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橋梁涵洞工程監理一般要求

橋梁涵洞工程監理一般要求

2024-07-11 閱讀 6540

橋梁及涵洞工程監理一般要求

㈠.在熟悉設計文件基礎上,監理工程師應會同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承包單位赴現場核對設計文件,并參加由設計單位進行的技術交底。監理工程師應重點了解:

1.現場地形、地貌、水文和地質條件。

2.橋涵的結構、孔徑、跨度及與其他建筑物的協調。如能否保證設計預估的洪水、流冰、流木、泥石流、漂流物等安全通過,橋梁基礎的深度是否滿足沖刷的要求。

并應考慮水流沖刷對上下游的影響,確保橋涵附近路堤的穩定,便于養護維修。

3.橋涵的平面位置、設計高程和主要結構尺寸。

4.設計中考慮采用的施工方法、技術措施、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等。

5.采用的設計標準、結構細節的質量要求。

㈡.監理工程師督促承包單位全面了解設計要求和意圖,結合現場情況,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在重要部位施工時,還應編制施工方案、技術措施及施工工藝細則,報監理工程師審批。

㈢.在審批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工藝、施工方案時,監理工程師除考慮滿足規范及設計要求外,應重點審查工藝是否合理,施工方法是否安全可靠有效,施工平面布置是否符合現場的條件以及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的要求。

㈣.施工單位的工地試驗室應具備相應的資質,如無工地試驗室,施工單位應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試驗室進行原材料檢驗和工地日常試驗。委托的試驗室資質證明資料應報監理工程師審查。

㈤.從事地基基礎及主體工程檢測及試驗的單位,必須具備省(部)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資質證書和計量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計量認證合格證書(其中樁基檢測單位必須具有鐵道部資質),監理工程師監督檢查。

㈥.在基礎及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當發現地質狀況或施工情況與設計不符或出現異常情況時,監理工程師應指令承包單位停止施工,會同建設單位、勘察設計單位和承包單位共同分析情況,提出處理意見消除質量隱患,并應形成文件資料。

㈦.進場的工程材料、半成品、構配件和設備等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監理工程師應檢查相關質量文件,并按規定抽樣試驗,經鑒定合格后,方批準使用。施工中使用的各種機械、設備和設施,承包單位使用前應進行全面檢查鑒定,經試運轉合格后,方準使用。監理工程師應對此監督,并要求施工單位經常檢查,定期校核、標定。

㈧.橋梁預施應力使用的張拉設備及儀表應符合下列要求:

1.張拉千斤頂噸位宜為預應力筋最大設計張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倍。使用前必須由有資質的試驗檢驗部門進行標定、校正,校正系數不得大于1.05。校正有效期為一個月且不超過200次張拉作業。張拉千斤頂的行程應滿足張拉工藝的要求。

2.壓力表應為防振型,最大讀數應為預應力筋最大設計張拉力對應壓力值的1.5~2.0倍。精度不應低于1.0級。首次使用前必須經計量部門檢定。使用期間必須定期檢定,檢定有效期為一周。當使用0.4級壓力表時,檢定有效期可為一個月。

3.油泵的額定壓力宜為預應力筋最大設計張拉力對應壓力值的1.5倍。油箱容量宜為張拉千斤頂總輸油量的1.5倍。

4.張拉千斤頂、壓力表和油泵等應配套標定、配套使用,并應建立卡片檔案備查。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異常現象時,應重新標定。

㈨.橋涵施工中,凡涉及模板及支架安裝和拆除,鋼筋原材料、加工、連接和安裝,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設計、施工和表面質量的檢驗,砌體原材料和砌筑質量的檢驗,預應力施工原材料、預應力筋制作與安裝、預應力筋張拉或放張和封端的檢驗都必須符合鐵道部現行《鐵路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03的規定,質量具體控制見第五章第三節的內容。

篇2:涵洞工程的監理規定

涵洞工程的監理工作辦法

涵洞地基處理和明挖基礎的施工見前面基礎部分的有關規定。涵身外觀要求混凝土大面平整,色澤均勻,接茬處無較大錯臺、跑模現象。砌體選料得當,組砌整體均勻,砌面基本平整,砌縫符合規定,勾縫無明顯缺陷。各涵節間相接基本順直,排水通暢。

㈠.裝配式涵洞

1.承包單位應對裝配式混凝土涵洞涵節進行檢查驗收,監理工程師檢查產品合格證,并進行抽查。

⑴.裝配式涵節的制作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5-2003的規定。要求承包單位每10節檢查不少于1節,監理工程師抽查鋼筋混凝土圓管涵節的長度、內外直徑、管壁厚度,鋼筋混凝土矩形涵節的長度、寬度、高度、頂底板厚度。

⑵.裝配式涵節內外壁表面應光滑圓順,端面平齊。如有蜂窩麻面,每處面積不得大于3.0cm×3.0cm,深度不得超過1.0cm,總面積不得超過全面積的1%,并不得露筋。

2.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預制構件,在裝卸、運輸過程中應防止碰撞,使用前應對質量進行檢查驗收。成品涵節的質量、規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監理工程師檢查出廠合格證及驗收記錄。

3.現場預制涵節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裝配。要求承包單位進行一組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試驗。監理工程師見證檢測。

4.涵節接縫必須順流水坡度安裝平順。當壁厚不一致時,每一錯臺段內底面應調整平齊。承包單位和監理工程師全部檢查。

5.裝配式涵洞裝配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應符合《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5-2003的規定。要求承包單位每座涵全部檢查。監理工程師抽查軸線、流水面高程、涵身長度、相鄰管節底面錯臺量。

