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10KV配變檢修技術標準規定

10KV配變檢修技術標準規定

2024-07-11 閱讀 3213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10kV配變檢修的工藝要求和技術標準。

本標準適用于10kV配電房里的檢修工作。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電力變壓器檢修導則》DL/T573--95

3工作內容與要求

3.1對事故損壞配變或絕緣等級評定為三級的配變及交接試驗不合格配變進行恢復性大修。

3.2對正常運行的配變每隔5~10年進行周期性大修。

3.3對配變滲漏油,套管灼傷和外殼防腐處理等一般性修理(小修)。

3.4對新投運的配變進行交接試驗。

3.5大修配變進車間時,檢修人員應對其外部清掃檢查,對外部檢查的缺陷要做好記錄,檢修中做到心中有數。

3.6配變發出車間時,應符合配變檢修工藝標準,保證油位正常,名牌數據齊全,相序油漆清晰,外殼無滲漏油及螺帽、墊片、瓷瓶完好并作好出廠記錄。

3.7凡進車間檢修的配變,投入運行后必須保證其額定出力,允許的正常溫升和安全可靠的運行。

3.8對于一般性配變故障(比較輕的故障),可以進行現場修理,以便及時解決問題,使變壓器重新投入運行,對于嚴重故障,如鐵心局部燒毀,線圈短路,變形,主絕緣嚴重擊穿,油箱和散熱器崩裂等,應采取拆回車間修理的辦法。

4配變一般性修理

4.1滲漏油的修理

4.1.1當變壓器的焊縫滲漏油時,可以在帶油的情況下補焊,但必須采取防爆防燃安全措施后方能進行,焊接時要防止將箱壁燒穿而出現大量漏油。

4.1.2若無法帶油補焊,則應取出器身,對空油箱,擦干殘油再補焊,嚴禁放油后,或半放油后對變壓器進行補焊。

4.1.3當變壓器上的鑄件或焊件存在有砂眼,氣孔等缺陷出現滲漏時,可以使用快干環氧樹指粘合劑臨時進行堵塞,快干粘合劑可采用40%的聚酰胺樹脂加60%的環氧樹脂,稍加熱后調均而成。

4.1.4當裝配密封部件不妥出現滲漏油時,則應先弄清滲漏原因,按個體情況修理,如密封墊圈老化或損壞,必須設法更換密封材料等。

4.2套管的修理:

4.2.1套管灼傷嚴重或碎裂者都應調換,套管壓板螺絲各向受力要均勻適中,過松套管會滲漏油,過緊會使套管受過大的機械預應力,導致在溫度變化時碎裂。

4.2.2套管的滲漏油除瓷件本身缺陷外,只可能產生于密封橡膠墊處。如不是墊圈老化,或者位置不正,只要將壓緊螺母適當壓緊,一般就可解決。

4.3分接開關的修理:

4.3.1分接開關的檢修主要是察看觸頭表面與接觸的狀況,觸頭表面不應有灼跡與疤痕,觸頭損壞嚴重時應拆下照樣配制更換。

4.3.2運行較久的變壓器,其開關觸頭表面常覆有氧化膜和污垢,較輕者可將觸頭在各位置往返切換多次,將污垢消除,較重者可用汽油擦洗。

4.3.3最后應檢查分接開關指示位置與接觸是否一致,以及觸頭在每一位置上的接觸是否準確,若無特殊要求,觸頭工作位置要放在中檔。

4.4配變的一般性修理

4.4.1若需吊芯操作的,吊芯時應有專人照顧器身。以免上升的線圈與油箱碰撞,擦傷線圈。

4.4.2吊芯時不準將頭伸入器身內部工作,如當芯子吊起一半時,則盡可能用方木撐墊固后才準工作。

4.5吊芯操作時,芯體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不應超過下列規定:

4.5.1在空氣相對濕度不大于65%的干燥天氣不應超過16小時。

4.5.2在空氣相對濕度不大于75%的潮濕天氣不應超過12小時。

4.5.3雨天或霧天只允許在室內進行吊芯,此時室溫要求較室外高10°c以上。

5配變周期性大修的要求

5.1周期性檢修的配變應根據運行單位的記錄認真分析明確檢修項目及要求。

5.2對檢修配變其大蓋、油箱及油枕都要拆卸檢查,清洗,內部要用布擦干凈,不要用紗頭抹洗。

5.3配變芯體要進行檢查清洗,應將吊出的芯體放入專用小車內,鐵心上的油泥,可以用鏟刀刮除,再用布擦干凈,然后用變壓器油沖洗,線圈上的油泥,只能用手輕輕剝脫,以免傷及絕緣。

5.4對周期性大修配變芯體應用絕緣等級判別,當絕緣等級符合允許標準的配變,繼續進行絕緣電阻搖測并記入資料卡后,芯體可送入烘房干燥處理。

5.5檢查線包的絕緣除不能有任何損傷外,尚應按以下標準觀察其外部的絕緣狀態來決定其能否繼續投入運行。

5.5.1線包絕緣等級判別為一級的,應是絕緣物完好,顏色新鮮,有彈性,用手按后無殘余變形。

5.5.2線包絕緣等級判別為二級的,應是絕緣物干硬,顏色增深(原來的漆是深色不屬比例)。

5.5.3線包絕緣等級判別為三級的,應是絕緣物色深,脆硬結構松裂,用手按后有裂縫,脆物脫落。

5.6對線包絕緣等級判別為三級的,應考慮重新繞制,進行解體性大修。

5.7周期性大修配變應對所有密封橡膠墊床進行檢查,不合格的要更換,以保持密封良好,調換大蓋墊床和油枕法蘭墊床時,橡膠墊床搭接長度為墊床直徑的3倍長,搭頭切成斜面搭接,以保證油箱和大蓋密封良好。

5.8油位表要清晰分明,中間反光物一律采用0.2毫米薄鋁片,不準用白漆或廣告色作涂料,以免油質溶解油漆增加油的酸性,油位表油孔要保證暢通。

5.9大修配變內的油,應全部放凈,需經油務處理(過濾)后才能再使用。

5.10對配變油箱等外殼銹蝕作防腐處理,應先鏟除原色漆,然后用防銹漆打底,再用中灰調和漆噴面或刷帚涂漆。

6配變恢復性大修的要求

6.1對于作解體恢復性大修的配變要先進行缺陷分析,并在拆卸芯體前要作出鐵芯,線圈高度,寬度等幾何尺寸,及其結線組別,繞向等記錄以保證按裝時的正確性。

6.2應達到周期性大修5.2條至5.10條的檢修要求。

6.3鐵芯的修理:

6.3.1裝拆鐵芯應注意保持硅鋼片的平整,不能出現卷角,彎曲,碎裂或其它變形,有這些情況存在時應進行缺陷修補,不合格的硅鋼片應進行調換。

6.3.2鐵芯疊片時心柱與鐵軛夾角保持90°,心柱平面要保持水平,不能傾斜,心柱三角應保持同一平面、疊片敲齊時應用木塊或鋁板襯墊方能用鐵錘敲擊,力求鐵芯接縫間隙越小為佳,以減少空載損耗。

6.3.3鐵芯中心的串心螺絲夾件與鐵芯相互是絕緣的,裝配好后的心體應用兆歐表測試串心,螺絲與鐵芯間的絕緣應大于2兆歐以上為合格,才準進入烘房進行烘燥處理,烘房溫度的控制常溫為80℃高溫為95℃。

6.3.4鐵芯組裝好后,必須要有可靠的接地銅片聯接,并保證接地良好。

6.3.5對于鐵芯發生多點接地時,要拆去或斷開多余接地點。

6.3.6對于鐵芯接地不良時,一種情況是接地片的接觸壓力不夠,另一種情況是接地片有損傷而引起的,要設法使其接地良好,必要時可以更換接地片或將原接地片拆掉,換一個部位重新接地。

