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設備缺陷管理標準規定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全局供電設備缺陷管理職能管理內容與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我局10kV及以上供電設備的缺陷管理。
2名詞術語
2.1設備缺陷
指運行中供電設備任何部件的損壞,絕緣不良或處于不正常的運行狀態。
2.2緊急缺陷
威脅人身及設備安全,嚴重影響設備出力,使用壽命和供電質量及可能造成保護誤動和拒動,危及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必須立即進行處理的缺陷。
2.3重大缺陷
對設備出力和使用壽命及系統正常運行有一定的影響或可能發展成為緊急缺陷,但尚允許帶缺陷繼續運行跟蹤分析一段時間,運行必須加強監視,限期安排處理的缺陷。
2.4一般缺陷
對人身和設備安全無威脅,對設備出力和經濟運行沒有立即影響,且不致發展為重大缺陷,允許列入月、季(年)度檢修計劃中進行處理的缺陷。
3職責
3.1職能
生技科是全局所屬運行設備缺陷管理的主要職能部門,應全面掌握設備健康狀況,及時掌握緊急和重大缺陷并組織消除,以確保設備完好安全經濟供電,具有對設備缺陷掌握鑒別,組織消除和報告的職能。
3.2權限
3.2.1有權對缺陷作出最終定性。
3.2.2有權督促檢修單位、運行單位根據安排及時進行消缺。
3.3責任
對全局供電設備的完好率負責。
4管理內容與方法
4.1設備缺陷管理應根據運行、檢修分級管理的辦法,實行設備缺陷三級管理:局生技科、各運行、檢修主管單位(集控站、檢修隊)和線路班組。
4.2各級均應落實兼職人員分管和執行本標準。
4.3各級均應建立和健全缺陷記錄簿,發現缺陷后應按分類順序記錄,缺陷消除后應及時填寫消除日期和負責人應掌握缺陷從發現到消缺的全過程。
4.4各運行單位及時發現和掌握所管轄運行設備的各類缺陷并及時上報,督促有關部門處理,在缺陷未消除前有加強監視檢查缺陷是否擴展和惡化趨勢的責任。
4.4.1運行人員應從巡視檢查,預防性試驗和線路瓷瓶測試等所發現的缺陷和檢修中發現并未能及時消除的缺陷詳細記入缺陷記錄簿。
4.4.2凡發現“緊急缺陷”運行人員應迅速用電話報告當值調度員,當值調度員在核對確屬緊急缺陷后,應根據當時的系統運行情況及有關規定,決定缺陷設備是否需要立即退出運行。與此同時,當值調度員應迅速將缺陷情況按順序通知下列人員,生產副局長、生技科長、檢修單位負責人,第一個接到調度通知者應迅速傳遞缺陷信息,并負責組織搶修工作。值班人員應按現場有關規程規定對缺陷進行特別監視和緊急隔離等處理。
4.4.3凡發現“重大缺陷”,應立即用電話和設備缺陷通知單(重大、緊急缺陷)報局生技科,生技科有關專職應立即對缺陷進行核實,并負責填寫“設備缺陷通知單”,再按專業分工將通知單轉有關檢修單位。
4.4.4發現“一般缺陷”后,可在運行月報上填報,由生技科運行專職匯總、分類整理,交檢修單位,并在月、季生產檢修計劃中安排處理。
4.5各運行主管單位應及時掌握,定期核對設備缺陷并負有上報、核實和檢查、監督缺陷的發展趨勢和督促有關部門及時處理的責任。
4.6檢修單位應根據生技科或運行單位設備缺陷意見安排計劃,組織人員處理。
4.6.1檢修單位在接到缺陷通知后,應做到緊急缺陷必須在24小時內處理,重大缺陷處理時限一般不得超過一周。
4.6.2對一般缺陷檢修單位,應結合月、季檢修計劃并落實處理。
4.6.3確因備品、備件等材料或設備問題,引起在一定時間內不能及時處理的,應寫明原因,將缺陷通知單反饋給生技科以便積極組織,落實備品備件與督促運行單位加強監視。
4.6.4設備缺陷處理完畢后,由檢修工作負責人填寫“消缺情況一欄”,并由運行人員驗收合格后,“消缺回單”返回各有關部門。
4.7生技科應對重大缺陷的性質及其是否在電力系統中帶缺陷運行提出技術依據,并負有組織、檢查、督促有關單位部門落實消除缺陷的職責。
4.7.1應登記、整理分析、審查各運行單位上報的缺陷報表,必要時核對按輕重緩急下達各檢修單位指令性計劃,并在全局生產會議上安排平衡,落實處理計劃。
4.7.2應定期分析全局設備情況,研究處理和預防措施并落實執行。
4.8缺陷未消除前,運行人員應經常檢查,監視設備缺陷是否有發展和惡化趨勢,各有關人員負有互相督促,協助消除缺陷的責任,重大缺陷因故不能按規定期限消除,應及時逐級匯報。
4.9凡因運行、檢修或管理人員失職,使缺陷未能及時發現或處理而釀成事故者,將追查有關領導和人員的職責。
4.10對有重大缺陷、緊急缺陷的設備,若因系統運行需要,設備不能及時停役處理而帶缺陷繼續運行時,不論任何原因、不論采取任何措施,均應按調度范圍及運行規章制度的規定。得到當值調度的許可,并經局總工程師或分管局長批準,方可繼續運行。
5報告和記錄
5.1供電設備缺陷管理形成的主要報告和記錄有:
5.1.1設備缺陷通知單(重大、緊急缺陷)及回單;
5.1.2供電設備試驗報告;(次月2日)
5.1.3變電所設備、線路缺陷處理統匯總表;(每季次月5日)
5.1.4變電所設備、線路缺陷月報。(次月5日)
篇2:供電設施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供電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為了掌握正在運行的線路、設備存在的問題,以便按輕、重、緩、急消除缺陷,提高線路和設備的健康水平,保障線路設備的安全運行,并對缺陷進行全面分析,總結其變化規律,為大修、更新改造線路、設備提供依據。
設備缺陷根據其嚴重程度分為一般缺陷、重大缺陷、緊急缺陷三種。
建立設備缺陷記錄簿,在巡視中發現的缺陷應及時記錄在設備缺陷記錄簿上,寫明缺陷情況,提出處理意見。重大及以上缺陷立即向領導匯報,并根據缺陷嚴重程度進行處理。
緊急缺陷應在24小時內消除,重大缺陷視其嚴重程度在1個月內安排處理,一般缺陷可列入季度或年度大修計劃進行處理或日常維修工作中消除。
處理缺陷時,要嚴格執行有關規程規范,嚴禁違章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