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單棟住宅結構施工技術措施

單棟住宅結構施工技術措施

2024-07-11 閱讀 3201

單棟住宅結構工程施工技術措施

1、挖土:

采用單斗挖掘機挖土,挖土放坡比例為1∶0.33,在挖土作業時,每班組工作人員必須做好施工記錄,建立交接班制度。土方工程中土方挖好后,按設計標高進行基槽修整。

2、條基墊層

砼墊層標高布置施工結束后,按設計進行墊層施工,并在墊層上彈線進行下部施工,墊層C10。

在墊層施工完畢后,砼強度滿足要求后,開始砌磚模,進行鋼筋綁扎,進入砼施工。

3、基礎鋼工程:

i.鋼筋運到現場應根據品種規格,按批次分別堆放,鋼筋制作時采用切斷機,鋼筋長度要求準確,其允許偏差為±10mm。

ii.Φ20以上鋼筋采用焊接(電弧焊),經焊接實驗合格后,方可正式施工。

iii.鋼筋在分項工程(前項)工程檢查合格后,進場,并在鋼筋復試合格后,方可進行施工。

iv.鋼筋在制作時,必須根據技術員所給定的鋼筋下料單進行制做。

v.安裝時配置的鋼筋不得變形,松脫和開焊,鋼筋綁扎和焊接的接頭長度必須符合要求,且在任何情況下,受拉鋼筋搭接長度不小于300mm,受壓筋不小于200mm,焊接接頭距鋼筋彎折處不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但不宜位于構件的最大彎矩處。

vi.各受力鋼筋之間的綁扎接頭位置相互錯開,接頭受力的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符合下列規定:受拉區不得超過20%;受壓區不得超過50%。

4、地下室剪力墻、柱模板施工

本工程模板采用膠合板模板,膠合板與砼接觸一面做防水耐磨處理(刷環氧涂膠)、板面豎向用100×50木方做板肋,按間距300排列。

1)剪力墻模板

A、墻板采用Φ14穿墻螺栓,雙向布置@600,用雙根鋼管和鑄造型圓卡連接,豎向扣件間距1200,兩根鋼管做豎向加固,豎向鋼管直接與內排架支撐連接。支模方法詳見附圖。內排架應設剪力撐、斜撐,在底板澆灌混凝土時可距外墻3m,預埋短鋼筋,作外墻板內拉固定。

B、穿墻螺栓Φ14圓鋼加工成兩端絲桿形,使用在外墻時加焊防水止水鋼板,并在兩端加焊圓鋼墊片夾兩邊墻模,詳見附圖。考慮到今后要割除外墻螺栓并修補表面砼,因此圓鋼墊片前加裝一小木塊。拆模后鑿除木塊,割除螺栓用防水砂漿抹平。

C、外墻施工縫處,清理干凈后,封模前,在施工縫處內外兩側貼海綿膠帶,以防接頭處漏漿。

E、內墻模板施工與外墻基本相同。

2)柱模板

柱模采用多層膠合板配木方制作,外墻柱子拉桿螺桿按外墻施工,內柱拉桿螺桿采用重復使用的方法。柱子支撐采用內排架固定。柱模板根據砼澆筑高度決定豎向開施工門,柱模板施工方法。

柱、墻模板的質量除必須滿足驗收規范外,砼表面要達到清水砼面要求,所有邊角和接縫處用手提砂輪磨光、磨平。

施工縫的模板要處理好接頭,模板與施工縫處下口先貼海綿膠帶,插筋處模板可作成兩塊鋸齒形拼接,為防止漏漿可用橡皮條封釘。所有門窗、設備洞孔等均考慮用木襯模做假口,注意做牢固,安裝準確,拆除方便,同時應注意接縫。

模板拆除:應分類堆放整齊,模板安裝時按從下而上順序施工,注意先選配模板和鋼管,切忌亂割亂鋸,零件應用工具箱裝好以便重復使用,裝拆前必須對操作人員進行交底,作好心中有數合理安排工作,拆除時嚴禁亂拆亂撬,人為損壞材料,模板拆除按裝配時的相反順序進行,模板使用前后要清理干凈,并涂刷保護劑或脫模劑。

