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法實施細則范文
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
1992年12月2日,能源部、公安部
第一條根據《電力設施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根據《條例》第三條規定的原則,各級地方政府可根據需要設立相應的電力設施保護領導組織,由同級政府及所屬電力(發電、供電、電力建設)、公安、工商等主管部門負責人組成,負責領導所轄行政區域內電力設施的保護工作。其辦事機構設在同級電力主管部門,負責電力設施保護的日常工作。
縣級及其以上電力設施保護領導組織應在電力線路設施沿線組織群眾護線,群眾護線員應經過電力主管部門培訓,由相應的電力設施保護領導組織發給護線證。
第三條跨省電網的電力主管部門是能源部的派出機構,對所轄電網內電力設施的保護工作負責監督、檢查、指導和協調。
第四條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是為了保證已建架空電力線路的安全運行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供電而必須設置的安全區域,在廠礦、城鎮等人口密集地區,根據《條例》第十條第一款的規定,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即導線邊線在最大計算風偏后的水平距離和風偏后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離之和后所形成的兩平行線內的區域。各級電壓導線邊線在計算導線最大風偏情況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離如下:
1千伏以下1.0米
1~10千伏1.5米
35千伏3.0米
66~110千伏4.0米
154~220千伏5.0米
330千伏6.0米
500千伏8.5米
第五條江河電纜保護區的寬度為:
(一)敷設于二級及以上航道時,為線路兩側各一百米所形成的兩平行線內的區域;
(二)敷設于三級及以下航道時,為線路兩側各五十米所形成的兩平行線內的區域。
第六條根據《條例》第十一條第一項、第二項的規定,電力主管部門應在架空電力線路穿越人口密集、人員活動頻繁的地區和車輛、機械頻繁穿越架空電力線路且易發生事故的地段設置標志牌。
標志牌的規格由國務院電力主管部門統一規定。
第七條根據《條例》第十二條規定的原則,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距電力設施周圍三百米范圍內(指水平距離)進行爆破作業,若因工作需要必須進行爆破作業時,應按國家頒發的《爆破作業管理條例》、《爆破安全規程》和國務院電力主管部門頒發的《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的有關規定,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在征得當地電力主管部門的同意后方可進行。在三百米以外進行的爆破作業也必須保證電力設施的安全。
第八條根據《條例》第十四條第八項的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距架空電力線路桿塔、拉線基礎外緣的下列范圍內,即:35千伏及以下5米,66千伏及以上10米,進行取土、打樁、鉆探、開挖或傾倒酸、堿、鹽及其它有害化學物品的活動。在桿塔、拉線基礎的上述距離范圍外進行取土、打樁、鉆探、開挖活動時,還必須遵守下列要求:
(一)要預留出通往桿塔、拉線基礎供巡視和檢修人員、車輛通行的道路;
(二)不得影響基礎的穩定,如可能引起基礎周圍土壤、砂石滑坡時,進行上述活動的單位或個人應負責修筑護坡加固;
(三)不得損壞電力設施接地裝置或改變其埋設深度。
第九條根據《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超過4米高度的車輛或機械(包括車輛或機械上的人員)通過架空電力線路時,必須經縣級及其以上電力主管部門批準,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通行。
第十條根據《條例》第二十條的規定,電力主管部門專用通信線路、通信電纜線路設施及其附屬設施和微波塔、微波站、通信衛星地面站設施的保護按國務院《廣播電視保護條例》和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保護通信線路的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根據《條例》第二十三條的規定,架空電力線路和樹木之間發生妨礙時,按下述原則處理:
