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工程公司一體化管理手冊:產品實現

建筑工程公司一體化管理手冊:產品實現

2024-07-12 閱讀 5104

建筑安裝工程公司一體化管理手冊:產品實現

1產品實現策劃

1.1公司建立并保持《產品實現策劃控制程序》,規定了產品實現的策劃內容、輸出形式、評審要求、與顧客溝通的內容和方式,以確保產品實現的策劃與一體化管理體系其他過程的要求相一致。

1.2公司工程項目管理部是產品實現策劃的主控部門。

1.3管理者代表負責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對產品實現過程進行策劃。產品實現的策劃

包括以下內容:

a)確定工程項目的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目標和要求;

b)確定工程產品實現所需的過程及重要環境和風險因素,并建立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文件以及所需提供的各種資源。

c)確定工程產品的驗證、確認、監視、檢驗和試驗活動,以及驗收準則。

d)確定所需要的各種記錄,以證實過程運行和工程產品符合要求,記錄要充分完整。

1.4產品實現策劃結果以項目管理計劃、施工組織設計、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作業指導書等形式輸出,由項目經理部負責編制,并按規定的程序報批與實施。

1.5當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不適于策劃結果時,應及時對項目管理計劃中的有關內容進行修改,修改過程按照《文件控制程序》執行。

1.6項目經理部對產品實現過程中所涉及的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因素有關的運行和活動執行《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運行控制程序》。

2與顧客有關的過程

公司建立并保持《與顧客有關的過程控制程序》,規定了對顧客的要求加以識別、確定和評審,并及時安排與顧客溝通,以確保顧客滿意。

2.1合同簽訂前,公司通過投標、報價、合同評審、合同洽談、市場調研、收集有關法律、法規等活動,識別顧客的要求。顧客的要求包括:

a)顧客對工程已明確的要求,包括交付及交付后活動的要求;

b)顧客未明確的要求,但規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預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c)公司應識別并確定與產品有關的法律、法規要求及公司確定承擔的任何附加要求,如創優等;

d)環保和勞保要求。

2.2與產品有關的評審

公司在接受合同前應組織有關人員對產品要求進行評審,以確保顧客的要求得到解決,評審內容和要求:

a)產品要求已明確;

b)與投標不一致的要求已作出處理并得到解決;

c)公司具有滿足合同要求的能力;

d)評審結果及評審所引起措施的記錄應予以保存;

e)對顧客以口頭方式提出的要求,市場營銷部以書面的形式予以記錄,并請顧客進行確認;

f)產品要求發生變更時,經營部或項目經理部以合同變更的形式記錄變更內容,并將變更通知單發放至各有關單位和部門。

2.3顧客溝通

公司在項目投標、施工過程、竣工交付、保修階段對與顧客的溝通作出

安排。溝通的信息和方式包括:

a)工程信息、產品要求;

b)合同、口頭協議執行情況;

c)設計變更,工程業務聯系單的傳遞和反饋;

d)顧客反饋,包括顧客的抱怨;

e)溝通的方式可為工作例會、往來函件和工程洽商等。

3設計和開發

公司對該條款進行了刪減。

4采購

公司對采購過程進行控制,建立并保持《物資采購控制程序》、《工程分包控制程序》、《勞務供方控制程序》以確保采購產品的質量要求、交付和服務等方面符合規定要求。公司工程項目管理部、機動分公司、經營部、人力資源部是采購的主控部門。負責物資(設備)、工程分包、勞務分包的采購和過程控制。

4.1物資采購

4.1.1公司建立并保持《物資采購控制程序》

4.1.2采購物資包括材料、半成品、施工機械等。工程項目管理部根據采購的物資對隨后的產品實現或最終產品的影響,確定采購物資的控制類型和程度,規定了采購控制流程,制定了物資采購的選擇、評價和重新評價準則,以確保物資采購符合規定的要求。《對相關方施加影響控制程序》,對采購過程所涉及的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進行控制,對可能影響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的物資供方、工程分包方、勞務供方等相關方施加影響,確保采購的物資供方、工程分包方、勞務供方符合規定要求。

