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工程公司一體化管理手冊:測量分析和改進

建筑工程公司一體化管理手冊:測量分析和改進

2024-07-12 閱讀 2007

建筑安裝工程公司一體化管理手冊:測量、分析和改進

1總則

公司策劃了證實產品的符合性、確保一體化管理體系的符合性以及持續改進一體化管理體系的有效性所需的監視、測量、分析和改進過程,建立了相關程序。并按照規定的頻次、方法對工程質量、過程能力、顧客滿意度、環境行為的關鍵特性,職業健康安全績效以及一體化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進行監視、測量和評價,對反映管理體系運行效果的數據進行監視、測量和評價,對反映管理體系運行效果的數據進行采集、歸納、整理并適當采用統計技術進行分析,以確定:

a)工程產品的符合性;

b)一體化管理體系的符合性;

c)持續改進一體化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d)環境行為是否滿足法規,達到目標和指標要求;

e)健康安全績效是否滿足法規、員工和目標要求。

2監視和測量

2.1顧客滿意度

2.1.1公司建立并保持《顧客滿意度的測量程序》,規定了對顧客滿意程度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處理和使用的程序和方法,以衡量一體化管理體系的整體業績并明確可以改進的領域。

2.1.2公司工程項目管理部是顧客滿意度測量的主控部門,負責對各項目經理部提供的顧客滿意度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做出分析報告提交管理評審會。

2.2內部審核

2.2.1公司建立并保持《內部審核程序》,明確了內部審核的準則、范圍、頻次和方法;規定了審核員的資格和審核范圍;受審核區域管理者的職責要求;不合格的處置要求;審核記錄的保持要求。

2.2.2管理者代表負責領導和策劃內部審核。

2.2.3公司企業策劃部是內部審核的主控部門。負責按照策劃的時間間隔組織實施內部審核,以證實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活動和有關結果的符合性,確保一體化管理體系運行有效。

2.3過程的監視和測量

2.3.1公司建立并保持《過程的監視和測量程序》,規定了對一體化管理體系過程監視和測量的活動、依據及方式,來實現對一體化管理體系全過程的監視和測量,以確保管理過程和產品形成過程達到策劃要求。

2.3.2根據監視和測量結果,如發現過程運行未達到策劃結果時,應采取相應的糾正和糾正措施并實施驗證,需要時可采用統計方法進行分析,以確保產品的符合性。

2.3.3公司企業策劃部負責管理一體化管理體系過程的監視和測量,工程項目管理部負責產品形成過程管理的監視和測量以及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的監視和測量。

2.4產品監視和測量

2.4.1公司建立并保持《產品的監視和測量控制程序》,規定了對產品特性進行監視和測量的對象,工程產品檢查驗收的范圍、依據方法以及對檢查結果不合格的處置、產品放行、工序轉序和交付服務的授權和批準要求、記錄要求,以驗證產品的要求得到滿足。

2.4.2公司工程項目管理部是產品的監視和測量的主控部門。

2.5環境的監視和測量

2.5.1公司建立并保持《環境的監視和測量控制程序》對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環境影響的運行與活動的關鍵特性進行例行監測和測量。

2.5.2公司工程項目管理部是環境的監視和測量的主控部門。其監視和測量的內容主要包括:

a)環境表現(行為)的常規監測;

b)有關環境管理運行控制,運行結果是否偏離目標、指標;

c)環境目標和指標的實現程度和環境管理方案的實施效果;

d)有關環境法律和法規,環境標準的遵循情況,并定期評價。

2.5.3各部門、項目經理部應根據《環境因素的識別與評價控制程序》確定的監測點、監測項目、監測方法和頻次進行檢測活動并做好記錄。需要時委托環保部門進行測定。

2.5.4監測和測量結果超標時,應重新測量一次,若仍超標,則按《糾正措施控制程序》進行控制。

2.5.5環境檢測設備的校準、維護執行《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程序》。

2.6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監視和測量

2.6.1公司建立并保持《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監視和測量控制程序》,規定了監視和測量的主要內容、績效測量和監視的方法以及對監視測量的數據和結果的記錄提出了要求,通過對職業健康安全績效進行監視和測量以判定是否滿足法規、目標和員工的要求。

2.6.2公司工程項目管理部是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的測量和監視的主控部門。

2.6.3監視和測量的主要內容

a)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運行準則和適用法規的符合性的監視以及風險控制的結果和成效;

b)職業健康安全目標的滿足程度的監視;

c)員工健康安全意識的提高情況的監視;

d)對過程、工作場所和實際操作進行常規安全行為和管理水平的控制;

e)事故、疾病、事件和其他不良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的歷史證據的統計監視。

2.6.4對監視和測量的數據及結果的記錄要充分,以便為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的數據分析作依據。