(一)架空電力線路建設需穿過林區時,應砍伐出通道,通道內不得再種植樹木;對需砍伐的樹林由線路建設單位按國家的規定辦理手續和付給樹木所有者補償費用,并與其簽定不再在通道內種植樹木的協議。若樹木所有者要求保留,并經電力主管部門認定在線路建成后不影響線路安全運行,不妨礙對線路進行巡視、檢修的樹木或果林、經濟作物林,可不砍伐,但樹木所有者必須與電力主管部門簽定協議,確定雙方責任并由樹木所有者負責保持樹木自然生長最終高度與導線之間的距離符合安全距離的要求。
通道寬度為擬建架空電力線路兩邊線間的距離和林區主要樹種自然生成最終高度兩倍之和。
(二)架空電力線路建設應盡量避免穿過城市公園綠地,必須穿過時,應經當地城市規劃部門批準,并注意避開景觀優美和游人集中的地區。如影響架空電力線路安全運行需要修剪樹木的,應按兼顧線路安全運行和樹木正常生長的原則,由園林部門負責修剪,并保持今后樹木自然生長最終高度和導線之間的距離符合安全距離的要求;電力部門按國家規定一次性支付所需費用。
(三)根據城市綠化規劃的要求,必須在已建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內種植樹木時,園林部門需與當地電力主管部門協商同意,可種植低矮樹種,并由園林部門負責修剪保持樹木自然生長最終高度和導線之間的距離符合安全距離的要求。
(四)架空電力線路導線在最大弧垂或最大風偏后與樹木之間的安全距離為:
------------------------------------------------------------
|電壓等級|最大風偏距離|最大垂直距離|
|------------------|----------------|------------------|
|1―10千伏|||
|------------------|----------------|------------------|
|35―110千伏|3.5米|4.0米|
|------------------|----------------|------------------|
|154―220千伏|4.0米|4.5米|
|------------------|----------------|------------------|
|330千伏|5.0米|5.5米|
|------------------|----------------|------------------|
|500千伏|7.0米|7.0米|
------------------------------------------------------------
第十二條根據《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城鄉規劃建設部門審批或規劃在已建架空電力線路設施(或已經批準新建、改建、擴建、規劃的架空電力線路設施)兩側新建的建筑物時,應會同當地電力主管部門審查后批準。
第十三條電力主管部門對具有《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行為之一的單位或個人,可根據其貢獻大小給予十元至一千元的獎勵;對作出重大貢獻的,可給予一千元以上的獎勵,但對個人獎勵一般不超過一千元;
對維護、保護電力設施作出重大貢獻的單位或個人,除按上述規定給予物質獎勵外,還可由電力主管部門、公安部門或當地政府根據各自的權限給予表彰。
第十四條根據《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對違反《條例》第十三條、十四條、十五條、十六條、十七條的規定應予以賠償、處以罰款的,由電力主管部門(以電廠、電力建設單位經上一級電力主管部門授權)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對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發電、供電及電力設施建設,尚未對電力設施造成損害的,視其情節,處以三十元至一千元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處以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二)對電力設施造成損害的,電力主管部門應責令其賠償直接經濟損失并處以罰款。直接經濟損失賠償費按修復電力設施成本費加少供(發)電量損失折款計算。罰款金額不超過賠償費的百分之五十。
(三)對電力設施造成損害的,電力主管部門除按本條第二項規定責令賠償和罰款外,還可建議其上級主管部門或報請當地政府對有關責任者給予行政處分。
第十五條根據《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電力主管部門強行伐、剪樹木、竹子,所需費用由樹、竹所有者負擔。
第十六條電力主管部門工作人員行使處罰權時,應持有能源部頒發的證件和行政處罰通知書。
第十七條根據《條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
(一)擾亂發電廠、變電所(站)、調度所(室)正常的生產、工作秩序,尚未造成損失的;
