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接觸網作業平臺安全卡控措施要求
1、作業平臺操作人須經培訓合格后方可憑證上崗作業,工區不得安排未經培訓人員操作作業平臺。所有作業平臺操作人員由教育科培訓考核合格后,核發上崗作業證。
2、乘務員、作業平臺操作人天窗作業出庫前必須嚴格執行《軌道車作業平臺檢查措施》,聯合檢查、確認作業平臺、抓軌器及懸掛裝置的運用狀態。
3、工作領導人須根據天窗作業計劃查閱《高鐵線路參數參考表》,明確作業范圍內外軌超高數據及須采取的安全措施。
4、天窗作業中嚴禁操作作業平臺向未封鎖線路側旋轉。
5、安放抓軌器標準:根據實際情況須同側兩個或兩側四個抓軌器一并設置,并確認抓軌器在鋼軌頭部卡固扣緊,并調整拉桿長度使抓軌器至臨界受力狀態。
6、軌道車簡易超高測量儀顯示達80mm以上時,于停車點旋轉作業平臺前須測量實際外軌超高值,并落實以下安全規定:
(1)超高100mm(不含)以下時:作業車平臺可按正常情況使用。
(2)超高100-120mm(不含)時:作業車平臺如需向曲線內側旋轉,必須在曲線外側安放抓軌器后方可操作。
(3)超高120-140mm(不含)時:禁止作業車平臺向曲線內側旋轉;需向外側旋轉時,平臺起升高度原則上不超過200mm;特殊情況需起升超過200mm時,起升前須在曲線外軌側安放抓軌器。
(4)超高在140mm及以上的作業地點,禁止平臺起升及旋轉,平臺上作業人員不得集中站在曲線內側。
(5)當環境風速達到6級及以上(約15m/s)時,軌道車雙側抓軌器必須全部安放后方可操作使用平臺作業。
(6)平臺操作人、司機及跟班干部共同確認防側翻措施,把好安全互控關。
7、區間封鎖作業全過程,跟班干部通過車內簡易超高測量儀確認外軌超高在80mm以上處所時,每次需旋轉作業平臺前必須由作業組指定專人在軌面測量實際超高值,跟班干部確認。根據實際超高值,確認允許操作的,由跟班干部通知司機掛入取力,司機通知平臺操作人操作,同時跟班干部與學習司機對平臺操作方向進行監督及卡控(平臺每次使用后返回中間位置并降到底,操作開關置0位;司機撤除液壓取力再動車,未得到跟班干部確認同意不得掛入取力)。
8、軌道車安裝簡易超高測量儀投入使用前,應使用專用工具(道尺或接觸網激光測量儀)對刻度數據進行校準;出車前司機應檢查簡易超高測量儀平直道液面高度是否在0刻度線上。每次到達作業地點需旋轉作業平臺前,必須用專用測量工具對簡易超高測量儀刻度數據進行核對,掌握簡易超高測量儀誤差。
9、為確保作業安全,作業平臺上不超過5人,且平臺遠端不準超過2人;嚴禁使用作業平臺頂舉或斜拉固定設備設施。
10、抓軌器由學習司機負責安放及撤除,跟班干部監督確認。安放前,司機確認制動缸壓力在300Kpa或以上并擰緊人力制動機,在儀表臺上放置“禁動車”警示牌。
11、使用抓軌器期間,車輛禁止移動,學習司機負責監護作業車的輪對與軌面接觸狀態。司機接到平臺使用完畢并完全復位的通知后,方可指揮學習司機撤除抓軌器,并確認安全后方可解除人力制動機。
12、作業平臺上方不得擺放、遺漏任何檢修工具、材料及廢棄零部件。
篇2:典型接觸網登高和高空作業安全防護
