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公司業務報表報送管理規定

公司業務報表報送管理規定

2024-07-09 閱讀 1762

**國際南方大區財務管理制度實施細則

--公司有關業務報表報送的管理規定

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及公司管理規范化要求的進一步提高,為規范業務報表報送流程及保證報表的及時準確,制定此管理制度。

總體原則:業務報表實行總經理負責制,所有業務報表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完全由總經理負責。報表的報送情況直接與總經理(部門負責人)的績效考核掛鉤(總經理合同中已有說明)。同時業務報表報送情況將在內部網通報,對于報表不及時,報表質量不好的部門給予大區通報。

一、業務報表的種類

1、業務流水報表,此報表是關系部門切身利益的重要報表,各部門務必及時、準確的報送,部門一旦拖延,將造成整個集團的所有財務報表的延遲。

2、月度業務統計報表,此表數據是財務分析的基礎,也是投資方比較關心的一張報表。

3、印刷費/出片費明細表及各地版成本明細表,此表亦關系部門切身利益,同時關系到財務結帳,出具財務報告等。

4、月度計劃表,此表關系到部門各項合理支出能否及時/高效審批。

二、業務報表的編制方法及注意事項

1、業務流水報表,依據部門當月實際刊出情況及當月實際業務情況編制,包括業務折扣/訂書/印刷單張/各地版的收入都要全額報送流水并標注清楚,各地版的收入還要分清內部收入和外部收入(內部收入是指各地**招商在本地刊物上刊而需要付給本地公司的業務)。流水報表必須報公司全稱,有多個公司名稱的應標注說明。各地版收入依據**國際內部業務往來定單(報財務的必須有對方財務簽字確認的)確認。

2、月度業務統計報表,本表相關要求見報表附注及相關說明。

3、印刷費/出片費明細表及各地版明細表,印刷費出片費的填制方法見印刷費出片費管理規定,各地版成本依據**國際內部業務往來定單(報財務的必須有對方財務簽字確認的)確認。

4、月度計劃表,表中支出部分要注明詳細用途及使用人等相關信息,要對應每一筆支出做出詳細計劃。計劃外支出不論金額大小,一律由公司總經理審批。詳細說明見報表說明。

三、業務報表的報送時間及報送對象

1、務流水報表,出刊后第二天,但不超過每月30日報送準確的流水報表給相關統計人員。

2、月度業務統計報表,下月10日前報給相關統計人員。

3、印刷費/出片費明細表及各地版明細表,下月3日前報給出納歸檔。

4、月度計劃表,每月15日前報送下月月度計劃表給公司總經理和財務經理。

以上報表以電子文本及紙文件(月度業務統計表除外)的形式同時報送財務相關人員。

篇2:車站報表管理制度

1、各項報表必須如實填寫,并注意備份。

2、各項報表必須在規定的上報時間前填寫完畢,不得遲報或漏報。

3、各項報表填寫人必須簽字并反主管領導審查簽字后方能上報。

4、各項報表必須逐月上報,一年后歸檔。

5、各項報表必須妥善保管,以備查驗。

6、各部門要做好保密工作,不得將報表內容泄漏給無關人員。

7、及時上報公司。

篇3:港口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報表制度

一、為切實加強全國港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做好港口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分析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突發事件應對法》和《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參照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安全生產事故統計報表》(國統函〔2006〕34號),制定本報表制度,擬報國家統計局批準后執行。

二、本報表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及時、準確地了解和掌握港口生產安全事故的相關信息,從而有針對性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減輕和消除事故引起的嚴重社會危害,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港口安全發展。

三、本報表制度統計范圍為全國從事港口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在運營中因安全問題引發的人員重傷及死亡的事故。

四、交通運輸部負責全國港口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工作,省級交通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港口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工作。各級交通主管部門應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及時上報港口生產安全事故情況和統計報表。

五、本報表制度包括港口生產安全事故快報表和季報表。

港口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若其為特別重大事故或重大事故,應填寫港口生產安全事故快報表,立即逐級上報至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交通運輸部;若其為較大事故,應填寫港口生產安全事故快報表,立即逐級上報至省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交通主管部門,省級交通主管部門應將該快報表上報至交通運輸部;若其為死亡1至2人的一般事故,應立即上報至當地的市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當地港口行政部門應將該快報表逐級上報至交通運輸部。總之,港口生產經營單位一旦發生死亡1人以上的事故,必須填寫港口生產安全事故快報表,并逐級上報至交通運輸部。

省級交通主管部門必須在每季度后10日前將統計期(即上季度)內本轄區發生的港口生產傷亡事故情況匯總,以報表形式按要求上報交通運輸部,沒有發生事故的省份要報送零事故報告。超過每季度后10日未報,應提前說明情況,如沒有說明情況的,則超過48小時后,視為拖延報告期限,視情節在行業內給予通報批評。

六、上報統計資料須標明單位負責人、填表人、聯系電話、報出日期,并加蓋單位公章。

七、快報表和季報表均以傳真件先期報送,正式文件可以后報,但應確保數據一致性。

八、出現錯、漏報事故報表的情況,發現后應及時報送更正后的報表。如超過48小時,一經發現存在問題,視為謊報,視情節在行業內給予通報批評。

九、有關單位及其統計人員必須按照《統計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要求,如實填報。

十、本制度由交通運輸部水運司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