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備案施工評價管理制度

安全備案施工評價管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5339

為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促進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使公司生產文明施工納入規范化,標準化和制度化管理,進一步提高項目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1、建筑工程管理備案以下簡稱安全備案是指工程開工前對保證安全生產所必須具備的基本安全條件完成情況的登記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評價以下簡稱安全評價是指依據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以下簡稱《標準》對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安全生產狀況的總體評價結論。

2、需要備案、評價的工程范圍:

指在市區范圍內并購買工程職工意外保險的新建、改建、擴建和各類房屋和市政基礎的設施、工業技改項目及其附屬設施的建造和其配套線路、管網、機電設備安裝、大型鋼結構主體安裝等工程。

3、安全備案的內容與程序:

3.1、工程開工前,應具備并完善以下工程安全生產所必須的基本保證條件:

3.1.1、建設單位為施工企業提供了與施工現場相關的水文地質、地下管線設施及毗鄰的建筑物、構筑物和特殊作業環境的準確資料。

3.1.2、建設單位依據工程特點、規模和技術要求有關安全為施工企業提供了安全技術措施費。

3.1.3、施工單位成立了由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主要施工管理人員組成的工程項目安全生產領導小組,項目經理負責工程安全生產的領導、組織、實施工作;

3.1.3.1、建立健全了以工程項目安全第一責任人為核心,各級負責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有分包單位的簽訂明確了安全責任的分包合同;

3.1.3.2、建立了工程項目施工安全保證體系,制定了包括安全生產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危險源點的防范、預防火災、控制和處理施工現場各種粉塵、“三廢”以及振動噪聲、應急救援預案等各項安全管理措施;

3.1.3.3、工程項目部按規定配備了專職安全員,工程項目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員均持證上崗,現場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書上崗;

3.1.4、有包含根據工程特點制定的安全施工措施、文明施工措施的施工組織設計或專項安全施工方案并經所屬企業技術負責人的批準;

3.1.5、工程項目部按有關規定為施工人員辦理了施工現場職工意外傷害責任保險;

3.1.6、工程項目的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安全管理機構齊全;

3.2、工程項目部的各項安全基本條件完善后,經建設、監理、施工單位審查,具備達到安全開工條件后,經安全管理部、質量技術部,主管經理簽字后,送達市建設局安監站進行備案。

3.3、工程項目辦理開工前安全備案時,應提交下列資料:

3.3.1、甘肅省建筑工程安全條件備案表;

3.3.2、建筑施工企業安全資格證書;

3.3.3、工程項目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及相關有效證件;

3.3.4、工程項目的施工組織設計;

3.3.5、施工現場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3.3.6、工程項目中參加的特種工種人員有效證件;

3.3.7、建筑工程職工意外傷害保險單憑證;

3.4、安全條件備案表由項目部填寫一式5份。市安監站、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安全管理部、工程項目部各存一份。開工前安全條件有重要變更時,項目部應持相應資料到市安監站進行變更登記。

3.5、因故停工的工程,項目部應當采取措施保證停工期間的安全。凡停工三個月以上的工程,恢復施工前,項目部必須到安監機構重新辦理安全備案手續。

4、安全評價的內容與工序

4.1、安全評價分為階段安全評價和總體安全評價

階段安全評價工作的實施,由項目部提出申請,建設單位牽頭組織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等,對工程項目的施工安全,按階段進行檢查評價,監理單位作具體評價。

總體評價工作由白銀市安監站組織實施。

4.2、工程項目階段安全評價按下列四個階段進行

4.2.1、工程項目開工前“三通一平”階段安全評價備案。

4.2.2基礎分部工程階段安全評價備案。該階段的評價應在工程施工至下列進度時進行。

4.2.2.1、基礎開挖深度超過1.5米的建筑工程,在開挖深度1.5米或完成土方開挖工程量50﹪時。

4.2.2.2、基礎開挖深度不足1.5米的建筑工程,施工至第二層樓面時。

4.2.2.3、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開工一個月后或完成工程量15﹪時。

4.2.3、主體分部工程階段安全評價備案。該階段的評價應在工程施工至下列進度時進行;