第一節基本要求和規定1?防高空墜落防護用具,禁止作為工作定位和受力用具來使用,作業人員的工作定位和受力作業,必須使用工作定位繩。2?防高空墜落防護用具,只能連接到安全帶的前部或者背部D型環上,禁止連接到定位腰帶的側面D型環上。工作定位繩作為工作定位使用時,必須與安全帶定位腰帶兩側面的D型環相連接配套使用。3?接觸網高空作業使用雙工作定位繩時,一根與前部D型環連接,用于防高空墜落,不得用做工作定位;另一根與側面D型環相連接,用于工作定位,并可用做輔助防高空墜落用具使用。4?防高空墜落防護用具的掛點,一般情況下不得“低掛高用”,掛點必須是安裝牢固的部件。5?上下支柱和高空作業,必須使用防墜落防護用具。更換防墜落防護用具時,必須先裝設好新的防墜落防護用具后,再撤除舊的防墜落防護用具。任何時候嚴禁出現無高空墜落防護用具的現象。6?在使用基于安全系繩的抓繩器時,在同一時間內,只允許一個人使用安全系繩上下。安全繩禁止作為吊繩來使用。7使用墜落制動器和安全繩時,扁帶或者安全繩拉出方向與豎直方向的夾角不能大于40度。8?高空作業必須使用吊繩傳遞工具、材料。嚴禁負重登桿,嚴禁拋擲傳遞工具、材料,嚴禁攀爬支柱、車梯、升起的作業平臺傳送工具材料。第二節接觸網支柱上下作業的規定一使用安全繩和抓繩器防護上下鋼柱、混泥土柱使用伸縮桿將桿頭(已裝配好安全繩)對準掛點位置掛好,安全繩收緊后下部進行固定,作業人員對安全繩進行試拉無誤后,在安全繩上與胸部等高的位置安裝抓繩器,抓繩器在扣進安全繩時,必需保證抓繩器方向正確(箭頭向上)、螺絲擰緊、保險扣鎖閉、狀態手柄在工作位置。對抓繩器進行試拉檢查無誤后,將抓繩器安全鉤掛在安全帶的前部或者背部D型環上,使用基于安全繩的抓繩器,在收緊的安全繩的保護下沿著支柱上下。上下桿塔時安全繩在人員外側時,抓繩器位置應在作業人員的手臂上方。使用抓繩器下桿按照放一段下一段的方式進行,即用手向上按住抓繩器的掛環,均勻由上部滑動到下部后,手離開抓繩器再進行移動。二使用雙叉型編織緩沖減震系帶(俗稱“雙抓”)防護上下鋼柱將“雙抓”的安全鉤與安全帶的前部或者背部D型環相連接,雙抓應掛在鋼柱的角鋼上,掛于斜角鋼時抓鉤必須扣在下部位置,避免向下滑落。兩個抓鉤交替使用,在上下過程中始終有一個抓鉤掛在掛點上,從而始終不會失去保護。三使用工作定位繩防護上下混泥土柱(光桿)H38~H100混泥土柱,利用工作定位繩環套在混泥土支柱上(即工作定位繩繞桿身一周后自扣),環套隨作業人員上下移動,每次定位后必須向下收緊環套,適時調整工作定位繩長度。工作定位繩與全身式安全帶前部的D型環用安全鉤相連接。四使用安全繩和抓繩器防護上下H170混泥土柱(光桿)H170混泥土柱,立桿前就先安裝橫承力索底座,將安全繩在底座上拴緊掛牢,利用安全繩和抓繩器配合上下支柱。立桿至后續作業時間間隔較長時,須在支柱上先安裝好上部定位繩角鋼,上桿作業時使用伸縮桿將安全繩掛在上部定位繩角鋼的橫向螺桿上,利用安全繩和抓繩器配合上下支柱,開展支柱中下部作業,上部定位繩底座角鋼以上的位置作業,采用工作定位繩防護上下。使用安全繩和抓繩器、工作定位繩防護上下混泥土柱(光桿),相關操作程序參照本節一、三項執行。??第三節梯車作業的規定一使用安全繩和抓繩器防護上下車梯車梯運輸至作業地點,立起前將安全繩上端在車梯工作臺框架上綁扎牢固,下端收緊后拴在距離車梯底盤最近的梯登上,在安全繩上距離車梯底盤約1米的位置安裝2個抓繩器,抓繩器在扣進安全繩時,必需保證抓繩器方向正確(箭頭向上)、螺絲擰緊、保險扣鎖閉、狀態手柄在工作位置。車梯立起后,上網作業人員作業人員對安全繩進行試拉無誤后,再對對抓繩器進行試拉檢查,將抓繩器安全鉤掛在安全帶的前部D型環上,使用基于安全繩的抓繩器,在收緊的安全繩的保護下沿著梯登上下。人員到達作業臺站穩后在線索上打好工作定位繩,再取脫前部D型環上的安全鉤。上下車梯安全繩在人員外側時,抓繩器位置應在作業人員的手臂上方。