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隊安全風險評估實施規定
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根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礦安監局關于學習貫徹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規范的通知》精神,按照公司和我礦的要求,打造“無隱患礦井、無隱患區隊”,實現安全生產零事故的目標。結合我隊實際,特制定機電隊安全風險實施辦法。
一、機電隊安全風險評估領導小組
組?長:黃永、劉海龍
副組長:閆書東、袁長勇、趙利軍、王繼峰
成?員:申舉、張丕發、曹升升、朱惠民、胡金、趙晶
二、安全風險評估指導原則和目標
指導原則: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堅定“零”理念不動搖,牢固樹立“責任有我,我必負責;安全有我,我必安全”理念,以創建“無隱患地區,無隱患區隊,無三違班組”為目標,把班組安全建設作為加強我隊安全生產基礎管理的重要工作,倡導先進的班組安全文化,健全完善班組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加強班組安全教育和規范化管理,深入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加強現場安全管理和隱患排查治理,提升現場安全管理水平。
評估目標:持續有效地加強和改進風險評估,提高防范事故、保證安全的五種能力:抓好班組長選拔使用,提高班組安全生產的組織管理能力;加強安全生產教育,提高班組職工自覺抵制“三違”行為的能力;強化班組安全生產應知應會的技能培訓,提高業務保安的能力;嚴格班組現場安全管理,提高隱患排查治理的能力;搞好班組應急救援預案演練,提高防災、避災和自救等應急處置的能力。通過提高班組安全生產能力,使班組員工真正做到“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實現班組安全生產,為全隊安全生產奠定基礎。
三、完善制度建設
(一)、嚴格班組安全生產定員管理。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制定班組定員標準,保證班組安全生產基本配置,建設班組安全網絡小組,實行現場“限員掛牌”制,嚴格控制作業人數,嚴禁超定員生產,嚴禁兩班交叉作業。
(二)、建立完善班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主要包括:(1)班前會制度;(2)班組長跟班工作制度;(3)安全質量標準化管理制度;(4)隱患排查治理制度;(5)班組和各崗位安全評估制度;(6)事故報告和處理程序;(7)事故分析處理制度;(8)安全檢查與獎懲制度;(9)班組學習培訓制度;(10)崗位練兵、技能競賽制度;(11)交接班制度;(12)現場安全文明生產制度;(13)安全舉報制度;(14)員工安全權益維護制度;(15)安全績效考核制度;(16)安全管理合理化建議制度;(17)隱患匯報、三違舉報制度;(18)班組互保聯保制度。
(三)、健全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班組是作業現場安全生產責任主體,實行班組長作業現場安全生產負責制。安全檢查員、質量監督員、群監員和瓦斯檢查員按職責做好班組相應的安全監督檢查工作。
(四)、推行班組安全生產風險預控管理。在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制定各崗位、各工種的安全工作程序和工作標準,實行風險超前預控,提高員工對生產作業中出現的各種不安全因素的認知和防范能力。
(五)、完善班組安全生產目標控制考核激勵約束機制。把企業的安全生產控制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班組,實行班組安全生產目標考核制度,完善安全、生產、效益結構工資制,加大安全構成比重,嚴格考核獎懲,將安全生產作為班組、班組長和班組員工推優評先、效益工資分配的“一票否決”指標。
(六)、加強班組安全信息管理。建立健全班組信息管理系統。班組要做好班前會、班評估、班后講評工作,并有記錄;認真填寫出勤、安全質量、隱患排查治理、班組井下員工到崗、培訓等信息,提高班組安全信息基礎管理水平。
機電隊將進行月總結考評,制定獎懲辦法,對好的班組進行獎勵,差的班組進行處罰。
