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柱鋼梁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1安裝準備:
(1)吊裝前檢查各個吊索用具,確認是否安全可靠。準備地腳螺栓專用扳手及加力桿。在柱頭綁好防墜器,并將防墜器的掛鉤段拉至鋼柱的根部固定好。在鋼柱臨時連接耳板上掛好攬風繩并固定好。在鋼柱兩翼緣板上掛好鋼絲繩,作為支撐點,掛好爬梯,并固定。
(2)檢查鋼柱柱腳基礎的就位軸線,并在鋼柱柱腳板上劃出鋼柱就位的定位線。并在柱頭位置用紅色油漆標出鋼柱垂直度控制標記,標記應在鋼柱的一個翼緣側和一個腹板側。同時在柱頭位置劃出鋼柱翼緣中心標記線,以便上層鋼柱安裝的就位使用
(3)將地腳螺栓的調整螺帽的墊片上表面的標高調整到鋼柱柱腳板下表面的就位標高。
2、柱子吊裝
柱子起吊前,從柱子底板向上500-1000mm處,劃一水平線,以便安裝固定前后作復查平面標高基準作用。
根據柱子的種類和高度確定綁扎點,在柱子底上部用麻繩綁好,作為牽制溜繩的調整方向。吊裝前準備工作就緒后,首先進行試吊,吊起一端高度為100-200mm時停吊,檢查索具牢固和吊車穩定板位于安裝基礎時,可指揮吊車緩慢下降,當柱底距離基礎位置40-100mm時將柱子加固,達到安全方可摘除吊鉤。
3、柱子校正
柱子的校正工作一般包括平面位置、標高及垂直度三個內容。
柱子校正工作用測量工具同時進行。鋼柱的平面位置在吊裝就位時,屬一次對位,一般不需再校正。對于柱子的標高,有時低于安裝標高,就位后,需用墊鐵調整準確標高。用經緯儀進行柱子垂直度的校正。
鋼柱吊裝穿入基礎螺栓就位后,柱子校正工作主要是對標高進行調整和垂直度進行校正;它的校正方法采用纜風繩、千斤頂、正反螺紋撐桿、大型撬模具,對鋼柱施加拉、頂、撐或撬的垂直力和側向力,同時采用不等厚墊鐵,在柱板與基礎之間調整校正后用螺栓固定,并加雙重螺母擰緊后焊接,以防松動。
柱子校正時還要注意風力和溫度的自然界影響。
4鋼梁安裝:
鋼梁的安裝采用整片吊裝,吊裝時首先確定所吊的鋼梁是否與對應的鋼柱相符合,確定后先把連接板在地面與串上,螺帽應在一個方向,用兩根鋼絲繩綁好鋼梁,綁好風繩,鋼梁吊到對應高度后于鋼柱進行對接,穿好的六角螺栓臨時固定后,即可松鉤,然后再對鋼梁進行校正,校正完后再把高強螺栓按要求擰緊。
5、安全措施
(1).高空作業人員要系好安全帶、戴好安全帽、穿好絕緣防滑鞋,地面作業人員要戴安全帽,穿絕緣鞋。高空作業人員的手用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內,在高空傳遞時不得扔擲。
(2).特殊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所有施工人員必須按照本工種的操作規程進行作業。
(3).參加施工的各專業工種,必須服從現場統一指揮。安全責任人在發現違章作業時,要及時勸阻,對不聽勸阻繼續違章操作者,應立即停止其工作。
(4).在高空作業使用的人行通道下部必須設掛安全網。上下安裝平臺設安全爬梯,作業人員不得攀越構件。
(5).高空使用的跳板及其它物品拆卸時,按照拆卸順序進行施工。
(6).拆卸下來的構件必須用吊車或溜繩放至地面,嚴禁從空中拋擲。
(7).嚴禁高空作業人員在人行通道、作業平臺上跑跳、互相打斗、嬉鬧。酒后嚴禁進入施工現場。
(8).當天作業的有關零、構件,當天必須緊固牢固。剩余的要用棕繩捆牢,放實,做到牢固可靠。
(9).構件吊裝施工的安全措施
A.駕駛,指揮人員必須持有效的合格上崗證件。
B.起重作業必須堅持“十不吊”制度。
○1信號指揮不明不準吊;
○2斜牽斜掛不準吊;
○3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負荷不準吊;
○4散物捆扎不牢或物料裝放過滿不準吊;
○5吊物上有人不準吊;
○6埋在地下物不準吊;
○7安全裝置失靈或帶病不準吊;
○8現場光線陰暗看不清吊物起落點不準吊;
○9棱刃物與鋼絲繩直接接觸無保護措施不準吊;
