輛的進入及異常事情的發生,當發現有不尋常事情或不允許人員進入裝載區域時,貨倉負責人應即時加以阻止,
并對此進行相應的記錄保存。4.1.10貨物被裝好后應即時由貨倉管理人員將車門封好/上鎖,防止在運輸過程中出現被開鎖,一般不可以讓司機接觸車門鎖匙。外運出口貨物應由貨倉負責人貼上廠封條紙,待海關檢查后再插上海關發給的封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