(二)拒絕、阻礙電力主管部門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尚未使用暴力的;
(三)哄搶、盜竊發電廠燃料和在建電力設施器材數額較小的;
(四)違反爆炸物品管理規定,在距電力設施和水電廠水工建筑物三百米的保護區內進行爆破,危及電力設施的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
第十八條根據《條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處于運行、檢修、備用狀態的發電、變電、輸電、配電、電力通信等設施,實施拆卸、盜竊、毀壞、放火、放置異物制造事故,危害公共安全和電力生產運行的;
(二)哄搶、盜竊發電廠燃料和在建電力設施器材,數額較大的;
(三)煽動或組織聚眾沖擊發電廠、變電所(站)、調度所(室)進行打搶的;
(四)毆打依法執行公務的電力工作人員,情節嚴重的;
(五)對電力設施造成重大損害或對社會用電和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后果的;
(六)其他破壞電力設施,危害公共安全的。
第十九條違反《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擅自在架空電力線路上接用電器設備,在限期內仍不改正的,電力主管部門可以采取停止供電的強行措施。
第二十條違反《條例》第十五條的規定,在已建架空電力線路、電力電纜保護區內興建建筑物,限期不改的,由電力主管部門向人民法院申請拆除其建筑物,所需費用由建筑物所有者負擔。
第二十一條違反《條例》的規定造成任何單位或公民經濟損失或人身傷亡的,由違反規定的責任者負擔賠償和承擔法律責任。
第二十二條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違反《條例》規定造成電力設施損壞的,或造成單位、公民經濟損失、人身傷害的,由其監護人負擔賠償和承擔法律責任。
第二十三條責令限期改正、賠償、罰款應由縣級及以上電力主管部門決定。責令限期改正應當填發《隱患通知書》,賠償應當填發《賠償通知書》,罰款應當填發《處罰通知書》,收到賠償費和罰款應開具憑證。《隱患通知書》、《賠償通知書》和《處罰通知書》由國務院電力主管部門統一制定。
第二十四條進行責令賠償和罰款的處理,均應報上一級電力主管部門備案,罰款一千元以上應報省一級電力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五條賠償費作為修復費用和保護電力設施費用的補償。罰款的處理和管理按財政部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六條違反《條例》規定的單位和個人,在接到電力主管部門關于賠償和罰款的通知書后,應在十五日內交清賠償費和罰款,逾期不交納的,每日加收百分之五的滯納金。
第二十七條當事人對地方電力主管部門給予的行政處罰不服,可在接到《處罰通知書》后十五日內向上一級電力主管部門申請復議,上一級電力主管部門應在接到申請復議書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對上一級電力主管部門作出的復議決定不服,可在接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執行的,由作出行政處罰的電力主管部門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第二十八條電力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違反《條例》和本細則,玩忽職守,徇私枉法,情節嚴重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給予經濟處罰或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九條《條例》及本細則所指各級電力主管部門,系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部、跨省電網的電業管理局、省電力工業局、地(市)電業局(電力局、供電局)、縣供電局(電力局)。
第三十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力主管部門可以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本細則的實施辦法,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批準后實施。
第三十一條本實施細則由國務院電力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三十二條本實施細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原水利電力部制定的《電力線路防護規程》同時廢止。凡與《條例》和本實施細則相抵觸的有關電力設施管理規定,以《條例》和本實施細則為準。