○10六級以上強風不準吊。
C.起重吊運構件的繩索,夾具等,事先要檢查好,使用過程中要隨時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
D.構件起吊時,吊索必須綁扎牢固,繩扣必須在釣鉤內鎖牢,以免脫鉤。構件兩端設纜繩。起吊前,先試吊,平穩后方可起升。構件在高空穩定之前不準上人.大雨、大風等惡劣天氣影響吊運安全時,禁止吊運。
篇2:鋼梁(橋梁)現場安裝安全技術交底
1.吊裝方案應規定吊裝方法、程序、運輸方式和路線、交通疏導、機械設備、輔助設施和相應安全技術措施。施工輔助設施應經結構計算確定;鋼梁安裝應由具有吊裝施工經驗的施工技術人員主持,吊裝作業必須由信號工指揮。
2.鋼梁按規定進行試拼裝合格后,方可運至施工現場。大型鋼梁桿件(梁段)運至施工現場后宜直接吊裝就位,如需現場堆放應堆放在平整、堅實、不積水的場地上,并應按施工設計規定設置支墩。支墩必須穩固。
3.吊裝前,主管施工技術人員必須向所有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使吊裝指揮人員、機械操作工、配合安裝的作業人員了解桿件(梁段)的質量、重心位置,掌握桿件(梁段)安全就位的方法、措施。
4.鋼梁運輸前應完成以下準備工作:
(1)跨越鐵路架梁時,架設方案應經鐵路管理部門批準。
(2)施工組織設計中規定的運輸車輛和配套吊裝機械準備就緒,經檢查符合要求。
(3)桿件若超長、超高、超寬、超重時,應先與道路交通管理部門研究確定運輸方案,并經批準。
(4)在社會道路、公路上或跨越道路、公路架梁時,應編制交通疏導方案和相應安全措施,并經道路交通管理部門批準。
(5)實地踏勘確定運輸路線。運輸道路的承載力(含橋梁、地下設施)、寬度、轉彎半徑應滿足運輸要求;穿過的橋梁和隧道的限高和凈跨應滿足運輸的安全要求;跨路架空線的凈高應滿足安全規定。
5.鋼梁桿件(梁段)吊裝前應進行以下檢查工作,確認安全:
(1)各種輔助設施應符合施工設計要求。
(2)各種吊裝機具應完好,防護裝置應齊全有效。
(3)吊點的位置、構造應符合設計要求,吊裝孔應按設計規定進行結構補強。
(4)現場應無障礙物,現場及其附近有電力架空線路時,確認運輸機械與電力架空線路的最小距離必須符合2-28表的要求。
6.支搭臨時支墩應符合下列要求:
(1)現場應設作業區,非作業人員嚴禁入內。
(2)支墩上的千斤頂、砂箱等臨時支承設施應與支墩連接牢固。
(3)支墩必須支設牢固,使用前應經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
(4)道路范圍內的支墩邊緣應設安全標志,夜間和陰暗時應設警示燈。
(5)支墩應設在堅實平整的地基上,地基承載力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對地基進行加固。
(6)支墩應進行施工設計,其結構的強度、剛度、穩定性應滿足施工過程中最不利施工荷載的要求。
(7)高處作業必須支搭作業平臺,搭設與拆除腳手架應符合腳手架相關安全交底具體要求;作業平臺的腳手板必須鋪滿、鋪穩;作業平臺臨邊必須設防護欄桿;上下作業平臺必須設安全梯、斜道等攀登設施;使用前應經檢查、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使用中應隨時檢查,確認安全。
7.鋼梁架設完成后,應及時安裝橋梁地袱、欄桿。欄桿未安裝前,橋兩端必須封閉。嚴禁非作業人員入內,嚴禁開放交通。
8.鋼梁桿件(梁段)吊裝就位應符合下列要求:
(1)橋上施工臨邊防護設施必須在鋼梁安裝中同步安裝。
(2)現場必須劃定作業區,設護欄或派人值守,非作業人員嚴禁入內。
(3)桿件吊裝全過程,應設專人跟蹤檢查輔助設施穩定狀況,確認安全;發現異常必須立即停止吊裝,排除隱患確認安全后,方可恢復吊裝作業。
