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接觸網安全措施要求

接觸網安全措施要求

2024-07-12 閱讀 3936

(一)基坑、溝開挖安全措施:

1.基坑、電纜溝開挖前,必須與既有設備管理單位共同對地下設施進行確認。在秦沈線路肩上開挖基坑時加強對橋梁兩端、車站信號機及區間20m禁停區域等處所的監護,在開挖前對上述處所進行探測并做好標記。

2.路肩上開挖基坑時,必須在相關車站設置駐站聯絡員,作業區段兩端和作業現場設置現場防護員,駐站聯絡員與現場防護員聯絡必須保持暢通。

3.路肩上進行基坑開挖作業,鄰線來車時(動車組不少于5分鐘),作業人員停止作業,在距離來車線路5米以外進行避讓,避讓時,作業人員站成一排,面向線路,待列車通過后在進行作業。

4.作業過程中,嚴禁作業人員在鐵路上坐臥、休息,所持的工具、材料等不得侵入行車限界。

5.基坑開挖時,每個基坑作業人員不得少于2人,一人挖坑,一人監護;開挖過程中,在距地面1.5米以內要輕挖慢刨,防止將地下光(電)纜、電纜挖斷。

6.施工過程中發現有地下電纜時,應停止施工,并報告施工負責人或有關單位,采用硬質塑料管對電纜進行防護處理后,再進行施工。

7.挖坑作業,作業人員須戴安全帽、防護服,坑內作業時,坑上須有人防護。8.路肩開挖基坑時,必須用彩條布等將基坑周圍道砟進行覆蓋遮擋,(彩條布不得采用紅色、粉色等疑似停車信號的顏色)防止棄土污染道砟。

9.出土要分類存放,高度不得超過砟肩,寬度不得侵入硬路肩(路肩的邊緣應留出50cm寬的人行通道)。

10.在護坡下進行挖坑作業時,要做好措施防止棄土堵塞排水渠,必要時用彩條布、防護板進行遮擋;若需要將排水溝側移時,須保證其不小于原排水量。

11.塌方坑和水坑要按要求使用防護板以保證路基的穩定和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必要時采用沉井的方法開挖。挖坑時應時常檢查防護板有無變形及異常情況,發現異常應立即采取安全措施。

12.遇有大雨、暴雨、連陰雨時,不得開挖基坑。

13.基坑當天不能回填時,必須在坑口覆蓋厚度超過20mm的木板,并將彩條布覆蓋在木板上方,壓上重物,防止彩條布及木板被刮飛。

14.基坑防護用料不得采用金屬材料,其他材料尺寸合適,不宜過大?;討忻黠@的警示標志。

15.支柱整正后基坑及時回填,填土分層夯實,每回填不大于0.3m夯實一次;對于路基的防水層,根據原有防水層的位置進行防水處理。

16.牽引變電所內施工作業區必須在無電區,對施工作業區要設警戒線,警戒線嚴禁綁在變電架構上。

17.施工機械進入安全作業區時,帶工人員要事先向機械操作人員傳達安全作業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項,并設專人負責防護,施工機械離場后防護人員方可離開。

18.在牽引變電所內搬動梯子、長大工具、材料、部件時,要時刻注意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二)基礎澆制安全措施

1.運送基礎澆制所需料具時一定設好行車防護,未設好防護嚴禁作業,料具要堆放牢固且不得侵限;嚴禁鉆車、扒車、跳車。

2.澆制前應對基坑進行安全檢查,檢查基坑的穩固性,是否有塌方危險,遇有塌方危險的基坑應首先進行整修,必須保證在澆制過程中的安全。

3.立模、灌注、拆模等作業時,應在施工地點的線路兩端設好防護,對行車安全有影響時,應事先與車站應急值守員辦理準許施工手續。

4.支模前應檢查基坑的穩固性,坑邊1m范圍內不得堆料具,向坑內傳遞料具應用繩索系住,不得投擲,裝好的模板不得有外露釘尖。

5.在施工過程中如有列車通過,應提前停止作業,到安全地待避。

6.坑內有人進行搗固作業或其他作業時,坑口應設人防護。使用插入式搗固器時,使用前要對電氣性能進行檢查,必須由專人負責電源開關,搗固器的接地必須良好,使用過程中隨時調順電線,不得壓線、扭線或掛繞在導電物體上,也不得浸入水中,以防漏電傷人。