電價執行管理與考核辦法【2】
1、總則
為了嚴格執行電費電價的有關政策,避免權力電、人情電、關系電,使電價管理更加規范,確保電價執行準確到位,特制定本辦法。
2、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縣級供電企業。
3、組織體系及職責分工
縣級供電企業主管領導負責電價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以及專變客戶電價變更的審批;營銷科負責電價政策的執行、日常電價執行到位情況的監督、檢查、調整;班組負責日常電價的檢查,同時對電價執行不到位的客戶進行上報,以確保電價的正確執行。
4、工作程序和要求
4.1對新裝客戶的定價程序
4.1.1業擴報裝人員在驗收送電前,在業務工作傳遞單上填寫用電客戶的主要用電設備容量、用電性質,并確定電價分類比例。
4.1.2電費專責根據業務工作傳遞單,確定用電電價類別及標準。
4.1.3電費專責將確定的用電電價類別及標準報營銷科長(低壓客戶)或主管領導(高壓客戶)批準后執行。
4.2對原有客戶變更電價的程序
4.2.1當客戶提出變更用電類別的申請、抄表員提出用戶用電性質與抄表卡內容不符或用電檢查人員進行檢查時發現用電客戶的用電性質發生變化時,用電檢查人員應經過現場核實,并在用電檢查工作單上填寫用電客戶的主要用電設備容量、實際用電性質及電價分類比例。
4.2.2電費專責根據客戶提出變更用電類別的申請或用電檢查工作單,確定變更用電電價類別及標準。
4.2.3變更簽字按審批程序執行:低壓供電用戶電價變更程序:由班組填寫變更單,營銷科電費專責審核,營銷科科長審批;高壓供電用戶電價變更程序:由班組提出,營銷科電費專責填寫變更單,營銷科長審核,主管領導審批。
5、考核辦法
5.1根據上級局下達的電價指標對營銷科進行考核,營銷科負責對各營業班所進行考核。
5.2凡發生以下情況,縣供電企業根據各自考核細則進行考核。
5.2.1因國家電價調整,未及時更正電價。
5.2.2客戶電價執行不到位。
5.2.3私自變更客戶電價。
篇2:電力法實施細則范文
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
1992年12月2日,能源部、公安部
第一條根據《電力設施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根據《條例》第三條規定的原則,各級地方政府可根據需要設立相應的電力設施保護領導組織,由同級政府及所屬電力(發電、供電、電力建設)、公安、工商等主管部門負責人組成,負責領導所轄行政區域內電力設施的保護工作。其辦事機構設在同級電力主管部門,負責電力設施保護的日常工作。
縣級及其以上電力設施保護領導組織應在電力線路設施沿線組織群眾護線,群眾護線員應經過電力主管部門培訓,由相應的電力設施保護領導組織發給護線證。
第三條跨省電網的電力主管部門是能源部的派出機構,對所轄電網內電力設施的保護工作負責監督、檢查、指導和協調。
第四條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是為了保證已建架空電力線路的安全運行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供電而必須設置的安全區域,在廠礦、城鎮等人口密集地區,根據《條例》第十條第一款的規定,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即導線邊線在最大計算風偏后的水平距離和風偏后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離之和后所形成的兩平行線內的區域。各級電壓導線邊線在計算導線最大風偏情況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離如下:
1千伏以下1.0米
1~10千伏1.5米
35千伏3.0米
66~110千伏4.0米
154~220千伏5.0米
330千伏6.0米
500千伏8.5米
第五條江河電纜保護區的寬度為:
(一)敷設于二級及以上航道時,為線路兩側各一百米所形成的兩平行線內的區域;
(二)敷設于三級及以下航道時,為線路兩側各五十米所形成的兩平行線內的區域。
第六條根據《條例》第十一條第一項、第二項的規定,電力主管部門應在架空電力線路穿越人口密集、人員活動頻繁的地區和車輛、機械頻繁穿越架空電力線路且易發生事故的地段設置標志牌。
標志牌的規格由國務院電力主管部門統一規定。
第七條根據《條例》第十二條規定的原則,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距電力設施周圍三百米范圍內(指水平距離)進行爆破作業,若因工作需要必須進行爆破作業時,應按國家頒發的《爆破作業管理條例》、《爆破安全規程》和國務院電力主管部門頒發的《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的有關規定,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在征得當地電力主管部門的同意后方可進行。在三百米以外進行的爆破作業也必須保證電力設施的安全。