㈡.就地制作涵洞

1.混凝土涵身必須先澆筑底板(包括下梗肋),當底板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50%后,再施工中、邊墻及頂板混凝土。分次澆筑時,邊墻的施工縫不應設在同一水平面上。要求承包單位進行一組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試驗,監理工程師檢查試驗報告。

2.預制拱圈、蓋板的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5%后方可吊裝。涵身強度必須達到設計強度后,才可分層對稱填土。要求承包單位進行一組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試驗,監理工程師檢查試驗報告。

4.預制混凝土蓋板、拱圈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5-2003的規定。要求承包單位每10件檢查不少于1件。監理工程師抽查鋼筋混凝蓋板的長度、寬度、厚度、對角線差,混凝土拱圈的長度、寬度、厚度。

5.混凝土涵洞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5-2003的規定。要求承包單位對每座涵全部檢查。監理工程師抽查邊翼墻和中墩距設計中心線位置、墻頂和拱座頂面高程、孔徑、涵長、厚度、涵身接頭錯臺量。

6.砌體涵洞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5-2003的規定。要求承包單位對每砌筑段全部檢查。監理工程師抽查砌體邊線距設計中心線位置、頂面高程、相鄰石(砌)塊邊線錯臺量、涵洞孔徑、砌體厚度。

㈢.渡槽和倒虹吸管

1.渡槽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5-2003的規定。要求承包單位全部檢查。監理工程師抽查槽身軸向位置、槽身流水面高程、槽梁尺寸。

2.倒虹吸管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5-2003的規定。要求承包單位全部檢查。監理工程師抽查軸線位置、水平管流水面高程、水平管長度、水平管內壁側面及底面管節錯臺、豎井尺寸、豎井頂面高程。

3.檢查渡槽和倒虹吸管的連接處是否按工藝要求施工,必須做到密封、不漏水。監理工程師應重點檢查。

㈣.頂進涵

1.頂進涵作業前,承包單位必須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和頂進施工工藝設計,并按規定報監理工程師及相關部門審批。監理工程師應檢查頂進所需的各項設備、材料、人員等是否足夠,檢查技術交底等準備工作是否充分,符合要求方可施工。要求承包單位頂進作業時必須嚴格按審批方案實施。

2.框架涵外形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和制作允許偏差應符合《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5-2003的規定。要求承包單位全部檢查,監理工程師抽查框架涵的寬度、軸線長度、邊墻厚度、頂底板厚度。

3.監理工程師檢查頂進設施和線路加固是否符合施工工藝設計要求。頂進設備應依據設計最大頂力選定,千斤頂的頂力應按規范和施工需要保留足夠的儲備量。線路加固具體施工須按鐵路部門的要求實施(如扣軌等),要特別注意施工期間的沉降觀測,確保萬無一失。

4.工作坑放線應保證精度,為保證箱涵頂進的施工質量打好基礎。如地下水位較高,應采取排水或降水措施,保證施工質量和安全。后靠背雖為臨時結構,但在施工中非常重要,因此應嚴格設計要求進行質量控制。

5.混凝土必須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頂進。要求承包單位進行一組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試驗。監理工程師檢查混凝土試驗報告,同時要檢查防水層和防護層是否按設計完成。

6.頂進之前,重點檢查滑板的強度、剛度、穩定性、抗滑移能力、導向限位系統(平面位置及坡度)及地基承載力。頂進過程中要及時糾偏,因不同原因造成左右偏差、涵身前端上翹或"扎頭"(偏低)時應分別采取不同的措施進行調整,處理"扎頭"時應進行必要的地基處理。頂進完成后,應盡快補齊刃腳,經復測符合要求后方可完工。主體頂進就位后,應及時施工端翼墻。

7.框架涵頂進后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5-2003的規定。要求承包單位每座涵全部檢查。監理工程師抽查中線和高程。

8.涵管頂進后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5-2003的規定。要求承包單位每座涵全部檢查。監理工程師抽查高程、中線、管節錯臺。

㈤.端翼墻及附屬工程

1.混凝土端翼墻及附屬工程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5-2003的規定。要求承包單位對每座涵全部檢查。監理工程師抽查端、翼墻距設計中心線距離、出入口流水面高程、出入口流水面高程的表面平整度和結構尺寸、帽石尺寸。

2.砌體端翼墻及附屬工程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5-2003的規定。要求承包單位每座涵全部檢查。監理工程師抽查端、翼墻距設計中心線距離、出入口流水面高程、出入口流水面高程、墻體的表面平整度和結構尺寸。

3.涵洞處路堤缺口填筑應在涵身結構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填筑除符合鐵道部現行

《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4-2003)橋涵缺口路基填筑有關規定外,必須從涵身兩側同時對稱、水平、分層填筑,并碾壓密實。當涵頂填土厚度超過1.0m后,方可通行大型機械。涵身兩側1m范圍內的填土不得用大型機械施工,宜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機械的方法夯填密實。

4.護錐及出入口鋪砌要求砌體選料得當,砌面基本平整,砌縫符合規定,勾縫無明顯缺陷,棱角基本順直。涵洞進出口的溝床應整理順直,鋪砌工程與排水設施、道路的連接應順直。混凝土表面平整,色澤均勻,棱角、線條基本順直。

5.欄桿、扶手應無明顯缺陷,涂裝符合合格標準,預制組裝構件表面平整,配件齊全,安裝牢固,扶手基本順直。監理工程師驗收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