3)梁板支撐

采用鋼管排架體系,在梁板下扣件用雙扣件(等卡),當頂板梁梁高大于600mm時,加對穿螺栓予以加固,梁模用多層膠合板,背面用木方加肋,梁底模用多層膠合板加肋,寬度超過300的用3根以上肋模板配制,梁底模和支撐應考慮后拆,樓板板模和梁側模考慮先拆,注意支模的方式要滿足施工要求,詳見附圖。以便材料周轉,樓板的鋼管排架支撐體系選用鋼管必須符合尺寸要求,嚴禁搭好后再亂割鋼管,鋼管較短時可用兩只萬能扣件連接短管,但必須只能連接一次,并且把這種支撐桿有意錯開。排架要加強縱橫向聯系,應設斜撐及剪刀撐,用鋼管扣件連成整體,步距小于腳手架步距,開間交通不便處應考慮用長短適宜的鋼管,嚴禁隨意留縫,板施工時,嚴格控制模板標高和平整。

模板施工好后要清理模板表面垃圾(注意留沖洗口),要刷好脫模劑,模板拆除時要注意程序,先拆排架支撐,后拆模板,最后拆梁模,注意從拼接縫處順序撬夾板,要做好臨時操作架和安全防護措施,模板要及時堆放好,清理干凈,以便再用,模板拆除后的砼,表面均達到外光內實,邊角整齊、表面平整光潔。

樓板施工要強調分區流水程序,以便安裝人員鋪設管道,注意先施工梁墻,后完成平臺,考慮到扎筋需要,可先完成梁模半側和墻模半側,以便綁扎大梁鋼筋,操作人員這時也好在平臺上操作,最后封另半側模板,同平臺一起收尾。

4)地下室墻、柱、樓板施工技術措施

(1)豎向鋼筋在綁扎施工中要臨時加立固定支架以保證施工方便和質量,對樓板的上層水平筋要做好保護措施,嚴禁亂踩,墻板豎筋要沿高度按間距1000與水平筋點焊以控制間距。

(2)按規定要求編制隱蔽驗收計劃,彈標出各軸線或部位位置,組織檢查,避免漏項。

(3)不論采用什么方式的砼澆筑,在砼施工中均應搭設牢固、可靠、方便的施工操作平臺和循環交通道路,確保操作方便和人員安全,樓板施工時也必須另鋪設澆筑砼的操作平臺,嚴禁將工作面直接做平臺使用,防止施工荷載引起的模板偏位。

(4)樓板澆筑砼中要配備測量人員、粉刷工人,隨澆隨抹平整樓面,以便下次施工方便,注意看護和及時保養砼。

(5)注意在前道工序完成后及時清理雜物和現場,保持現場整潔并為下步工作創造良好的工作面。

5)地下室外墻抗裂

建筑工程地下室外墻裂縫,在實際工程施工中較多見,尤其是設計使用高強度砼時更為常見。為此本工程的地下室主體結構施工中,特采取如下抗裂措施:

(1)縮短地下室外墻的一次性澆筑長度,分段澆筑,有效地削弱溫度收縮應力。

(2)縮小外墻螺紋鋼水平筋的間距,以增強鋼筋抗收縮能力,即將原外墻設計的水平筋以滿足設計要求的每米寬鋼筋面積為原則,規格下降一檔,并增加鋼筋根數,以求達到減少水平鋼筋間距的目的,鋼筋間距宜不超過100mm。

(3)根據圖紙設計要求,混凝土中摻入6-8%(按試驗結果)的HEA抗裂膨脹劑,減少砼自身的收縮變形。

(4)在滿足混凝土設計指標要求的前提下,嚴格控制水泥用量,水灰比及粗細骨料的含泥量。

(5)混凝土澆筑時,在振動界限(即混凝土經振搗后尚能恢復到塑

性狀態的時間)以前,給予二次振搗。此時振動棒以其自身重力插入混凝土振搗,棒小心慢速拔出后混凝土能自動閉合。這樣就能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細骨料,水平鋼筋下部產生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與鋼筋握裹力。

