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起貨機械安全操作規定
1雙桿作業時的布置要點
1.1舷內吊桿:吊桿頭部投影在艙口范圍內,仰角不要太大,最大仰角應小于75°以防止翻關。穩索的布置應盡量使水平投影與吊打水平投影成90°角,以減少穩索的張力。如果吊桿仰角較大時,穩索可略向前布置一些。1.2舷外吊桿:吊桿仰角太小,會導致千斤索張力太大,因此,舷外吊桿的仰角應大于15°;吊桿與船中線的水平投影夾角宜在45°-65°左右,這樣既可以保證吊桿在舷外有一定的跨距,又可以防止兩吊桿頭部的距離過大。為減小穩索對吊扦的作用力,穩索應盡量向后布置,并且高一些;舷外吊桿的跨距應保證在3.5m以上。
1.3嚴禁將兩根吊桿同時伸出舷外,布置成八字關。
2雙桿作業時操作注意事項
2.1嚴禁超關、拖關、摔關和游關。一般雙桿作業時的安全工作負荷僅為單桿作業時的40%-60%。
2.2貨物不應吊起太高,防止兩吊貨索張角大于120°,以免吊貨索張力劇增而導致嚴重后果。
2.3裝卸貨時,應避免突然的換向或急剎車。
2.4在作業中發現有異常情況或異常聲響,應立即停止工作,待檢查并消除故障后再工作。
2.5作業中,如發生突然斷電時,應將所有的控制器手柄扳回零位,并采取應急的方法將貨物放下。
2.6吊桿的布置應由值班駕駛員負責,不能讓裝卸工人任意改變布置。
2.7起吊時。吊桿下嚴禁站人。暫不工作時,吊貨索應收絞起來,使貨鉤不碰到人頭;吊貨索不應盤在甲板上。
3進出港口或移泊雙吊桿位置的規定
3.1船舶開航前必須落下吊桿。
3.2進出港或移泊時所有吊桿均不能伸出舷外。
3.3兩港間航行時間很短,經船長同意可以部分或全部下落,但必須將吊桿臂固定穩妥,吊鉤、吊貨索具繃緊。
4吊裝作業注意事項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應當停止操作
4.1超載或物體重量不清,如拔起重量或拉力不清的埋置物、凍結物體、斜拉斜吊等。
4.2起貨機缺陷且危及安全。如剎車安全裝置失靈。
4.3吊鉤、鋼絲繩損傷達報廢標準。
4.4貨物捆綁不牢靠,物品棱角與鋼絲之間襯墊不好。4.5被吊物體上有人或有浮置物。
4.6吊臂、吊桿及轉動范圍內有人。
4.7工作場所昏暗、無法看清指揮信號和工作場地。
4.8風浪天氣,船搖晃嚴重、所吊物體體積大、長度長而又沒有止蕩措施;或止蕩索強度不夠者。
篇2:船舶起貨機械安全操作規定
1雙桿作業時的布置要點
1.1舷內吊桿:吊桿頭部投影在艙口范圍內,仰角不要太大,最大仰角應小于75°以防止翻關。穩索的布置應盡量使水平投影與吊打水平投影成90°角,以減少穩索的張力。如果吊桿仰角較大時,穩索可略向前布置一些。1.2舷外吊桿:吊桿仰角太小,會導致千斤索張力太大,因此,舷外吊桿的仰角應大于15°;吊桿與船中線的水平投影夾角宜在45°-65°左右,這樣既可以保證吊桿在舷外有一定的跨距,又可以防止兩吊桿頭部的距離過大。為減小穩索對吊扦的作用力,穩索應盡量向后布置,并且高一些;舷外吊桿的跨距應保證在3.5m以上。
1.3嚴禁將兩根吊桿同時伸出舷外,布置成八字關。
2雙桿作業時操作注意事項
2.1嚴禁超關、拖關、摔關和游關。一般雙桿作業時的安全工作負荷僅為單桿作業時的40%-60%。
2.2貨物不應吊起太高,防止兩吊貨索張角大于120°,以免吊貨索張力劇增而導致嚴重后果。
2.3裝卸貨時,應避免突然的換向或急剎車。
2.4在作業中發現有異常情況或異常聲響,應立即停止工作,待檢查并消除故障后再工作。
2.5作業中,如發生突然斷電時,應將所有的控制器手柄扳回零位,并采取應急的方法將貨物放下。
2.6吊桿的布置應由值班駕駛員負責,不能讓裝卸工人任意改變布置。
2.7起吊時。吊桿下嚴禁站人。暫不工作時,吊貨索應收絞起來,使貨鉤不碰到人頭;吊貨索不應盤在甲板上。
3進出港口或移泊雙吊桿位置的規定
3.1船舶開航前必須落下吊桿。
3.2進出港或移泊時所有吊桿均不能伸出舷外。
3.3兩港間航行時間很短,經船長同意可以部分或全部下落,但必須將吊桿臂固定穩妥,吊鉤、吊貨索具繃緊。
4吊裝作業注意事項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應當停止操作
4.1超載或物體重量不清,如拔起重量或拉力不清的埋置物、凍結物體、斜拉斜吊等。
4.2起貨機缺陷且危及安全。如剎車安全裝置失靈。
4.3吊鉤、鋼絲繩損傷達報廢標準。
4.4貨物捆綁不牢靠,物品棱角與鋼絲之間襯墊不好。4.5被吊物體上有人或有浮置物。
4.6吊臂、吊桿及轉動范圍內有人。
4.7工作場所昏暗、無法看清指揮信號和工作場地。
4.8風浪天氣,船搖晃嚴重、所吊物體體積大、長度長而又沒有止蕩措施;或止蕩索強度不夠者。
篇3:機械手安全操作規定
機械手安全操作規定
1. 目的: 為了避免技術員在調整和使用機械手過程中,因操作不當而發生安全事故.
2. 范圍: 公司的所有機械手的操作過程.
3. 職責:
3.1 成型主管:定期安排專業人員保養機械手.
3.2 技術員:按操作規程調整和使用機械手.
4. 定義: 無
5. 程序:
5.1 崗前培訓.
5.1.1成型技術員必須接受崗前培訓,合格后方可操作機械手.
5.1.2 未經培訓人員嚴禁操作機械手.
5.2 換模調整時注意事項.
5.2.1 氣壓壓力調整為4kg/cm2~5kg/cm2之間.
5.2.2 速度要調整適當,以手臂在運轉中不震動為準.
5.2.3 時間調整要適當,以即能保證取出正常又能保證周期時間最短.
5.2.4 調整取出位置時要拔掉高壓氣管,以免碰壞模具和機器,碰傷人.所有固定螺絲要打緊.
5.3 運轉中注意事項.
5.3.1每班技術員要4h點檢一次機械手運轉狀況.檢查是否漏氣、螺絲松動、有無震動,取出位置有無移位,氣壓是否在4kg/cm2 ~5kg/cm2 之間.
5.3.2 機械手運轉中,人不可站在機械手落下或作動的范圍內,也不可把手或其它的物體伸入機械手作動的安全范圍內. 5.3.3 在生產中要注意機械手運轉是否異常,如有異常響聲或滑動不順,應立即停止進行檢查!另外平時應對機械手固定螺絲進行點檢看是否松動和滑絲!
5.4 停機注意事項.
5.4.1 在不使用機械手時,必須把機械手臂置于安全位置,以防機器震動時手臂落下而損壞.
5.4.2 操作盤不可隨意亂放,要掛在指定的地方.
5.4.3 不使用時一定要切斷機械手電源.
5.4.4 要清掃干凈機械手.
6. 相關文件: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