四、班組現場管理
(一)、嚴格落實班前會制度。把開好班前會作為現場管理的第一道程序,結合上一班作業現場存在的問題,針對當班生產任務,對每個環節、每個崗位,布置好當班安全生產及各崗位應協調處理的事項。明確工作中注意的問題,識別不安全因素,落實相應的防范措施,做到安全注意事項不講明不下井、責任不明確不下井。
(二)、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特殊崗位嚴格執行相關規定,除帶班人員、要害崗位人員必須在現場交接班以外,嚴禁其它人員現場交接班;要填寫好交接班日志,必須把相關安全生產原始記錄一一交接清楚,防止問題不明、措施不當而危及安全生產。
(三)、充分發揮群監員的作用。明確職責,堅持把查找隱患、制止“三違”,特別要把制止“習慣性違章”作為群監員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班組長不違章指揮、班組成員不違章作業、所有人員不違反勞動紀律。對“三違”現象要當作事故進行分析處理,并將“三違”人員納入到考核中去,嚴格兌現獎罰。加強現場監督檢查,嚴格監督現場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技術措施的落實,嚴禁違章作業。
(四)、把“兩述兩化”納入考核內容。大力推行“手指口述、崗位描述,質量標準化、準軍事化”管理,班中操作前,進一步安全確認,規范職工行為,積極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推行作業現場精細化管理,文明生產;每班要對作業現場檢修質量、崗位工作質量進行驗收和評估,實現動態達標,積極創建安全精品工程。
(五)、加強隱患排查治理。抓好隱患排查,實行班組隱患分級管理,落實治理責任。對作業場所、電氣設備及各系統進行定時、定點、定路線、定項目巡回檢查,及時排查治理現場安全隱患,隱患沒有排除之前,班組長不得組織生產;對限期治理的安全隱患,要嚴格落實現場防范措施;遇到重大險情要及時報告,并有序組織人員及時撤離現場,避免事態擴大。
(六)、突出班組長現場指揮權力。班組長對現場作業條件的變化情況,有安全生產決策權和組織指揮權;有檢查職工安全作業情況、抵制上級違章指揮權;有對作業現場工程質量、崗位工作質量進行安全評估驗收權;在安全隱患沒有排除或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時,有拒絕開工或停止生產權。切實落實煤礦工人安全生產權利。
(七)、各班組要制定班組安全建設的目標、措施和考核細則,并積極組織實施,將各項安全活動開展到班組,定期檢查考核。同時納入年度工作計劃,無班組安全建設規劃,不得參加班組安全建設工作的評比。
五、班組安全文化建設和教育培訓
(一)、加強班組安全文化建設。積極開展切合實際、形式多樣,體現班組特色的安全文化活動,強化安全生產法制意識,培養安全生產價值觀,培植先進的安全生產理念,落實職工群眾安全生產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表達權和舉報權,增強安全生產內在動力,實現“我要安全”。培養和弘揚班組團隊精神,做到工作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工序銜接協調無誤。
?(二)、全面落實職工安全生產“十項權利”。教育職工正確行使“十項權利”。十項權利:(1)帶班人員不下井,工人有權不下井;(2)帶班人員早出井,工人有權早出井;(3)安全隱患不排查,工人有權不作業;(4)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工人有權不執行;(5)沒有安全措施,工人有權不開工;(6)不組織班前安全學習,工人有權不下井;(7)未進行“三位一體”(班長、安全檢查員、瓦斯檢查員)安全檢查,工人有權不開工;(8)監測監控系統安裝不到位、運行不正常,工人有權不開工;(9)不配全合格的勞動保護、防護用品,工人有權不下井;(10)避災路線不標識,工人有權不下井。
