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合規管理辦法
為促進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加強內部合規管理,增強自我約束能力,證監會起草了《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合規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基金公司合規管理辦法,歡迎閱讀。
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合規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促進證券公司和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統稱“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或“公司”)加強內部合規管理,增強自我約束能力,實現持續規范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和《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應當按照本辦法實施合規管理。
本辦法所稱合規管理,是指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制定和執行合規管理制度,建立合規管理機制,培育合規文化,防范合規風險的行為。
本辦法所稱合規,是指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經營管理和執業行為符合法律、法規、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行業規范和自律規則、公司內部規章制度,以及行業公認并普遍遵守的職業道德和行為準則(以下統稱“法律、法規和準則”)。
本辦法所稱合規風險,是指因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或其工作人員的經營管理或執業行為違反法律、法規和準則而使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受到法律制裁、被采取監管措施、遭受財產損失或聲譽損失的風險。
第三條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的合規管理應當覆蓋所有業務、各個部門、分支機構、各層級子公司和全體工作人員,貫穿決策、執行、監督、反饋等各個環節。
第四條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應當樹立全員合規、合規從高層做起、合規創造價值的理念,倡導和推進合規文化建設,培育全體工作人員的合規意識。
第五條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依法對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合規管理實施監督管理。
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等自律組織依照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對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合規管理實施自律管理。
第二章合規管理職責
第六條證券基金經營機構開展各項業務,應當合規經營,勤勉盡責,堅持客戶利益至上原則,并遵守下列基本要求:
(一)采取必要手段,充分了解客戶的身份、財產、收入、投資經驗和風險偏好等信息并及時更新。
(二)合理劃分客戶類別和產品服務風險等級,確保將適當的產品服務提供給適合的客戶,不得欺詐客戶。
(三)持續督導客戶證券發行行為,動態監控客戶交易活動,及時報告、依法處置重大異常行為,不得為客戶違規從事證券發行、交易活動提供便利。
(四)嚴格規范工作人員執業行為,督促工作人員勤勉盡責,防范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從事違法違規、超越權限或者其他損害客戶合法權益的行為。
(五)有效管理內幕信息和未公開信息,防范公司及其工作人員利用該信息買賣證券或建議他人買賣證券,或者泄露該信息。
(六)及時識別、妥善處理公司與客戶之間、不同客戶之間的利益沖突,切實維護客戶利益,公平對待客戶。
(七)依法履行關聯交易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保證關聯交易的公允性,防止不正當關聯交易和利益輸送。
(八)審慎評估公司經營管理行為對證券市場的影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擾亂市場秩序。
第七條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董事會負責提出公司的合規管理要求,對公司合規管理的有效性承擔最終責任,履行下列合規管理職責:
(一)審議批準公司合規管理的基本制度,并監督實施;
(二)審議批準公司年度合規報告;
(三)罷免對公司發生重大合規風險負有主要責任或者領導責任的高級管理人員;
(四)任免、考核合規負責人,確定其薪酬待遇;
(五)建立與合規負責人的直接溝通機制;
(六)對公司合規管理的有效性進行評估,督促解決合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七)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合規管理職責。
第八條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的監事會或者監事履行下列合規管理職責:
(一)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履行合規管理職責的情況進行監督;
(二)對公司發生重大合規風險負有主要責任或者領導責任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出罷免的建議;
(三)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合規管理職責。
第九條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負責落實公司的合規管理要求,對公司合規運營承擔主體責任,履行下列合規管理職責:
(一)建立健全公司合規管理組織架構,配備充足、適當的合規管理人員,并為其履行職責提供充分的人力、物力、財力、技術支持和保障;
(二)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及時報告、整改,落實責任追究;
(三)公司章程規定或者董事會確定的其他合規管理職責。
第十條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各部門、分支機構、各層級子公司(以下統稱“下屬各單位”)負責人負責落實本單位的合規管理要求,對本單位合規運營承擔主體責任。
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的全體工作人員都應當熟知并遵守與其執業行為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準則,主動識別、控制其執業行為的合規風險,并對其執業行為的合規性承擔責任。
公司下屬各單位及工作人員發現違法違規行為或者合規風險隱患時,應當主動、及時向合規負責人報告。
第十一條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設合規負責人,對公司及其工作人員的經營管理和執業行為的合規性進行審查、監督和檢查。
本辦法所稱合規負責人,包括證券公司的合規總監和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的督察長。
第十二條合規負責人是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直接向董事會負責。
合規負責人不得兼任與合規管理職責相沖突的職務,不得分管與合規管理職責相沖突的部門。
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的章程應當對合規負責人的地位、職責、任免條件和程序等作出規定。
第十三條合規負責人應當組織制定公司合規管理的基本制度和其他合規管理規章制度,按程序批準后督導公司下屬各單位實施。
合規管理的基本制度應當明確合規管理的目標、基本原則、機構設置及其職責,以及違規事項的報告、處理和責任追究等內容。
法律、法規和準則發生變動,合規負責人應當及時建議公司董事會或高級管理人員并督導公司有關部門,評估其對公司合規管理的影響,修改、完善有關管理制度和業務流程。
第十四條合規負責人應當對公司內部規章制度、重大決策、新產品和新業務方案等進行合規審查,并出具書面的合規審查意見。
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自律組織要求對公司報送的申請材料或報告進行合規審查的,合規負責人應當審查,并在該申請材料或報告上簽署合規審查意見。
其他相關高級管理人員等人員應當對申請材料或報告中基本事實和業務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及完整性負責。
公司不采納合規負責人的合規審查意見的,應當將有關事項提交董事會審議決定。
第十五條合規負責人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對公司及其工作人員的經營管理和執業行為的合規性進行監督,并按照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的要求和公司規定進行定期、不定期的檢查。
合規負責人應當協助董事會和管理層建立和執行信息隔離墻、利益沖突管理和反洗錢制度,按照公司規定為高級管理人員、下屬各單位提供合規咨詢、組織合規培訓,指導和督促公司有關部門處理涉及公司和工作人員違法違規行為的投訴和舉報。
第十六條合規負責人應當定期不定期向董事會、經營管理主要負責人報告公司經營管理合法合規情況和合規管理工作開展情況。
合規負責人發現公司存在違法違規行為或合規風險隱患的,應當依照公司章程規定及時向董事會、經營管理主要負責人報告,提出處理意見,并督促整改。
同時,合規負責人應當督促公司向中國證監會相關派出機構報告;公司未及時報告的,應當直接向中國證監會相關派出機構報告;有關行為違反行業規范和自律規則的,還應當向有關自律組織報告。
第十七條合規負責人應當保持與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和自律組織的聯系溝通,主動配合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和自律組織的工作。
合規負責人應當及時處理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和自律組織要求調查的事項,配合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和自律組織對公司的檢查和調查,跟蹤和評估監管意見和監管要求的落實情況。
第十八條合規負責人應當將出具的合規審查意見、提供的合規咨詢意見、簽署的公司文件、合規檢查工作底稿等與履行職責有關的文件、資料存檔備查,并對履行職責的情況作出記錄。
第三章合規管理保障
第十九條合規負責人應當熟悉證券業務,通曉相關法律、法規和準則,誠實守信,具有勝任合規管理工作需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并具備下列任職條件:
(一)符合證券基金經營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條件;
(二)從事證券工作10年以上,并且通過中國證券業協會或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組織的合規管理人員勝任能力考試;或者從事證券工作5年以上,并且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或者在證券監管機構、證券業自律組織專業監管崗位任職5年以上;
(三)最近3年未被金融監管機構行政處罰或采取重大行政監管措施,且不存在正被金融監管機構立案調查的情形;
(四)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二十條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聘任合規負責人,應當向中國證監會相關派出機構報送人員簡歷及有關證明材料。
證券公司合規負責人應當經中國證監會相關派出機構認可后方可任職。
合規負責人任期屆滿前,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免除其職務的,應當有正當理由,并在有關董事會召開10個工作日前將免職的事實和理由書面報告中國證監會相關派出機構。
合規負責人可以向中國證監會相關派出機構提出申訴。