4.1.3工程項目管理部制定物資采購的選擇、評價和重新評價的準則,由采購單位根據準則組織實施并確定合格供方名錄,工程項目管理部進行監督檢查。

4.1.4項目經理部根據相關信息確定采購要求,制定適用的采購文件(采購合同、采購計劃、委托協議等)并進行審核報批。采購文件應正確表達擬采購物資的信息,可包括:物資名稱、規格、型號、質量要求、可標識的重要環境因素的環保要求、已識別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控制程序和要求,必要時包括對供方人員資格要求以及對供方的質量管理體系或環境管理體系要求。

4.1.4項目經理部對采購物資按規定實施驗證,以確保采購的物資滿足規定的采購要求。

4.2工程分包

4.2.1工程分包依照《建筑法》的規定進行。

4.2.2公司建立并保持《工程分包控制程序》,明確了工程分包方的選擇、評價和重新評價的準則,確定了工程分包的審批程序、分包方的資格以及對分包單位的管理要求。

4.2.3工程分包的管理執行《工程分包控制程序》。

4.3勞務分包

4.3.1勞務分包依照《建筑法》的規定進行。

4.3.2公司建立并保持《勞務供方控制程序》,確定了對勞務供方的選擇、評價和重新評價的準則,規定了勞務供方的資格要求、能力審核內容、使用原則以及對勞務供方的管理要求。

4.3.3勞務供方的管理執行《勞務供方控制程序》

4.4對相關方的施加影響

4.4.1公司建立并保持《對相關方施加影響控制程序》,規定了對相關方的評估,以及對相關方影響的方式、檢查的內容,明確了對不符合要求的相關方需采取的措施。確保對采購過程所涉及的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進行控制,對可能影響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的物資供方、工程分包方、勞務供方等相關方施加影響,以保證采購的物資供方、工程分包方、勞務供方符合歸帝國內要求。

4.4.1公司工程項目管理部、人力資源部、經營部是《相關方環境安全行為控制程序》的主控部門。項目經理部負責對相關方施加影響的實施。

5生產和服務提供

5.1生產和服務提供的控制

公司工程項目管理部是生產和服務提供的主控部門,負責對項目經理部的生產和服務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項目經理部負責生產和服務提供的組織實施。

5.1.1項目開工準備

a)項目經理部需收集開工資料包括:設計文件、工程承包合同、公司的合同交底;

b)項目經理部應配備所需的產品質量技術文件、法律法規、規范、操作規程以及相關的管理標準等,標準覆蓋率必須達到100%

c)項目經理部組織圖紙自審,參加圖紙會審、設計交底,按照工程承包合同等相關文件進行技術交底;

d)項目經理部根據工程承包合同和圖紙組織編寫施工組織設計、項目管理計劃,針對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目標與指標制定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e)項目經理部按項目管理計劃的需求組織施工機械、機具的進場以及提供為達到產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環境。

f)項目經理部按照施工組織設計負責施工現場控制網測量和臨時設施施工的建設;

g)項目經理部按項目管理計劃組織配備監視和測量裝置。

5.1.2施工過程控制

a)項目經理部以圖紙、技術標準、規范為依據,通過自檢、互檢、交接檢、預檢、試驗室檢驗等驗證方式對工程質量進行控制,接受監理單位、顧客及政府主管部門的監督;

b)項目經理部對施工過程中的關鍵過程、特殊過程、以及涉及的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和需確認的過程予以重點策劃,從嚴監控;

c)項目經理部對與重要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因素及潛在的重要環境風險因素的活動、產品、服務的控制,執行《環境和職工健康安全運行控制程序》;

d)項目經理部按批準的施工網絡計劃進行施工進度的控制,以滿足合同和監理單位的要求;

e)項目經理部收到設計變更應與顧客、監理單位洽商,按設計變更更改原圖紙并確認無誤后,方可組織施工。若需修訂原施工合同時,按《與顧客有關的過程控制程序》執行。

5.1.3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運行控制

公司建立并保持《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運行控制程序》,明確了策劃內容,規定了應建立運行的控制程序,提出了對策劃結果的實施要求,對供方的環保和職業健康安全要求以及對供方進行相應監視和測量的要求,以對與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風險有關的活動、產品、服務進行有效的控制,確保其在規定的條件下運行,使其不致偏離里一體化方針、目標和指標。

a)公司工程項目管理部是《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運行控制程序》的主控部門,有關部門、項目經理部負責運行控制的組織和實施。

b)項目經理部對產品實現過程中的重要環境和重大風險因素,必要時制定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作為程序文件的補充,對一般環境因素和風險因素,通過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和日常檢查進行控制。

