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提升系統安全保護裝置設施試驗規范
1、根據《煤礦安全規程》規定要求和現場安全運行需要,提升系統必須裝設各種安全保護,并按規定周期進行試驗,確保各種安全保護裝置靈敏、可靠。2、試驗人員要認真學習試驗規范,掌握試驗方法,做好試驗時的保安措施。3、安全保護裝置日常試驗,必須由不少于兩名絞車維護工參加,絞車司機配合絞車維護工共同完成保護試驗。試驗結果按規定格式做好記錄,存檔備查。4、試驗人員進行試驗時,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及時處理。不能及時處理的要制定相應的措施,設專人負責落實,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5、本項工作由分管科長、技術員進行負責,機電副總對試驗情況每月不低于三次抽查,機電礦長對試驗情況每月不低于一次抽查,現場做好記錄。
二、提升機安全保護裝置檢查試驗規范試驗項目試驗方法試驗周期備注過卷保護1、提升容器處于終端停止位置(罐籠的下層罐與出車平臺處于平層位置)。2、聯系信號操作工打點使提升容器向上運行。3、提升容器超過終端停止位置0.5m時,絞車能自動斷電,并能使保險閘發生制動作用為試驗正常。每天檢查、試驗一次1、由絞車司機與信號工配合維護試驗。2、試驗結果在《提升機安全保護裝置試驗記錄》上做好記錄,存在問題,及時匯報解決。減速功能保護裝置(減速音響)1、聯系信號操作工,使絞車正常運行至設計減速位置時,觀察絞車是否有減速警鈴聲響。2、當提升容器到達設計減速位置時。能示警并開始減速為正常。每天檢查一次1、由絞車司機配合維護檢查。2、檢查結果在《提升機安全保護裝置試驗記錄》上做好記錄,存在問題,及時匯報解決。信號與絞車閉鎖1、聯系井口信號工確保絞車在正常停車位置。2、信號工不發點,絞車司機開動絞車運行不了。每天檢查、試驗一次1、由絞車司機與信號工配合維護試驗。2、試驗結果在《提升機安全保護裝置試驗記錄》上做好記錄,存在問題,及時匯報解決。閘間隙保護1、聯系信號操作工打點,使絞車正常運行至正常停車位置并停止。2、由檢修維護人員首先鎖好一側2副閘,聯系絞車司機進行敞閘人為調節閘間隙大于2mm。3、提升絞車操作臺閘控面板報閘間隙故障為正常。每天檢查一次1、由絞車司機配合維護試驗。2、試驗結果在《提升機安全保護裝置試驗記錄》上做好記錄,存在問題,及時匯報解決。緊急制動保護1、聯系信號操作工打點,使絞車正常運行至正常停車位置并停止。2、由絞車司機人為踩下緊急制動腳踏開關,高壓跳閘且安全回路斷開。3、提升絞車高壓跳閘且安全回路斷開為保護正常。每天檢查、試驗一次1、由絞車司機配合維護試驗。2、試驗結果在《提升機安全保護裝置試驗記錄》上做好記錄,存在問題,及時匯報解決。松繩保護1、聯系信號操作工打點,使絞車正常運行至正常停車位置并停止。2、由維護人員人為用手在松繩保護桿中間位置向下按壓,移動距離在50~80mm內開關應可靠動作,安全回路斷開。每天檢查、試驗一次1、由絞車司機配合維護試驗。2、試驗結果在《提升機安全保護裝置試驗記錄》上做好記錄,存在問題,及時匯報解決。電控柜門閉鎖保護1、聯系信號操作工打點,使絞車正常運行至正常停車位置并停止。2、由維護人員在不動車狀態下打開絞車電控柜門,絞車房內高壓總開關跳閘,即為正常。每天檢查、試驗一次1、由維護試驗。2、試驗結果在《提升機安全保護裝置試驗記錄》上做好記錄,存在問題,及時匯報解決。深度指示器失效保護1、聯系信號操作工打點,使絞車正常運行至正常停車位置并停止。2、由維護人員人為撥動PLC編碼器。3、提升絞車操作臺面板報深度指示器故障為正常。每天檢查、試驗一次1、由維護試驗。2、試驗結果在《提升機安全保護裝置試驗記錄》上做好記錄,存在問題,及時匯報解決。信號與操車系統閉鎖1、絞車運行到正常停車位置后,信號工聯系下口信號工進行試驗。2、信號工在操作臺操作使井口操車狀態不完成,發不出信號為正常。3、操車狀態不完成,發不出信號。每天檢查、試驗一次1、由絞車司機與信號工配合維護試驗。