2.6.5績效測量和監視所用的設備的校準和維護執行《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程序》。

3不合格品、不符合控制

3.1公司建立并保持《不合格品、不符合控制程序》,確保不符合產品要求的產品得到識別和控制,規定了不合格品的處置途徑以及對不符合的處理、調查要求,明確了不合格品、不符合處置的有關職責和權限,以防止不合格品非預期的使用或交付及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行為偏離規定要求。

3.2公司工程項目管理部是不合格品、不符合控制的主控部門。

3.3經檢測判定為不合格的產品應予以標識,處置不合格品的途徑如下:

a)采取措施,消除已發現的不合格,以返工或返修的途徑;

b)讓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僅指未經返工或返修也不影響最終產品的使用功能)。讓步使用,放行不合格,必須經授權人員批準;

c)采取措施,改變使用方式和用途,如降級使用或報廢。

3.4不合格品進行返工或返修后應再次進行驗證,以證實符合性。

3.5在工程交付和使用時發現不合格公司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具體執行《糾正措施控制程序》。

3.6事故、事件的控制

3.6.1公司建立并保持《事故(事件)報告、調查和處理程序》,確定有關的職責和權限,明確了對事故、事件和不符合調查處理的依據、標準和方法,對所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提出了要求。

3.6.2公司工程項目管理部是

事故(事件)報告、調查和處理的主控部門。

3.6.3對擬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在其實施前應先通過風險評價進行評審。

3.6.4為消除實際或潛在的不符合原因而采取糾正或預防措施,應與問題的嚴重性和面臨的職業健康風險相適應。

3.6.5糾正和預防措施涉及到體系文件的修改執行《文件控制程序》并保存記錄。

4數據分析

4.1公司建立并保持《數據分析管理程序》,明確了所需數據、數據來源、數據收集、歸納方式,確定了數據分析方法,實施分析的結果要求,以證實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和有效性,并作為改進的依據。

4.2各部門負責收集主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數據和信息,包括:

a)與工程質量有關的數據;

b)顧客及其他相關方滿意程度的數據;

c)監視和測量數據;

d)內、外審數據;

e)供方數據;

f)與運行能力有關的數據;

g)與產品和運行能力相關的環境和風險因素數據。

4.3企業策劃部是數據分析管理的主控部門,負責按《數據分析管理程序》組織收集、統計、分析一體化管理體系有關的數據。

4.4各部門負責應用統計技術對數據作出分析和評價,并提供以下信息:

a)顧客及其他相關方滿意程度的現狀和趨勢;

b)產品和服務與顧客及相關方要求的符合性;

c)過程和產品特性的趨勢,包括采取預防措施的機會;

d)供方產品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行為及合作的狀況;

e)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改進的具體成效。

4.5各部門應將分析的結果及時傳遞,以識別確定需改進的內容和方法,并作為管理評審的輸入。

5改進

5.1持續改進

公司通過建立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方針,確定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指標和方案,開展內部審核,管理評審,應用適宜的統計技術進行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實施糾正措施,以及監視和測量,考核等活動,選擇改進機會,以持續改進一體化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5.1.1以方針和目標為持續改進的準則。

5.1.2日常的改進活動由各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對重大的、長遠的改進項目通過管理評審評價確定并由企業策劃部組織有關部門實施。

5.1.3通過顧客及其他相關方的滿意程度來測量持續改進。

5.1.4在管理評審中,評審改進的效果,確定新的改進項目。

5.2糾正措施

5.2.1公司建立并保持《糾正措施控制程序》,明確了采取糾正措施的對象,規定了糾正措施的流程、糾正措施實施所采取的步驟以及評價需求,以消除實際存在的不合格、不符合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發生。

5.2.2企業策劃部、工程項目管理部是糾正措施控制的主控部門。

5.2.3企業策劃部負責組織一體化管理體系內、外審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制定糾正措施,并進行評價、確定、實施、驗證和記錄。

5.2.4工程項目管理部負責按程序規定對已發生的不合格、顧客及其他相關方投訴、服務抱怨等組織調查分析不合格、不符合的原因,評價是否需采取糾正措施并確定、制定糾正措施,實施、驗證和記錄。