(4)高處作業必須支搭作業平臺,作業平臺臨邊必須設防護欄桿;搭設與拆除腳手架應符合腳手架相關安全交底具體要求;作業平臺的腳手板必須鋪滿、鋪穩;上下作業平臺必須設安全梯、斜道等攀登設施;使用前應經檢查、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使用中應隨時檢查,確認安全。
9.使用手動力矩扳手擰緊高強螺栓時,不得加套管施擰。各種作業工具應放置在安全地點,嚴禁將工具放在桿件上,手持工具應系保險繩。
10.鋼梁架設中的臨時墩等施工設施,使用功能完成后應及時拆除。拆除現場必須劃定作業區,非作業人員嚴禁入內;拆除作業應按拆除方案規定的方法、程序自上而下拆除,嚴禁采用機械推拉;有社會交通時,應設專人疏導交通;拆除后應將拆除的物料立即運至規定地點,清理現場,滿足交通要求。
11.現場使用風動鉚接工具時風管的耐風壓應為0.8MPa以上,接頭應無泄漏;風壓宜為0.7MPa,最低不得小于0.5MPa;作業中嚴禁隨意開風門(放空槍)或鉚冷釘;風動鉚槍作業時,應兩人操作并密切配合。作業時應先進行試鉚,確認無誤后方可正式鉚接;風動工具使用完畢,應清洗并干燥后入庫保管,不得隨意堆放。
12.主梁的桿件(梁段)吊裝就位后,應及時按設計要求進行結構體系轉換(落梁),作業時應由主管施工技術人員現場指揮;用千斤頂落梁時應設保險支座,千斤頂放置位置應符合設計規定,不得隨意更改;卸落砂箱時應定時、定量、對稱、同步進行,保持鋼梁平穩下落;落梁中應觀察梁體、支點位移、跨中撓度等情況,并及時調整起落高度。
13.現場采用焊接方法連接桿件應符合下列要求:
(1)焊接部位順序應符合設計文件規定,設計無規定時,縱向宜從跨中向兩端對稱進行;橫向宜從中線向兩側對稱進行。
(2)焊接前必須辦理用火申報手續,經消防管理人員檢查確認焊接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落實,頒發用火證后,方可進行焊接作業。
(3)施焊部位應設防風設施;雨雪天氣不得施焊鋼梁外接縫;在鋼箱梁內施焊必須采取通風措施,應輪換作業,并設人監護。
(4)所有焊縫必須進行外觀檢查,不得有裂紋、未熔合、夾碴、未填滿弧坑和超出規定的缺陷。零部(桿)件的焊縫應在焊接24h后按技術規定進行無損檢驗。
(5)焊接作業現場應符合下列要求:
1)?操作者必須經專業培訓,持證上崗。數控、自動、半自動焊接設備應實行專人專機制度。
2)?焊工作業時必須使用帶有濾光鏡的頭罩或手持防護面罩,戴耐火的防護手套,穿焊接防護服,穿絕緣、阻燃、抗熱防護鞋;露天焊接作業,焊接設備應設防護棚;清除焊渣時應戴護目鏡;焊接作業現場應按消防部門的規定配置消防器材。
3)?作業后必須關機斷電,并鎖閉電閘箱。
4)?作業中電機出現聲響異常、電纜線破損、漏電征兆時,必須立即關機斷電,停止使用,維修后經檢查確認安全,方可繼續使用。
5)?焊接作業現場應通風良好,能及時排除有害氣體、灰塵、煙霧;焊接作業現場應設安全標志,非作業人員不得入內;焊接輻射區,有他人作業時,應用不可燃屏板隔離。
6)?作業時不得使用受潮焊條;更換焊條必須戴絕緣手套;合開關時必須戴干燥的絕緣手套,且不得面向開關;焊接作業現場周圍10m范圍內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能滿足時,必須采取隔離措施。
7)?電焊機的電源纜線長不得大于5m,二次引出線長不得大于30m;電焊機的二次引出線、焊把線、電焊鉗等的接頭必須牢固;作業時,電纜線應理順,不得身背、臂夾、纏繞身體,嚴禁搭在電弧和熾熱焊件附近與鋒利的物體上。
8)?使用中的焊接設備應隨時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必須立即停止使用;維修后的焊接設備,經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使用;電焊機、電纜線、電焊鉗應完好,絕緣性能良好,焊機防護裝置齊全有效;使用前應檢查,確認符合要求;長期停用的電焊機,使用前必須檢驗,絕緣電阻不得小于0.5MΩ,接線部分不得有腐蝕和受潮現象。