5.1.4應急準備和響應

公司建立并保持《應急準備和響應程序》,規定了組織成員,明確了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潛在事故、事件和緊急情況的預防和控制重點以及潛在事故、事件和緊急事件發生時需采取的應急方案,以預防或減少可能伴隨的環境影響和風險。

工程項目管理部是《應急準備和響應》的主控部門,負責協調處理潛在的事故、事件或緊急情況發生時的組織工作,并對本程序予以評審、修訂。可行時每年組織一次消防演習。

5.1.5項目竣工驗收

工程竣工后,項目經理部根據設計文件及施工合同檢查項目完成情況,對評定合

格的單位工程,整理竣工驗收資料,向顧客提交竣工驗收報告,申請驗收,與顧客簽定"工程質量保修書"。

5.1.6工程保修

在工程保修期階段,項目經理部依據"工程質量保修書"中的約定保修項目提供保修。工程的保修期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

5.1.7施工、交付和保修的控制執行《施工、交付及保修控制程序》。

5.2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的確認

5.2.1在施工過程中需確認的過程包括"關鍵過程"和"特殊過程"。公司常見的"關鍵過程"指清水混凝土施工、設備基礎地腳螺檢安裝及預留孔施工、飾面施工;"特殊過程"指基坑支護、平頂屋防水施工、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余下的關、特過程由項目經理部確認。公司工程部項目管理部負責關鍵過程、特殊過程識別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5.2.2公司建立并保持《關鍵過程和特殊過程的確認程序》,明確規定了確認的過程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包括:

a)為關鍵過程、特殊過程的評審和批準確定了準則;

b)對設備的性能和人員資格進行鑒定、認可;

c)項目經理部需對關鍵和特殊過程實施必要的監控并進行記錄;

d)編制相應的作業指導書,經批準后實施;

e)由于人員、設備、技術工藝或作業方法的變更,導致需確認的過程變更,應進行再確認。

5.3標識可追溯性

5.3.1公司建立并保持《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明確了施工過程中產品、檢驗批(包括采購品、半成品、成品)的產品標識和狀態標識的要求及方法,防止混淆和誤用。并確定了建立可追溯性標識的范圍,進行唯一性標識,保證可追溯性。

5.3.2公司工程項目管理部是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安全標識使用管理的主控部門。項目經理部負責組織實施。

5.3.3項目經理部針對測量和監視要求對產品的狀態進行標識。

5.3.4對存在危險特性的物品(易燃、易爆、有毒物品)以及應急準備和響應的重點場所要做明顯的警示標識。具體執行《安全標識使用、管理控制程序》。

5.4顧客財產

5.4.1公司建立并保持《顧客財產控制程序》,規定了對顧客財產的識別、驗證、保護和維護以及顧客財產發生丟失、損壞或發現不適用時應采用的措施和要求。

5.4.2公司工程項目管理部是顧客財產控制的主控部門。項目經理部負責對顧客財產實施保護。

5.5產品防護

5.5.1公司建立并保持《產品防護管理程序》,明確規定了產品的標識、搬運、包裝、貯存和保護辦法,確保產品在內部處理和交付到預定的地點之前,產品的符合性得到保護。

5.5.2公司工程項目管理部是《產品防護控制程序》的主控部門,負責對產品防護的管理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項目經理部負責對產品實施防護直至交付。

6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

6.1公司建立并保持《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程序》,通過對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有效控制,確保測量能力與測量要求相一致。

6.2公司工程項目管理部是監視和測量裝置的主控部門。

6.3項目經理部根據產品實現策劃及施工要求確定需監視和測量的活動,包括對可能具有重大環境影響的運行與活動,對職業健康安全績效進行常規監視和測量的活動,以及活動所需的監視和測量裝置,應在項目管理計劃中予以明確。

6.4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的要求

a)所有用于產品符合的監測設備、對可能有重大環境影響的過程和活動監測設備以及對職業健康安全進行績效監測的設備,在使用前應送具有檢定或校準資格的單位進行檢定或校準,并按公司《常用監視測量裝置檢定周期目錄》規定的時間間隔進行復檢。對于國家沒有規定校準或檢定依據的檢測設備,工程項目管理部組