第八條根據《條例》第十四條第八項的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距架空電力線路桿塔、拉線基礎外緣的下列范圍內,即:35千伏及以下5米,66千伏及以上10米,進行取土、打樁、鉆探、開挖或傾倒酸、堿、鹽及其它有害化學物品的活動。在桿塔、拉線基礎的上述距離范圍外進行取土、打樁、鉆探、開挖活動時,還必須遵守下列要求:
(一)要預留出通往桿塔、拉線基礎供巡視和檢修人員、車輛通行的道路;
(二)不得影響基礎的穩定,如可能引起基礎周圍土壤、砂石滑坡時,進行上述活動的單位或個人應負責修筑護坡加固;
(三)不得損壞電力設施接地裝置或改變其埋設深度。
第九條根據《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超過4米高度的車輛或機械(包括車輛或機械上的人員)通過架空電力線路時,必須經縣級及其以上電力主管部門批準,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通行。
第十條根據《條例》第二十條的規定,電力主管部門專用通信線路、通信電纜線路設施及其附屬設施和微波塔、微波站、通信衛星地面站設施的保護按國務院《廣播電視保護條例》和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保護通信線路的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根據《條例》第二十三條的規定,架空電力線路和樹木之間發生妨礙時,按下述原則處理:
(一)架空電力線路建設需穿過林區時,應砍伐出通道,通道內不得再種植樹木;對需砍伐的樹林由線路建設單位按國家的規定辦理手續和付給樹木所有者補償費用,并與其簽定不再在通道內種植樹木的協議。若樹木所有者要求保留,并經電力主管部門認定在線路建成后不影響線路安全運行,不妨礙對線路進行巡視、檢修的樹木或果林、經濟作物林,可不砍伐,但樹木所有者必須與電力主管部門簽定協議,確定雙方責任并由樹木所有者負責保持樹木自然生長最終高度與導線之間的距離符合安全距離的要求。
通道寬度為擬建架空電力線路兩邊線間的距離和林區主要樹種自然生成最終高度兩倍之和。
(二)架空電力線路建設應盡量避免穿過城市公園綠地,必須穿過時,應經當地城市規劃部門批準,并注意避開景觀優美和游人集中的地區。如影響架空電力線路安全運行需要修剪樹木的,應按兼顧線路安全運行和樹木正常生長的原則,由園林部門負責修剪,并保持今后樹木自然生長最終高度和導線之間的距離符合安全距離的要求;電力部門按國家規定一次性支付所需費用。
(三)根據城市綠化規劃的要求,必須在已建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內種植樹木時,園林部門需與當地電力主管部門協商同意,可種植低矮樹種,并由園林部門負責修剪保持樹木自然生長最終高度和導線之間的距離符合安全距離的要求。
(四)架空電力線路導線在最大弧垂或最大風偏后與樹木之間的安全距離為:
------------------------------------------------------------
|電壓等級|最大風偏距離|最大垂直距離|
|------------------|----------------|------------------|
|1―10千伏|||
|------------------|----------------|------------------|
|35―110千伏|3.5米|4.0米|
|------------------|----------------|------------------|
|154―220千伏|4.0米|4.5米|
|------------------|----------------|------------------|
|330千伏|5.0米|5.5米|
|------------------|----------------|------------------|
|500千伏|7.0米|7.0米|
------------------------------------------------------------
第十二條根據《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城鄉規劃建設部門審批或規劃在已建架空電力線路設施(或已經批準新建、改建、擴建、規劃的架空電力線路設施)兩側新建的建筑物時,應會同當地電力主管部門審查后批準。
第十三條電力主管部門對具有《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行為之一的單位或個人,可根據其貢獻大小給予十元至一千元的獎勵;對作出重大貢獻的,可給予一千元以上的獎勵,但對個人獎勵一般不超過一千元;