9)?在狹小空間作業時必須采取通風措施,經檢測確認氧氣和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符合安全要求并記錄后,方可進入作業;出入口必須設人監護,內外呼應,確認安全;作業人員應輪換作業;照明電壓不得大于12V。
篇3:預制平臺鋼梁安全技術交底
1.吊裝方案應規定吊裝方法、程序、運輸方式和路線、交通疏導、機械設備、輔助設施和相應安全技術措施。施工輔助設施應經結構計算確定;鋼梁安裝應由具有吊裝施工經驗的施工技術人員主持,吊裝作業必須由信號工指揮。
2.鋼梁按規定進行試拼裝合格后,方可運至施工現場。大型鋼梁桿件(梁段)運至施工現場后宜直接吊裝就位,如需現場堆放應堆放在平整、堅實、不積水的場地上,并應按施工設計規定設置支墩。支墩必須穩固。3.吊裝前,主管施工技術人員必須向所有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使吊裝指揮人員、機械操作工、配合安裝的作業人員了解桿件(梁段)的質量、重心位置,掌握桿件(梁段)安全就位的方法、措施。4.鋼梁運輸前應完成以下準備工作:(1)跨越鐵路架梁時,架設方案應經鐵路管理部門批準。(2)施工組織設計中規定的運輸車輛和配套吊裝機械準備就緒,經檢查符合要求。(3)桿件若超長、超高、超寬、超重時,應先與道路交通管理部門研究確定運輸方案,并經批準。(4)在社會道路、公路上或跨越道路、公路架梁時,應編制交通疏導方案和相應安全措施,并經道路交通管理部門批準。(5)實地踏勘確定運輸路線。運輸道路的承載力(含橋梁、地下設施)、寬度、轉彎半徑應滿足運輸要求;穿過的橋梁和隧道的限高和凈跨應滿足運輸的安全要求;跨路架空線的凈高應滿足安全規定。5.鋼梁桿件(梁段)吊裝前應進行以下檢查工作,確認安全:(1)各種輔助設施應符合施工設計要求。(2)各種吊裝機具應完好,防護裝置應齊全有效。(3)吊點的位置、構造應符合設計要求,吊裝孔應按設計規定進行結構補強。(4)現場應無障礙物,現場及其附近有電力架空線路時,確認運輸機械與電力架空線路的最小距離必須符合2-28表的要求。6.支搭臨時支墩應符合下列要求:(1)現場應設作業區,非作業人員嚴禁入內。(2)支墩上的千斤頂、砂箱等臨時支承設施應與支墩連接牢固。(3)支墩必須支設牢固,使用前應經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4)道路范圍內的支墩邊緣應設安全標志,夜間和陰暗時應設警示燈。(5)支墩應設在堅實平整的地基上,地基承載力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對地基進行加固。(6)支墩應進行施工設計,其結構的強度、剛度、穩定性應滿足施工過程中最不利施工荷載的要求。(7)高處作業必須支搭作業平臺,搭設與拆除腳手架應符合腳手架相關安全交底具體要求;作業平臺的腳手板必須鋪滿、鋪穩;作業平臺臨邊必須設防護欄桿;上下作業平臺必須設安全梯、斜道等攀登設施;使用前應經檢查、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使用中應隨時檢查,確認安全。7.鋼梁架設完成后,應及時安裝橋梁地袱、欄桿。欄桿未安裝前,橋兩端必須封閉。嚴禁非作業人員入內,嚴禁開放交通。8.鋼梁桿件(梁段)吊裝就位應符合下列要求:(1)橋上施工臨邊防護設施必須在鋼梁安裝中同步安裝。(2)現場必須劃定作業區,設護欄或派人值守,非作業人員嚴禁入內。(3)桿件吊裝全過程,應設專人跟蹤檢查輔助設施穩定狀況,確認安全;發現異常必須立即停止吊裝,排除隱患確認安全后,方可恢復吊裝作業。(4)高處作業必須支搭作業平臺,作業平臺臨邊必須設防護欄桿;搭設與拆除腳手架應符合腳手架相關安全交底具體要求;作業平臺的腳手板必須鋪滿、鋪穩;上下作業平臺必須設安全梯、斜道等攀登設施;使用前應經檢查、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使用中應隨時檢查,確認安全。9.使用手動力矩扳手擰緊高強螺栓時,不得加套管施擰。