6.3.7當夾件等與鐵芯相碰出現短路時,可以插入絕緣紙板將其隔開;當穿心螺桿短路時,由于臟污引起的,應取出膠木管擦凈再裝好,如果是由于膠木管破損或長度偏短而引起的,則應更換斷的膠木管;如果是座套與鐵芯相碰則應將座套裁短。

6.4線圈的修理:

6.4.1變壓器由于長期運行或過負荷使絕緣老化,需重新換線圈或者由于故障,損壞了部分線圈,需要補制線圈,操作時應注意繞線圈用的導線直徑相應一致,線圈的軸向和幅向尺寸要準確,接頭處要打光焊牢。

6.4.2當發現線圈的匝間、段間等短路故障時,特別是當線圈嚴重燒壞而需更換線圈時,則必須拆掉上夾件,拔出上鐵軛硅鋼片,拆掉上端所有絕緣,開斷部分引線,吊出壞線圈等,然后再按裝配程序重新裝配。

6.4.3對燒壞線圈的更換繞制一般規定:

6.4.4線包繞制的幾何尺寸應符合原線包的幾何尺寸,特別要注意的是線包繞向,線規大小,圈數,及油道,端圈絕緣的寬度,厚度,要保證對原線包測量的正確性符合原結構之要求。

6.4.5線包因故測量數據無法獲得或涉及具體材料限制時,允許作必要的更改,但導線截面應符合下列要求:

被繞線包的額定電流(A)

導線截面積(mm2)=

允許電流密度(A/mm2)

其中電流密度:銅線j≤8.5~4.5A/mm2

鋁線j≤1.8~2.3A/mm2

6.4.6繞制后的線包與未繞相線包的相間直流電阻不平衡度<4%,線間直流電阻不平衡度<2%。

6.4.7線包層間的絕緣不論高低壓線包,層間絕緣一律采用0.12毫米電纜紙3張,以滿足高壓耐壓和低壓繞制時機械敲擊力之要求,在各部有電氣裕度時盡量采用0.08mm電纜紙5張或0.12mm電纜紙4張。

6.4.8用于線包油道的木撐條,線包與鐵芯間的木撐條,木墊塊都要求作脫水脫脂油煮處理,木刷件的加工尺寸與原結構的要求相符,無原始數據時低壓線包與鐵芯間木撐條厚度為8mm高低壓線包木撐條厚度為5mm,高壓油道木撐條厚度:線包高度350mm及以下為4mm厚,350mm以上為5mm。

6.4.9焊接銅質電磁線時,高壓用錫焊,低壓用磷銅焊劑碰焊,焊接要求將高壓電磁線漆膜和氧化物擦洗干凈搭接焊接,搭接間距長不應小于原線規定寬度的5倍,對于低壓扁線搭接時兩搭頭都要銼成斜面搭接,并保證搭接后的截面不應小于原線規定截面,對裸體銅線用1.0cm寬的黃臘綢作1/2搭纏包扎一層再可繞制線包。

6.4.10繞制低壓線包時,引出線的彎頭要注意工藝水平,彎頭處的導線保持平整緊湊導線本體不能損傷,外部絕緣物因工藝引起的破碎部份要求用黃臘綢作1/2搭接纏扎,并保證繞好后的線包軸向尺寸、徑向尺寸與原型尺寸誤差不超過±1%。

6.4.11繞制好的高低壓線包匝數應滿足變比要求,與原結構相對誤差不超過0.5%。

6.4.12配變無特殊要求時電壓抽頭一律放在高壓側,抽頭匝數都按總數的5%來計算,抽頭從線包中引出時都要用0.2mm寬的黃臘綢包扎并上下各襯2層電纜紙加強絕緣后引出。

