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科計劃管理標準規定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計劃管理職責,管理內容與方法,報告和記錄。
本標準適用于仙居縣供電局。
2職責
2.1職能
2.1.1計劃管理工作是企業生產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局設置計劃管理專職員,在生產局長的領導下,進行全局的計劃管理工作。
2.1.2生技科為計劃管理歸口職能部門,設立計劃管理崗位,負責日常管理工作。
2.2權限
2.2.1負責有關計劃管理的標準、規定、辦法的貫徹執行和落實。
2.2.2負責上級管理部門有關計劃管理的指示精神的貫徹執行和落實。
2.2.3負責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查后的計劃的修正、管理與實施。
2.3責任
2.3.1生產局長對計劃管理工作決策失誤負責。
2.3.2生技科的責任
2.3.2.1負責電網發展規劃的編制,上報和修改。
2.3.2.2負責電網建設及技術改造計劃的編制、上報。
2.3.2.3負責年度檢修計劃的編制、下達。
2.3.2.4負責月度作業計劃的編制、下達。
2.3.2.5負責周停電檢修計劃的編制、發布。
3管理內容與方法
3.1電網發展規劃
3.1.1規劃年限和各階段的要求:
3.1.1.1電網發展規劃編制年限宜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年限基本一致。一般可分為五年電網發展規劃(簡稱五年規劃),電網發展中期規劃(簡稱中期規劃,時間為5~15年)和電網發展長期規劃(簡稱長期規劃,時間為15年以上)。
3.1.1.2五年規劃應根據規劃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安排,研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及經濟結構調整方案對電力工業發展的要求,找出電力工業與國民經濟發展中不相適應的主要問題,提出五年內電源、電網結構調整和建設原則。五年規劃是編制、報批項目建議書、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書的依據,是電力發展規劃工作的重點。
3.1.1.3中期規劃應根據規劃地區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電力需求水平及負荷特性、電力流向、節能分析、環境及社會影響等,提出規劃水平年電源和電網布局、結構和建設項目,宜對建設資金、電價水平、設備及運輸等條件進行測算和分析。中期規劃是電力項目開展初步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據。
3.1.1.4長期規劃應根據規劃地區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長期規劃、經濟布局和能源資源開發與布局情況,宏觀分析電力市場需求,進行煤、水、電、運和環境等綜合分析,提出電
力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和方向、電源的總體規模、基本布局、基本結構、電網主網架等。
3.1.1.5電網發展規劃應進行多方案綜合評價,以優化資源配置,電源布局、結構、建設進度,投融資結構,目標網架等,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提出推薦意見,作為各級電力管理部門的決策基礎,向電力投資者提供指導意見。
3.1.1.6電網發展規劃必須實行動態管理。五年規劃應每年修訂一次,中期規劃應每三年修訂一次,長期規劃應每五年修訂一次,有重大變化時應及時修訂、調整。
3.1.2電網規劃的編制步驟:
3.1.2.1電網規劃的編制應首先進行電網現狀的分析和規劃期國民經濟各行業及人民生活水平發展情況的調查。
3.1.2.2規劃期全地區分年分片電量、負荷預測。
3.1.2.2.1電量、負荷預測的一般方法:
a)單耗法:根據產品(或產值)用電單耗和產品數量(或產值)來推算電量,是預測有單耗指標的工業和部分農業用電量的一種直接有效的方法。
