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X縣勞動保障突發事件處置預案

X縣勞動保障突發事件處置預案

2024-07-12 閱讀 5021

縣勞動保障突發事件處置預案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及時妥善處置我縣境內因勞動和社會保障(以下簡稱勞動保障)問題引發的突發緊急情況,降低勞動保障突發事件對社會穩定、生命財產安全造成的不良影響,確保社會穩定,維護勞資雙方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第二條凡是因勞動保障問題所引發的五人以上的罷工、*、*、請愿、集體*事件,稱為勞動保障突發事件(以下簡稱突發事件)。

勞動保障問題主要是指勞動合同糾紛、拖欠員工(民工)工資及拖欠發放社會保障待遇等。

第三條根據突發緊急情況、參加人員多少、影響大小程度,可劃分為一般性、重大、特大突發事件。

一般性突發事件:5人以上10人以下到縣以上政府部門集體*的行為。

重大突發事件:10人以上30人以下到縣以上政府部門集體*、*、請愿等行為。

特大突發事件:30人以上到縣級以上政府部門集體*、*、請愿等行為,或人數雖不到30人以上,但行為激烈,影響巨大,有罷工、*、沖擊辦公場所,或有引發阻斷交通、阻礙執法、危害公共安全,需出動警力才能恢復秩序等行為。

第四條勞動保障突發事件處置堅持分級負責、歸口辦理,誰主管、誰處理,及時、就地依法解決問題與疏導教育相結合的原則,貫徹統一指揮、組織有序、分工明確、條塊協調、保障有力、信息及時的原則,

第二章組織、指揮機構與職責

第五條縣政府成立勞動保障突發事件處置領導小組,負責突發事件處置的統一指揮。領導小組成員由縣委政法委、總工會、法院、監察局、信訪局、工商局、發展計劃局、經濟貿易局、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財政局、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國土資源局、規劃建設局、交通局、農業(水利)局、林業局、衛生局、審計局、法制辦、安全監督管理局等單位組成,各成員按各自職責做好處置工作。

第六條根據突發事件的嚴重性、可控性和所需動用的資源、影響范圍等因素,分級設定和啟動應急預案,落實崗位責任制,明確責任人及其指揮權限。

一般突發事件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協同事件主管部門調查,責成有關責任單位處理;

重大突發事件由領導小組副組長協調有關部門處置;

特大突發事件由領導小組組長協調有關部門處置。

政法、公安等部門要加強安全保衛工作,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防止發生社會混亂等事件。

第三章處理程序

第七條突發事件發生后,最先接警的部門第一時間向突發事件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辦公室迅速派員趕赴現場,會同有關部門維護社會治安,查實事件性質、發生時間、發生原因等基本情況,及時報告領導和有關部門,并根據事件等級,分別啟動預案。

第八條處置人員趕往現場,協調有關部門及時采取事件分理、解釋、安撫等措施,防止事態擴大。現場解答能解決的問題,及時解答問題,勸散人員;現場解答未能解決的問題,選擇處理途徑和手段。

對于現場勸散無效的,或明顯違法、故意制造事件破壞社會穩定,經教育引導又不聽的,及時報告領導小組。

第九條對于能勸散回去的一般性突發事件,由勞動保障監察部門協同有關部門和責任主管部門調查處理。

第十條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由勞動保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依法查處。

建設單位未按合同約定支付承包單位工程款,從而造成拖欠民工工資的,由主管部門責令建設單位墊付;承包單位未按合同約定支付分包款導致施工單位拖欠民工工資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承包方先行墊付;對于責任單位攜款藏匿,導致當事人權益一時無法保障的,由政府勞動保障應急周轉資金墊付。

對其他一時難以處理的問題,必須在30日之內處理完畢;并將結果答復當事人。

對不屬于勞動保障范圍能解決的問題,轉交有關部門處理。屬于司法救濟對象需要救濟的,幫助聯系給予司法救濟。

第十一條對于重大、特大突發事件,應立即報告領導小組領導,由領導小組協調處置。

(一)對處置中拒不配合的單位和個人,由公安機關和法院對其采取強制措施;構成違法犯罪的,依法予以處理。

(二)對現場處置已經完畢的重大、特大突發事件的后期調查處理也按第九條、第十條規定辦理。

第十二條對于越級突發事件按信訪有關規定勸返。

第四章保障機制

第十三條發展計劃部門要嚴格審批管理,嚴格執行項目資本金制度,項目資本金低于國家規定比例的,不批準其立項,建設部門不予頒發施工許可證。

第十四條規劃建設和交通部門繼續整頓和規范建設建筑市場秩序,嚴肅查處規避招標、假招投標、綜合整治轉包和違法分包等行為。

第十五條積極推行以建設單位工程款支付擔保和施工企業合同履約擔保為核心的工程風險管理制度,提取預防拖欠工程款及工資的保證金。

第十六條勞動保障部門要加強勞動保障法律宣傳,提高勞動者法律意識,增強民工維權意識,建立用工單位自覺與勞動者簽訂用工合同并在勞動部門備案的制度,對未按規定簽訂勞動合同的,按《浙江省勞動合同辦法》規定對用人單位進行嚴肅處理。