(6)組成3-4人的專人小組輪流值班,以及加強對砼的養護,防止砼水分快速蒸發,保證養護期內混凝土表面隨時保持濕潤。

砼施工:砼攪拌每棟選用強制式砼攪拌機兩臺,配膠輪手推車20臺,作為水平運輸工具。砼澆注時采用插入式振搗棒3套,并且嚴格控制水平標高。

5、砼施工技術措施

1)水泥、砂、石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并復試合格后方準使用。水泥采用普硅32.5#水泥,砂采用中砂,石采用2-4碎石。

2)計量采用磅秤人工計量,并準確記錄,砼材料重量允許偏差,水泥±2%,粗細骨料±3%,水、外加劑±2%。

3)機械攪拌:

A、各材料的用量必須符合配合比要求,不得任意增減,每次攪拌用量不得超過攪拌機標準容量的10%。

B、材料投入順序為:石子--水泥--砂子--水。

C、在攪拌過程中,嚴禁邊出料邊進料,應將攪拌機內上一次攪好的砼出完后,方可再次投料,攪拌時間不少于1.5分鐘。

4)砼運輸:在砼運輸過程中應盡量減少運輸次數,縮短運輸時間。砼設集中攪拌站,并利用砼泵進行水平運輸,塔吊配合進行垂直及水平運輸。完畢為止的時間不超過120分鐘,砼運輸車不得漏漿,并保持較好的和易性和坍落度,雨季施工在運輸距離較長時,砼必須覆蓋。

5)砼澆筑

混凝土運至施工現場,應隨即進行澆筑,并在初凝前澆筑完畢。在基土上澆筑混凝土時,應清除淤泥和雜物,并應有排水和防水措施。

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應嚴格保持鋼筋平直,位置和保護層厚度正確。并應嚴格保持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位置正確。

澆筑過程中,操作人員嚴禁在模板,支撐和鋼筋上行走,應隨時將模內鋼筋的臨時木支撐和混凝土厚度木標志抽出,不得埋入混凝土內。

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不應超過2米,當超過2米時,使用混凝土斜槽進行澆筑。

6)砼振搗

振動器安放在牢固的腳手板上,不應放在模板支撐或鋼筋上。使用振搗器時,振搗器應斜向插入,與混凝土表面成45度角。插入式振動器應自然沉入做到"快插慢拔",當振搗棒端頭即將露出混凝土表面時,應快速拔出振動棒,拔出時不停轉,以免造成空腔。

每插點應掌握好振搗時間,過短過長都不利,每點振搗時間宜為20S~30S。應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沉落和不再出現氣泡和表面不再呈現浮漿為度。

7)砼養護

在澆筑完畢后12小時,或當砼表面收水即加以澆水及覆蓋,養護時間為7天,每日灑水次數為4次。

收貨部制度

篇2:酒店廚房組織結構各崗位職責

酒店廚房組織結構及各崗位職責

一、廚房組織結構

為了酒店的營銷運作,根據生產目標控制生產過程的浪費,制定切合實際有用的組織結構,建立明確的崗位分工,將人員進行科學的勞動組合,使每項生產都有具體的人直接負責。

二、廚房各崗位職責

設計廚房組織機構最終目的是為了有效地組織生產,使廚房各部門運轉正常,各項工作都有人負責。對崗位規定工作職責、組織關系、技能要求、工作程序和標準。使崗位的每個員工都明確自己在組織中的位置,工作范圍,工作職責和權限,知道向誰負責,接受誰的督導,同誰在工作上有必然的聯系,知道工作要承擔責任。

1、行政總廚職責

工作計劃:

