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南朗醫院醫療糾紛處理程序告知書

南朗醫院醫療糾紛處理程序告知書

2024-07-11 閱讀 9238

附屬醫院醫療糾紛處理程序告知書

為了使您和其他患者以及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醫療糾紛發生后,我院將按照如下程序予以處理:

1、患者或代理人須向我院醫教科提出書面意見書,詳細陳述患者在本院門診或住院診療過程中,其認為醫務人員存在的過錯和因此造成不良后果的事實,及其要求意見。

2、我院醫教科和當事科室應患者提出的申請對病歷進行封存,或查閱、復印病歷資料,包括:門(急)診病歷、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醫學影像檢查資料、護理記錄、出院記錄等。復印病歷資料按規定收取工本費。

3、如有患者死亡的,醫患雙方當事人對患者的死亡尚不能確定死因或對死因有異議的,醫院應在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提請患方近親屬同意并簽署有關同意尸檢的文書,并盡快對死者進行尸檢;具備尸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超過上述時限,尸體的組織細胞就會發生自溶和腐敗,使尸檢結果失去可靠性)。

如因醫院或患者親屬拒絕對死者進行尸檢,或因拖延尸檢時間超過法定時限,導致影響對患者死因的判定的,由此引發的后果應由拒絕或拖延的一方負責。

尸檢所需的費用應按規定收費。死者遺體存放的時間一般不得超過2周。逾期不處理的尸體,醫院將報江陽區衛生局批準,并報瀘州市江陽區公安分局備案后,由我院按照規定進行處理,請患方親屬理解和支持。

4、我院醫教科負責向有關科室了解診療過程及科室意見,并與患者(或代理人)的投訴書一道同時提交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小組。醫療質量管理小組在收到患方投訴書之日起5―10天內應作出結論性意見。進行尸檢的病例,可自尸檢報告發出之日起計算時間。

5、我院醫教科負責將醫院書面答復的意見告知患者或其委托代理人,如果患方對我院書面答復的意見有異議,可持我院書面答復的函件向瀘州市江陽區衛生局提出或與我院共同委托瀘州市醫學會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申請;若一方對市級醫學會的鑒定結論不服,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瀘州市江陽區衛生局申請省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6、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我院可與患方就醫療糾紛的處理進行協商解決。若協商不成,患方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篇2:市醫院醫療糾紛防范措施

z市醫院醫療糾紛防范措施

為杜絕我院醫療事故及糾紛的發生,針對我院的實際情況,主要在以下幾方面進行防范,望各科室認真執行。

(一)對“重點人”要采取雙向控制

既要注意典型病例中的急診、危重、搶救、疑難、需手術等病例,也要注意個別非典型病例:對醫、護、技術員中既要注意新畢業人員或經驗不足的實習進修的人群,也要注意對工作馬虎,責任心不強的人群,以加強管理。臨床實踐中醫療缺陷發生的主要原因還是醫護人員方面。因此,對衛生手術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樹立“病人至上,服務第一”的思想十分重要。為了提高衛生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必須抓好“三基三嚴”的教育,使之經常化,從整體上提高醫院的業務素質,是保證醫療安全、防范缺陷的基礎。

(二)注意醫療活動的動態分析,及時發現問題的苗頭,做到主動防范

如當某時期夜間急診手術增多或產科產婦增多時,就應對這類科室加以重視與注意。同時要強化人員、技術的分級管理、層層負責、相互監督,做好醫療活動的全程動態質控工作。

(三)狠抓三個落實

即技術崗位責任制的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和各項技術操作常規的落實,如門診急診的崗位責任制、首診負責制、三級醫師查房制、術前病歷討論制度、護理工作中的“三查七對”及注射室、處置室、手術室的消毒隔離制度等。減少以至杜絕工作不認真和違規操作等現象。

(四)把好醫療活動的“關鍵環節”

如手術前討論、輸血血型核對、麻醉過程觀察、設備性能狀況、分娩等容易發生問題的環節,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強防范措施。

(五)針對個性、區別防范

1、醫生:診斷、治療、手術決策,病情觀察、材料(病歷)的綜合分析等,主要防范措施是工作態度認真,工作作風嚴謹,堅決、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及技術常規。

2、護士:堅守崗位,工作認真仔細,嚴格做好“三查七對”,針對病人特點(生理、心理)做好相應的護理工作。

3、醫療科室:往往因送檢、回報單據管理不嚴,造成丟失、破壞和填寫不認真,以及某些人圖省事或怕擔責任而抄襲他人結果,影響臨床醫生的診治,甚至發生偏差。防范上述問題要加強人員管理,端正工作態度,提高業務水平,提倡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的做好工作。