對維護、保護電力設施作出重大貢獻的單位或個人,除按上述規定給予物質獎勵外,還可由電力主管部門、公安部門或當地政府根據各自的權限給予表彰。
第十四條根據《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對違反《條例》第十三條、十四條、十五條、十六條、十七條的規定應予以賠償、處以罰款的,由電力主管部門(以電廠、電力建設單位經上一級電力主管部門授權)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對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發電、供電及電力設施建設,尚未對電力設施造成損害的,視其情節,處以三十元至一千元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處以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二)對電力設施造成損害的,電力主管部門應責令其賠償直接經濟損失并處以罰款。直接經濟損失賠償費按修復電力設施成本費加少供(發)電量損失折款計算。罰款金額不超過賠償費的百分之五十。
(三)對電力設施造成損害的,電力主管部門除按本條第二項規定責令賠償和罰款外,還可建議其上級主管部門或報請當地政府對有關責任者給予行政處分。
第十五條根據《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電力主管部門強行伐、剪樹木、竹子,所需費用由樹、竹所有者負擔。
第十六條電力主管部門工作人員行使處罰權時,應持有能源部頒發的證件和行政處罰通知書。
第十七條根據《條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
(一)擾亂發電廠、變電所(站)、調度所(室)正常的生產、工作秩序,尚未造成損失的;
(二)拒絕、阻礙電力主管部門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尚未使用暴力的;
(三)哄搶、盜竊發電廠燃料和在建電力設施器材數額較小的;
(四)違反爆炸物品管理規定,在距電力設施和水電廠水工建筑物三百米的保護區內進行爆破,危及電力設施的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
第十八條根據《條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處于運行、檢修、備用狀態的發電、變電、輸電、配電、電力通信等設施,實施拆卸、盜竊、毀壞、放火、放置異物制造事故,危害公共安全和電力生產運行的;
(二)哄搶、盜竊發電廠燃料和在建電力設施器材,數額較大的;
(三)煽動或組織聚眾沖擊發電廠、變電所(站)、調度所(室)進行打搶的;
(四)毆打依法執行公務的電力工作人員,情節嚴重的;
(五)對電力設施造成重大損害或對社會用電和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后果的;
(六)其他破壞電力設施,危害公共安全的。
第十九條違反《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擅自在架空電力線路上接用電器設備,在限期內仍不改正的,電力主管部門可以采取停止供電的強行措施。
第二十條違反《條例》第十五條的規定,在已建架空電力線路、電力電纜保護區內興建建筑物,限期不改的,由電力主管部門向人民法院申請拆除其建筑物,所需費用由建筑物所有者負擔。
第二十一條違反《條例》的規定造成任何單位或公民經濟損失或人身傷亡的,由違反規定的責任者負擔賠償和承擔法律責任。
第二十二條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違反《條例》規定造成電力設施損壞的,或造成單位、公民經濟損失、人身傷害的,由其監護人負擔賠償和承擔法律責任。
第二十三條責令限期改正、賠償、罰款應由縣級及以上電力主管部門決定。責令限期改正應當填發《隱患通知書》,賠償應當填發《賠償通知書》,罰款應當填發《處罰通知書》,收到賠償費和罰款應開具憑證。《隱患通知書》、《賠償通知書》和《處罰通知書》由國務院電力主管部門統一制定。
第二十四條進行責令賠償和罰款的處理,均應報上一級電力主管部門備案,罰款一千元以上應報省一級電力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五條賠償費作為修復費用和保護電力設施費用的補償。罰款的處理和管理按財政部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六條違反《條例》規定的單位和個人,在接到電力主管部門關于賠償和罰款的通知書后,應在十五日內交清賠償費和罰款,逾期不交納的,每日加收百分之五的滯納金。