6.4.13高低壓引線都要求布線清晰,電氣距離達到要求,引線在木夾件上最低電氣距離應滿足下列規定:

高壓引線木夾件(cm)

低壓引線木夾件(cm)

相間距

2.5

2.5

引線對鐵件

2.5

3

引線對木夾件中心螺絲

2.5

3

引線對地

1.0

1.0

6.4.13.1一般要求高壓引到套管之引線彎制空心小卷再做鼻子與接線柱連接,高壓引線相間間隙最小為5.5mm,低壓引到套管之引線彎制“S”形再通過連接片與接線柱連接,低壓相間距或與零線間不應相碰應留有空隙。

6.4.14線圈的干燥、浸漆和烘干。

6.4.15線圈繞成后,進行干燥處理,干燥之后,將線圈軸向尺寸壓縮到所要求的高度,再浸漆和烘干。

6.4.16線圈浸漆前先于烘爐中干燥,其溫度不高于110℃,不低于100℃,干燥時間約8~10小時。

6.4.17線圈干燥后,浸漆前于空氣中停留的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浸漆時,線圈溫度應在70°~80°之間,浸入漆面后停留10分鐘以上,待漆面不再翻起泡沫為止,取出線圈后晾干1小時。

6.4.18浸漆晾干后的線圈再次送入干燥爐進行烘干處理,入爐時爐溫不高于60℃,在70°~80°預熱3小時,再升高到110℃~120℃烤干,以漆完全干透,表面不粘手為準。

7變壓器油的處理

7.1為保證絕緣油的安定性,車間使用的不同型號變壓器油要分別管理防止混淆。

7.2對檢修配變的油中所含水份,雜質應采用壓力式濾油機進行過濾,以提高檢修后的絕緣水平,如變壓器油中含酸值超過規定時,應作除酸處理。

7.3對事故配變的油,其油箱底部常有大量的沉淀物,在作油務處理時,底部的存油不應翻入。

7.4經油務處理后的變壓器應滿足以下要求:

7.4.1電氣強度:取5次耐壓平均值不低于25kv,且5次間的各測量數值偏差不應超過25%為合格。

7.4.2含酸值:作油化中水溶性酸堿反應呈中性。

7.4.3酸價值:運行中的油<0.1KOHmog/g油。

8變壓器組裝

8.1所有進烘房烘燥的檢修配變,絕緣電阻經測試在同溫下24小時同其測量值維持穩定才準進行組裝。

8.2配變芯體與蓋連接按裝時,應對芯體各部件螺絲重新擰緊一遍,防止因烘燥后引起的松脫,并校核芯體吊桿螺絲的長度,保證芯體在器箱中可靠定位。

8.3對引線與套管接線樁頭螺母墊片的連接情況要做到位置正確,連接牢固,不應有松動出現。

8.4油枕通入油箱的引油連管要求在油枕內高出2—3cm,以防止油枕呼吸時積水漏入油箱內。

8.5油漆相色:

a):a相用黃漆。

b):b作用綠漆。

C):c相用紅漆,o相與接地用黑漆,其它可動部分如油枕蓋,放油閥門,分接開關采用紅漆點封,同時在油枕外側用紅漆標明油號。

9相關檢查與實驗標準

9.1新出廠投運的配變,當發現在運輸過程中有損壞結構的情況及嚴重滲漏油情況時,必須進行吊芯檢查。

9.2新投運的較大型變壓器(100kv及以上)經過運輸之后,在安裝之前必須吊芯進行檢查,對芯子內部組件,油箱內部,管道內部仔細檢查清理,及時排除缺陷,對制造廠規定可以不吊心(吊罩)檢查者除外。

9.3凡經檢修后或新配變投運前都應作以下有關試驗:

序號

項目

適用范圍

允許偏差

1

外觀檢查

所有配變

2

絕緣電阻

所有配變

一般不低于制造廠的30%

3

直流電阻

所有配變

線阻≤2%,相阻≤4%

4

極性組別

解體大修后

10kv統一y/y-12

5

變比

解體大修后

±0.5%

6

空載試驗

配變大修后

15%

7

短路試驗

配變大修后

10%

8

變壓器油化

進廠檢修配變

符合簡化標準

9

密封

所有配變

用0.6米油壓,時間15分鐘

10

耐壓

所有配變

運行≥30kv,大修或新變≥35kv

11

匝間試驗

更換線圈后

2倍工頻下分合三次不擊穿為合格

篇2:膠帶輸送機安裝滿足技術標準要求

(一)電器開關選型符合實際需要,各種保護裝置齊全,動作靈敏可靠;各種保護整定值符合設計要求;電氣開關和小型電器分別按要求上板、上架,擺放位置無淋水,有足夠行人和檢修空間,電纜懸掛整齊、規范。通訊信號系統完善,布置合理,聲光兼備、清晰可靠。(二)膠帶輸送機敷設必須滿足以下條件:行人側輸送機機架外沿至巷幫或棚腿間距有不小于700mm的行人空間,另一側有不少于500mm的檢修空間,否則制定專項措施。安裝中心線符合設計要求,與設計中心線左右偏差不大于50mm。(三)膠帶機機頭驅動部位巷道底板必須平整、堅實,驅動裝置布置在巷道行人側,便于安裝檢修;驅動裝置與巷道之間間距大于500mm。(四)安裝時根據巷道實際情況或膠帶機服務時限采用混凝土硬化地面或采用不少于9塊長度不小于2000mm,寬不小于200mm,厚度不小于75mm的方木做墊木將機頭驅動裝置段底板進行平整;所采用方木敷設應平行于傳動滾筒軸向中心線,調平、找正、墊實,相互連接成為一體。(五)機頭驅動裝置必須有妥善、可靠的固定措施保證機頭不上竄下滑;一般采用地錨拉緊。地錨設置:采用數量不少于六根Φ20×2200mm高強錨桿或直徑不小于30mm長度不小于1.5m的專用地錨,垂直或略傾斜打入底板,用Φ15.5鋼絲繩拉緊驅動裝置架,確保機頭驅動部座地穩固、水平,機身平直穩固。地錨拉緊方向:上運膠帶機朝運輸方向4個,朝機尾方向2個;下運膠帶機地錨設置情況與上運相反。(六)依據要安裝膠帶機與下一部運輸設備的搭接關系,確定膠帶機頭的安裝位置:1、順序搭接:兩條輸送機運輸方向一致,中心線重合或兩者之間夾角不大于10°時,以兩者搭接長度不小于1000mm確定機頭安裝位置。2、斜交搭接:一般情況:膠帶機卸載滾筒軸向中心線距所搭接運輸設備的運輸方向中心線水平距離為600±100mm(以卸載滾筒軸向中心線與被搭接膠帶機縱梁重合為宜);搭接高度:卸載滾筒下沿距所搭接設備中間架水平面600±100mm;兩條膠帶機水平斜交或傾斜搭接時以卸載滾筒寬度中點為測量基準;特殊情況:兩條膠帶機不能直接搭接即存在一定高差時,必須依現場實際情況確定卸載滾筒位置,保證卸載滾筒前端軸向中心線到下部膠帶機運輸帶面縱向中心的角度不小于35°為宜,以確保煤流能順暢轉載。(七)主傳動滾筒、卸載滾筒、機尾滾筒以及導向滾筒安裝必須符合下列要求:(1)滾筒軸向寬度中心線與膠帶機縱向中心線重合度不小于2mm;(2)各個滾筒等轉動部位加注符合要求的潤滑油脂。(八)減速器安裝標準:齒輪箱內清潔無雜物,齒輪嚙合符合標準,潤滑油標號正確,油量適中。