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垃圾安全生產制度

建筑垃圾安全生產制度

2024-07-10 閱讀 9230

總則

安全生產是關系到國家、企業和人民群眾生產財產的大事,為了加強機動車和駕駛員的安全管理,消除各種隱患,防止事故的發生,提高公司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根據本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本公司屬下的各個管理部門及施工現場所有從事建筑垃圾的工作人員。

細則

一?管理結構及工作職責公司安全生產第一負責人是公司法人,主要職責是:

1、根據上級要求企業實際制定安全工作計劃和有關管理措施。

2、組織召開安全會議,總結分析各階段的安全生產情況,并針對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

二?負責人項目經理的主要工作職責是:

1、布置和檢查公司各部門工作人員的安全學習。

2、負責駕駛員的安全考核培訓,負責機械車輛的建檔管理,做好有關資料的收集、統計和各階段的工作終結。

3、現場發生事故,要及時上報并處理好善后工作。

三?駕駛員的崗位職責

1、駕駛員應持證上崗,遵守交通法規,抵制違章行為,維護交通秩序,確保安全操作,安全行車。

2、嚴格執行公司安全規章制度,遵守勞動紀律,服從指揮,按質完成任務。

3、遵守車輛管理保修制度。

第二章安全生產業務操作規程

一?進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勞保用品佩戴齊全,不得嬉戲打鬧,設備操作人員不得酒后操作。

二?行車之前必須堅持整車運行狀態,保證車輛的各個性能良好。

三?運輸骨料車輛應保持頂升液壓系統完好,工作平穩,操作靈活,不得有卡阻現象。

四?裝載機在裝載作業時自卸汽車就位后拉緊手動自動器,如鏟斗必須越過汽車駕駛室時,駕駛室內不等有人停留。

第三章?應急預案及事故處理

一?發生事故后,駕駛員應及時通知公司負責人并做好事故搶救工作保護好現場。

二?公司負責人應及時向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上報,處理好善后工作。

三?根據事故的性質、責任,按照相關規定對當事人進行處罰。

第四章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制度

一?出車前和收車后要對車輛進行全面檢查,檢查范圍包括油箱、剎車、輪胎等,做到一日三檢。

篇2:建筑垃圾安全生產制度

總則

安全生產是關系到國家、企業和人民群眾生產財產的大事,為了加強機動車和駕駛員的安全管理,消除各種隱患,防止事故的發生,提高公司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根據本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本公司屬下的各個管理部門及施工現場所有從事建筑垃圾的工作人員。

細則

一?管理結構及工作職責公司安全生產第一負責人是公司法人,主要職責是:

1、根據上級要求企業實際制定安全工作計劃和有關管理措施。

2、組織召開安全會議,總結分析各階段的安全生產情況,并針對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

二?負責人項目經理的主要工作職責是:

1、布置和檢查公司各部門工作人員的安全學習。

2、負責駕駛員的安全考核培訓,負責機械車輛的建檔管理,做好有關資料的收集、統計和各階段的工作終結。

3、現場發生事故,要及時上報并處理好善后工作。

三?駕駛員的崗位職責

1、駕駛員應持證上崗,遵守交通法規,抵制違章行為,維護交通秩序,確保安全操作,安全行車。

2、嚴格執行公司安全規章制度,遵守勞動紀律,服從指揮,按質完成任務。

3、遵守車輛管理保修制度。

第二章安全生產業務操作規程

一?進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勞保用品佩戴齊全,不得嬉戲打鬧,設備操作人員不得酒后操作。

二?行車之前必須堅持整車運行狀態,保證車輛的各個性能良好。

三?運輸骨料車輛應保持頂升液壓系統完好,工作平穩,操作靈活,不得有卡阻現象。

四?裝載機在裝載作業時自卸汽車就位后拉緊手動自動器,如鏟斗必須越過汽車駕駛室時,駕駛室內不等有人停留。

第三章?應急預案及事故處理

一?發生事故后,駕駛員應及時通知公司負責人并做好事故搶救工作保護好現場。

二?公司負責人應及時向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上報,處理好善后工作。

三?根據事故的性質、責任,按照相關規定對當事人進行處罰。

第四章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制度

一?出車前和收車后要對車輛進行全面檢查,檢查范圍包括油箱、剎車、輪胎等,做到一日三檢。

篇3: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

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

一、目的

  為保證臨床路徑工作持續有效深入開展。

二、范圍

  適用于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成員。

三、內容

  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的工作由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的主任主持。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的工作主要分為日常工作和召開會議兩部分。

  1、 日常工作

  (1)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所有成員在各自崗位上對于臨床路徑的實施過程進行監督,負責收集各自崗位上發現的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上報給委員會秘書,由秘書負責匯總整理。

  (2各成員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學習,積極參加各相關專業的學術活動及臨床路徑方面的會議,不斷更新知識。

  2、 召開會議

  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定期召開各相關部門工作協調會議;每年組織相關專家,對本院臨床路徑實施效果的評估與分析。

  (1)由主任委員主持會議,如主任委員不能參會,可由主任委員指定副主任委員主持。

  (2)會前成員根據所在醫院分管的工作范圍,收集資料,歸納分析后做出議題。

  (3)議題遞交大會秘書,呈遞主任委員審核,并確定會議時間、地點。

  (4)會議參會委員盡可能全部參加,部分議題范圍確實局限,可按相關成員選擇參會人員。

  (5)建立專門會議登記本,記錄各委員發言,并將結果及時反饋給臨床路徑實施科室。

四、支持性文件

  1、《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細則(2011年版)》

  2、《醫院工作制度與人員崗位職責》(衛生部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