①、根據餐飲部的經營目標、方針和下達的征稅指標,負責各餐廳的菜單籌劃更換,負責產品規格的制訂。

②、對大型的、重要的宴會、酒會、冷餐會親自制訂菜單,親自制定進貨計劃和生產安排,并進行檢查和督導,保證獲得信譽盈利。

③、根據市場情況,作好食品節和食品周的計劃。同時根據廚房的技術情況、市場貨源情況、庫存情況作好特選菜和推銷菜的籌劃。

④、根據銷售和預測,作好日常生產量的下達計劃,嚴格控制庫存和剩余食品。

⑤、制訂廚房生產運行程序的工作和工作規范。

⑥、根據產品要求,組織制訂原料的質量規范并對采購部門提出上述要求。

⑦、制訂新產品開發,試驗和運用方面的計劃,樹立本店的餐飲風格。

⑧根據生產要求,制訂廚房設備、工具、用具的更換添置計劃。

⑨負責菜肴的規格制度,組織制定標準菜譜或分別制訂各流程的生產規格,并以此來檢查生產規范。

⑩制訂廚師的業務培訓計劃。

組織管理:

①、組織和指揮廚房工作,監督食品制備,按規定的成本生產優質產品,滿足顧客需求。

②、計劃各餐、督導,檢查協調各廚師長的工作,負責對他們考核,評估。

③、根據各廚房的生產特點,編制工作時間表,檢查下屬出勤情況。

④、根據廚師的業務能力和技術特長,決定各崗人員的安排和調度工作。

⑤、根據酒店要求,制訂廚房工作的規章制度和直接下屬的崗位職責。制訂各項工作的控制、檢查表。

食品制作:

①檢查開餐前的各項準備作。

②檢查食品制備方法和操作規范。

③檢查各份菜肴的數量規格。

④對已烹調的菜肴品嘗試味。

⑤檢查裝盤規格和盤飾要求。

⑥檢查生產過程中的衛生情況。

⑦檢查出菜肴速度和溫度。

⑧指導廚師長和廚師做精細的烹調。

⑨對食品原料的利用,貯藏進行檢查控制,保證菜肴符合成本核算。

食品銷售:

①、定期征求餐廳對產品質量和生產供應方面的意見,并將意見實施解決。

②、對直接下屬與餐廳協作的原則和要求,并進行協作方面的指導。

③、重視客人意見,處理客人對廚房生產方面的投訴。

其它方面:

①、負責廚房生產任務的安排和協調。

②、負責對廚房環境和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檢查。

③、檢查員工的儀容儀表和個人衛生,使之符合酒店的要求,提醒員工遵守員工守則,并對他們的行為負責。

④、做好廚師的技術檔案工作的行為負責。

⑤、監署有關工作方面的報告與申請。

2、湘、粵、西餐總廚職責:

①、接受行政總廚的指令,并匯報工作。

②、制訂主管工作職責,負責對主管的考核評估,根據其工作實績提出獎懲意見,報行政總廚批審。督導和協調班組工作。

③、根據廚師的業務水平,提出崗位人員的安排和調動方面的建議,根據生產要求編排工作班次。

④、參與菜單,產品規格、食品采購規格的制訂,參與新產品的開發和研究。

⑤、對本廚房的生產進行策劃,根據菜單和銷售情況,每天提出所需原料的訂貨要求。

⑥、每天根據菜單和生產任務,指揮各組做好工作。

⑦、開餐供應時現場指揮,并督促檢查,保證菜品質量、規格和出菜速度符合酒店要求。

⑧、親自負責和參與大型宴會和重要客人的菜肴烹調工作。

⑨、制備供應工作結束,督導各班組做好清掃、收藏、安全工作。

⑩、督導廚房員工人儀表,衛生,提醒下屬對員工守則的執行并對他們的行為承擔責任。鑒署有關材料告假等申請。

3、主管的職責:

①、作班次編排,合理安排休息。

②、制訂各崗位的工作職責,考核本班廚師的工作,依據工作實績提出獎罰建議。

③、參與崗位工作、承擔崗位職責。

④、掌握當天菜單和任務情況,并將任務明確分配給各崗。

⑤、開餐的準備情況檢查和實施,保證產品質量,工作標準。

⑥、指揮班組衛生工作和能源開關安全,負責設備和食品貯存。

⑦、每天提出本部的訂貨要求,定期向總廚匯報工作,使上級清楚班組的工作,生產情況。

⑧、每周進行工作班次編排,合理安排休息。

4、廚師職責:

①、接受主管的工作指令,掌握當天的供餐菜單,明了工作任務,按手續領取原料。做好每餐的開餐準備工作。

②開餐前對工作檢查一次,并承擔責任,對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匯報。

③操作中嚴格按操作程序和產品規格、標準執行,注意衛生、安全檢查和節約。

④操作中發現問題應及時匯報:

食品質量不符合要求;

上道工序的操作不符合要求;

操作的設備有異常現象;

工具或用具不敷使用;

⑤負責操作處的設備保養和工具清潔及收藏。

⑥負責工作結束后的原料收藏,工具清潔、環境衛生的清潔、能源的關閉。

⑦接受上級的其它任務。

5、衛生、設備主管職責:

①、該職位由各班組主管輪值擔任或各班組員工擔任,使整個廚房員工對衛生設備工作加以重視。

②、每天工作中督促衛生專干加強廚房衛生工作。

③、加工食物原料用的設備、廚具(如廚刀、絞切機、拌面機等)保持清潔衛生。

④、控制烹調設備和工具不良氣味的產生,并提

高設備效率。

⑤、對冷藏清潔消毒設備加以維護,根據操作程序,督促清潔衛生工作。

a、設備種類;

b、清理時間;

c、拆卸、洗刷、安裝步驟;

d、安全注意事項。

e、洗刷沖洗、消毒用的潔劑、消毒劑的性質、數量和水溫。設備、餐具以及環境的衛生程度取決于管理者和全體員工對清潔衛生的重要性認識程度和對自身的要求及自身的具體工作,因此設置該主管,以輪值形式是教育、訓練員工的重要崗位。

篇3:酒店工程部組織結構

酒店工程部的組織結構

酒店工程部組織結構是工程部內部分工協作的基本框架。它通過事先規定工程管理的對象、工作范圍和聯絡路線等,保證酒店工程管理活動有序而高效地進行。

依據酒店類型、規模、經營目標等不同,工程部一般有三種可供選擇的組織結構,即專業制、區域制和運營制。一般而言,小型酒店(300間客房以下)或新開業的酒店多采用專業制組織結構;單體大型酒店(600間客房以上)或功能區較為分散的度假酒店多采用區域制組織結構;中型酒店(300~600間客房之間)和連鎖酒店更適合采用運營制組織結構。

(一)專業制

酒店工程專業制組織結構,源于酒店土建工程項目,在酒店基建項目經理部基礎上形成。它按照酒店工程運營的專業類別進行分工,采用垂直方式由總工程師直接管理(見圖1-1)。其特點是:分工明確,便于協調,管理效率高。它主要依賴于部門經理極強的綜合專業技能,因此僅適用于小型酒店或處于初期經營階段的大型酒店。

(二)區域制

酒店工程區域制組織結構,是在酒店經營部門的功能區域劃分的基礎上形成的。它按照酒店工程運營的區域范圍進行分工,采用水平方式由區域主管直接管理,由部門經理宏觀協調(見圖1-2)。其特點是:責任明確,反應敏捷,有利于與酒店其他經營部門密切配合。它主要依賴于區域主管的專業技能,因此容易形成工程部內部各小組之間的協同障礙。一般適用于單體大型酒店,特別是經營功能單位分散的度假酒店。

(三)運營制

酒店工程運營制組織結構,是在酒店經營對工程系統運行特定要求的基礎上形成。它按照酒店最大程度滿足顧客對酒店環境需要、最大限度降低工程系統運行成本的特定目標,把工程部相應劃分為運行與維修兩大系統,采用垂直與水平相結合的方式,由部門經理統籌計劃和協調,由運行主管和維修主管直接管理并落實計劃(見圖1-3)。其特點是:有利于實現酒店經營總目標,便于工程部內部以及與酒店其他部門的相互協作,可以為工程部承攬社會委托項目創造條件。它主要依賴于完善的管理模式、規范的操作程序和科學的維修計劃,因此能夠保障穩定的服務質量和經濟的運行成本。它主要為大型連鎖酒店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