無滲漏、無污垢,清潔衛生。(九)液壓偶合器安裝與電機、減速機連接緊密無松動,與護罩之間無摩擦、刮卡現象;按標準添加傳動液,液位適中;使用合格的易熔塞和防爆片,對輪膠圈或彈性盤完好齊整。(十)清掃器安裝長度合適、符合生產需要。清掃器與輸送帶面接觸良好,松緊適宜,接觸面均勻,清掃器與輸送帶接觸長度不小于帶寬的90%;確保清掃效果良好。機頭、機尾確保各有一個清掃器;每增加一個出煤點在落煤點至少后方增加一個清掃器。(十一)張緊絞車軌道接頭高低差不超過2mm,軌道對接嚴密,軌縫不大于5mm;張緊絞車和游動小車運行平穩,不擠不卡;儲帶倉內托帶輥安裝齊全,膠帶松緊適度運行時不跑偏。(十二)機頭儲帶倉架行人側全長加鋼筋網式防護欄。(十三)H架安裝方向的規定:按運輸方向確定,平巷及上山段底托輥朝向機頭方向,下山段底托輥朝機尾方向。遇巷道坡度變化較大地段,采用調節支腿調整或支墊木墩調平,保證輸送機機架過渡平緩。巷道坡度變化較大的凹弧段,必須安裝能有效控制膠帶并能順利通過煤流的壓帶裝置,壓帶裝置必須采用地錨或壓戧柱固定。(十四)輸送機機尾安裝有護罩并有穩固的壓柱或地錨,壓柱采用直徑不小于200mm的圓松木,垂直支設在刮板機底座和巷道頂板上,壓柱上部用鐵絲綁扎牢固并在頂板生根,兩根壓柱相互連鎖。地錨采用四根長度不小于1.5m的專用地錨螺栓或Φ20mm的高強錨桿,全長錨固;鋼絲繩用規格為6×19-Φ15.5,每根鋼絲繩上至少上四個繩卡子,繩卡子間距100mm。(十五)托輥齊全完整與輸送帶接觸良好,運轉靈活,膠帶跑偏不超過50mm。(十六)膠帶接頭接縫平直,切口直線與膠帶的縱向中心線垂直,在10m長度上的直線度偏差不大于20mm;輸送帶寬度標準:1000mm膠帶不得小于800mm,800mm膠帶不得小于600mm。兩段輸送帶之間采用標準皮帶扣和鋼絲穿條聯接,聯接扣居中,訂扣長度不小于輸送帶寬度的90%。(十七)巷道底板平整無浮煤雜物,底托棍下面距巷道底板空間大于100mm。(十八)機頭部位要加裝擋煤板和緩沖裝置,所安裝的擋煤板固定牢靠,不灑煤不漏矸,耐磨抗沖擊。(十九)控制信號裝置齊全,靈敏可靠。機頭硐室段巷道安裝防爆照明燈具。(二十)按規范要求安裝各種保護罩、防護欄和行人過橋。(二十一)機巷內環境衛生清潔,無漏油、無漏水、無雜物、無淤泥,備品、備件及材料碼放整齊。

篇3:安全技術標準規范操作規程管理制度

1、有關安全生產的安全技術標準、規范和操作規程及公司內部的規程制度等,都是確保安全生產和重要文件資料,企業全員都要認真貫徹執行,并由安全科專人負責管理歸檔。所有的文件資料應登記、編號保存。項目部的文件資料由項目部安全員負責登記、編號保存。

2、安全管理科應做好文件資料的宣傳、貫徹執行、收發、歸檔等工作,并做好收發記錄,項目部安全員做好收文記錄工作。

3、做好新老規范、文件的交換工作,新的法律、法規、規范、規程、規章制度出臺后,舊的應上報封存或銷毀,不得再使用。

4、做好規范、文件的外借工作,外借文件按規范登記,寫明歸還日期,以免影響他人借閱。

5、做好規范、文件的防火、防蟲、防災等的保存工作,以免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