2、試驗結果在《提升機安全保護裝置試驗記錄》上做好記錄,存在問題,及時匯報解決。試驗安全措施1、試驗前,試驗人員、絞車司機、信號工、把鉤工必須認真學習施工措施并簽字,明確自己的任務,熟知施工內容及安全措施。2、試驗人員要認真學習試驗規范,掌握試驗方法、標準,試驗結果按規定格式做好記錄,存檔備查。3、試驗人員進行試驗時,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及時處理。不能及時處理的要制定相應的措施,設專人負責落實,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4、試驗前必須檢查絞車及信號,確保絞車工作制動、安全制動靈活、平穩、準確;各電氣元件、接線無異常現象;絞車信號系統完好,聯絡信號準確而可靠,鈴聲響亮。5、試驗操作在絞車強制保養期間進行,上下井口由把鉤工看守,5m范圍內不許有人,試驗時嚴禁人員私自爬人行梯升井。6、試驗結束后,必須對保護裝置進行復位,對提升系統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保證提升系統正常進行。三、防墜器靜負荷不脫鉤試驗規范試驗項目試驗方法試驗周期備注檢查性試驗1、在井筒口沿出車方向立放兩根工字鋼。2、將罐籠緩慢下放至緩沖物上,放松提升鋼絲繩。在彈簧力的作用下,抓捕器楔子緊靠在制動繩上,測量楔子露出長度和彈簧長度,彈簧的行程不得超過最大行程的三分之二。3、拉緊提升鋼絲繩,提起罐籠再測量彈簧長度及楔子露出長度。每月檢查、試驗一次1、每臺罐籠的檢查性試驗不少于三次,各部件機構動作靈敏可靠后方可做下一步試驗。2、試驗結果在《防墜器裝置試驗記錄》上做好記錄,存在問題,及時匯報解決。靜負荷試驗1、將罐籠緩慢下放至緩沖物上,放松提升鋼絲繩,抽出抓捕器兩個叉桿之間的銷子。這時抓捕器的楔子在彈簧作用下壓在制動繩上。2、開動絞車,緩慢提起主繩,罐籠緩緩上升,楔子在制動繩上滑動。將罐籠上提約0.5m,然后停罐,停罐后在罐籠底部導向套處的制動繩上作出標記,此點記為A點。3、做完標記后,提升機緩緩下放。此時雖然防墜器處于制動狀態,但在罐籠的自身重力下,罐籠緩緩下滑。當主繩下垂一定幅度,而此時罐籠停止下滑時,停止放繩。此時在罐籠底部導向套處的制動繩上作出標記,此點記為B點。4、將A、B兩點之間的距離測出并記錄好,此距離即為靜負荷試驗罐籠下墜的距離。5、每臺罐籠要用載矸礦車荷重的重罐進行兩次靜負荷試驗。每月檢查、試驗一次1、每次試驗所選擇的參考點必須一致。2、每次試驗中的A點應選擇在制動繩的不同位置上。3、由絞車司機與信號工配合進行試驗。4、試驗結果在《防墜器裝置試驗記錄》上做好記錄,存在問題,及時匯報解決。試驗安全措施1、試驗前,施工人員、絞車司機、信號工、把鉤工必須認真學習施工措施,并簽字,明確自己的任務,熟知施工內容及安全措施,施工人員必須服從施工負責人的統一指揮。2、試驗人員要認真學習試驗規范,掌握試驗方法、標準,試驗結果按規定格式做好記錄,存檔備查。3、試驗人員進行試驗時,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及時處理。不能及時處理的要制定相應的措施,設專人負責落實,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4、脫鉤試驗前需提前在調度會申報,把試驗具體內容和時間申報清楚。5、試驗前,應提前清理好井筒雜物;上井口必須用繩圍住,并指定上井口把鉤工看守,任何人不得靠近圍繩。下井口由把鉤工看守,5m范圍內不許有人,試驗中嚴禁人員私自爬人行梯升井。6、試驗中所用的一切工具及材料,都必須嚴格檢查后方可使用。7、井口設置的工字鋼放置穩固后,要在工字鋼上均勻布置緩沖物,以減少試驗時的沖擊力。8、試驗時,罐籠必須緩慢下放或上升,保持速度不超過每秒0.5米。9、井口信號聯系,由現場施工負責人指揮信號工向絞車房發出信號,信號要準確、清晰。10、登高、井口附近及井筒內作業人員施工時必須穿防滑鞋、戴安全帽并系好帶子;系合格的安全帶(罐籠上方施工人員把安全帶系在主提升繩連接裝置上);所持工具必須用細繩拴牢固,以防止掉到井筒內。11、試驗結束后,必須對罐籠、防墜器、導向套的各部位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檢查內容與試驗前檢查內容相同,保證提升系統正常進行。