5.2.5各有關部門、項目經理部負責按程序的規定對本系統、本項目經理部發生的不合格、不符合進行原因分析、評價并確定糾正措施、實施、驗證和記錄。

5.2.6對所有的糾正措施要進行有效性評價。對具有成效的改進作為永久更改,對于效果不明顯采取進一步的分析和改進。

5.2.7糾正措施涉及到體系文件的任何更改,各部門應遵照實施,按《文件控制程序》進行修改并予以記錄。

5.3預防措施

5.3.1公司建立并保持《預防措施控制程序》,規定了預防措施的流程,明確了預防措施實施所采取的步驟以及評價需求,以消除潛在的不合格、不符合的原因,防止不合格、不符合的發生。

5.3.2公司企業策劃部、工程項目管理部是預防措施控制的主控部門。

5.3.3預防措施的實施應采取以下步驟:

a)通過管理評審、內部審核,監視和測量活動,顧客及其他相關方意見等識別潛在的不合格、不符合,并分析原因;

b)評價采取預防措施的客觀需求;

c)按照潛在不合格、不符合的特點,通過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及管理方案等形式制定預防措施并予以實施、記錄,并評價其有效性;

d)在制定預防措施時應與潛在的不合格程度以及不符合的嚴重性和伴隨的環境、面臨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相適應。

e)對于預防措施所引起的對體系文件的任何更改,各部門應遵照實施,按《文件控制程序》進行修改,并予以記錄。

篇2:采氣廠承包商一體化管理實施辦法

1總則

1.1承包商一體化管理是指為廠長期從事檢修、技術服務、運輸服務、設備維修等檢維修服務的承包商,按照廠內部單位、班組進行統一管理的模式。

1.2?承包商一體化管理遵循“統一標準、統一制度、統一檢查、統一考核”的原則。

1.3中原油建、中原建工、中原井下等長期維保單位及其它石化系統戰略承包商按廠內部基層單位進行管理。

1.4寧波大通、西油聯合等石化企外長期專業維保單位按廠基層單位內部班組進行管理。

1.5油田內部單位承包商按雙方合同約定進行管理。

1.6工程項目承包商按集團公司、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承包商管理規定進行管理,業務主管科室即使管理主體,又是責任主體。

1.7實施一體化管理,即把承包商作為內部單位和班組,工作同時安排,會議同時召開,員工同時培訓,活動同時開展,檢查同時進行,考核同時兌現。

2職責

2.1業務主管科室

2.1.1業務主管科室(合同簽訂科室)是承包商安全管理主體,組織落實一體化管理制度。

2.1.2負責審查承包商資質,嚴把資質審核關。

2.1.3負責制定承包商管理考核細則,定期組織考核。

2.1.4定期開展管理檢查,落實承包商隱患整改。

2.1.5負責組織承包商按期參加廠組織的各項HSE活動。

2.1.6負責審查承包商施工方案。

2.2HSE監督責任科室

2.2.1HSE辦公室是承包商管理的監督主體。

2.2.2負責對承包商進行入廠安全教育。

2.2.3定期開展安全檢查,監督業務科室和基層單位對承包商開展HSE工作。

2.2.4負責監督作業許可證的辦理。

2.2.5負責制定HSE管理考核辦法,對承包商進行HSE專項考核。

2.3管理承包商的基層單位

2.3.1基層單位是承包商安全管理責任主體,建立承包商員工檔案,按本單位班組管理,明確分管領導,負責承包商管理考核。

2.3.2組織承包商開展安全教育培訓,負責落實承包商三級教育相關內容。

2.3.3組織承包商開展安全活動。

2.3.4組織承包商開展風險評價活動。

2.3.5負責監督安全制度和措施的落實。

2.3.6為承包商配備相關制度標準。

2.4接收承包商服務的基層單位

2.4.1負責承包商現場安全管理。

2.4.2參與考核承包商服務質量。

2.4.3負責本單位直接審批的施工方案和許可票證。

2.5承包商

2.5.1對本單位合同范圍內的安全管理負直接管理責任。

2.5.2服從基層單位一體化管理。

2.5.3嚴格遵守甲方制度。

2.5.4負責為員工開展健康體檢和職業病體檢工作,并向HSE科室提供員工體檢證明材料,HSE辦公室不定期對承包商的職業衛生管理情況進行檢查。

2.4.5負責員工取證培訓工作,及時上報資料。

3一體化管理內容

3.1按內部單位管理的承包商

3.1.1按中國石化HSE管理體系要求同步建立相應的制度、資料、臺帳。

3.1.2廠安全生產會議同步參加、同步匯報。

3.1.3廠安全培訓教育同步教育培訓。

3.1.4廠組織的各類安全活動同步開展。

3.1.5廠安全檢查、考核同步進行。

3.1.6發生事故責任同步追究。

3.2按內部班組管理的承包商

3.2.1按采氣廠HSE管理體系要求同步建立相應的制度。

承包商應按照廠制度要求建立符合項目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應急預案,業務科室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審查和審批,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HSE檢查制度》、《HSE培訓制度》、《隱患排查制度》、《直接作業環節管理制度》、《消氣防管理制度》、《HSE會議制度》、《周一安全活動制度》、《事故管理制度》、《環保管理制度》、《應急管理制度》等。