4.2.3.1、不超過10層的建筑工程,封頂時作一次評價。

4.2.3.2、超過10層的建筑工程完成10層進行一次評價。

4.2.2.3、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在施工階段每三個月評價一次直至結構完工。

4.2.4、裝飾分部工程階段安全評價備案。在工程腳手架拆除前,裝飾施工完成工程量30﹪時進行。

4.3、項目部應對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提出的安全生產問題認真研究分析,制定措施,迅速整改,并將施工現場發生的安全事故,按規定及時報告市安監站。

4.4、建設工程施工安全評價書一式5份,1份交由市安監站歸檔,成為該工程項目施工安全檔案,1份與各個階段性安全評價資料交建設單位歸入工程項目竣工驗收后的備案文件。監理單位、項目部、安全管理部各存1份。

5、安全生產檢查評定辦法:

5.1、現場安全生產檢查評定執行JGJ59-99標準,通過以下10個方面進行檢查評定。

5.1.1、安全管理(滿分分值為10分)

5.1.2、文明施工(滿分分值為20分)

5.1.3、腳手架(滿分分值為10分)

5.1.4、基坑支護與模板工程(滿分分值為10分)

5.1.5、“三寶”“四口”防護(滿分分值為10分)

5.1.6、施工用電(滿分分值為10分)

5.1.7、物料提升機與外用電梯(滿分分值為10分)

5.1.8、塔吊(滿分分值為10分)

5.1.9、起重吊裝(滿分分值為5分)

5.1.10、施工機具(滿分分值為5分)

實際得分值

滿分分值100分,總得分:==-------------×100

應得分值

5.2、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應以總得分及保證項目(在檢查評分中,當保證項目中有一項不得分或保證項目小計得分不足40分時,此檢查評分表不得分)達標與否,作為對一個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情況的評價依據,分為:

優良:(工程的保證項目在檢查均達到規定得分標準),總得分應在80分及其以上。

合格:⑴、(工程的保證項目在檢查均達到規定得分標準),總得分應在70分及其以上;

⑵、有一檢查項未得分,但總得分必須在75分及其以上;

⑶、當起重吊裝檢查評分表或施工機具檢查評分表未得分,但總得分在80分以上。

不合格:⑴、總得分不足在70分;

⑵、有一檢查項未得分,但總得分在75分以下;

⑶、當起重吊裝檢查評分表或施工機具檢查評分表未得分,總得分在80分以下。

6、監督與處罰?

6.1、項目部未辦理安全備案,擅自開工的,安全管理部應責令其停工整頓,并按照公司相關的安全獎懲管理制度進行處罰。

6.2、工程項目未進行階段安全評價或者評價不合格者,項目部繼續施工的,安全管理部責令其立即進行隱患整改,限期落實整改結果,并按照公司相關的安全獎懲管理制度進行處罰。

6.3、項目部在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安全備案、安全評價工作中,不履行職責、弄虛作假、發生重大事故行為,根據情節,按照公司相關的安全獎懲管理制度進行處罰,情節嚴重者依法追究相關人員刑事責任。

7、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負責解釋。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篇2:安全備案施工評價管理制度

為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促進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使公司生產文明施工納入規范化,標準化和制度化管理,進一步提高項目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1、建筑工程管理備案以下簡稱安全備案是指工程開工前對保證安全生產所必須具備的基本安全條件完成情況的登記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評價以下簡稱安全評價是指依據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以下簡稱《標準》對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安全生產狀況的總體評價結論。

2、需要備案、評價的工程范圍:

指在市區范圍內并購買工程職工意外保險的新建、改建、擴建和各類房屋和市政基礎的設施、工業技改項目及其附屬設施的建造和其配套線路、管網、機電設備安裝、大型鋼結構主體安裝等工程。

