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裝置管理辦法
一、管理與分工
1、凡生產中使用的安全裝置和附件、安全疏散設施、防塵防毒防暑降溫設施等,必須加強維護,保證齊全、靈敏、有效,處于技術完好狀態。
2、凡在作業中佩帶和使用的保護人體安全的器具,必須經常檢驗、正確使用,妥善保管。
3、各有關部門分工管理各種安全裝置與防護器具。
(1)機械、設備上的安全裝置:如壓力容器上的安全閥、壓力表等,工藝過程中溫度、壓力、料面超限報警裝置和固定滅火裝置;在作業過程中佩帶和使用的保護人體安全的器具,如過濾式防毒面具、氧氣呼吸器等,均由技術部門負責管理。
2、屬于電氣方面的安全保護裝置,如各種過流保護裝置、漏電保護裝置、接地保護裝置、繼電保護裝置和避雷裝置等均由設備部負責管理。
(3)各種機動車輛的安全裝置,如聲笛、喇叭和制動裝置等,均由綜合部負責管理。
二、維護與檢修
1、各種設備及其安全裝置都要有專人負責,經常巡回檢查,維護管理使其完整可靠。
2、安全裝置要建立檔案,編入設備檢修計劃按期檢修。
3、各種安全裝置要按其有關規程定期進行專業檢查和校驗。
4、安全裝置不準隨意拆除、挪用或廢置不用,若確有必要申請拆除須經公司領導批準方可進行。
5、安全裝置必須經有關技術部門進行技術鑒定。試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安全裝置除專責維護人員外,其他人員一律不準亂動。
三、防護器具的選用與保管
防護器具的先選與保管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根據作業性質、條件(空氣中含氧量、毒物濃度)、勞動強度和防護器材性能及其防護范圍,正確選用防護器材種類和型號。
2、凡空氣中氧含量低于18%(體積),有害氣體含量高于2%(體積)的作業場所,必須使用隔離式面具,嚴禁使用過濾式面具。
3、嚴禁使用防塵口罩(帶換氣閥)代替過濾式防毒面具。
4、面具使用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熟知面具結構性能及使用和維護保管方法。
5、各種防毒面具,用具用前用后均須仔細檢查過濾式面具的濾毒罐按規定定期檢查,使其始終保持良好有效,嚴禁使用失效防護器材。
6、各種防毒面具應定點存放,專人保管,車間的防護器材要設轉歸保管,按班交接。
7、各種面具應建卡造冊,定期檢查。
8、車間應根據情況備有防爆手電、防毒面具、膠靴、安全帶等急救器材和解毒藥品,以備搶救用。
篇2:煉油廠裝置開停工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煉化生產裝置的開停工管理,保證生產裝置在開停工過程中安全、平穩,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述裝置正常開停工是指按計劃、指令預先安排的停工和開工。緊急停工是指生產裝置異常情況下的被迫停工。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格爾木煉油廠。
第二章管理職責和要求
第四條格爾木煉油廠主管生產的廠領導負責開停工文件的簽發和組織實施。工藝技術科及生產運行科是生產裝置開停工組織實施的具體責任部門。
第五條車間(裝置)主任負責組織生產裝置開停工方案及相關文件的編寫、提交和開停工過程的實施。
第六條開停工文件包括裝置操作變動審批單、開停工通知單、開停工方案、開停工規程(操作卡)以及開停工條件確認的相關確認文件。
第三章裝置開、停工條件確認
第七條裝置開工必須進行條件確認。確認程序為:
㈠生產裝置開工前,首先由車間(裝置)組織內部驗收,合格后,向工藝技術科提出開工條件確認申請;
㈡工藝技術科組織設備管理科、質量安全環保科對開工條件進行進一步確認,并履行簽字確認手續;
㈢確認合格后,車間(裝置)根據生產運行科的開工安排,按照開工方案、開工規程(操作卡)組織開工。
第八條開工條件確認內容包括:
㈠開工領導小組已成立,各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操作人員達到任職上崗條件;
㈡開工方案、操作規程、應急預案、安全環保預案等技術資料、管理制度齊全;
㈢裝置開工所需的原料、燃料、三劑、化學藥品、標準樣品、備品配件、潤滑油(脂)等種類、數量滿足,并按照要求裝填到位;產品的包裝材料、容器、運輸設備就位;
㈣安全、工業衛生、消防、氣防、救護、通訊、勞動保護等器材、設施配備到位,完好備用;崗位工器具已配齊;保運工作已落實;巡檢路線及標牌已設置;