b)彈性系數法:電力彈性系數是全地區總用電量平均年增長率與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年增長率的比值。根據過去的電力彈性系數和規劃期內經濟結構的變化來預測電量。此方法一般用作校核中、長期規劃的電量預測值。
c)外推法:運用歷年的時間系列數據加以延伸,推測各目標年的用電量。具體計算時,一般是以用電性質的各個分類電量作為應變量,與此分類電量的相關因素(如人口、工農業產值、人均收入,居住面積等)作為自變量,用回歸分析建立數學預測模型,反復計算進行預測。
d)綜合用電水平法:根據單位消耗電量來推算各分類用戶的用電量。綜合用電水平法適用于分區負荷中的一般負荷和點負荷的預測,但預測期以近、中期較為合適。
e)負荷密度法:負荷密度是每平方公里的平均負荷數值。一般并不直接預測整個城市的負荷密度,而是按城市區域或功能分區,首先計算現狀和歷史的分區負荷密度,然后根據地區發展規劃對各分區負荷發展的特點,推算出各分區目標年的負荷密度預測值。
3.1.2.2.2根據預測的電量,結合本地區經濟結構和電網供電形勢的變化,計算出供電量。
3.1.2.2.3將預測的負荷值標在地圖上,推算出全地區規劃期限的全部電量、負荷及分片的電量、負荷。
3.1.2.3進行有功、無功的電力平衡。經平衡初步提出電源布局、網架變化、輸變電能力配備、配電網調整與改造。
3.1.2.4進行各種供電方案比較、論證、計算,確定電網規劃的整體方案和分年度實施的具體方案。
3.1.2.5估算出規劃期各建設、改造項目的投資及實施全部規劃方案的總投資。
3.1.2.6繪制規劃期內電網地理位置結線圖(包括現狀圖)。
3.1.2.7編寫電網規劃說明書。
3.1.3電網規劃的深度要求:
3.1.3.1必須具有規劃期內全地區分年分片的電量、負荷預測數。
3.1.3.2必須具有規劃期內有功、無功電力、電量分年平衡表。
3.1.3.3必須具有規劃期內分年輸變電工程項目建設,改造表及投資估算書。
3.1.3.4必須具有規劃期內電網地理位置結線圖和現狀圖。
3.1.3.5必須具有電網規劃編制說明書。
3.1.4電網規劃的編報程序:
3.1.4.1全縣電網規劃根據臺州電業局的統一布置和要求進行編制。
3.1.4.2經局長審定后上報市局。
3.1.4.3電網規劃的修正、更改仍按上述程序進行。
3.1.4.4沒有列入電網規劃的建設項目,一般不得安排年度計劃。
3.2電網建設和技術改造計劃
3.2.1電網建設和技術改造計劃為三年滾動計劃,每年根據臺州電業局要求進行編制、上報。
3.2.2電網建設和技術改造計劃應根據電網發展規劃,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編制。
3.2.3要求有分年度的電網建設項目、建設規模、建設時間和投資資金安排。
3.2.4電網建設和技術改造計劃經專業會議討論后,由局長最后審定上報。
3.2.5對有關項目另行上報專題報告。
3.2.6根據臺州電業局每年下達的計劃,發文下達并由各單位組織實施。
3.3年度檢修計劃
3.3.1年度檢修計劃結合每年度大修、技改計劃,由生產、運行部門擬定,經局平衡協調后,發文下達。
3.3.2年度檢修計劃應包括檢修隊校驗、線路綜合檢修、遠動、通訊測試、高壓用戶修試、校表等各方面內容。
3.3.3有分月度的具體工作內容安排。
3.4月度作業計劃。
3.4.1月度作業計劃是生產、經營工作的具體落實;是年季各項計劃的分段具體實施計劃;是能否完成全年各項生產、經營目標的具體落實和體現;是計劃管理和執行的重要一環。
3.4.2生技科、用電科、基建科應根據各項年度計劃的要求,結合季節性設備運行、檢修的需要,在每月20日前提出下月度的指令性計劃任務并由生技科統一下達到各生產單位。
3.4.3各生產單位根據生技科下達的指令性計劃任務,結合本單位的實際,編制月度作業計劃,并于24日前報生技科,由生技科平衡,匯總后提交局作業計劃平衡會議討論。
3.4.4每月26日由主管局長主持召開有關職能科室和生產單位參加的作業計劃平衡會,并在會上正式確定本月度計劃任務。
3.4.5由生技科負責匯總,編制月度作業計劃,并下達到各生產單位,并由生技科負責對作業計劃完成情況的監督和考核。
3.5周停電檢修計劃。