3、安全備案的內容與程序:

3.1、工程開工前,應具備并完善以下工程安全生產所必須的基本保證條件:

3.1.1、建設單位為施工企業提供了與施工現場相關的水文地質、地下管線設施及毗鄰的建筑物、構筑物和特殊作業環境的準確資料。

3.1.2、建設單位依據工程特點、規模和技術要求有關安全為施工企業提供了安全技術措施費。

3.1.3、施工單位成立了由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主要施工管理人員組成的工程項目安全生產領導小組,項目經理負責工程安全生產的領導、組織、實施工作;

3.1.3.1、建立健全了以工程項目安全第一責任人為核心,各級負責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有分包單位的簽訂明確了安全責任的分包合同;

3.1.3.2、建立了工程項目施工安全保證體系,制定了包括安全生產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危險源點的防范、預防火災、控制和處理施工現場各種粉塵、“三廢”以及振動噪聲、應急救援預案等各項安全管理措施;

3.1.3.3、工程項目部按規定配備了專職安全員,工程項目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員均持證上崗,現場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書上崗;

3.1.4、有包含根據工程特點制定的安全施工措施、文明施工措施的施工組織設計或專項安全施工方案并經所屬企業技術負責人的批準;

3.1.5、工程項目部按有關規定為施工人員辦理了施工現場職工意外傷害責任保險;

3.1.6、工程項目的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安全管理機構齊全;

3.2、工程項目部的各項安全基本條件完善后,經建設、監理、施工單位審查,具備達到安全開工條件后,經安全管理部、質量技術部,主管經理簽字后,送達市建設局安監站進行備案。

3.3、工程項目辦理開工前安全備案時,應提交下列資料:

3.3.1、甘肅省建筑工程安全條件備案表;

3.3.2、建筑施工企業安全資格證書;

3.3.3、工程項目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及相關有效證件;

3.3.4、工程項目的施工組織設計;

3.3.5、施工現場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3.3.6、工程項目中參加的特種工種人員有效證件;

3.3.7、建筑工程職工意外傷害保險單憑證;

3.4、安全條件備案表由項目部填寫一式5份。市安監站、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安全管理部、工程項目部各存一份。開工前安全條件有重要變更時,項目部應持相應資料到市安監站進行變更登記。

3.5、因故停工的工程,項目部應當采取措施保證停工期間的安全。凡停工三個月以上的工程,恢復施工前,項目部必須到安監機構重新辦理安全備案手續。

4、安全評價的內容與工序

4.1、安全評價分為階段安全評價和總體安全評價

階段安全評價工作的實施,由項目部提出申請,建設單位牽頭組織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等,對工程項目的施工安全,按階段進行檢查評價,監理單位作具體評價。

總體評價工作由白銀市安監站組織實施。

4.2、工程項目階段安全評價按下列四個階段進行

4.2.1、工程項目開工前“三通一平”階段安全評價備案。

4.2.2基礎分部工程階段安全評價備案。該階段的評價應在工程施工至下列進度時進行。

4.2.2.1、基礎開挖深度超過1.5米的建筑工程,在開挖深度1.5米或完成土方開挖工程量50﹪時。

4.2.2.2、基礎開挖深度不足1.5米的建筑工程,施工至第二層樓面時。

4.2.2.3、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開工一個月后或完成工程量15﹪時。

4.2.3、主體分部工程階段安全評價備案。該階段的評價應在工程施工至下列進度時進行;

4.2.3.1、不超過10層的建筑工程,封頂時作一次評價。

4.2.3.2、超過10層的建筑工程完成10層進行一次評價。

4.2.2.3、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在施工階段每三個月評價一次直至結構完工。

4.2.4、裝飾分部工程階段安全評價備案。在工程腳手架拆除前,裝飾施工完成工程量30﹪時進行。

4.3、項目部應對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提出的安全生產問題認真研究分析,制定措施,迅速整改,并將施工現場發生的安全事故,按規定及時報告市安監站。