各種作業工具應放置在安全地點,嚴禁將工具放在桿件上,手持工具應系保險繩。10.鋼梁架設中的臨時墩等施工設施,使用功能完成后應及時拆除。拆除現場必須劃定作業區,非作業人員嚴禁入內;拆除作業應按拆除方案規定的方法、程序自上而下拆除,嚴禁采用機械推拉;有社會交通時,應設專人疏導交通;拆除后應將拆除的物料立即運至規定地點,清理現場,滿足交通要求。11.現場使用風動鉚接工具時風管的耐風壓應為0.8MPa以上,接頭應無泄漏;風壓宜為0.7MPa,最低不得小于0.5MPa;作業中嚴禁隨意開風門(放空槍)或鉚冷釘;風動鉚槍作業時,應兩人操作并密切配合。作業時應先進行試鉚,確認無誤后方可正式鉚接;風動工具使用完畢,應清洗并干燥后入庫保管,不得隨意堆放。12.主梁的桿件(梁段)吊裝就位后,應及時按設計要求進行結構體系轉換(落梁),作業時應由主管施工技術人員現場指揮;用千斤頂落梁時應設保險支座,千斤頂放置位置應符合設計規定,不得隨意更改;卸落砂箱時應定時、定量、對稱、同步進行,保持鋼梁平穩下落;落梁中應觀察梁體、支點位移、跨中撓度等情況,并及時調整起落高度。13.現場采用焊接方法連接桿件應符合下列要求:(1)焊接部位順序應符合設計文件規定,設計無規定時,縱向宜從跨中向兩端對稱進行;橫向宜從中線向兩側對稱進行。(2)焊接前必須辦理用火申報手續,經消防管理人員檢查確認焊接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落實,頒發用火證后,方可進行焊接作業。(3)施焊部位應設防風設施;雨雪天氣不得施焊鋼梁外接縫;在鋼箱梁內施焊必須采取通風措施,應輪換作業,并設人監護。(4)所有焊縫必須進行外觀檢查,不得有裂紋、未熔合、夾碴、未填滿弧坑和超出規定的缺陷。零部(桿)件的焊縫應在焊接24h后按技術規定進行無損檢驗。(5)焊接作業現場應符合下列要求:1)操作者必須經專業培訓,持證上崗。數控、自動、半自動焊接設備應實行專人專機制度。2)焊工作業時必須使用帶有濾光鏡的頭罩或手持防護面罩,戴耐火的防護手套,穿焊接防護服,穿絕緣、阻燃、抗熱防護鞋;露天焊接作業,焊接設備應設防護棚;清除焊渣時應戴護目鏡;焊接作業現場應按消防部門的規定配置消防器材。3)作業后必須關機斷電,并鎖閉電閘箱。4)作業中電機出現聲響異常、電纜線破損、漏電征兆時,必須立即關機斷電,停止使用,維修后經檢查確認安全,方可繼續使用。5)焊接作業現場應通風良好,能及時排除有害氣體、灰塵、煙霧;焊接作業現場應設安全標志,非作業人員不得入內;焊接輻射區,有他人作業時,應用不可燃屏板隔離。6)作業時不得使用受潮焊條;更換焊條必須戴絕緣手套;合開關時必須戴干燥的絕緣手套,且不得面向開關;焊接作業現場周圍10m范圍內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能滿足時,必須采取隔離措施。7)電焊機的電源纜線長不得大于5m,二次引出線長不得大于30m;電焊機的二次引出線、焊把線、電焊鉗等的接頭必須牢固;作業時,電纜線應理順,不得身背、臂夾、纏繞身體,嚴禁搭在電弧和熾熱焊件附近與鋒利的物體上。8)使用中的焊接設備應隨時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必須立即停止使用;維修后的焊接設備,經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使用;電焊機、電纜線、電焊鉗應完好,絕緣性能良好,焊機防護裝置齊全有效;使用前應檢查,確認符合要求;長期停用的電焊機,使用前必須檢驗,絕緣電阻不得小于0.5MΩ,接線部分不得有腐蝕和受潮現象。9)在狹小空間作業時必須采取通風措施,經檢測確認氧氣和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符合安全要求并記錄后,方可進入作業;出入口必須設人監護,內外呼應,確認安全;作業人員應輪換作業;照明電壓不得大于12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