第二十七條當事人對地方電力主管部門給予的行政處罰不服,可在接到《處罰通知書》后十五日內向上一級電力主管部門申請復議,上一級電力主管部門應在接到申請復議書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對上一級電力主管部門作出的復議決定不服,可在接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執行的,由作出行政處罰的電力主管部門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第二十八條電力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違反《條例》和本細則,玩忽職守,徇私枉法,情節嚴重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給予經濟處罰或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九條《條例》及本細則所指各級電力主管部門,系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部、跨省電網的電業管理局、省電力工業局、地(市)電業局(電力局、供電局)、縣供電局(電力局)。
第三十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力主管部門可以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本細則的實施辦法,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批準后實施。
第三十一條本實施細則由國務院電力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三十二條本實施細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原水利電力部制定的《電力線路防護規程》同時廢止。凡與《條例》和本實施細則相抵觸的有關電力設施管理規定,以《條例》和本實施細則為準。
電價執行管理與考核辦法【2】
1、總則
為了嚴格執行電費電價的有關政策,避免權力電、人情電、關系電,使電價管理更加規范,確保電價執行準確到位,特制定本辦法。
2、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縣級供電企業。
3、組織體系及職責分工
縣級供電企業主管領導負責電價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以及專變客戶電價變更的審批;營銷科負責電價政策的執行、日常電價執行到位情況的監督、檢查、調整;班組負責日常電價的檢查,同時對電價執行不到位的客戶進行上報,以確保電價的正確執行。
4、工作程序和要求
4.1對新裝客戶的定價程序
4.1.1業擴報裝人員在驗收送電前,在業務工作傳遞單上填寫用電客戶的主要用電設備容量、用電性質,并確定電價分類比例。
4.1.2電費專責根據業務工作傳遞單,確定用電電價類別及標準。
4.1.3電費專責將確定的用電電價類別及標準報營銷科長(低壓客戶)或主管領導(高壓客戶)批準后執行。
4.2對原有客戶變更電價的程序
4.2.1當客戶提出變更用電類別的申請、抄表員提出用戶用電性質與抄表卡內容不符或用電檢查人員進行檢查時發現用電客戶的用電性質發生變化時,用電檢查人員應經過現場核實,并在用電檢查工作單上填寫用電客戶的主要用電設備容量、實際用電性質及電價分類比例。
4.2.2電費專責根據客戶提出變更用電類別的申請或用電檢查工作單,確定變更用電電價類別及標準。
4.2.3變更簽字按審批程序執行:低壓供電用戶電價變更程序:由班組填寫變更單,營銷科電費專責審核,營銷科科長審批;高壓供電用戶電價變更程序:由班組提出,營銷科電費專責填寫變更單,營銷科長審核,主管領導審批。
5、考核辦法
5.1根據上級局下達的電價指標對營銷科進行考核,營銷科負責對各營業班所進行考核。
5.2凡發生以下情況,縣供電企業根據各自考核細則進行考核。
5.2.1因國家電價調整,未及時更正電價。
5.2.2客戶電價執行不到位。
5.2.3私自變更客戶電價。
篇3:文學藝術獎評獎實施細則
文學藝術獎評獎實施細則
為繁榮文學藝術創作,促進全縣文化事業發展,現根據《*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委辦公室、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設立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文學藝術獎的通知》(酉陽縣委辦發[20*]36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近年來文學藝術事業發展的實際,制定縣首屆政府文學藝術獎評獎實施細則。
第一章指導思想