4.4、建設工程施工安全評價書一式5份,1份交由市安監站歸檔,成為該工程項目施工安全檔案,1份與各個階段性安全評價資料交建設單位歸入工程項目竣工驗收后的備案文件。監理單位、項目部、安全管理部各存1份。

5、安全生產檢查評定辦法:

5.1、現場安全生產檢查評定執行JGJ59-99標準,通過以下10個方面進行檢查評定。

5.1.1、安全管理(滿分分值為10分)

5.1.2、文明施工(滿分分值為20分)

5.1.3、腳手架(滿分分值為10分)

5.1.4、基坑支護與模板工程(滿分分值為10分)

5.1.5、“三寶”“四口”防護(滿分分值為10分)

5.1.6、施工用電(滿分分值為10分)

5.1.7、物料提升機與外用電梯(滿分分值為10分)

5.1.8、塔吊(滿分分值為10分)

5.1.9、起重吊裝(滿分分值為5分)

5.1.10、施工機具(滿分分值為5分)

實際得分值

滿分分值100分,總得分:==-------------×100

應得分值

5.2、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應以總得分及保證項目(在檢查評分中,當保證項目中有一項不得分或保證項目小計得分不足40分時,此檢查評分表不得分)達標與否,作為對一個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情況的評價依據,分為:

優良:(工程的保證項目在檢查均達到規定得分標準),總得分應在80分及其以上。

合格:⑴、(工程的保證項目在檢查均達到規定得分標準),總得分應在70分及其以上;

⑵、有一檢查項未得分,但總得分必須在75分及其以上;

⑶、當起重吊裝檢查評分表或施工機具檢查評分表未得分,但總得分在80分以上。

不合格:⑴、總得分不足在70分;

⑵、有一檢查項未得分,但總得分在75分以下;

⑶、當起重吊裝檢查評分表或施工機具檢查評分表未得分,總得分在80分以下。

6、監督與處罰?

6.1、項目部未辦理安全備案,擅自開工的,安全管理部應責令其停工整頓,并按照公司相關的安全獎懲管理制度進行處罰。

6.2、工程項目未進行階段安全評價或者評價不合格者,項目部繼續施工的,安全管理部責令其立即進行隱患整改,限期落實整改結果,并按照公司相關的安全獎懲管理制度進行處罰。

6.3、項目部在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安全備案、安全評價工作中,不履行職責、弄虛作假、發生重大事故行為,根據情節,按照公司相關的安全獎懲管理制度進行處罰,情節嚴重者依法追究相關人員刑事責任。

7、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負責解釋。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篇3: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

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

一、目的

  為保證臨床路徑工作持續有效深入開展。

二、范圍

  適用于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成員。

三、內容

  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的工作由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的主任主持。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的工作主要分為日常工作和召開會議兩部分。

  1、 日常工作

  (1)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所有成員在各自崗位上對于臨床路徑的實施過程進行監督,負責收集各自崗位上發現的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上報給委員會秘書,由秘書負責匯總整理。

  (2各成員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學習,積極參加各相關專業的學術活動及臨床路徑方面的會議,不斷更新知識。

  2、 召開會議

  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定期召開各相關部門工作協調會議;每年組織相關專家,對本院臨床路徑實施效果的評估與分析。

  (1)由主任委員主持會議,如主任委員不能參會,可由主任委員指定副主任委員主持。

  (2)會前成員根據所在醫院分管的工作范圍,收集資料,歸納分析后做出議題。

  (3)議題遞交大會秘書,呈遞主任委員審核,并確定會議時間、地點。

  (4)會議參會委員盡可能全部參加,部分議題范圍確實局限,可按相關成員選擇參會人員。

  (5)建立專門會議登記本,記錄各委員發言,并將結果及時反饋給臨床路徑實施科室。

四、支持性文件

  1、《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細則(2011年版)》

  2、《醫院工作制度與人員崗位職責》(衛生部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