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公司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工作程序

建筑公司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工作程序

2024-07-10 閱讀 9630

建筑公司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程序

公司生產安全處負責本過程,并監督實施,通過對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有效控制,確保測量能力與測量要求相一致。

7.6.1監視和測量裝置應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定期或在使用前進行校準和調整,并有表明校準狀態的標識,自檢儀器由生產安全處負責組織按照規定進行定期檢定。

7.6.2監視和測量裝置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控制,以確保:

(1)生產安全處應建立監視和測量裝置臺帳,按監測量裝置的型號、編號、地點、校準周期進行記錄。

(2)按規定的時間間隔或在使用前對監視和測量裝置進行校準或檢定,生產安全處負責組織,相關部門和項目部負責聯系國家法定計量部門進行校準或檢定并保存校準或檢定記錄。對公司自行校準的監視和測量裝置,由生產安全處制定校準規程,裝置使用部門根據相應校準規程由專業人員進行校準。

(3)監視和測量裝置必須標明或得到識別、標識其檢定或校準狀態。

(4)監視和測量裝置的使用環境應符合有關規定。

(5)監視和測量裝置在搬運、維護和貯存期間,其準確度和適用性應保持完好,防止損壞和失效。

(6)防止可能使監視和測量裝置(包括試驗硬件和軟件)失效的調整。

(7)所有監視和測量裝置在使用時要保證其測量誤差已知,且符合規定要求。

(8)若發現監視和測量裝置未處于校準狀態或不符合要求時,監視和測量裝置使用部門應立即評定已測試結果的有效性,對已確定測量有疑問時,應對其可能的結果進行評審并根據結果進行評審并根據結果,采取必要的糾正措施。如工程已交付,由經營預算部負責與顧客聯絡,做出進一步處理。

(9)當計算機軟件用于規定要求的監視和測量時,應確認其滿足預期用途的能力,應為初次使用時進行,必要時再確認。

(10)生產安全處負責保存項目部、試驗室使用的所有監視測量裝置的目錄、資料及校準等情況記錄。

篇2:監視和測量設備管理制度

1、監視和測量設備的采購

1.1根據生產的需要,由儀表車間和安環處填寫“采購物品計劃表”經公司領導批準由公司供應部門實施采購。

1.2新購進的監視測量設備,要經過鑒定和校準,方可投入使用。

2、監視和測量設備的鑒定和校準

2.1監視和測量設備的鑒定和校準周期,以相應的國家標準為準。

2.2附著在生產設備、檢測設備上的儀器儀表偏離校準狀態時,應按有關國家標準進行鑒定的校準。

2.3監視和測量設備的鑒定和校準記錄由儀表車間保存。

3、監視和測量設備的使用

3.1使用部門保證監視和測量設備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使用。

3.2監視和測量設備應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并保持其準確度。

3.3監視和測量設備應在鑒定或校準的有效期內使用,使用中如發現損壞或處于可疑的校準狀態時,應對其重新進行校準。

3.4對使用監視和測量設備的人員,視設備的繁簡和操作難易程度,必要時應進行培訓。

4、監視和測量設備的維護和管理

4.1使用部門應配合儀表車間對監視和測量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以便保證監視和測量設備處于良好狀態。

4.2儀表車間應對所有監視和測量設備建立臺帳,包括①名稱②設備類型③購進日期④使用期限⑤現存位置⑥檢定期限⑦目前狀況。

5、監視和測量設備的失效處理

5.1監視和測量設備在檢定有效期內,若發現損壞或、處于可疑狀態時,應由儀表車間申報送檢。

5.2已經受損計量器具測得的數據視其重要程度,由質檢處負責安排重新檢定。

5.3監視和測量設備的報廢。監視和測量設備報廢經質檢處確認,報上級領導批準后按《設備管理制度》的規定進行報廢處理。

篇3:監視測量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1總則

為了規范監視和測量設備(包括安全生產過程監控設備設施、安全防護監測設備、驗證設備等)的管理,提高安全監控監測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制定本制度。

2引用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

《計量法》1985.09.06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GB/T28001-20**)

《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通用規范》(AQ3013-2008),

3管理職責

3.1動力分廠是公司監視和測量設備控制的主管處室,其職責如下:

3.1.1負責監視和測量設備的安裝、檢驗和定期維修;

3.1.2建立監視和測量設備臺帳,定期進行校準和維護,并保存校準和維護活動的記錄;