使用抓繩器下桿按照放一段下一段的方式進行,即用手向上按住抓繩器的掛環,均勻由上部滑動到下部后,手離開抓繩器再進行移動。二車梯作業的其它規定作業人員上下車梯時,車梯必須打好防傾倒裝置,推扶車梯人員到位并扶好車梯。車梯工作臺作業人員必須配備雙工作定位繩,站在車梯工作臺面且身體未超出作業臺范圍的人員,在車梯移動中不需采取防高空墜落措施,停車作業時均須打好工作定位繩。作業人員站在車梯工作臺面抓不到承力索時,需上到承力索的作業,必須先將側面工作定位繩打在接觸線上方準向上到達承力索位置,將前部工作定位繩打在承力索之后,方準撤除接觸線上的工作定位繩;下到車梯工作臺時,必須先將側面工作定位繩打在接觸線上,方準撤除承力索上的前部工作定位繩,人員到達工作臺站穩后,方準撤除接觸線上的工作定位繩。第四節作業車作業的規定作業人員上、下作業車平臺,不采取防高空墜落保護措施,但任何時候必須作業車停穩且作業平臺降到最低位置、正常行駛狀態方準上下作業平臺。作業平臺上的作業,垂直面上以站在平臺地面為基準,水平面上以作業臺框架為基準,在此范圍內伸手可及的作業可以不打工作定位繩,在此范圍外的作業必須配備雙工作定位繩,移動距離遠一次不能到達作業位置,則移動過程中雙工作定位繩交替使用,始終有一組防墜落保護措施。第五節絕緣掛梯作業的規定使用絕緣掛梯作業,一是根據作業位置確定好安全繩掛點,掛點不應低于作業位置,使用伸縮桿將桿頭(已裝配好安全繩)對準掛點位置掛好,安全繩收緊后下部進行固定。二是將絕緣掛梯在臨近安全繩的位置掛好,安全繩與垂直線、安全繩與掛梯的夾角不得大于40°,專職扶梯人員不少于兩人,在安全繩上與胸部等高的位置安裝抓繩器,抓繩器在扣進安全繩時,必需保證抓繩器方向正確(箭頭向上)、螺絲擰緊、保險扣鎖閉、狀態手柄在工作位置。對抓繩器進行試拉檢查無誤后,將抓繩器安全鉤掛在全身式安全帶的前部或者背部D型環上,使用基于安全系繩的抓繩器,在收緊的安全系繩的保護下沿著掛梯梯登上下。上下桿塔時安全繩在人員外側時,抓繩器位置應在作業人員的手臂上方。使用抓繩器下桿按照放一段下一段的方式進行,即用手向上按住抓繩器的掛環,均勻由上部滑動到下部后,手離開抓繩器再進行移動。在梯子上的作業過程中,人員打好工作定位繩,安全繩、抓繩器始終與作業人員相連。作業人員需取下抓繩器并超出梯子范圍外作業,必須配備雙工作定位繩,移動距離遠一次不能到達作業位置,則移動過程中雙工作定位繩交替使用,始終有一組防墜落保護措施。第六節其它高空作業的規定從支柱腕臂、上(下)部固定繩上網時,必須始終有一組防高空墜落保護措施(可使用工作定位繩);支柱頂隔離開關檢修,將雙叉型編織緩沖減震系帶打在拉桿或壓管上作為防高空墜落保護措施,工作定位繩根據作業需要打在支柱頂端、水平拉桿底座的耳環或底座角鋼上等牢固部件上;軟橫跨柱上大框架底座的隔離開關檢修,將雙叉型編織緩沖減震系帶打在支柱上作為防高空墜落保護措施,工作定位繩根據作業需要打在底座角鋼的牢固部位。第七節部分作業程序對照檢查表1?使用安全繩和抓繩器上下鋼柱、混泥土柱作業步驟項目操作方法注意事項1裝設安全繩1.松開鎖緊環將伸縮桿拉至工作長度,再擰緊鎖死環。2.將伸縮桿和桿頭連接。3.將安全繩的安全鉤連接到桿頭上掛環上。4.使用伸縮桿將安全繩掛到牢固的掛點上。1.使用伸縮桿時,必須做好伸縮桿防折斷、防侵限等措施。2.掛點必須牢固且不會松脫,如:水平拉桿底座的耳環、壓管底座的雙耳、軟橫跨支柱上的杵頭桿等部位。2檢查、固定安全繩1.試拉安全繩,確認安裝牢固可靠;2.將安全繩收緊并進行下部固定。3上桿1.將抓繩器裝設到安全繩上,并進行試拉;2.將抓繩器與安全帶前部或者后部D型環相連;3.