3.5.1周停電檢修計劃是計劃管理的重要環節,對完成全年的供電可靠率等指標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3.5.2各生產單位根據月度作業計劃的工作內容,在每星期五上午前報生技科下周需停電設備(應具體填報工作內容和計劃停電時間)。
3.5.3由生技科統一平衡協調審批后,通知各有關單位。
3.5.4各生產單位根據生技科批復情況,進行工作票申請或停電工作。
4報告和記錄
4.1本標準形成的報告和記錄主要有:
a)電網發展規劃(包括五年及中長期電網規劃)
b)電網建設和技術改造計劃
c)年度檢修計劃
d)月度作業計劃
e)周停電檢修計劃(電子文本)
f)檢修工作季報
4.2計劃管理所形成的報告和記錄,按工作規定和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及時準確上報。
4.3本標準執行情況及時向主管領導匯報。
篇2:電廠計劃管理標準規程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浙江長興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計劃管理的管理職能、管理內容與要求、檢查與考核。
本標準適用于浙江長興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計劃的管理。
2管理職能
經營工作部(計劃)是公司計劃管理的歸口部門,負責檢查、指導各部門的計劃工作,做好公司各時期、各項工作計劃的編制、審批、上報以及調整。
3管理內容與要求
3.1經營工作部(計劃)
3.1.1負責匯編公司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3.1.2負責編制下年度生產計劃及滾動計劃。
3.1.3負責編制季度生產計劃。
3.1.4負責編制、下達月度工作計劃任務書。
3.1.5負責編制小型基建工程計劃、非生產性設施維修計劃。
3.1.6負責分析月度、季度、年度計劃完成情況。
3.1.7負責由于重大客觀原因影響計劃完成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并要求調整計劃。
3.1.8負責按上級要求上報各種計劃報表。
3.1.9負責上報有關費用申請。
3.1.10負責編制燃料供應計劃。
3.2設備管理部
3.2.1負責編制主、輔設備檢修計劃,主要包括:檢修項目、特殊項目的工藝方案、材料、備品配件、工時、工期、費用等。
3.2.2負責向上級上報檢修計劃。
3.2.3負責編制備品配件需求計劃。
3.2.4負責編制維修材料消耗計劃。
3.2.5負責編制設備升級計劃。
3.2.6負責編制計量升級工作計劃。
3.2.7負責編制月度機組檢修計劃。
3.2.8負責編制科技、技改計劃及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
3.2.9負責編制年度技術監督措施計劃。
3.3總經理工作部
3.3.1負責編制企業標準化升級工作計劃。
3.3.2負責編制勞動工資計劃,主要包括職工人數、工資總額、臨時用工、勞動生產率等。
3.3.3負責編制人力資源規劃。
3.3.4負責編制勞動保護用品購置計劃。
3.3.5負責編制年、月度教育培訓及費用計劃。
3.3.6負責編制檔案升級工作計劃。
3.3.7負責編制車輛維修保養計劃。
3.3.8負責編制消防器材及消耗物品計劃。
3.4經營工作部(財務)
3.4.1負責編制成本計劃,主要包括:發電單位成本、總成本、各項費用定額指標等。
3.4.2負責編制財務計劃,主要包括:流動資金、財務費用、還貸資金額等。
3.5安全監察部
3.5.1負責編制安全生產計劃。
3.5.2負責編制安全與反事故措施計劃。
3.6經營工作部(物資)負責編制原材料、設備等采購計劃。
3.7燃料部負責編制設備檢修計劃及生產性消耗材料計劃。
3.8多種經營部
3.8.1負責編制多種經營產業發展計劃。
3.8.2負責編制辦公用品、非生產性低值易耗品購置計劃。
3.8.3負責編制生活后勤所需物資購置計劃。
3.9設備維護部負責編制生產性消耗材料計劃。
3.10黨群工作部負責編制精神文明建設計劃。
3.11計劃的分類
3.11.1長遠計劃,一般指五年及五年以上的遠景規劃,由各部門按上述分工編制各自專業的長遠計劃,報經營工作部(計劃)匯總平衡并編制公司長遠計劃,報公司批準后實施。根據實際情況,每年滾動修正一次。