織編制自校規程或校準的管理辦法予以控制。妥善保管檢定證書或校準記錄。

b)監視和測量裝置由專職管理人員進行調整或必要時再調整。

c)建立監視和測量裝置臺帳,編制"監視和測量裝置檢定(校準)周期表"。檢定(校準)合格后,貼發合格標識。

d)使用監視和測量裝置時,應防止因調整不當而使其檢測結果失效。當發現監視和測量裝置不符合要求時,使用單位應立即停止使用該裝置,對其進行調整,調整后重新檢定(校準),仍達不到要求的,貼發報廢標識,對此前的測量結果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并做好記錄,確認非準確測量結果的所在范圍,并對受影響的產品、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績效采取適當的措施。校準和檢測結果的記錄應予保存。

e)采取有效措施,提供適宜的環境,確保監視和測量裝置在搬動、維護和貯存期間準確度和適用性完好。

以計算機軟件作為監視和測量裝置時,在初次使用前要對其滿足預期用途的能力進行確認,必要時再確認。

篇2:采氣廠承包商一體化管理實施辦法

1總則

1.1承包商一體化管理是指為廠長期從事檢修、技術服務、運輸服務、設備維修等檢維修服務的承包商,按照廠內部單位、班組進行統一管理的模式。

1.2?承包商一體化管理遵循“統一標準、統一制度、統一檢查、統一考核”的原則。

1.3中原油建、中原建工、中原井下等長期維保單位及其它石化系統戰略承包商按廠內部基層單位進行管理。

1.4寧波大通、西油聯合等石化企外長期專業維保單位按廠基層單位內部班組進行管理。

1.5油田內部單位承包商按雙方合同約定進行管理。

1.6工程項目承包商按集團公司、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承包商管理規定進行管理,業務主管科室即使管理主體,又是責任主體。

1.7實施一體化管理,即把承包商作為內部單位和班組,工作同時安排,會議同時召開,員工同時培訓,活動同時開展,檢查同時進行,考核同時兌現。

2職責

2.1業務主管科室

2.1.1業務主管科室(合同簽訂科室)是承包商安全管理主體,組織落實一體化管理制度。

2.1.2負責審查承包商資質,嚴把資質審核關。

2.1.3負責制定承包商管理考核細則,定期組織考核。

2.1.4定期開展管理檢查,落實承包商隱患整改。

2.1.5負責組織承包商按期參加廠組織的各項HSE活動。

2.1.6負責審查承包商施工方案。

2.2HSE監督責任科室

2.2.1HSE辦公室是承包商管理的監督主體。

2.2.2負責對承包商進行入廠安全教育。

2.2.3定期開展安全檢查,監督業務科室和基層單位對承包商開展HSE工作。

2.2.4負責監督作業許可證的辦理。

2.2.5負責制定HSE管理考核辦法,對承包商進行HSE專項考核。

2.3管理承包商的基層單位

2.3.1基層單位是承包商安全管理責任主體,建立承包商員工檔案,按本單位班組管理,明確分管領導,負責承包商管理考核。

2.3.2組織承包商開展安全教育培訓,負責落實承包商三級教育相關內容。

2.3.3組織承包商開展安全活動。

2.3.4組織承包商開展風險評價活動。

2.3.5負責監督安全制度和措施的落實。

2.3.6為承包商配備相關制度標準。

2.4接收承包商服務的基層單位

2.4.1負責承包商現場安全管理。

2.4.2參與考核承包商服務質量。

2.4.3負責本單位直接審批的施工方案和許可票證。

2.5承包商

2.5.1對本單位合同范圍內的安全管理負直接管理責任。

2.5.2服從基層單位一體化管理。

2.5.3嚴格遵守甲方制度。

2.5.4負責為員工開展健康體檢和職業病體檢工作,并向HSE科室提供員工體檢證明材料,HSE辦公室不定期對承包商的職業衛生管理情況進行檢查。

2.4.5負責員工取證培訓工作,及時上報資料。

3一體化管理內容

3.1按內部單位管理的承包商

3.1.1按中國石化HSE管理體系要求同步建立相應的制度、資料、臺帳。

3.1.2廠安全生產會議同步參加、同步匯報。

3.1.3廠安全培訓教育同步教育培訓。

3.1.4廠組織的各類安全活動同步開展。

3.1.5廠安全檢查、考核同步進行。

3.1.6發生事故責任同步追究。

3.2按內部班組管理的承包商

3.2.1按采氣廠HSE管理體系要求同步建立相應的制度。

承包商應按照廠制度要求建立符合項目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應急預案,業務科室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審查和審批,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HSE檢查制度》、《HSE培訓制度》、《隱患排查制度》、《直接作業環節管理制度》、《消氣防管理制度》、《HSE會議制度》、《周一安全活動制度》、《事故管理制度》、《環保管理制度》、《應急管理制度》等。