(三)、強化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加強班組安全知識、崗位技能培訓,嚴格新招錄員工的崗前培訓,做到應知應會;班組長和班組所有員工必須經培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特殊工種要做到持證上崗。加強班組應急救援知識培訓,建立班組應急預案,加強模擬演練,熟悉防災、避災路線,增強自救處置能力;加強對采用的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的培訓,適應安全發展需要;充分利用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汲取事故教訓,增強事故防范意識;以師帶徒、安全伙伴等形式,提高員工安全自保互保聯保意識和實際操作技能;大力開展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活動,促使班組員工熟練掌握安全生產操作技術,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
(四)、積極開展班組安全技術革新。鼓勵員工廣泛開展安全生產小發明、小革新、小改造等安全技術革新和管理創新實踐活動;鼓勵員工立足崗位進行技術創新,努力營造學技術、鉆業務、爭先進、保安全的濃厚氛圍。
六、考核獎罰辦法
隊領導小組每月對班組進行一次檢查考核,要將班組安全風險評估與員工績效考核工作相結合,并將考核結果報技術組;機電隊考核小組每季度對各班組安全評估工作進行一次檢查考核評比、獎勵及處罰;一季度一小結,年底進行一次全面總結評比、表彰獎勵及處罰,對全年工作成績突出的班組,除隊內獎勵外,將推薦參與礦和上級“優秀班組”榮譽稱號。
本實施辦法自下發之日起試行。
機電隊
篇2:擬并購煤業風險評估報告:市場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
擬并購煤業公司風險評估報告:市場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
(1)市場風險分析
未來煤炭需求可能長期處于低速增長狀態,煤炭價格變化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并且根據投資價值分析結論可以看出,未來的產品價格和銷量都會對收益產生很明顯的影響,因此,本次并購行為存在巨大的市場風險。
煤炭行業的主要市場風險在于近幾年供給嚴重大于市場需求。在國內經濟增速持續回落、經濟結構持續調整、增長動力轉換明顯的背景下,煤炭下*業鋼鐵、電力、水泥等高耗能行業的增速嚴重減緩甚至出現負增長,這就導致煤炭需求的減少成為常態。雖然2016年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的降產能降庫存的政策,煤炭供給量將大幅減少。但由于煤炭在20**-2015年期間,龐大的庫存積壓難以在短期內有效消化,且產能過剩問題日益突出在短期內也難以有效化解,所以市場需求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仍然大于供給,煤炭行業保持中低速增長有可能長時間占據主導格局,所以煤炭價格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不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另一方面,從較長時期看,由于煤炭行業的增長是以整個經濟的高速增長為前提的,而陜西省經濟的新常態化在較長一段時期內預計不會改變。
(2)應對措施
面對不可避免的市場風險,公司應采取一系列供給側改革措施減少市場對其造成的影響。一方面,積極響應市場變化,形成能夠長期合作的客戶。公司應該不斷深入市場,了解客戶的需求,并根據客戶需求不斷嘗試新的精煤產品的開發,調整產品結構,做到能夠及時響應客戶的需求。同時公司應注重進行客戶管理,對于大客戶應該配備專門的客戶經理進行長期的管理,以期能夠在形成長期穩定的客戶關系的基礎上不斷開發新客戶。另一方面,公司應進行更加精細化的管理,實現降本增效。在價格不會大漲的情況下,應該注重挖掘企業內部潛能,包括加大科技引領,加快管理創新,提質降本增效,加快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做好節能環保工作等。
總體來說,公司應該朝著生產由數量速度粗放型向質量效益集約型轉變,由傳統的機械化向信息化、智能化轉變的方向,深入研究煤炭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的耦合機理,推行企業發展由生產向生產服務型轉變。
篇3:擬并購煤業風險評估報告:法律風險及應對措施
擬并購煤業公司風險評估報告:法律風險及應對措施
(1)法律風險分析
從目前z煤業的具體情況來看,匯森收購z煤業未來存在一系列法律風險,主要包括資質類風險、經營類風險、土地建筑類風險以及勞動用工風險。