3.11.2年度計劃,主要指專業對口上報的年度計劃和上級批準下達的落實計劃,按上述分工的各部門負責,在上報時需同時抄送經營工作部(計劃)。
3.11.3各部門應于每年10月前編制本部門下一年度的生產、經營、管理等工作計劃,報經營工作部(計劃),以便編制公司年度工作計劃。
3.11.4季度計劃,是年度計劃的分階段的安排計劃,用于保證年度計劃的完成。
3.11.5月度計劃,是年度、季度計劃的分月實施計劃,主要包括月度發電量、安全、培訓、技術經濟指標、生產工作任務等,以《月度工作計劃任務書》形式下達。
3.12計劃的編制
3.12.1年度計劃的編制:年度生產經營計劃由經營工作部(計劃)根據上級有關指示,結合公司下年度的發電生產檢修計劃、發電機組的健康狀況以及電網用電預測信息、歷年指標完成情況,在7月初擬編下年度公司電力生產計劃(目標)。8月底前,經營工作部(財務)編制成本計劃,經營工作部(物資)編制物資供應計劃,總經理工作部編制勞動工資計劃,其他各部門根據上級下達的任務分別制訂計劃,經經營工作部(計劃)平衡,公司領導批準后上報。年度生產經營計劃由平衡會討論通過,并經總經理辦公會議批準后上報。
3.12.2季度計劃的編制:季度計劃編制原則是確保年度計劃的完成,各部門于每季末月5日前將下季度計劃送經營工作部(計劃)。經營工作部(計劃)于每季末月10日前匯總編制下一季度計劃,經總經理批準后,20日前上報及下發。
3.12.3月度計劃的編制
3.12.3.1《月度工作計劃任務書》的編制:各部門必須在每月22日前將下月生產(工作)計劃報經營工作部(計劃)。于月末前5日,由公司領導主持召開月度計劃平衡會,討論確定下月生產(工作)計劃,并于每月30日前由總經理工作部下發《月度工作計劃任務書》。
3.12.3.2每月12日前,由經營工作部(計劃)根據年度、季度生產經營計劃安排的生產、經營指標及機組計劃檢修與特殊項目進行分解,編制下個月度的公司主要生產經營指標計劃,并在12日上報。
3.12.3.3每月7日前,經營工作部(計劃)根據公司上個月主要指標完成情況,會同有關部門,進行跟蹤分析,并將有關內容在7日前上報及下發。
3.12.3.4每月5日前,經營工作部(計劃)根據統計結果,編制上個月電量分析表,并在5日上報。
3.13計劃的審批
3.13.1年度生產經營計劃及季度計劃由經營工作部(計劃)編制后,提請生產、經營副總經理審核,經總經理批準后上報。
3.13.2月度計劃(包括電力生產計劃),報送總經理(副總經理)批準后,上報及下發。
3.14計劃的修改與調整
3.14.1計劃一經下達,一般不予修改。
3.14.2在計劃期內,確因客觀因素影響較大,雖經主觀努力仍完不成計劃時,可提出修改意見,但必須由公司分管領導批準。
3.14.3凡屬上級下達的年、季、月生產、成本計劃完不成時,由經營工作部(計劃)負責編制計劃調整報告,經公司分管領導審核、總經理批準后上報。年度計劃調整申請應在10月前提出。季度計劃調整申請應在每季度最后一個月的月初提出。
3.14.4《月度工作計劃任務書》在執行過程中一般不作修改,如遇有特殊情況難于完成的,申請調整的部門應在當月22日前向經營工作部(計劃)提交月度計劃調整報告,經公司分管領導審批后予以調整。
3.14.5計劃的調整以經營工作部(計劃)的計劃調整通知單為準。
4檢查與考核
4.1本標準由公司分管領導和有關職能部門組織檢查與考核。
4.2按《浙江長興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考核標準》進行檢查與考核。
篇3:安措反措計劃管理標準規程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浙江長興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安措”、“反措”計劃管理的管理職能、管理內容與要求、檢查與考核。
本標準適用于浙江長興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安措”與“反措”計劃的管理。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
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國家電力公司安全生產工作規定
國家電力公司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