7.基礎澆制需要拆卸防護網時,提前一天將拆網地點通知工務和當地車站派出所,拆網地點設專人進行值守,防止閑雜人員進入。

8.使用混凝土運輸車進行施工時,要設置警戒隔離帶,設專人監護,防止運輸車碰撞設備。

9.機械設備在架空輸電線路附近作業時,機械設備的任何部位與輸電線路保證足夠的安全距離。

(三)桿塔安裝主要安全措施

1.在立桿塔前,施工負責人必須對施工區段上空的供電線路等干擾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制定安全卡控措施向全體施工人員交底。

2.施工列車在運行中,不得進行起吊工作,吊臂放在規定位置,不得超過機車車輛限界。

3.立桿時坑內不許有人,立桿前先檢查確認坑口穩定性,預防扶桿人壓塌坑口,跌入坑內。

4.立桿時應考慮支柱的傾斜和牢靠性,預防大風或震動造成支柱滑動或壓塌坑壁發生倒桿斷桿事故,預防支柱向線路方向傾斜侵入限界。

5.立鋼柱時應將四腳螺母墊片配齊擰緊,防止螺母被盜造成鋼柱傾倒。

6.安裝橫臥板應用繩索慢放,下放時坑內不得有人,動作要緩慢協調,防止砸撞等傷害。7.人工立設桿塔、機柱時,應按每人承擔50kg重量配備人員,作業時應設專人指揮,明確分工。

8.桿塔起立頭部距離地面0.5~1m高度,應暫停牽引進行檢查,確認無異狀后方可繼續起立,立到70°時應減慢牽引速度。

9.直埋支柱桿立好后,應按要求進行回填夯實,此過程中,嚴禁攀爬。

10.鋼柱整正時螺母只可松動不可卸下。

11.支柱整正時,支柱的任何部位、工具、材料均不得侵入鐵路行車限界;作業時作業區段兩端和作業地點設置現場防護員。

(四)防感應電安全措施

1.在臨近營業線進行接觸網作業時要采取好防感應電措施。

2.采取加掛地線的方法消除感應危險電壓。加掛地線距每個作業點的最遠距離不得超過50米。加掛地線應有專人負責,加掛地線人員應派責任心強人員擔任,加掛后應在現場看護。加掛的地線嚴禁侵限。

3.接地線要用截面積不小于25mm2的裸銅絞線做成,不得有斷股、散股和接頭。

4.裝設接地線時,將接地線的一端先行接地,再將另一端接至作業設備上。拆除時順序相反。接地線要連接牢固,接觸良好。

5.在進行接觸網停電作業時,作業完畢撤除所有接地線后方可銷令送電。各作業小組銷令前要對自己的作業范圍進行認真檢查,確保無接地后方可向現場負責人匯報作業完畢。

6.在侵入回流線及加強線范圍內作業時,必須進行接地,接地針的深度不得少于500mm。

7.加強線架設完畢后,要采取臨時接地措施,并將臨時接地的地點進行記錄,加強線進行對錨連接時,加強線兩端必須加掛接地線。

(五)夜間施工安全措施

1.每次施工前的當日,由施工負責人組織有關責任部門和參加夜間施工的班組人員召開專門工作會議,根據本次施工項目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安全交底和技術交底,并制訂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此外,還應總結吸取上次夜間施工的經驗或教訓。對制訂出的措施,所有參加夜間施工的人員均應認真貫徹執行,安質人員負責監督檢查落實。