沿安全繩的方向,沿支柱攀登至工作地點。1.抓繩器方向朝上,安全鉤、保險處于閉鎖狀態,手柄置于工作位;2.安全繩在人員外側時,抓繩器位置應在作業人員的手臂上方。3下桿1.檢查抓繩器狀態,并進行試拉;2.將抓繩器并與安全帶前部或者后部D型環相連;3.沿安全繩的方向,按照放一段下一段的方式進行,即用手向上按住抓繩器的掛環,均勻由上部滑動到下部后,手離開抓繩器再進行移動,下到至地面或者工作地點。2?使用雙叉型編制緩沖減震系帶(俗稱“雙抓”)上下鋼柱步驟項目操作方法注意事項1佩戴“雙抓”將雙抓的安全鉤與安全帶前部或背部D型環相連。2上鋼柱將一只抓鉤掛于鋼柱角鋼上;攀登至夠得到第一只抓鉤的高度,將另一只抓鉤向上掛于鋼柱角鋼上;取下第一只抓鉤,重復以上步驟到達工作位置;1.掛點是斜角鋼時,抓鉤必須扣在下部位置,避免向下滑落;2.兩個抓鉤交替使用,在上下過程中始終有一個抓鉤掛在掛點上。3下鋼柱將一只抓鉤掛于鋼柱角鋼上;下至夠得到第一只抓鉤的高度,將另一只抓鉤向下掛于塔材上;取下第一只抓鉤;重復以上步驟下到地面或者工作位置。2?使用工作定位繩上下H38~H100混泥土柱(光桿)作業步驟項目操作方法注意事項1安裝防護裝置將工作定位繩環繞桿身一周后自扣,環套在桿上。2連接防護裝置使用安全鉤將工作定位繩與胸前D型環連接。3登桿1.雙手扶桿,推動環套,雙腳踩橫腹孔下緣,到達作業位置;2.到達作業位置定位站穩后,打好側面D型環上工作定位繩方準進行其它作業。上下支柱過程中適時調節工作定位繩環套長度。4下桿雙手扶桿,帶動環套,雙腳踩橫腹孔下緣,到達地面;4?使用安全繩和抓繩器防護上下車梯作業步驟項目操作方法注意事項1裝設安全用具1.車梯運至作業地點待命。2.在向上或田野側有梯登的一面,將安全繩上端在車梯框架上綁扎牢固,下端收緊后固定在距離車梯底盤最近的梯登上。3.在安全繩上距離車梯底盤約1米的位置安裝2個抓繩器。1.安全繩上端在車梯框架上必須用力拴牢固。2.抓繩器方向朝上,安全鉤、保險處于閉鎖狀態,手柄置于工作位。2檢查安全繩1.工作領導人發布允許作業命令后,車梯上道、立起。2.車梯必須打好防傾倒裝置,推扶車梯人員到位并扶好車梯。3.上網人員試拉安全繩,確認安裝牢固可靠,下部固定良好。4.上網人員試拉抓繩器,確認狀態良好。不得翻滾車梯損傷安全繩和抓繩器。3上車梯1.將抓繩器并與安全帶前部D型環相連;2.沿安全繩的方向,攀登至車梯工作臺,到達作業臺站穩后在線索上打好工作定位繩,再取脫前部D型環上的安全鉤。安全繩在人員外側時,抓繩器位置應在作業人員的手臂上方。4作業1.車梯工作臺作業人員必須配雙工作定位繩,站在車梯工作臺面且身體未超出作業臺范圍的人員,在車梯移動中不使用防高空墜落用具,停車作業時均須打好工作定位繩。2.作業人員站在車梯工作臺面抓不到承力索時,需上到承力索的作業,必須先將側面工作定位繩打在接觸線上方準向上到達承力索位置,將前部工作定位繩打在承力索之后,方準撤除接觸線上的工作定位繩;下到車梯工作臺時,必須先將側面工作定位繩打在接觸線上,方準撤除承力索上的前部工作定位繩,人員到達工作臺站穩后,方準撤除接觸線上的工作定位繩。3下車梯1.檢查安全繩、抓繩器外觀狀態(不需試拉);2.將抓繩器與安全帶前部D型環相連;3.沿安全繩的方向,按照放一段下一段的方式進行,即用手向上按住抓繩器的掛環,均勻由上部滑動到下部后,手離開抓繩器再進行移動,下到至地面或者工作地點。5?使用絕緣掛梯作業步驟項目操作方法注意事項1裝設安全繩1.松開鎖緊環將伸縮桿拉至工作長度,在擰緊鎖死環。2.將伸縮桿和桿頭連接。3.將安全繩的安全鉤連接到桿頭上掛環上。