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附屬醫院介入放射診療室工作制度

附屬醫院介入放射診療室工作制度

2024-07-09 閱讀 6676

附屬醫院介入放射診療室工作制度

1、進入介入放射診療室一律更換專用拖鞋,進入無菌區必須戴帽子、口罩并換專用工作衣褲。參加手術者須按規定更換洗手衣褲及口罩、帽子,按洗手規則洗手。

2、導管內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除參加手術及有關工作人員外其他人員不準入內。參觀學習人員必須經院及本科領導批準后才可進入。手術前后均應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并定期作細菌培養試驗。

3、室內應保持相對恒溫(18℃~25℃)、恒濕(40%~60%)。技師應每日多次檢查溫、濕度及電源情況,達不到要求時不應開機。

4、使用儀器設備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并獲院及科領導批準,使用時必須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其他人員不得亂動機器,更不準隨意觸摸、擰動各電鍵及開關,注意搞好機器的日常維護,作好運行情況記錄。

5、室內應保持安靜,嚴禁吸煙、會客。保持清潔,不準堆放雜物。

6、室內應備齊急救藥品和急救器械。

7、各項檢查及治療均需事先預約協商。且須按常規做好各項術前準備(包括碘過敏試驗、備皮等)。申請單上必須附有患者家屬簽字同意書。

8、注意搞好*線防護,機器運轉期間,室內工作人員須穿防護衣。

9、工作中應嚴肅認真、共同商討,密切合作以保證影像制作的順利進行。

10、導管室所產生的影像原始資料(DSA多幅原片、造影系列大片等)概不外借,臨床需要閱讀時可到放射科來閱讀,但不得帶出放射科。

篇2:附屬醫院介入放射診療室工作制度

附屬醫院介入放射診療室工作制度

1、進入介入放射診療室一律更換專用拖鞋,進入無菌區必須戴帽子、口罩并換專用工作衣褲。參加手術者須按規定更換洗手衣褲及口罩、帽子,按洗手規則洗手。

2、導管內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除參加手術及有關工作人員外其他人員不準入內。參觀學習人員必須經院及本科領導批準后才可進入。手術前后均應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并定期作細菌培養試驗。

3、室內應保持相對恒溫(18℃~25℃)、恒濕(40%~60%)。技師應每日多次檢查溫、濕度及電源情況,達不到要求時不應開機。

4、使用儀器設備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并獲院及科領導批準,使用時必須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其他人員不得亂動機器,更不準隨意觸摸、擰動各電鍵及開關,注意搞好機器的日常維護,作好運行情況記錄。

5、室內應保持安靜,嚴禁吸煙、會客。保持清潔,不準堆放雜物。

6、室內應備齊急救藥品和急救器械。

7、各項檢查及治療均需事先預約協商。且須按常規做好各項術前準備(包括碘過敏試驗、備皮等)。申請單上必須附有患者家屬簽字同意書。

8、注意搞好*線防護,機器運轉期間,室內工作人員須穿防護衣。

9、工作中應嚴肅認真、共同商討,密切合作以保證影像制作的順利進行。

10、導管室所產生的影像原始資料(DSA多幅原片、造影系列大片等)概不外借,臨床需要閱讀時可到放射科來閱讀,但不得帶出放射科。

篇3: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

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

一、目的

  為保證臨床路徑工作持續有效深入開展。

二、范圍

  適用于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成員。

三、內容

  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的工作由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的主任主持。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的工作主要分為日常工作和召開會議兩部分。

  1、 日常工作

  (1)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所有成員在各自崗位上對于臨床路徑的實施過程進行監督,負責收集各自崗位上發現的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上報給委員會秘書,由秘書負責匯總整理。

  (2各成員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學習,積極參加各相關專業的學術活動及臨床路徑方面的會議,不斷更新知識。

  2、 召開會議

  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定期召開各相關部門工作協調會議;每年組織相關專家,對本院臨床路徑實施效果的評估與分析。

  (1)由主任委員主持會議,如主任委員不能參會,可由主任委員指定副主任委員主持。

  (2)會前成員根據所在醫院分管的工作范圍,收集資料,歸納分析后做出議題。

  (3)議題遞交大會秘書,呈遞主任委員審核,并確定會議時間、地點。

  (4)會議參會委員盡可能全部參加,部分議題范圍確實局限,可按相關成員選擇參會人員。

  (5)建立專門會議登記本,記錄各委員發言,并將結果及時反饋給臨床路徑實施科室。

四、支持性文件

  1、《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細則(2011年版)》

  2、《醫院工作制度與人員崗位職責》(衛生部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