3.2.2按采氣廠班組管理要求同步建立相應的資料。

承包商按生產班組管理要求,建立包括以下內容的班組資料。如《周一安全活動記錄》、《生產班組HSE工作記錄》、《個體防護用品臺帳》、《HSE培訓記錄》、《資質統計臺帳》、《員工檔案》、《應急演練記錄》等。

3.2.3按采氣廠班組管理要求參加安全生產會議。

承包商應按時參加基層單位組織的每日生產例會、周一安全會議、月度會議等各項會議,并及時向本單位員工貫徹和傳達。

3.2.4按采氣廠班組管理要求開展安全活動

包括周一安全活動、生產班組HSE活動、應急演練活動及其它開展的專項安全活動。

3.2.5按采氣廠班組管理要求進行安全教育培訓

承包商定期開展本單位安全知識培訓,同時參加基層單位安全培訓,并進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允許上崗;安全資格證、硫化氫防護證、HSE培訓證、特種作業操作許可證按期復審,確保證件處于有效期內。

3.2.6按采氣廠班組管理要求進行檢查考核

基層單位三基檢查同步檢查承包商,每月對承包商進行考核,承包商參與基層單位內部安全檢查。

3.2.7?其他要求,按照廠承包商管理規定執行。

4.考核

4.1廠依據《承包商HSE管理規定》、《采氣廠承包商檢查考核細則》、《維保單位考核細則》對其進行考核。

4.2承包商出現事故及其他違章現象,即追究承包商責任,也追究廠基層單位、主管科室、監督科室責任。

4.3對承包商發現的重大隱患,確認核實后由基層單位出具獎勵申請材料報廠審批兌現。

5附件

5.1采氣廠承包商分級管理明細

5.2采氣廠承包商檢查考核細則

篇3:工程安全生產職業衛生一體化監管實施辦法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安監總局和省安監局關于建立安全生產與職業衛生一體化監管執法工作部署要求,降低執法成本,減輕企業負擔,提高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監管效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與健康權益,根據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遵循原則

堅持“按照管行業、管業務、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生產和管職業衛生”的原則,著力建立安全生產與職業衛生一體化監管執法體系。安監部門職健機構對本行政區域內職業衛生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具體行業監管由行業主管部門和承擔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機構)負責。要把職業衛生“三同時”、執法檢查、培訓教育等方面,與對相關行業(企業)的安全生產監管工作有機融合,做到同謀劃、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落實,避免多重培訓、重復執法,不斷優化工作流程,提高監管效能,實現安全生產與職業衛生同步協調發展。

二、具體措施

(一)考核考評一體化。將職業衛生工作納入安監站年度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進一步明確、細化被考核單位的職業衛生責任,在年度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上予以明確。合理安排職業衛生考評分值,提高職業衛生年度考核權重。

(二)行政許可一體化。監督企業落實“三同時”工作,加強對建設單位組織的驗收活動和驗收結果的監督核查,做好從事前審批把關到事中事后監管的承接工作。

(三)執法檢查一體化。安監站在進行安全施工執法檢查時,將職業衛生執法內容及要求一并納入,做到職業衛生與安全生產一并計劃部署,一并執法檢查,一并整改驗收。

(四)安全培訓一體化。推進安全生產與職業衛生教育培訓的業務融合,對企業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安全生產培訓和再教育時,應當融入職業衛生的內容。對于滿足教育培訓大綱的內容和課時條件的安全生產證書或者職業衛生證書,可作雙向的教育培訓記錄,在執法檢查時給予互認。

(五)宣傳教育一體化。將職業衛生法律法規、職業健康知識納入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各種安全生產宣傳教育載體,廣泛開展職業衛生宣傳教育活動。?(六)達標創建一體化。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和安全文化建設等工作,凡涉及的職業衛生內容應達到相關標準,并將之作為是否作為通過達標驗收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