篇2:中試試驗裝置安全運行管理實施細則
1基本要求
1.1為規范院中試裝置安全管理,識別研發過程存在的風險,避免中試裝置在投用、運行過程中發生安全環保事故,特制訂本規定。
1.2中試實驗裝置是指模擬工業化生產條件,由多臺儀器、設備和管道組裝的連續、半連續或間歇運行的一體化實驗裝置。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院所有中試及工業試驗裝置竣工驗收后運行階段的安全管理。設計、施工與驗收階段另有管理規定,不在此
管理規定范圍內。
3職責
3.1技術開發處負責組織中試裝置投用前安全條件審查和運行過程的安全監督。
3.2各部門負責中試裝置開車安全條件確認、安全操作規程編制、操作人員上崗培訓、設備維護、相關文件資料存檔。
4調試、運行與維護".
4.1中試裝置開車前,部門應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在安全措施得到落實后向技術開發處提出裝置投用申請,填寫《安全工程研究院中試裝置開車投用申請單)),技術開發處組織對裝置安全審查,審查通過后方可投用。
4.2部門應制定詳細的中試裝置開車方案,編制切實可行的安全操作規程、應急處置預案,并經部門主任審核簽字生效。
4.3部門應對操作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培訓,組織學習有關工藝技術、安全操作規程、試車方案以及異常情況下的應急
處置措施等,考核合格后上崗操作。
4.4操作過程中應嚴格執行各項管理制度、操作規程,操作人員應認真記錄實驗過程發生的異常現象,情節嚴重時應立即停止實驗;項目負責人應組織相關人員研究并提出解決方案,落實安全措施。
4.5操作人員進行實驗操作時,應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使用揮發性有機溶劑、強酸強堿性、高腐蝕性、有毒性藥品要做好個體防護、確保人身安全;嚴禁脫崗、串崗或從事與實驗工作無關事宜。
4.6實驗現場配備的噴淋、消防、急救等防護設施應完善、齊全,實驗區域應保持良好的通風、照明等條件。
4.7實驗完畢或中止時,應按規定停水、停電、停氣;節假日和夜間實驗時必須經技術開發處批準后方可安排實驗。
4.8中試裝置應按相關規定設置安全和疏散通道,設有明顯的警示標識。現場禁止放置與實驗無關物品。
4.9當實驗方案變更時,應重新對實驗過程進行風險評估,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經批準確認后方可實施。
4.10實驗所需的危險化學品應按照實驗需求量領用。實驗完F氣,成后,剩余部分退回倉庫存儲,也并做好使用記錄。
4.11廢棄或過期化學品應分類收集于專用容器中飛標識清楚,存放于規定位置,嚴禁隨意傾倒。定期送交綜合處進行處理,并做好記錄。
5檢查與考核
5.1各部門安全管理人員應加強實驗過程中的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和報告。
5.2技術開發處每季度組織一次安全檢查,對違反本規定的部門和人員,有權停止其實驗,責令限期整改。
5.3發生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環境污染等重大事故后,應保護事故現場,做好處置工作并立即報告。對隱瞞或歪曲事故真相者,從嚴處理。
5.4對于遵紀守法、按章操作、及時發現事故隱患、保證實驗設備安全運行、避免傷亡事故或財產損失的部門或人員,給予表彰獎勵;對違反上述規定的部門或人員,按照院有關制度和規定進行處罰。
本規定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篇3:鋼絲繩連接裝置檢查試驗制度