2.參加夜間施工作業的人員必須統一穿反光防護服裝。

3.施工前的當日,應派專人對照明設施進行專項檢查并確認完好。

4.施工前的當日,必須把當晚使用的工具材料備足,并對經常使用的關鍵工具(安全帶緊線器滑輪組鋼絲套放線開口滑輪等)應進行檢查,發現有質量問題的及時更換,確保狀態良好。

5.夜間施工人員白天應保持足夠的睡眠時間,保證夜間工作時有充沛的精力和注意力。

6.夜間施工必須加強防護,必要時增加信號傳遞員,保證施工地點與防護人員聯絡暢通。

7.夜間施工作業必須由作業負責人統一指揮,分工明確,并隨時與防護人員保持聯系。

8.夜間施工作業結束后施工負責人必須對作業現場認真檢查,確保線路暢通。

9.夜間作業鄰線有列車通過時,作業人員不得將頭燈照向列車,以免列車司機誤判斷,造成行車事故。列車通過時,嚴禁作業人員將煙頭等雜物扔向列車。

(六)防高壓觸電安全措施

1.施工作業預想會,要有防高壓觸電的針對性安全措施。

2.作業隊召開安全預想會時,施工負責人要向作業組全體成員講明停電范圍及施工作業區段;到達現場后小組負責人要向本組作業人員指明停、帶電設備的范圍,加強監護,并提醒作業人員保持與帶電部分的安全距離,確保人員、機具不侵入鄰線限界。

3.作業人員在接到施工負責人的開工命令后方可登桿作業。

4.雷電時禁止在接觸網上進行作業。

5.“V”停作業和人員在路肩上行走時,作業人員及所持機具、材料等必須與帶電設備保持2m以上安全距離。

6.兩接地線間距大于1000m時,需增設接地線;在陰雨天氣或潮濕天氣作業時,要適當加掛接地線。

7.接地線的位置,應與供電工區人員共同確定,不得移動接地線的位置。

8.首次停電施工的項目和比較復雜的施工項目,施工負責人應組織各施工小組負責人,提前熟悉施工現場,說明各施工組的相互配合關系、施工順序、封鎖(具體封鎖時間以當日調度命令為準)時間和總體任務。各施工小組不但明確各自的施工任務,而且要對施工的整體情況有明確了解。

9.利用接觸網作業車進行作業時,當鄰線有160km及以下列車通過時,作業人員應停止作業,并在作業平臺遠離鄰線側避讓,列車通過后方可繼續進行作業;在動車組接近本線15分鐘及鄰線5分鐘前,必須停止一切作業;作業人員和作業工具、材料必須撤至列車通過線路鋼軌頭部外側5米以外;軌道吊車、接觸網作業車、高空作業車的伸展和升降設備必須恢復到定位狀態并按規定鎖閉,不得侵限;支柱上不得有人停留;作業車平臺人員全部進入作業車室內。

篇2:高鐵接觸網作業平臺安全卡控措施要求

1、作業平臺操作人須經培訓合格后方可憑證上崗作業,工區不得安排未經培訓人員操作作業平臺。所有作業平臺操作人員由教育科培訓考核合格后,核發上崗作業證。

2、乘務員、作業平臺操作人天窗作業出庫前必須嚴格執行《軌道車作業平臺檢查措施》,聯合檢查、確認作業平臺、抓軌器及懸掛裝置的運用狀態。

3、工作領導人須根據天窗作業計劃查閱《高鐵線路參數參考表》,明確作業范圍內外軌超高數據及須采取的安全措施。

4、天窗作業中嚴禁操作作業平臺向未封鎖線路側旋轉。

5、安放抓軌器標準:根據實際情況須同側兩個或兩側四個抓軌器一并設置,并確認抓軌器在鋼軌頭部卡固扣緊,并調整拉桿長度使抓軌器至臨界受力狀態。

6、軌道車簡易超高測量儀顯示達80mm以上時,于停車點旋轉作業平臺前須測量實際外軌超高值,并落實以下安全規定:

(1)超高100mm(不含)以下時:作業車平臺可按正常情況使用。

(2)超高100-120mm(不含)時:作業車平臺如需向曲線內側旋轉,必須在曲線外側安放抓軌器后方可操作。

(3)超高120-140mm(不含)時:禁止作業車平臺向曲線內側旋轉;需向外側旋轉時,平臺起升高度原則上不超過200mm;特殊情況需起升超過200mm時,起升前須在曲線外軌側安放抓軌器。

(4)超高在140mm及以上的作業地點,禁止平臺起升及旋轉,平臺上作業人員不得集中站在曲線內側。

(5)當環境風速達到6級及以上(約15m/s)時,軌道車雙側抓軌器必須全部安放后方可操作使用平臺作業。

(6)平臺操作人、司機及跟班干部共同確認防側翻措施,把好安全互控關。

7、區間封鎖作業全過程,跟班干部通過車內簡易超高測量儀確認外軌超高在80mm以上處所時,每次需旋轉作業平臺前必須由作業組指定專人在軌面測量實際超高值,跟班干部確認。根據實際超高值,確認允許操作的,由跟班干部通知司機掛入取力,司機通知平臺操作人操作,同時跟班干部與學習司機對平臺操作方向進行監督及卡控(平臺每次使用后返回中間位置并降到底,操作開關置0位;司機撤除液壓取力再動車,未得到跟班干部確認同意不得掛入取力)。

8、軌道車安裝簡易超高測量儀投入使用前,應使用專用工具(道尺或接觸網激光測量儀)對刻度數據進行校準;出車前司機應檢查簡易超高測量儀平直道液面高度是否在0刻度線上。每次到達作業地點需旋轉作業平臺前,必須用專用測量工具對簡易超高測量儀刻度數據進行核對,掌握簡易超高測量儀誤差。

9、為確保作業安全,作業平臺上不超過5人,且平臺遠端不準超過2人;嚴禁使用作業平臺頂舉或斜拉固定設備設施。

10、抓軌器由學習司機負責安放及撤除,跟班干部監督確認。安放前,司機確認制動缸壓力在300Kpa或以上并擰緊人力制動機,在儀表臺上放置“禁動車”警示牌。

11、使用抓軌器期間,車輛禁止移動,學習司機負責監護作業車的輪對與軌面接觸狀態。司機接到平臺使用完畢并完全復位的通知后,方可指揮學習司機撤除抓軌器,并確認安全后方可解除人力制動機。