以“****”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繁榮發展我縣文學藝術創作為目的,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宗旨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通過獎勵優秀作品,交流和總結藝術創作經驗,促進創作思想和藝術水平的提高,促進文化藝術的繁榮和發展。
第二章評選原則
(一)堅持思想性、藝術性有機統一的原則。參評的作品應是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積極反映時代變化,深入挖掘時代精神,展示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塑造真實、感人的藝術形象,具有藝術獨創性。
(二)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三)堅持導向性、權威性的原則。
(四)堅持少而精、寧缺毋濫的原則。
第三章參評作者、作品的范圍和參評條件
(一)作者范圍。
凡戶籍在酉陽縣,或在酉陽縣工作五年以上,擁有法定的著作權或著作擁有權者,均可申報參評。如我縣作者與縣外作者合作的作品,我縣作者必須是主要創作者,并應征得縣外作者的同意。
(二)作品范圍。
文學作品與文藝理論類:小說、詩歌、散文、影視劇本、文藝評論、文藝理論(含群眾文化理論文章)等。
演出、電視劇(片)、廣播劇作品類:音樂、舞蹈、戲劇、雜技、曲藝、民間文藝、電視劇(片)、廣播劇等。
書畫攝影類:美術、書法、攝影等。
傳統工藝類:雕刻、鑲嵌、剪紙等民間傳統工藝。
(三)時間范圍。
首屆政府文學藝術獎參評范圍為1997年6月18日至20*年6月31日期間,公開出版、發表、展出、演播的文學藝術作品和工藝美術作品。
第四章獎項設置
根據我縣文藝創作發展的現狀,縣首屆政府文學藝術獎擬設4個獎項、18個獎額,名次不分先后,獎項和獎額可以空缺。具體如下:文學作品與文藝理論類設獎10個;演出作品類設獎4個;書畫攝影類設獎3個;傳統工藝類設獎1個。以上4個獎項均為作品獎,對每個作品(特別是綜合性藝術門類)包含的小門類不再作更細的劃分。
第五章評獎標準
以作品本身的思想性、藝術性為主要依據,注重社會影響力。
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全國“群星”獎、中國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重慶市“五個一工程獎”、重慶市文學藝術獎等獎項的作品,自動進入縣政府文學藝術獎終評程序。
(一)文學作品與文藝理論類。
1、縣級以上(含縣級)出版單位發表或出版的文學與文藝理論作品。
2、具有較高的思想、藝術水平,并且在制作、裝幀、印刷質量上達到較高的水平,在讀者中產生較大社會反響的作品。
(二)演出、電視劇(片)、廣播劇作品類。
1、參加縣級以上(含縣級)政府部門舉辦的宣傳、文化、廣電、文聯系統演播、比賽并獲得等級獎,同時產生一定社會效應的作品。
2、縣屬廣電單位錄制或參與錄制(參與策劃、確定選題、組織創作、承擔資金)并且擁有版權或評獎申報權的電視劇(片)、廣播劇,在市級(含市級)廣播電臺、電視臺播出,具有一定的收視、收聽率,社會反響比較大的作品。
(三)書畫攝影類。
參加縣級(含縣級)以上政府部門舉辦的宣傳、文化、廣電、文聯、工藝美術系統展出、比賽并獲得等級獎。
(四)傳統工藝類。
參加縣級(含縣級)以上政府部門舉辦的宣傳、文化、廣電、文聯、工藝美術系統展出、表演、比賽并獲得等級獎。
第六章組織領導
縣委、縣政府成立縣首屆政府文學藝術獎評審委員會。
由縣委副書記任名譽主任委員,縣委、宣傳部長和縣政府分管副縣長任主任委員,縣委宣傳部聯系文藝工作的副部長、縣文聯主席任副主任委員,縣文廣新局、酉陽報社、電視臺、人事局、財政局、民宗局等單位負責人任委員。評獎委員會辦公室設在縣文聯,由文聯主席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縣首屆政府文學藝術獎評選日常工作。
評審委員會與分評委會的主任、副主任及委員由評獎委員會聘請。
第七章申報程序
(一)作品申報。
1、填寫申報表。
2、參評作品的樣片(電視、廣播、音樂、舞蹈及戲劇作品完整、清晰的1/2錄像帶、CD、VCD、DVD光盤、錄音帶;戲劇、廣播劇作品提供文字腳本;音樂作品需提供詞、曲譜)。申報前請認真檢查報送作品的畫面和聲音質量。
3、圖書、文學作品的樣書,美術類作品的復印件。
4、創作、出版、發表、表演者的書面介紹,字數在500字之內。
以上材料均一式5份。文字材料請使用A4紙打印或復印。
第八章評獎程序
(一)個人申報或單位推薦。
(二)評審小組初評。
(三)評委會定審。
(四)評審結果公示。
(五)縣政府表彰。
第九章頒獎
對獲獎作品授予“酉陽縣首屆政府文學藝術獎”榮譽稱號,并頒發獎金。
第十章評獎紀律
凡參與評選的作品有弄虛作假、剽竊他人成果的,一經查實,立即取消參評資格,并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或行政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