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后勤集團外聘人才管理辦法

后勤集團外聘人才管理辦法

2024-07-10 閱讀 3915

后勤集團外聘人才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集團發展戰略和整體規劃的需要,為進一步提高集團的整體管理水平和技術實力,合理引進、管理集團所需人才,特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集團各單位外聘人才的引進及管理。原則上,外聘人才引進范圍見下表:

系列要求

管理各單位部門(一級部)經理以上

技術各單位工程師以上

工人各單位技師以上

第三條原則上,外聘人才必須是各單位急需的管理、技術人才,必須完全符合崗位的要求,具備一定的工作經驗,并確實在以往工作經歷中具有良好工作業績。

第四條各單位副職以上崗位的特殊津貼人員及特殊津貼金額由集團總經理提議;各單位副職以下崗位的特殊津貼人員及特殊津貼金額由各單位總經理提議,經單位辦公會審議并報集團主管領導審核。所有特殊津貼人員及其特殊津貼金額均需由集團辦公會討論通過后執行,并在集團人力資源部備案。

第二章關于外聘人才管理

第五條外聘人才必須遵守國家、北京市的各項法律法規以及學校和集團的各項規章制度。

第六條外聘人才必須服從后勤集團及單位的統一領導和管理。

第七條集團人力資源部及外聘人才所在單位每年共同對其進行工作考核,并依據考核結果進行獎懲。

第四章外聘人才的工資及待遇

第八條外聘人才工資標準施行協議工資制,并按照集團的相關工資管理規定執行。如有特殊情況者,由用人單位提出書面申請,經集團辦公會研究批準后執行。

1、外聘人才的工資總額根據外聘人才的基本情況(工作能力、工作經驗、學歷等)、所應聘崗位與學校同類崗位事業編制員工的工資水平等決定。

2、特殊津貼的標準:外聘人才特殊津貼的標準根據工資總額水平在下述20個等級中取值。

特殊津貼分為20個等級,從150元至3000元。

等級特殊津貼

203000元

192850元

182700元

172550元

162400元

152250元

142100元

131950元

121800元

111650元

101500元

91350元

81200元

71050元

6900元

5750元

4600元

3450元

2300元

1150元

第九條外聘人才按相關管理規定辦理社會保險和公積金(返聘的退休人員除外),參加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基數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并參照同等崗位事業編制員工的基數標準執行。

第十條本辦法執行中的具體問題,由后勤集團人力資源部負責解釋。

第十一條本辦法自2010年5月起施行。

篇2:學院學校人才引進管理辦法

學院(校)人才引進管理辦法

為優化學院師資隊伍結構,加強學科梯隊建設,規范人才引進工作,根據學校人才引進相關文件規定,特制定本補充辦法。

一、人才引進的原則和條件

(一)人才引進的原則

根據學科、專業建設和發展需要,擇優引進學科帶頭人、學科方向帶頭人與教學科研骨干人才。

(二)人才引進的條件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強。

2.一般應具有博士學位,學科帶頭人年齡一般在50周歲(含)及以下,學科方向帶頭人年齡一般在45周歲(含)及以下,教學科研骨干人才年齡一般在40周歲(含)及以下。

3.學科帶頭人和學科方向帶頭人需有2名同行專家推薦,教學科研骨干人才原則上需要博士階段的指導教師推薦。

二、引進的程序

1.根據學院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和學科專業建設需要,制定人才引進計劃報學校審批。

2.應聘人員根據學校核定的崗位類別填寫應聘表格,并以電子文檔的形式發至人事處人才引進專用信箱。(各類別人才引進應聘表直接從學校人事處人才引進網站***下載。)

3.學院分管人事工作領導根據應聘人員類別,將應聘材料轉給系(中心)主任及學科負責人,再由系(中心)主任及學科負責人組織教師確定試講人選。

4.應聘教學科研骨干人員,由各系(中心)組織安排試講,原則上要求學院領導及各系(中心)或學科1/2以上教師參與聽講,由系(中心)或學科提出試講考核意見。

5.教學科研骨干人員試講結束后,由人才引進論證委員會主任組織業務面談,黨總支書記組織政審考察,有關專家提出推薦意見。

6.對符合引進條件的教學科研骨干人員,由學院人才引進論證委員會負責與應聘人員商議五年目標任務及引進待遇并提出初步意見,最后由辦公室匯集有關材料交學院人才引進論證委員會研究決定。