3.2.2按采氣廠班組管理要求同步建立相應的資料。

承包商按生產班組管理要求,建立包括以下內容的班組資料。如《周一安全活動記錄》、《生產班組HSE工作記錄》、《個體防護用品臺帳》、《HSE培訓記錄》、《資質統計臺帳》、《員工檔案》、《應急演練記錄》等。

3.2.3按采氣廠班組管理要求參加安全生產會議。

承包商應按時參加基層單位組織的每日生產例會、周一安全會議、月度會議等各項會議,并及時向本單位員工貫徹和傳達。

3.2.4按采氣廠班組管理要求開展安全活動

包括周一安全活動、生產班組HSE活動、應急演練活動及其它開展的專項安全活動。

3.2.5按采氣廠班組管理要求進行安全教育培訓

承包商定期開展本單位安全知識培訓,同時參加基層單位安全培訓,并進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允許上崗;安全資格證、硫化氫防護證、HSE培訓證、特種作業操作許可證按期復審,確保證件處于有效期內。

3.2.6按采氣廠班組管理要求進行檢查考核

基層單位三基檢查同步檢查承包商,每月對承包商進行考核,承包商參與基層單位內部安全檢查。

3.2.7?其他要求,按照廠承包商管理規定執行。

4.考核

4.1廠依據《承包商HSE管理規定》、《采氣廠承包商檢查考核細則》、《維保單位考核細則》對其進行考核。

4.2承包商出現事故及其他違章現象,即追究承包商責任,也追究廠基層單位、主管科室、監督科室責任。

4.3對承包商發現的重大隱患,確認核實后由基層單位出具獎勵申請材料報廠審批兌現。

5附件

5.1采氣廠承包商分級管理明細

5.2采氣廠承包商檢查考核細則

篇3:工程安全生產職業衛生一體化監管實施辦法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安監總局和省安監局關于建立安全生產與職業衛生一體化監管執法工作部署要求,降低執法成本,減輕企業負擔,提高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監管效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與健康權益,根據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遵循原則

堅持“按照管行業、管業務、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生產和管職業衛生”的原則,著力建立安全生產與職業衛生一體化監管執法體系。安監部門職健機構對本行政區域內職業衛生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具體行業監管由行業主管部門和承擔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機構)負責。要把職業衛生“三同時”、執法檢查、培訓教育等方面,與對相關行業(企業)的安全生產監管工作有機融合,做到同謀劃、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落實,避免多重培訓、重復執法,不斷優化工作流程,提高監管效能,實現安全生產與職業衛生同步協調發展。

二、具體措施

(一)考核考評一體化。將職業衛生工作納入安監站年度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進一步明確、細化被考核單位的職業衛生責任,在年度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上予以明確。合理安排職業衛生考評分值,提高職業衛生年度考核權重。

(二)行政許可一體化。監督企業落實“三同時”工作,加強對建設單位組織的驗收活動和驗收結果的監督核查,做好從事前審批把關到事中事后監管的承接工作。

(三)執法檢查一體化。安監站在進行安全施工執法檢查時,將職業衛生執法內容及要求一并納入,做到職業衛生與安全生產一并計劃部署,一并執法檢查,一并整改驗收。

(四)安全培訓一體化。推進安全生產與職業衛生教育培訓的業務融合,對企業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安全生產培訓和再教育時,應當融入職業衛生的內容。對于滿足教育培訓大綱的內容和課時條件的安全生產證書或者職業衛生證書,可作雙向的教育培訓記錄,在執法檢查時給予互認。

(五)宣傳教育一體化。將職業衛生法律法規、職業健康知識納入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各種安全生產宣傳教育載體,廣泛開展職業衛生宣傳教育活動。?(六)達標創建一體化。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和安全文化建設等工作,凡涉及的職業衛生內容應達到相關標準,并將之作為是否作為通過達標驗收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