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項目工程報表工作規定流程

項目工程報表工作規定流程

2024-07-10 閱讀 4836

項目工程報表工作流程規定

1、工程報表分工程周報、工程月報表;

2、工程周報:

(1)根據本周工程項目施工完成情況,由各專業工程師統計編制各工程項目本周工程施工完成情況,項目主管負責組織匯總,按公司統一規定的格式編制上報工程管理部、造價合約部、工程總監;

(2)工程周報內容:本周工程項目的形象進度、質量情況、分部分項完成的實際工程量、工程施工中需要解決和存在的問題;

(3)工程周報時效性:在本周的星期日下午編制完成,下周星期一上午上班前報送;

(4)工程周報的名稱編號規定:×××工程項目,××××年××月××日;

(5)工程周報份數:一式四份,報送項目主管、工程管理部、造價合約部、工程總監;

3、工程月報:

(1)根據本月工程項目施工完成情況,由承包商根據合同約定、監理工程師條例和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按照工程建設備案制規定的標準工程報表格式編制;

(2)工程月報內容:本月工程項目的形象進度、質量情況、分部分項完成的實際工程量;

(3)工程月報的時效性:由承包商在每月25日前編制完成;

(4)報送監理工程師在五個工作日內提出審核意見;

(5)業主現場專業工程師、項目主管在三個工作日內提出審核意見;一個工作日內傳遞給監理工程師,由監理工程師將審核批準的工程月報送達承包商;

(6)工程月報份數:一式六份,承包商、監理工程師、業主的現場項目主管、工程管理部、造價合約部、財務中心;

(7)工程月報是工程項目月度投資完成情況的統計報表和月度工程進度款的支付依據,各專業工程師、項目主管、工程管理部、造價合約部必須認真履行職責,嚴格核算、審查,確保業主的投資利益得到保證。

篇2:車站報表管理制度

1、各項報表必須如實填寫,并注意備份。

2、各項報表必須在規定的上報時間前填寫完畢,不得遲報或漏報。

3、各項報表填寫人必須簽字并反主管領導審查簽字后方能上報。

4、各項報表必須逐月上報,一年后歸檔。

5、各項報表必須妥善保管,以備查驗。

6、各部門要做好保密工作,不得將報表內容泄漏給無關人員。

7、及時上報公司。

篇3:港口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報表制度

一、為切實加強全國港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做好港口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分析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突發事件應對法》和《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參照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安全生產事故統計報表》(國統函〔2006〕34號),制定本報表制度,擬報國家統計局批準后執行。

二、本報表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及時、準確地了解和掌握港口生產安全事故的相關信息,從而有針對性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減輕和消除事故引起的嚴重社會危害,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港口安全發展。

三、本報表制度統計范圍為全國從事港口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在運營中因安全問題引發的人員重傷及死亡的事故。

四、交通運輸部負責全國港口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工作,省級交通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港口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工作。各級交通主管部門應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及時上報港口生產安全事故情況和統計報表。

五、本報表制度包括港口生產安全事故快報表和季報表。

港口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若其為特別重大事故或重大事故,應填寫港口生產安全事故快報表,立即逐級上報至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交通運輸部;若其為較大事故,應填寫港口生產安全事故快報表,立即逐級上報至省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交通主管部門,省級交通主管部門應將該快報表上報至交通運輸部;若其為死亡1至2人的一般事故,應立即上報至當地的市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當地港口行政部門應將該快報表逐級上報至交通運輸部。總之,港口生產經營單位一旦發生死亡1人以上的事故,必須填寫港口生產安全事故快報表,并逐級上報至交通運輸部。

省級交通主管部門必須在每季度后10日前將統計期(即上季度)內本轄區發生的港口生產傷亡事故情況匯總,以報表形式按要求上報交通運輸部,沒有發生事故的省份要報送零事故報告。超過每季度后10日未報,應提前說明情況,如沒有說明情況的,則超過48小時后,視為拖延報告期限,視情節在行業內給予通報批評。

六、上報統計資料須標明單位負責人、填表人、聯系電話、報出日期,并加蓋單位公章。

七、快報表和季報表均以傳真件先期報送,正式文件可以后報,但應確保數據一致性。

八、出現錯、漏報事故報表的情況,發現后應及時報送更正后的報表。如超過48小時,一經發現存在問題,視為謊報,視情節在行業內給予通報批評。

九、有關單位及其統計人員必須按照《統計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要求,如實填報。

十、本制度由交通運輸部水運司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