前款所稱正當理由,是指合規負責人本人申請,或被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責令更換,或確有證據證明其無法正常履職、未能勤勉盡責等情形。
第二十一條合規負責人不能履行職責或缺位時,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應當由董事長或經營管理主要負責人代行其職責,并自確定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向中國證監會相關派出機構作出書面報告。
代行職責的時間不得超過6個月。
合規負責人提出辭職的,應當提前1個月向公司董事會提出申請。
在辭職申請獲得批準之前,合規負責人不得自行停止履行職責。
合規負責人缺位的,公司應當在6個月內聘請符合本辦法第十九條規定的人員擔任合規負責人。
第二十二條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應當設立合規部門。
合規部門對合規負責人負責,按照公司規定和合規負責人的安排履行合規管理職責。
合規部門承擔的其他職責不得與合規管理職責相沖突。
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應當明確合規部門與其他內部控制部門之間的職責分工,建立各內部控制部門協調互動的工作機制。
第二十三條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應當為合規部門配備足夠的、具備與履行合規管理職責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合規管理人員。
合規部門中具備3年以上證券、金融、法律、會計、信息技術等有關領域工作經歷的合規管理人員不得低于公司人員總數的一定比例。
具體比例由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規定。
合規負責人認為必要時,可以公司名義直接聘請外部專業機構或人員協助其工作,費用由公司承擔。
第二十四條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各業務部門、分支機構應當配備符合本辦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條件的合規管理人員。
合規管理人員由合規負責人考核和管理。
合規管理人員可以兼任與合規管理職責不相沖突的職務。
對兼職合規管理人員進行考核時,合規負責人所占權重應當超過50%。
主要業務部門、規模較大或者業務較復雜的分支機構的合規管理人員應當專職。
第二十五條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應當將各層級子公司的合規管理納入統一體系,明確子公司向母公司報告的合規管理事項,對子公司的合規管理制度進行審查,對子公司經營管理行為的合規性進行監督和檢查,確保子公司合規管理工作符合母公司的標準。
金融監管機構對有關子公司合規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對于從事另類投資、私募基金管理等活動的子公司,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應當選派符合本辦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條件的合規管理人員。
合規管理人員由合規負責人考核和管理。
第二十六條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應當保障合規負責人和合規管理人員的獨立性,保障合規負責人和合規管理人員能夠充分行使履行職責所必需的知情權和調查權。
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召開董事會、經營決策會等重要會議以及合規負責人要求參加或者列席的會議,應當提前通知合規負責人。
合規負責人有權根據履職需要參加或列席有關會議,調閱有關文件、資料。
合規負責人有權要求公司有關人員對有關事項作出說明,向為公司提供審計、法律等中介服務的機構了解情況。
第二十七條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的股東、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不得違反規定的職責和程序,直接向合規負責人下達指令或者干涉其工作。
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下屬各單位應當支持和配合合規負責人、合規部門及本單位合規管理人員的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阻撓合規負責人和合規部門履行職責。
第二十八條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董事會對合規負責人進行年度考核時,應當就其履行職責情況書面征求中國證監會相關派出機構的意見。
中國證監會相關派出機構可以根據日常監管掌握的情況建議公司董事會調整考核結果。
合規負責人工作稱職的,其年度薪酬收入總額在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年度薪酬收入總額中的排名應當不低于中位數。
合規部門及其合規管理人員由合規負責人考核。
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對合規部門及其合規管理人員進行考核時,不得采取其他部門打分、將考核結果與業務部門的經營業務直接掛鉤等方式,影響合規部門及其合規管理人員的獨立性。
合規管理人員工作稱職的,其薪酬收入總額應當不低于公司同級別人員的平均水平。
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對高級管理人員和下屬各單位進行考核時,應當由合規負責人對其合規管理的有效性、經營管理和執業行為的合規性進行專項考核,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
第二十九條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和自律組織支持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合規負責人依法開展工作,組織行業合規培訓和交流,并督促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為合規負責人提供充足的履職保障。
第四章監督管理
第三十條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應當于每年4月30日前向中國證監會相關派出機構報送上一年的年度合規報告。