7.學科帶頭人和學科方向帶頭人,由二級學科負責人召集學科成員討論引進意向,然后由學院人才引進論證委員會與應聘人員直接接洽,通過講座、考察答辯等方式后再審議論證。

8.經學院人才引進論證委員會討論通過的引進人員,由學院辦公室負責上報校人事處人才引進辦公室。

三、引進人才考核期的目標任務

引進人才5年內必須完成與購房補貼約定的教學科研任務。同時,要求聘用后3年內原則上完成以下2項標志性教學科研成果(可與購房補貼約定的教學科研任務重復計算)。

(一)教學科研骨干人員:

1.一級B論文2篇,其中1篇可用專著替代。

2.省部級課題1項。

(二)學科帶頭人/學科方向帶頭人:

1.一級A論文1篇。

2.國家級課題1項。

四、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二○一三年六月三日

附件一應聘人員需提供的材料

1.身份證復印件

2.副高以上人員,職稱證書復印件(原有職稱人員)

3.崗位培訓證書復印件(原有職稱人員)

4.教師資格證復印件(原有職稱人員)

5.普通話證書復印件(有教師資格證人員)

6.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從最高學歷學位至本科)

7.有海外經歷人員(到國外做訪問學者、課程進修等),則需提供相應證明材料,如回國人員證明書

8.有海外經歷人員(到國外讀學位),則需提供由教育部頒發的相關證明材料

9.科研項目立項文件復印件

10.代表性學術著作或論文復印件

11.主要獲獎證書復印件

12.戶籍所在地派出所(或610辦公室)或畢業院校保衛部門(應屆生)出具的未參加“法*”非法組織的證明

13.政審函(有學校發函)

14.體檢報告

附件二學院引進人才上報材料

1.相應層次應聘表

2.學院人才引進論證表

3.**財經大學引進人才專家推薦意見表

4.聘調師資試講考核意見表

5.聽課記錄表

6.體檢表

7.應聘人員簡歷

篇3:東華醫院學科后備人才培養管理辦法

人民醫院學科后備人才培養管理辦法

一、學科后備人才遴選標準

1.年齡:男性≤45歲,女性≤40歲。

2.學歷:本科或本科以上學歷,并獲得相應學位。

3.能力:有較強的理論、業務技術能力,5年臨床工作實踐經歷,中級以上職稱。碩士研究生從事臨床2年以上,本科學歷從事臨床3年以上,工作表現突出者,可作為優先培養對象。

4.職業道德:有較好的職業素質,認同醫院價值觀,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醫德考評良好以上。

5.按規定完成規范化培訓計劃。

6.具備以下業績中的三項以上:

(1)年度被評為優秀帶教老師。

(2)獲得縣(局)級以上科技成果獎。

(3)科內業務骨干。

(4)有院級以上(含院級)立項課題(為課題組組成成員),并按計劃進展。

(5)縣級專業委員會成員。

(6)開展三級醫院項目,成效好。

二、學科后備人才的培養標準

1.每年完成繼續教育相應學分。(Ⅰ類10分,Ⅱ類30分以上)

2.每年對自己在本學科本專業的學習有安排,并有書面的學習計劃,年終寫出技術總結一份。

3.每年擔承大科以上學術講座一次以上。

4.按要求完成住院總醫師工作。

5.每年寫出本專業、本學科國內外學術進展綜述或專題動態報告一份。

6.每年在全國發行的專業技術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或最新學術譯文、文獻綜述、專題動態報告一篇以上。

7.三年內應有一項獨立或合作的科研課題(包括立項在研及完成的課題),或引進一項新技術、新業務,或推廣應用一項新的科研成果。

8.協助科主任做好科室醫療質量管理工作,完成科室三基培訓及帶教工作。

三、學科后備人才的管理

1.建立學科后備人才信息庫,內容包括:一般信息登記、年度考核登記、民主測評結果、培養意向、培訓情況、獎懲情況。

2.學科后備人才以三年為一個培養周期,醫院每年對學科后備人才培養達標情況進行一次評價,評價結果進行公布。考核結果為提拔任用的主要依據。

3.優先安排進修學習,或對口支援單位掛職。每年至少安排一次管理知識培訓。

4.后備人才能進能出,有上有下,發現有培養前途、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隨時補充,經考核不合格的及時調整出去。

5.每年召開一次后備人才專題會議,聽取他們的意見。

四、學科后備人才產生程序

1.個人申報。

2.民主推薦。學科后備人才以民主推薦方式,由各科室推薦、領導署名推薦、領導班子推薦等方式。名額不限。

3.確定人選。經個人申報、民主推薦后,進行綜合能力測評,提交院辦公會、院長辦公會討論后確定學科后備人才名單,填寫學科后備人才表一式二份(綜合辦、醫教科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