3.1.3組織對監視和測量設備的操作人員進行培訓、考核;

3.2安全環保處

負責對監視和測量設備進行綜合安全監督,督促各管理處室和使用單位進行規范化安全管理和維護。

3.3各使用單位職責如下:

3.3.1負責壓力表的安裝和日常維護;

3.3.2負責監視和測量設備的使用、日常維護和管理;

3.3.3建立本單位監視和測量設備臺帳,組織進行定期和日常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動力分廠、安全環保處匯報。

4安全管理要求

4.1監視和測量設備的采購

4.1.1根據監視和測量的要求,由動力分廠和使用處室確定配備適宜的監視和測量設備,提出采購需求。

4.1.2根據采購需求,采購處室按要求采購監視和測量設備。采購處室必須從具備安全生產經營資質的單位購買,所采購的監視和測量設備質量合格證和安全技術資料等必須齊全。

4.2監視和測量設備的驗收及入庫

采購回公司的監視和測量設備,由動力分廠進行驗收,檢定合格后,方準入庫。

4.3監視和測量設備的安裝

4.3.1監視和測量設備的選型要合理,確保監視和測量的準確度和精確度滿足使用要求。

4.3.2監視和測量設備的安裝位置要合理,能夠起到有效的監視和測量作用。

4.3.3新監視和測量設備,在使用前,由使用單位提出檢定申請,由動力分廠組織進行檢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對合格品應在合適的位置貼上表明其狀態的唯一性標識。

4.4監視和測量設備的鑒定和校準

4.4.1動力分廠在年初,按國家有關檢定周期規定,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檢定計劃通知單”,發到各單位,按期對監視和測量設備進行檢定和校準。

4.4.2對需進行內部校準的監視和測量設備,動力分廠按計量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的要求,對其進行校準。對需進行外部檢定(校準)的監視和測量設備,動力分廠應負責聯系國家法定檢定處室進行檢定(校準),由檢定單位出具檢定(校準)報告。

4.4.3校準合格的測量設備,由檢定人員根據要求出具檢定合格證或合格封印;校準不合格的測量設備,根據情況作降級、停用或報廢等處理,并作相應標識。

4.4.4所有測量設備均應有表明其校準狀態的標識鑒定和校準記錄由能計處保存,保存期限為3年。

4.4.5使用單位在生產中發現監視和測量設備不符合要求,應對設備進行評價,做出記錄,并立即向動力分廠匯報,同時對該設備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校準、修理或更新等)。

4.4.6校準監視測量設備的標準設備,應由動力分廠安排專人負責管理、維護,標準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經培訓、取證。

4.5監視和測量設備的使用

4.5.1使用單位保證監視和測量設備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使用。

4.5.2監視和測量設備應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并保持其準確度。

4.5.3監視和測量設備應在鑒定或校準的有效期內使用,嚴禁超期使用,使用中如發現損壞或處于可疑的校準狀態時,應對其重新進行校準。

4.5.4監視和測量設備操作人員,應進行必要的培訓,熟練掌握操作使用步驟和方法以及維護和保養知識。

4.5.5操作人員要隨時觀察監視和測量設備的狀態,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上報和處理。

4.6監視和測量設備的維護和管理

4.6.1使用單位應對監視和測量設備進行日常性維護和保養,建立本單位監視和測量設備臺帳,保證監視和測量設備處于良好狀態,并做好維護保養記錄。

4.6.2動力分廠建立監視和測量設備管理臺帳,包括:名稱、設備類型、購進日期、使用期限、現存位置、檢定期限、目前狀況等內容。

4.7監視和測量設備的失效處理

4.7.1使用或維護人員發現監視和測量設備偏離校準狀態或者使用過程中發生損壞、過載或誤操作,致使監視測量值不正常或功能出現可疑,應暫?;虮O護使用并立即通知動力分廠;動力分廠對該設備進行修理、調整、檢定或校準合格后,才能投入正常使用。

4.7.2動力分廠應組織對測量設備偏離校準狀態的故障進行分析,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同時應記錄并保存對以往檢測結果有效性的評價。

4.7.3對無法修復或無修理價值的監視和測量設備,經使用單位負責人確認,報動力分廠和機動能源處負責人批準,按報廢處理程序進行報廢。

5附則

5.1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5.2本制度解釋權屬安全環保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