3術語
3.1“安措”:是指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措施。
3.2“反措”:是指反事故措施。
3.3“兩措”:“安措”與“反措”的合稱。
4管理職能
公司分管生產的副總經理或總工程師(助理)負責組織“兩措”計劃的制定;安全監察部為公司““兩措””計劃的歸口管理部門;設備管理部負責制訂“反措”計劃管理;總經理工作部、安全監察部負責本部門“安措”計劃管理的制訂。
5管理內容與要求
5.1“兩措”計劃的編制
5.1.1“安措”計劃的編制是為了保障職工的人身安全及身心健康,加強防塵、防毒、防噪聲的綜合治理,改善職工的工作條件,防止人身傷害事故的發生。
5.1.2“安措”計劃的內容
5.1.2.1生產設備的防護裝置和安全防護柵欄、網、標志等。
5.1.2.2手持電動工具、專用低壓照明的安全裝置、防護性接地。
5.1.2.3起重設備安全裝置的改進。
5.1.2.4電氣操作安全工器具增設。
5.1.2.5生產現場照明的改進。
5.1.2.6高溫、有害氣體的防護設備。
5.1.2.7消除粉塵的設備。
5.1.2.8防暑降溫或防寒取暖設施。
5.1.2.9安全技術和工業衛生的設施及其書籍的購置。
5.1.2.10安全掛圖、幻燈片、錄像片及安全教育宣傳裝置的購置。
5.1.2.11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所需要的試驗工具、儀器及測量儀器的購置。
5.1.2.12職工勞動保護所需要的藥品。
5.1.2.13預防人身事故的重大項目。
5.1.2.14對繁重費力或危險的工作采用機械化、自動化的項目。
5.1.2.15安全大檢查中查出的較大的威脅人身安全的設備缺陷,需列入計劃解決的項目。
5.1.3“反措”計劃的編制是為了有計劃地組織反事故活動,消除重大設備缺陷,提高設備可靠性,確保發電機組安全運行。
5.1.4“反措”計劃的內容
5.1.4.1國家電力公司下達的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有關措施項目及上級有關規定。
5.1.4.2屬于消除重大缺陷的項目。
5.1.4.3安全大檢查中尚未整改的重大項目。
5.1.4.4事故、障礙的防范對策。
5.1.4.5預防季節性事故的較(重)大項目。
5.1.4.6防止重大火災的項目。
5.1.4.7有關安全生產重大技術改進措施項目。
5.1.4.8上級下發的事故通報中的“反措”項目。
5.1.5每年的6月份,編制下一年度的”兩措”計劃。見資料性附錄A、資料性附錄B。
5.1.6“兩措”計劃的編制,必須根據上級要求和公司實際情況,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以達到全方位地預防人身、設備事故。
5.1.7每年11月,由安全監察部組織編制“兩措”計劃,“安措”計劃由安全監察部和總經理工作部等部門制訂,“反措”計劃由設備管理部等部門制訂。“兩措”計劃經總經理批準后執行,同時報浙江省電力公司。
5.2“兩措”計劃的執行
5.2.1認真組織實施年度“兩措”計劃,如需更改計劃,必須經總經理批準。
5.2.2“兩措”計劃的資金,按項目內容、性質在技改或其他生產費用中優先安排,積極籌措。
5.2.3“兩措”計劃項目所需的設備、材料,經營工作部(物資)應及時落實購置。
5.2.4設備管理部在編制機組檢修、技改及月度生產計劃時,應根據“兩措”項目要求完成的時間,及時安排,防止遺漏。各部門應經常檢查“兩措”實施情況,保證“兩措”計劃的全面落實。
5.2.5“兩措”項目的負責部門要確保項目實施的安全和質量,每月將“兩措”計劃完成情況書面報安全監察部。見資料性附錄C。
5.2.6安全監察部對“兩措”的實施進行監督,每季度檢查完成情況,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向公司領導匯報,并負責向浙江省電力公司報告“兩措”執行情況。
6檢查與考核
6.1本標準的執行情況由公司分管領導和有關職能部門組織檢查與考核。
6.2按《浙江長興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考核標準》進行檢查與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