4.使用伸縮桿將安全繩掛到牢固的掛點上。1.使用伸縮桿時,必須做好伸縮桿防折斷、防侵限等措施。2.掛點必須牢固且不會松脫,如:承力索、接觸線。2檢查、固定安全繩1.試拉安全繩,確認安裝牢固可靠;2.將安全繩收緊并進行下部固定。3上網1.將絕緣掛梯在臨近安全繩的位置掛好扶穩,專職扶梯人員不得少于2人;2.將抓繩器裝設到安全繩上,并進行試拉;3.將抓繩器與安全帶前部D型環相連;4.沿安全繩的方向,從梯子上攀登至工作地點。1.安全繩與垂直線、安全繩與掛梯的夾角不得大于40°;2.抓繩器方向朝上,安全鉤、保險處于閉鎖狀態,手柄置于工作位;3.安全繩在人員外側時,抓繩器位置應在作業人員的手臂上方。4作業1.在梯子上的作業,人員打好工作定位繩,安全繩、抓繩器始終與作業人員相連。2.作業人員需取下抓繩器并超出梯子范圍外作業,必須配備工作定位繩,移動距離遠一次不能到達作業位置,則移動過程中雙工作定位繩交替使用,始終有1組防墜落保護措施。5下網1.檢查抓繩器狀態,并進行試拉;2.將抓繩器與安全帶前部D型環相連;3.沿安全繩的方向,按照放一段下一段的方式進行,即用手向上按住抓繩器的掛環,均勻由上部滑動到下部后,手離開抓繩器再進行移動,下到至地面或者工作地點。
篇3:接觸網作業車作業平臺檢查標準
1、軌道車作業平臺上部檢查及動態試驗前,必須確認軌道車上方工作范圍內沒有帶電設備,庫內作業平臺的檢查試驗納入每天的日常整備內容。
2、庫內靜態檢查司機執行以下標準。
(1)液壓油缸的油面高度在適用范圍內。
(2)作業平臺上、下控制箱各開關作用良好,回零,箱蓋完整。
(3)作業平臺上下腳梯無變形、(冬季)防滑裝置良好。
(4)旋轉、上升限位行程開關完好,彈力正常。
(5)平臺制動裝置完好。
(6)各油缸、管路、接頭無滲漏現象。
(7)平臺上無廢棄零部件,平臺進出口欄柵關閉,折疊式平臺應放倒疊好,不得侵限。
(8)(回庫后)拔出各開關鑰匙,定置保管。
(9)檢查抓軌器裝置及懸掛狀態,確認良好。
3、庫內動態整備檢查,司機、學習司機執行以下標準。
(1)按本車操作要求掛入液壓取力,指示燈點亮,對平臺進行動態操作試驗。
(2)由司機指揮學習司機操作作業平臺下部開關箱上升、下降、左右旋轉、鎖定、緊急開關,司機確認作業平臺動作良好,安全裝置正常,各油缸無滲漏現象。
(3)作業平臺上、下操作轉換開關試驗:由司機將作業平臺上、下轉換開關置“平臺下”位,學習司機在平臺上部操作作業平臺,作業平臺不能動作為試驗正常。
(4)由司機將作業平臺上、下轉換開關置“平臺上”位,指揮學習司機操作作業平臺上部開關箱上升、下降、左右旋轉、緊急開關,司機確認作業平臺動作良好,安全裝置正常,各油缸無滲漏現象。
(5)檢查試驗作業平臺附屬裝置(電鈴、照明燈具)狀態良好。
(6)試驗后,司機確認作業平臺回位良好,所有操作機構恢復零位,拔出各開關鑰匙,定置保管。
4、每次天窗作業出庫前由工作領導人安排每臺車的平臺操作人與司機試驗作業平臺狀況,聯合檢查執行以下標準:
(1)作業平臺上、下操作轉換開關試驗:由司機將作業平臺上、下轉換開關置“平臺下”位,作業平臺操作人在平臺上部操作,作業平臺不能動作為試驗正常。
(2)由司機將作業平臺上、下轉換開關置“平臺上”位,平臺操作人上部操作上升、下降、左右旋轉、緊急開關,作業平臺操作人與司機確認作業平臺作用良好。
(3)檢查試驗作業平臺附屬裝置(電鈴、照明燈具)狀態良好。
(4)檢查抓軌器裝置及懸掛狀態,確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