㈤檢維修后的設備恢復完畢;容器、管線等設備檢驗合格,并有相關記錄;
㈥設備、管線吹掃試壓試漏合格,轉動設備完好備用;裝置盲板管理責任落實;
㈦安全設施(安全閥、壓力表、可燃氣體報警儀、硫化氫報警儀等)安裝完畢,檢驗合格并投用;裝置下水系統完好;有毒有害化學品存放及防護情況良好;開工中可能出現的退油、不合格品、“三廢”及污染物等處置手段完備;
㈧儀表系統、各類聯鎖自保系統調試完畢,具備投用條件;能源計量表啟用;設備標志、管道流向標志齊全、準確;
㈨電氣設備調試合格,具備送電條件;
㈩取樣設施完好,化驗分析準備就緒;
(十一)施工現場清理干凈,裝置區施工臨時設施已拆除,設備、管線保溫基本結束;
(十二)公用工程、油品儲運、火炬系統等外部保障條件確認完好;
(十三)裝置通過相關專業部門的安全驗收。
第九條新建、改擴建裝置首次開工必須執行股份公司有關規定。
第十條新建、改擴建裝置開工前必須進行風險評價,確定相應的風險控制和削減措施。
第十一條裝置停工必須進行條件確認。確認程序為:
㈠生產裝置正常停工前,首先由車間(裝置)組織內部停工條件確認,合格后向工藝技術科提出停工條件確認申請;
㈡由工藝技術科組織設備管理科、質量安全環保科對裝置停工條件進行進一步確認,并履行簽字確認手續;
㈢確認合格后,車間(裝置)根據生產運行科的停工安排,按照停工方案、停工規程(操作卡)組織停工。
第十二條裝置停工條件確認內容包括:
㈠停工領導小組已成立,各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操作人員均達到任職上崗條件;
㈡停工方案、操作規程、應急預案、安全環保預案等技術資料、管理制度齊全;
㈢安全、工業衛生、消防、氣防、救護、通訊、勞動保護等器材、設施配備到位,完好備用;崗位工器具已配齊;停運工作已落實;巡檢路線及標牌已設置;
㈣需要檢修的裝置檢維修準備工作已落實,可以按照計劃實施檢維修;
㈤裝置盲板管理責任落實,并有相關記錄;
㈥安全設施(安全閥、壓力表、可燃氣體報警儀、硫化氫報警儀等)安裝完畢,檢驗合格并投用;裝置下水系統完好;有毒有害化學品存放及防護情況良好;停工中可能出現的退油、不合格品、“三廢”及污染物等處置方案齊全,并有相關記錄;
㈦公用工程、油品儲運、火炬系統等外部保障條件確認完好。
第十三條開、停工方案的內容必須包括:領導小組及組織機構、詳細的技術方案、風險評估及消減措施、環境因素評價、開停工統籌圖、盲板表等。
第十四條開停工過程必須嚴格按照開停工規程(操作卡)的要求和步驟進行,并嚴格執行步步確認簽字。在開、停工過程中,每達到一個穩定狀態,必須由車間(裝置)主任進行簽字確認。
第五章裝置緊急停工及恢復運行的管理
第十五條裝置臨時發生較大的操作波動或異常情況下,按照事故處理預案退守到工藝、設備和人員安全的穩定狀態,防止發生事故。
第十六條裝置退守到穩定狀態后,由車間對裝置操作波動或異常原因進行分析,初步確認是否具備恢復條件,并上報生產運行科。具備恢復條件則按開工規程恢復運行,否則按停工規程做進一步停工處理。
第十七條裝置緊急停工后,車間必須對裝置進行全面分析、檢查和問題處理,消除工藝、設備安全運行隱患,盡快恢復生產。
第六章?考核
第十八條開、停工方案未按要求編寫,未在規定時間完成及時上報的,扣業績考核分1分。
第十九條在開、停工過程中,未嚴格執行開、停工方案,每發現一次扣業績考核分1分,造成嚴重后果的,按廠紀廠規處理。
第二十條開、停工過程中操作規程(操作卡)的執行和步步確認簽字按操作卡的相關管理辦法進行考核。
第二十一條車間(裝置)未及時提出開、停工條件確認申請的,扣業績考核分1分。
第二十二條在開停工過程中,未嚴格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執行條件確認的,每發現一次扣業績考核分1分,造成嚴重后果的,按廠紀廠規處理。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由工藝技術科負責解釋、修訂。
篇3:化工生產裝置試車條件確認管理辦法
1總則
1.1目的
為加強集團公司在建化工項目試車過程管理,使新建生產裝置各項試車工作做到高標準、嚴要求、合程序,確保投料試車安全、平穩、一次成功,實現開得起、穩得住、安全生產的目標,特制定本辦法。
1.2適用范圍
本管理辦法適用于集團公司化工建設部所轄在建化工項目裝置試車過程管理。
1.3術語和定義
1.3.1單機試車
現場安裝的驅動裝置空負荷運轉或單臺機器、機組以水、空氣等為介質進行的負荷試車,以檢驗其除介質影響外的機械性能和制造、安裝質量。
1.3.2聯動試車
