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現澆箱梁混凝土澆筑安全技術交底

現澆箱梁混凝土澆筑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1 閱讀 8392

1、施工人員入現場必須進行入場安全教育,經考核合格后方可進入施工現場。

2、作業人員進入現場必須戴合格安全帽,系好下顎帶,鎖好帶扣。

3.砂石粒徑、水泥標號及配合比應按出廠規定,滿足泵機可泵性的要求。

4.應配備清洗管、清洗用品、接球器及有關裝置。開泵前,無關人員應離開管道周圍。

5.混凝土泵應安放在平整、堅實的地面上,周圍不得有障礙物,在放下支腿并調整后應使機身保持水平和穩定,輪胎應揳緊。

6.泵送作業中,料斗中的混凝上平面應保持在攪拌軸軸線以上。料斗格網上不得堆滿混凝土,應控制供料流量,及時清除超粒徑的骨料及異物,不得隨意移動格網。

7.當進入料斗的混凝土有離析現象時應停泵,待攪拌均勻后再泵送。當骨料分離嚴重,料斗內灰漿明顯不足時,應剔除部分骨料,另加砂漿重新攪拌。

8.啟動后,應空載運轉,觀察各儀表的指示值、檢查泵和攪拌裝置的運轉情況,確認一切正常后,方可作業。泵送前應向料斗加入10L清水和0.3m3的水泥砂漿潤滑泵及管道。

9.作業前應檢查并確認泵機各部位螺栓緊固,防護裝置齊全可靠,各部位操縱開關、調整手柄、手輪、控制桿、螺塞等均在正確位置,液壓系統正常無泄漏,液壓油符合規定,攪拌斗內無雜物,上方的保護格網完好無損井蓋嚴。

10.輸送管道的管壁厚度應與泵送壓力匹配,靠近泵處應選用優質管子。管道接頭、密封圍及彎頭等應完好無損。高溫烈日下應采用濕麻袋或濕草袋遮蓋管路,并及時澆水降溫,寒冷季節應采取保溫措施。

11.泵送管道的敷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1)水平泵送管道宜直線敷設。

(2)泵送管道應有支承固定,在管道和固定物之間應設置木墊作緩沖,不得直接與鋼筋或模板相連,管道與管道間應連接牢靠;管道接頭和卡箍應扣牢密封,不得漏漿;不得將已磨損管道裝在后端高壓區。

(3)敷設向下傾斜的管道時,應在輸出口上加裝一段水平管,其長度不應小于傾斜管高低差的5倍。當傾斜度較大時,應在坡度上端裝設排氣活閥。

(4)垂直泵送管道不得直接裝接在泵的輸出口上,應在垂直管前端加裝長度不小于20m的水平管,并在水平管近泵處加裝逆上閥。

(5)泵送管道敷設后,應進行耐壓試驗。

12.應防止管道堵塞。泵送混凝土應攪拌均勻,控制好坍落度;在泵送過程中,不得中途停泵。

13.采用泵送混凝土應攪拌均勻,嚴格控制坍落度。當出現輸送管道堵塞時,應在泵機卸載情況下拆管排除堵塞。排除的混凝土應及時清理,保持環境整潔。

14.澆筑混凝土前,應檢查模板、支架的穩定狀況,且鋼筋經驗收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澆筑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應按施工設計規定的程序進行,不得擅自變更。

15.使用混凝土泵車時,現場應提供平整、堅實、位置適宜的場地停放泵車,現場有電力架空線時,應設專人監護,保持泵車及其布料桿在作業中的各位置均符合下表的要求,作業人員不得站位于布料桿下方。

起重機與電力架空線路的最小距離

電力架空線路電壓(kV)

1

1~15

20~40

60~110

220

距離(m)

垂直方向

1.5

3.0

4.0

5.0

6.0

水平方向

1.0

1.5

2.0

4.0

6.0

16.澆筑現場必須設專人指揮運輸混凝土的車輛;指揮人員必須站在車輛的安全一側。車輛卸料處必須設牢固的擋掩。

17.高處澆筑混凝土應支搭作業平臺,搭設與拆除腳手架應符合腳手架安全技術交底具體要求;作業平臺的腳手板必須鋪滿、鋪穩;上下作業平臺必須設安全梯、斜道等攀登設施;作業平臺臨邊必須設防護欄桿;使用前應經檢查、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使用中應隨時檢查,確認安全。

18.現場電氣接線與拆卸必須由電工負責,應符合施工用電安全具體要求,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設電工值班。

19.使用插人式振動器時,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防止觸電;進人模板倉內振搗時,應對纜線加強保護,防止磨損漏電;倉內照明必須使用12V電壓。

20.澆筑混凝土時,施工人員不得踏踩、碰撞模板及其支撐,不得在鋼筋上行走,應設模板工監護,發現模板和支架、支撐出現位移、變形和異常聲響,必須立即停止澆筑,施工人員撤離危險區域;排險必須在施工負責人的指揮下進行;排險結束后必須確認安全,方可恢復施工。

篇2:現澆箱梁混凝土澆筑養護措施

現澆箱梁混凝土澆筑及養護措施

1、D匝道箱梁混凝土數量為375.17m3。

2、進行混凝土施工時,振搗是關鍵。因為鋼筋密集,混凝土圬工邊角、倒角多,從而使混凝土振搗困難。混凝土振搗時,應小心仔細,嚴禁碰撞預應力管道與預埋件,倒角處應加強振搗,以保證混凝土密實。

3、對搗固人員要認真劃分施工區域,明確責任,以防漏搗。

4、混凝土灌注前先將底模用水或高壓風沖洗干凈。木模板用水泡脹,防止其干燥吸水。

5、保證措施

(1)、在砼澆注前對所有參加的施工人進行合理分工,明確職責,同時對拌合站試驗人員、拌合機的操作手,砼移管雜工,砼振搗工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

(2)、在澆筑過程中,對地基和支架進行不間斷的沉降跟綜觀測,根據澆筑的速度約為每30分鐘觀測一次,對沉降出現異常應及時通知主管工程師,以便采取相應措施。

(3)、為保證砼的質量,達到內實外美,決定從如下幾點做起:

a、嚴格控制砼拌合站原材料質量,對骨料含泥量、級配等不符合要求的不準進場。

b、加強對砼拌合質量和砼的供應能力的控制,嚴格按配合比施工,加強砼質量的抽檢頻率,確保砼具有較好的和易性、均勻性。

c、對模板平整度、拼縫、模板的加固、砼保護層支撐進行嚴格的控制。

d、在砼澆注前,砼澆注過程中加強對振搗工的交底和監督。

e、加強工程調度工作,確保道路暢流,砼澆注連續進行。

f、砼澆注完成后,加強對砼的收面、養生工作。

g、為防止人員、機械、用電的突發阻礙,人員安排、機械配置均有備用。

6、頂板砼澆注一段落時即安排人員進行砼收面,待砼澆注完畢2小時后再次進行第二次收面,砼初凝后及時灑水養護,并用無紡土工布覆蓋養生。在砼強度達到要求后,進行預應力張拉并壓注水泥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