合規報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公司和各層級子公司合規管理的基本情況;
(二)合規負責人履行職責情況;
(三)公司違法違規行為、合規風險的發現及整改情況;
(四)公司合規管理有效性的評估及整改情況;
(五)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要求或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認為需要報告的其他內容。
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對年度合規報告簽署確認意見,保證報告的內容真實、準確、完整;對報告內容持有異議的,應當注明自己的意見和理由。
第三十一條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應當根據需要,組織內部有關機構和部門或者委托具有專業資質的外部專業機構對公司合規管理的有效性進行評估,及時解決合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對公司合規管理有效性的全面評估,每年不得少于1次。
委托具有專業資質的外部專業機構進行的全面評估,每3年不得少于1次。
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發現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存在違法違規行為或重大合規風險隱患的,可以要求公司委托指定的具有專業資質的外部專業機構對公司合規管理的有效性進行評估。
第三十二條證券基金經營機構違反本辦法規定的,依法采取出具警示函、責令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責令定期報告、責令改正、責令處分有關人員等行政監管措施;情節嚴重的,依法采取公開譴責、暫停部分或全部業務、暫停核準新業務或增設、收購營業性分支機構等行政監管措施。
對直接負責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采取出具警示函、責令參加培訓、責令改正、監管談話等行政監管措施;情節嚴重的,依法采取公開譴責、責令更換或者限制其權利、認定為不適當人選等行政監管措施。
第三十三條合規負責人違反本辦法規定的,依法采取出具警示函、責令參加培訓、責令改正、監管談話等行政監管措施;情節嚴重或者未能按照本辦法規定及時報告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的,依法采取公開譴責、責令更換、認定為不適當人選等行政監管措施。
第三十四條證券基金經營機構通過有效的合規管理,主動發現違法違規行為,積極妥善處理,落實責任追究,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和業務流程并及時向中國證監會或其派出機構報告的,依法從輕、減輕處理;情節較輕且未造成嚴重危害后果的,可免予追究責任。
對于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違規行為,合規負責人已經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履行制止和報告職責的,免除其責任。
第三十五條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及其合規負責人違反本辦法規定,依法應予行政處罰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和中國證監會的有關規定,進行行政處罰;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六條中國證監會根據審慎監管的原則,可以提高對系統重要性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的合規管理要求,并可以采取增加現場檢查頻率、委托外部專業機構協助開展工作等方式加強合規監管。
前款所稱系統重要性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是指中國證監會認定的,公司內部經營活動可能導致證券基金行業、證券市場產生系統性風險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
第三十七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督察長管理規定》(證監基金字〔2006〕85號)、《證券公司合規管理試行規定》(證監會公告〔2008〕30號)同時廢止。
篇2:施工現場安全綜合規定辦法
1、參加施工的工人(包括新上崗人員、實習生、農民工、合同工)均要熟知本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遵守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有關規定,堅守工作崗位,嚴禁酒后作業。
2、電工、焊工、司爐工、爆破工、起重機司機、打樁機司機和各種機動車輛司機,必須經過專門培訓,考試合格,持有上崗操作證,方準獨立操作。
3、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和安全防護措施。進入施工現場,必須帶好安全帽,禁止穿拖鞋、皮鞋或赤腳,在沒有防護設施的高空、懸崖和陡坡施工,必須系好安全帶,上下交叉作業有危險的出入口要求防護棚或其他隔離設施,::距離地面2米以上作業要有防護欄桿、擋板或安全網、安全帽、安全帶,安全帶要定期檢查,不符合要求的,嚴禁使用。
4、施工現場的腳手架、防護設施安全標志和警示牌,不得擅自拆動、嚴禁使用。
5、施工現場的洞、坑、溝、升降口、漏斗等危險處,應有防護設施或明顯標志。
6、施工現場要有交通指示標志。交通頻繁的交叉路口,應設指揮;火車道口兩側,應設落桿;危險地區,要掛"危險"或"禁止通行"警示牌,夜間設紅燈示警。
7、工地行使斗車、小平車的軌道坡度不得大于3%,鐵軌終點應有車擋,車輛的制動閘和掛鉤要完好可靠。
8、坑槽施工,應經常檢查邊壁土質穩定情況,發現有裂縫,疏松或支撐走動要隨時采取加固措施,根據土質、溝深、水位、機械設備重量等情況,確定堆放材料和施工機械距坑邊距離,往坑槽運材料,應用信號聯系。
9、調配酸溶液緩慢的注入水中,攪拌均勻,嚴禁將水倒入酸中,貯存酸溶液的容器應加蓋和設有標志。
10、做好女工在月經、懷孕、生育和哺乳期間的保護工作,女工在懷孕期間對原工作不能勝任時,根據醫生的證明,應調換輕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