總之,醫療缺陷的防范就是對個人講認真,嚴要求,以個人醫風塑造良好的院風,以院風塑造好行風,從每個人做起,人人為醫療安全貢獻力量;醫療缺陷的防范就是對群體講嚴格管理,強化醫療安全管理和質量控制。只要群體之中每個人都認真負責,只要多環節中每個環節都能保質保量,醫療缺陷的發生是可以避免的。

篇3:醫院醫療糾紛考核辦法

z醫院醫療糾紛考核辦法

為了強化全院職工醫療安全意識,切實搞好醫療服務,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最大限度的減少醫療糾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我院實際制定本辦法。

一、醫療糾紛處理范圍:

凡患者在就醫過程中,對本院醫務人員診療和醫療服務工作不滿意,造成患者投訴、上訴、在媒體曝光、經濟賠償、司法訴訟等情況者,均按醫療糾紛處理。

二、醫療糾紛處理實行院、科兩級負責制。

(一)科室處理:醫療糾紛發生后首先由科室進行處理(患者投訴到職能科室要先轉到科室處理),當事人及科主任應及時與患者溝通解釋,化解矛盾,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回避及上交矛盾,努力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對造成糾紛的當事人,科主任有權對其進行批評教育、經濟處罰以及調整當事人工作崗位。凡由科室自己解決處理的醫療糾紛(涉及經濟問題,科室自行承擔),醫院不再追究個人責任,不記入醫院的糾紛檔案。

(二)醫院處理:

1.科室不能自行解決的醫療糾紛,科室應及時上報主管部門,主管部門按《醫院投訴管理辦法》規定的程序進行辦理。

2.主管部門接到患者投訴,要立即與當事科主任聯系,能立即解決的馬上解決,對于較復雜的問題,須在2日內完成登記、建檔及調查,3個工作日內向院領導提交初步處理意見,經院領導批準后于5個工作日內給予患者正式答復。

3.凡由醫院調查處理的糾紛,責任人、當事科室在接到通知后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向主管部門送交有關糾紛(或差錯事故)事實經過的陳述材料、當事人(或科室)技術申辯材料、科室處理意見,并隨時接受院內專家會議的查詢,任何科室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調查。在醫院主管領導和主管科室與患者協商解決的過程中,當事科主任和責任人必須全程協辦(如果科室及個人不配合,承擔糾紛賠償總額的20%)。較大糾紛協商解決后要將經公證、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等程序認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書存檔。

4.凡涉及司法訴訟程序的糾紛,當事科室和責任人必須積極配合醫院舉證、取證,準備材料,并隨時準備接受司法查詢。

5.在處理醫療糾紛中涉及的減免醫藥費、公證費、訴訟費、鑒定費等均列入賠償總額。

6.對本院專家會議意見或對醫院做出的初步處理意見有異議的,科室和個人可以寫出書面材料要求復議,但經院辦公會復議后做出的最終處理決定,科室和個人必須無條件服從。

三、醫療糾紛的分類及處理:

1.因醫務人員、窗口崗位人員服務不到位引起的患者不滿,查實后根據醫院《科室管理及醫德醫風考核細則》予以考核。

2.因醫務人員責任心不強而出現工作差錯,但未造成嚴重后果,未造成醫院賠償,視情節給予責任人200-500元罰款、通報批評并記入糾紛檔案。

3.因醫務人員違反規章制度或技術操作常規而引發的醫療糾紛,經質量與安全委員會討論認定在診療過程中確有過失,并造成不良后果的:

A、造成醫院賠償10000元以下者,賠償金額由科室和責任人各承擔10%,同時扣罰責任人1個月獎金;

B、造成醫院賠償10000元-50000元者,賠償金額由科室和責任人各承擔10%,扣罰科主任1個月系數獎,扣罰責任人2個月獎金,取消當年評優評先資格;

C、給醫院造成惡劣影響,造成醫院賠償50000元以上者,賠償金額由科室和責任人各承擔10%,科室進行整頓,扣罰科主任2個月系數獎,給予責任人扣罰3個月獎金,待崗、行政處分,記入醫院糾紛檔案。(每例科室及個人承擔20000元封頂,科室承擔部分追溯至事發當月)(科室部分含護理)

4.由于醫療糾紛或工作嚴重失誤,導致醫院被新聞媒體曝光或在上級和主管部門檢查中被通報批評等,給醫院聲譽造成惡劣影響者,除按上述條例給予處罰外,還要另行對當事人及科主任給予經濟處罰和行政處分。

四、有關事項。

1.能否杜絕醫療糾紛將作為考核科室管理和個人業績的重要內容,凡全年無投訴的臨床、醫技科室,年終進行表彰。

2.醫院每季度對醫療糾紛情況進行通報。記入醫院醫療糾紛檔案的科室和個人,實行評優一票否決制。

3.特殊情況,經院辦公會討論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