對于嚴重違反規定的企業,記入檔案并向社會曝光。

第十七條引導企業抵制不正當競爭行為,幫助和組織企業清償債權債務。政府主管部門要積極組織協調,引導企業依法訴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十八條縣財政安排一定數額的資金,建立勞動保障突發事件處置應急周轉資金。對于確實屬于應支付未付的拖欠款,企業一時無力支付的,經勞動保障突發事件處置領導小組核實同意,用于先行墊付部分拖欠,以平息突發事件,下一步再向企業追償。

處置應急和日常的專項經費列入財政專項預算。

第五章獎懲措施

第十九條對在突發事件中依法執行公務且事跡突出的人員,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表彰。

第二十條在突發事件中,構成違紀的,根據情節輕重,給予批評、警告、記過等行政處分;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一條處置預案是政府組織管理、指揮協調相關應急資源和應急行動的整體計劃和程序規范。各部門、單位要根據處置基本預案,結合實際,制訂、細化完善有關應急處置分案,制定各種行動方案、相關保障方案,以提高突發事件的先期處置能力和應急反應效率。

篇2:某街道勞動保障工作職責

街道勞動保障工作職責

1、負責組織實施街道勞動保障工作

2、負責對社區勞動保障工作人員業務指導和業務培訓。

3、指導社區勞動力資源登記、統計、上報、建立臺賬、數據庫等基礎工作。

4、指導社區對失業人員開展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組織參加就業培訓。

5、負責轄區內的公益性崗位開發,安置大齡困難群體就業。

6、負責申領《就業失業登記證》人員的資格審核工作。

7、負責為下崗失業人員和零就業家庭成員提供政策援助。

8、負責零就業家庭審核、安置工作。

9、協助相關部門,幫助就業和再就業人員建立和接續社會保險關系。

10、負責公益性崗位人員管理。

11、配合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做好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社會化發放工作,保障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

12、負責協助有關部門做好退休人員的轉移和接收工作。

13、負責勞動保障相關政策宣傳、解釋工作。

14、負責勞動保障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篇3:食品公司人事勞動保障部工作職責

食品股份公司人事勞動保障部工作職責

1.負責組織對人力資源發展、勞動用工、勞動力利用程度指標計劃的擬訂、檢查、修訂及執行;

2.負責制定公司人事管理制度。設計人事管理工作程序,研究、分析并提出改進工作意見和建議;

3.負責對本部門工作目標的擬訂、執行及控制;

4.負責合理配置勞動崗位控制勞動力總量。組織勞動定額編制,做好公司各部門及有關崗位定員定編工作,結合工作實際,合理控制勞動力總量及工資總額,及時組織定額的控制、分析、修訂、補充,確保勞動定額的合理性和準確性,杜絕勞動力的浪費;

5.負責人事考核、考查工作。建立人事檔案資料庫,規范人才培養、考查選拔工作程序,組織定期或不定期的人事考證、考核、考查的選拔工作;

6.編制年、季、月度勞動力平?計劃,抓好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和安排;

7.負責做好公司員工勞動紀律管理工作。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公司勞動紀律執行情況,及時考核,負責辦理考勤、獎懲、差假、調動等管理工作;

8.嚴格遵守"勞動法"及地方政府勞動用工政策和公司勞動管理制度,負責招聘、錄用、辭退工作,組織簽訂勞動合同,辦理員工檔案、保險,依法對員工實施管理;

9.負責核定各崗位工資標準。做好勞動工資統計工作,負責對日常工資、加班工資的報批和審核工作,辦理考勤、獎懲、差假、調動等工作;

10.負責對員工勞動保護用品定額和計劃管理工作;

11.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參與員工事故的調查處理,提出處理意見;

12.負責編制培訓大綱,抓好員工常規培訓工作。在抓員工基礎普及教育的同時,與相關部門配合,逐步推行崗前培訓與技能、業務的專業知識培訓,專業技術知識與綜合管理知識相結合的交替教育提高培訓模式???體系;

13.編定年、季度員工談心計劃,定期與員工溝通,深入了解員工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處理意見;抽查各部與員工溝通情況。

14.協助相關部門加盟公司提供員工招聘、培訓、派送服務,并定期對招聘、派送人員進行回訪、跟蹤,協助處理相關問題。

15.認真做好公司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