對規定范圍內的機器、設備、管道、電氣、自動控制系統等,在各自達到試車標準后,以水、空氣等為介質所進行的模擬試運行,以檢驗其除介質影響外的全部性能和制造、安裝質量。
1.3.3投料試車
對規定范圍的全部生產裝置按設計文件規定的介質打通生產流程,進行各裝置之間首尾銜接的試運行,以檢驗其除經濟指標外的全部性能,并生產出合格產品。
2職責
2.1施工單位
2.1.1負責編寫單機試車方案,并落實單機試車前各項準備工作。
2.2.2負責對單機試車前或過程中不合格項進行整改。
2.2.3負責項目各機泵單機試車的實施工作。
2.2項目部(廠、公司)
2.2.1負責組織成立項目單機、聯動、投料試車組織機構。
2.2.2負責編審單機試車方案、聯動試車方案、投料試車方案。
2.2.3負責監督參與裝置各機泵單機試車過程。
2.2.4負責組織單機試車、聯動試車、投料試車前試車條件的內部檢查確認,并對聯動試車、投料試車前或過程中不合格項進行整改。
2.2.5負責項目裝置聯動試車、投料試車的組織實施工作。
2.2.6負責聯動試車、投料試車前向相關部門提報試車申請。
2.2.7負責裝置單機試車審核確認,下達單機試車指令。
2.3化工建設部生產裝備技術處
2.3.1負責對本辦法的監督執行。
2.3.2負責對項目聯動試車、投料試車方案組織審查。
2.3.3負責組織裝置聯動試車、投料試車前試車條件的檢查確認,并對聯動試車、投料試車前或過程中不合格項督促項目進行整改。
2.3.4負責裝置聯動試車審核確認,下達聯動試車指令。
2.4生產管理中心、總工辦、裝備部、安全環保部、質量檢驗中心、保衛部
2.4.1負責對本辦法的監督執行。
2.4.2負責參與裝置聯動、投料試車前試車條件的檢查確認,并對投料試車前或過程中不合格項督促項目進行整改。
2.4.3負責裝置投料試車審核確認,聯合下達投料試車指令。
3管理程序及要求
3.1試車方案編審
3.1.1單機試車方案原則上由施工單位編制,具體編制主體責任由項目確定,項目組織進行審核,項目負責人(總工程師)審批后實施。其中大型關鍵設備試車方案需報化工建設部審核,化工建設部總工程師批準實施。
3.1.2聯動試車方案由各項目部編寫,并組織內部會審,報化工建設部審核,上報總工辦審核,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批準實施。
3.1.3投料試車方案由各項目部編寫,并組織內部會審,報化工建設部審核,上報總工辦審核,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批準后實施。
3.2試車條件確認
3.2.1單機試車由項目部組織設計、監理、施工單位、供應商等相關單位及各科室(車間)、相關專業人員,在設備單機試車前對設備安裝質量、公輔設施、公用工程、安全消防設施等試車條件進行檢查確認,并形成確認記錄。大機組等關鍵設備單機試車需報化工建設部、裝備部進行聯合確認。
3.2.2聯動試車由項目部組織設計、監理、施工單位、供應商等相關單位及各科室(車間)、相關專業人員,在裝置聯動試車前對設備、工藝、電氣、儀控、公輔系統完整性及公用工程銜接等試車基本條件進行內部檢查確認,并形成確認記錄。由化工建設部組織各部門對裝置聯動試車前工程中間交接、三查四定、安全消防措施等內容進行聯合確認。
3.2.3投料試車由項目部組織設計、監理、施工單位、供應商等相關單位及各科室(車間)、相關專業人員,在裝置投料試車前對設備、工藝、電氣、儀控、公輔系統完整性及公用工程銜接等試車基本條件進行內部檢查確認,并形成確認記錄。由化工建設部組織各部門對裝置投料試車前預試車、聯動試車、安全消防措施等內容進行聯合確認。
3.3試車實施
3.3.1項目部組織單機試車、聯動試車、投料試車,各施工單位及科室(車間)按試車方案逐步實施。試車過程中,方案執行情況由集團公司及化工建設部指導和監督。
3.3.2試車過程中各項目部的指標、水、電、汽、風、氮氣等工藝參數的變動均要與生產管理中心、化工建設部及時溝通,由生產管理中心總調度室與相關單位進行統一調度。相關輔助單位依據生產管理中心總調度室的通知或指令進行操作。
3.3.3試車過程出現異常情況由化工建設部組織各單位分析,必要時修改試車方案,并對修改后的試車方案進行評審。
3.3.4試車結束后化工建設部監督各項目部負責對所編制的試車方案進行總結,并對存在的缺陷進行整改消除。試車成功后由項目部組織編寫《試車總結報告》,報化工建設部備案。
4附則
4.1項目單機、聯動、投料試車確認審批表。
4.2項目單機、聯動、投料試車審批確認管理流程。
4.3項目裝置投料試車確認表
4.4本辦法由化工建設部生產裝備技術處負責解釋。
4.5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