1、新繩到貨后,必須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內容進行驗收和試驗,合格后妥善保管。進貨試驗的均為Φ18以上的提升鋼絲繩。
2、保管超過一年的提升鋼絲繩,在懸掛前必須再進行一次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3、新鋼絲繩懸掛前試驗(包括驗收試驗)和使用中定期試驗的結果,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1)新繩懸掛前,每根鋼絲必須做拉斷、彎曲和扭轉試驗,這三項指標按公稱直徑計算,不合格鋼絲的斷面積和鋼絲總斷面積之比,達到6%;不能用做升降人員,達到10%時,不能用做升降物料。
(2)使用中鋼絲繩的定期試驗,只作每根鋼絲繩的拉斷和彎曲試驗,這二項指標按公稱直徑計算,當不合格鋼絲的斷面和新鋼絲繩總斷面積之比達到25%時,必須更換。
(3)鋼絲的韌性:專為升降人員用的以及升降人員和物料用的,不得低于特號鋼絲的韌性標準。專為升降物料和平?用的,不得低于I號鋼絲的韌性標準。作重復試驗時,專為升降人員用的以及升降人員和物料用的,應符合I號韌性標準。專為升降物料用的,應符合Ⅱ號韌性標準。
(4)提升鋼絲繩的定期試驗,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升降人員和物料用的鋼絲繩,自懸掛時起每隔6個月試驗一次。
②升降物料用的鋼絲繩,自懸掛時起一年后試驗一次,以后每隔六個月試驗一次。
(5)各種用途的鋼絲繩,在懸掛時的安全系數,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①升降人員和物料,安全系數9。
②專為提升物料,安全系數7.5。
(6)使用中的鋼絲繩作定期試驗時,安全系數小于下列數字,必須更換:
①升降人員和物料的鋼絲繩小于7。
②專為升降物料用的小于6。
(7)提升鋼絲繩(主、副井提升絞車)必須每天檢查一次,制動鋼絲繩每周一次,一般運輸絞車提升鋼絲繩每次使用前檢查一次。
(8)各種鋼絲繩在一個捻距內斷絲面積,同鋼絲繩總斷面積之比達到下列規定時,必須更換:
①升降人員和物料用的鋼絲繩為5%。
②專為升降物料用的鋼絲繩、制動鋼絲繩(包括緩沖繩)為10%。
(9)鋼絲繩直徑減小到下列數值時,必須更換:
①提升鋼絲繩或制動鋼絲繩10%。
②罐道鋼絲繩15%。使用密封鋼絲繩時外層鋼絲厚度磨損達到50%。
(10)鋼絲繩在運行中遭受卡罐、突然停車等猛烈拉力時,必須立即停車檢查。發現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必須將受力段剁掉或更換全繩:
①鋼絲繩產生嚴重扭曲或變形。
②斷絲超過第8條規定。
直徑減小值超過第9條規定。
④遭受猛烈拉力的一段,其長度伸長0.5%以上。
(11)鋼絲繩銹蝕嚴重,點蝕麻坑形成溝紋,外層鋼絲松動時,無論斷絲數或繩徑變化多少都必須立即更換。
(12)提升裝置必須有試驗合格的備用鋼絲繩,對使用中的鋼絲繩至少每月涂油一次。
(13)立井提升容器同提升鋼絲繩的連接,應采用楔形連接裝置。每隔五年更換一次。如果經探傷檢驗合格,仍可繼續使用。礦車連接裝置至少每兩年進行一次兩倍于最大靜荷重的拉力試驗。
(14)連接裝置和其它有關部分,按極限(破斷)強度計算的安全系數,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①專為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的提升裝置的連接及其他有關部分的安全系數不得小于13。
②專為升降物料的提升裝置的連接裝置和其他有關部分的安全系數,不得小于10。
③礦車的連接鉤環、插銷安全系數,不得小于6。
④水泵、水管、風管、風筒、注漿管的懸掛裝置(鉤、環、螺絲等)的安全系數,不得小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