12、作業平臺上方不得擺放、遺漏任何檢修工具、材料及廢棄零部件。

篇3:接觸網作業車平臺使用安全卡控管理措施要求

為確保接觸網作業車作業平臺的使用中人身安全,特制定本措施。第1條出車前,司機在工區停放專用線要對作業平臺進行檢查試驗,確保各項功能動作正常。并將手動換向閥扳到”平臺”位,下控制面板上的作業控制轉換開關扳至“平臺上”位。第2條網工區作業平臺操作人員只能使用作業平臺上控制面板操作。第3條控制面板上“左側區域”和“右側區域”控制按鈕的操作規定:在站場和復線區段作業。在作業車出庫前,由司機根據網工區作業平臺操作人員要求將作業平臺上的“左側區域”和“右側區域”控制按鈕用鑰匙打到相應位置,共同確認后拔出鑰匙。在單線區段作業,在作業車出庫前,由司機根據網工區作業平臺操作人員要求將作業平臺上的“左側區域”和“右側區域”控制按鈕用鑰匙打到中間位置,共同確認后拔出鑰匙。。第4條檢修作業時作業平臺控制面板各按鈕開關操作規定:1.“電鈴”按鈕的操作。操作人員在操作作業平臺控制面板上的“上升”、“下降”、“左轉”、“右轉”各開關前都要按“電鈴”按鈕。2、“作業控制”轉換開關的操作。操作人員在作業平臺上操作時,將“作業控制”轉換開關扳至“平臺上”;作業完畢后扳至“平臺下”位。3、“上升”控制開關的操作。操作人員確認所有檢修人員上作業平臺后,方能操作作業平臺“上升”控制開關。升到所需高度后再轉動此開關至“中間位”位置。4、“左轉”和“右轉”控制開關的操作。當作業平臺上升到所需高度后,根據作業要求轉動“左轉”或“右轉”開關。轉動時,先轉動“左轉”或“右轉”開關并進行轉向確認(在5秒內要將“左轉”或“右轉”開關扳至中間位進行停轉,觀察轉向是否正確),確認轉向正確后方能轉動至相應角度。5、“下降”開關的操作。當作業平臺上升后根據作業需要進行“下降”開關的操作;如需作業平臺完全下降,則需先將平臺旋轉回到中位,將區域鎖定鑰匙開關置中位并拔出鑰匙,再使平臺下降到零位。6、“緊急停止”按鈕的操作。操作人員在操作作業平臺控制面板上的“上升”、“下降”、“左轉”、“右轉”各開關,發現作業平臺不能停止時,必須按下“緊急停止”按鈕。第5條操作作業平臺和作業過程中作業車需前進或后退運行時,作業平臺操作人員和平臺上的接觸網檢修輔修人以及作業車司機必須認真執行呼喚應答的用語標準;呼喚應答標準用語如下:嚴禁作業車;順號呼喚時機及處所呼喚應答復誦備注呼喚者標準用語應答者標準用語復誦者標準用語1作業平臺上升操作者上升注意輔修人上升注意操作者上升上升前先按“電鈴”2作業平臺左轉操作者左轉注意輔修人左轉注意操作者左轉左轉前先按“電鈴”3作業平臺右轉操作者右轉注意輔修人右轉注意操作者右轉右轉前先按“電鈴”4作業平臺下降操作者下降注意輔修人下降注意操作者下降下降前先按“電鈴”5平臺轉向確認操作者平臺左(右)轉輔修人左(右)轉正確操作者左(右)轉正確左(右)轉先按“電鈴”,在5秒內要將“左轉”或“右轉”開關扳至中間位進行停轉,觀察轉向是否正確6作業車需前進(后退)運行時平臺負責人**(作業車號)往南寧(昆明)方向運行司機**(作業車號)往南寧(昆明)方向運行平臺負責人**(作業車號)往南寧(昆明)方向運行,注意安全平臺負責人在司機動車前要進行復誦,提醒作業平臺上人員注意安全。呼喚時,平臺負責人也可明確告知司機運行到需停地點的支柱號。第6條作臺平臺操作注意事項:1.當該車停在帶電的電網下時,嚴禁作業平臺升起,同時嚴禁作業平臺上有人。2.必須先把作業平臺升起,使前端定位裝置離開車棚頂支承后,方可旋轉。3.作業車移動,作業車平臺升降及轉動時,嚴禁人員上、下平臺。4.作業車移動的速度不得超過10km/h,且不得急劇起、停;平臺旋轉沒有復位前,嚴禁動車。5.作業平臺不得超載,回轉中心不大于1000kg,前端不大于300kg。6.平臺負責操作人在操作平臺升降、轉動及作業車移動時要提醒平臺上人員注意避讓網上部件,并防止平臺上器具的滑動。7.吊裝大件材料、器具上下平臺時必須使用繩索按吊裝作業標準進行吊裝,物件上下平臺后應放置穩固,圓形物件采取防滑措施。8.當有6級以上大風或彎道作業且外軌超高120mm及以上時,建議使用抓軌器,使用抓軌器時不得作業走行。第7條工作完畢,作業平臺上、下所有開關必須置中位。作業平臺的不得留下可移動的物件。第8條本措施自公布之日起執行。南寧供電段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