第一、資質類法律風險主要體現在一是其礦產資源勘查許可證非z煤業所有,并且處于過期失效狀態。陜西省國土資源廳頒發的礦產資源勘查許可證載明的探礦權人是彬縣煤業,有效期至2016年5月10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的相關規定,上述探礦權屬于彬縣煤業,而非z煤業所有,且該探礦權已超過證載有效期,處于失效情形。二是z煤礦項目未獲得項目核準批復,也未辦理項目開工批復,且目前沒有《采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礦長安全資格證》,不具備合法開展煤礦建設的基本條件。三是彬縣煤業資產移交給z煤業后未及時完善相關手續,資產產權不明晰,在移交前,相關資產票據開具名稱為彬縣煤炭有限責任公司,移交后,彬縣煤炭有限責任公司并未給z煤業出具相應發票,相關資產并未過戶為z煤業,如陜D97261豐田越野陸地巡洋艦、陜DK5503五十鈴皮卡車車輛行駛證仍然為彬縣煤炭有限責任公司,。
針對資質類問題,根據凱邁的實地調研和與彬縣煤業的核實情況,目前礦產資源勘查許可證正在辦理續期,且彬縣煤業明確表示如果與匯森達成合作,隨時可以將探礦權轉到z煤業名下。建議在簽訂收購協議前,明確探礦權已辦理續期,并明確探礦權轉交至z煤業。對于項目開工批復等問題,z煤業雖然已基本完成其煤礦項目核準所需前置批準文件,但未獲得項目核準批復,也未辦理項目開工批復,不具備合法開展煤礦建設的基本條件,具有一定的法律風險,建議在獲得項目核準批復和項目開工批復后進行收購。對于資產移交的問題,經過與彬縣煤業的溝通,顯示未來如果與匯森達成合作,資產可以移交至z煤業,建議匯森相關資產辦理完過戶手續后,再進行收購。
因此,資質類風險除了開工手續的問題不確定性較高,其他解決難度都不大。
第二、經營類風險主要體現在一是z煤業21000萬份股權被彬縣煤業抵押給匯豐銀行,所以存在彬縣煤業對z煤業股權的處置權限的風險。二是母公司彬縣煤業股權存在糾紛,對z煤業股權性質的確定帶來不確定性。針對股權質押的問題,2016年2月4日,彬煤公司與恒豐銀行簽訂《最高額質押合同》,合同約定彬煤公司將其持有的z煤業21000萬股股權出質給恒豐銀行,用于擔保恒豐銀行向華彬股份發放的2億元流動資金貸款。通過與彬縣煤業的溝通,彬縣煤業明確表示如果與匯森達成合作,將對其持有的z煤業21000萬股股權進行解壓。針對這一風險,建議在并購之前要求彬縣煤業解除和匯豐銀行對z煤業股份的質押。而關于彬縣煤業是否屬于國有控股企業,彬縣人民政府與彬縣煤業現有股東存在爭議,建議簽訂收購協議之前彬縣煤業以及z煤業應對其資產及權益的歸屬進行確權。
因此,經營類風險一般。
第三、土地建筑類風險主要體現在z煤業在未取得采礦許可證、土地使用權證等證件的情況下違法違規建設且建設期間多次受到監管部門處罰。2014年6月10日、2014年11月12日、2014年12月15日、2016年3月22日z煤業分別因礦井安全設施設計未經審查批準擅自組織施工、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情況下進行井下巷道及其他設施建設、在煤礦建設中超出批準面積范圍違反占地、拒不履行煤監局下達的停止施工指令,繼續組織井下施工等情況受到各相關部門的行政處罰及財務處罰。對于土地使用權證的問題,經過凱邁的調查核實,彬縣煤業的土地使用包括長武縣的500畝地和彬縣的133.46畝地,長武縣部分的款項3500萬已交清,彬縣部分的款項還差687萬,即彬縣煤業現階段需要交清彬縣部分土地款項687萬后便可拿到土地使用權證。建議匯森在z煤業辦理完相關產權手續后,再進行收購。
采礦許可證屬于開工批復完成后續的工作,在開工手續完備的情況下,辦理難度不大,土地使用權也容易獲得。因此,土地建筑類風險較小。
第四、勞動用工類風險主要體現在z煤業存在拖欠工資及社保現象。截止2016年8月底,z煤業有員工78名,工資發放到2016年4月,社保(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繳納到2014年1月。所以存在被員工上訴以及向員工支付經濟賠償金的風險。建議在并購協議中明確因之前用工產生的經濟賠償金、經濟補償金,由原股東承擔。
綜上,法律類風險程度一般。
(2)應對措施分析
面對上述的法律風險,應對措施是在并購協議中明確規定因之前的不合法行為造成的損失由原股東承擔,并且在并購之前,z煤業通過合法手段解決上述提出的法律隱患。根據目前的z煤業的實際情況來看,最主要的法律風險來自于煤礦資質不齊全帶來的風險,由于資質辦理主要根據國家政策以及當地政府的態度,從目前釋放產能的整體趨勢下,此類問題有一定的解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