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縣衛生系統民情聯線工作制度

縣衛生系統民情聯線工作制度

2024-07-12 閱讀 6485

**縣衛生系統民情聯線工作制度(試行)

根據《**縣民情聯線工作制度(試行)》(G學組辦發〔2010〕2號)的要求,為健全和完善我縣衛生系統民情聯線工作制度建設,健全管理體系,進一步規范工作人員的服務行為,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促進民情聯線工作扎實開展,并形成長效機制,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處理工作制度

1、“民情聯線”工作組成員聯系2—5名左右的“民情聯絡員”,每月不少于1次通過電話主動與民情聯絡員聯系,了解掌握各類社情民意。

2、“民情聯線”工作組成員要亮明身份,將自己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電子郵箱等信息公開,印制成“民情聯線聯系卡”發給民情聯絡員,方便聯絡員反映社情民意。

3、“民情聯線”聯絡員收集到的民情和問題后,可以直接向聯線領導反映,也可撥打電話向“24小時留言值班室”反映。

4、24小時留言值班室受理來電,要主動熱情,禮貌待人,使用文明規范用語,要準確記錄來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或地址、聯系電話號碼以及所反映的意見和建議內容,整理后匯報給聯絡員對應的領導,并將電話記錄整理、歸納一并移交給對應的領導。

5、對于民情聯絡員所反映的社情民意中存在的問題,聯絡員對應的領導能直接處理的則直接處理;不能直接處理的,根據管理權限移交相關醫療衛生單位處理;相關單位不能處理或必須提交局領導研究處理的,要提交縣衛生局局務會議研究;對于重大事項和難點問題(指涉及面較廣、帶有普遍性或必須提交縣領導討論決策的事項和問題)要報縣委、縣政府研究。對于報局務會議研究的問題要同時備份移交局“民情聯線”督辦室進行登記備案,由督辦室負責跟蹤督辦。

二、限時辦結制度

1、對于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聯絡員對應的領導能直接處理的問題,必須當天直接處理。

2、對于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聯絡員對應的領導不能直接處理的難點問題,按管理權限移交給相關醫療衛生單位辦理,相關單位須及時辦理,并限定三個工作日內要反饋處理結果。并書面報局“民情聯線”領導小組辦公室存檔(應寫明情況是否屬實、主要原因、處理辦法、聯絡員意見等),以及反饋給局督辦室。

3、對于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屬于重大問題的,提交局務會議研究,必要時要報縣委、縣政府研究。

4、對聯絡員反映的問題要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要按照機關效能建設有關要求,盡量縮短辦理時間,提高工作效率;短期內確定不能辦結的要及時說明情況,另行確定辦結時限。

5、答復聯絡員要耐心誠懇、實事求是。對條件暫不具備、一時解決有困難的,應耐心細致說明情況,并積極創造條件,爭取早日解決;凡超出政策規定或要求不切合實際的,要說服疏導,講明道理,以求得理解。

三、反饋工作制度

1、進一步完善“民情聯線”反饋制度。對聯絡員反映的問題、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要堅持“急事急辦、特事特辦、易事即辦、難事盡力辦”的原則。各單位對交辦、轉辦的具體問題要做到即接即辦,及時反饋。

2、“民情聯線”工作組成員遇到特殊、緊急情況,必須隨時逐級向局有關領導匯報。

3、相應單位辦理、落實后,要將辦理的最后結果反饋給局督辦室以及聯絡員相應領導,聯絡員相應領導要親自反饋給民情聯絡員。

4、利用電話或書面形式將辦理結果直接反饋給聯絡員,必要時請辦理單位向聯絡員回復;對群眾普遍關心問題的辦理情況,應通過新聞媒體向群眾公布;對有影響的重大熱點問題進行回訪,以檢查辦理工作的質量和實際效果。

5、民情聯絡員在得到事件辦理結果反饋后,要對相應單位辦理事件的過程和結果進行滿意度測評,從而形成雙向反饋機制。

6、確保四個100%:聯絡員來電辦結100%;反饋率100%;群眾滿意度100%;參與協同率100%。

四、問責工作制度

1、對聯絡員反映的情況和問題,要準確、全面地記錄,客觀真實地反映出群眾的意見和要求。

2、問題交有關單位辦理后,局“民情聯線”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檢查落實情況,如無故超出辦理期限仍不能落實和答復的,轉交局“民情聯線”督辦室督辦,促進問題解決;對于重大事項和難點問題,根據局務會議研究確定的處理意見,由局“民情聯線”督辦室負責督促相關職能部門落實解決。

3、“民情聯線”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將各鄉鎮衛生院、縣直醫療衛生單位的辦理和落實情況進行匯總并通報,建立定期督察通報機制。

4、對承辦單位的辦理結果,督辦室要仔細認真地把關、驗收。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退回重辦。

(1)反饋格式不規范的(沒有承辦單位名稱,沒有承辦單位負責人簽字,沒有加蓋公章等)要退回重辦。

(2)反饋質量不符合要求的(如避重就輕、答非所問、辦非所求,敷衍搪塞等),要退回重辦。

(3)辦理結果群眾不滿意的,要退回重辦。

5、凡承辦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給予通報批評。

(1)同一交辦事項,因反饋不符合要求,被連續三次退回重新辦理的。

(2)處理落實不到位的。

(3)未按規定時限反饋,又不說明原因的。

(4)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反饋的辦理結果與實際情況不一致,且造成不良影響和群眾不滿意的。

(5)因值班制度不落實或值班人員不負責任,貽誤群眾反映問題的處理,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

(6)在辦理工作中方法不得當,不尊重群眾,態度生硬,語言不文明,遭到群眾反對和社會不滿的。

6、在辦理工作中出現下列情況的,要進行問責。

(1)對重要事項(包括縣、局領導批示件)不按時處理,或頂拖不辦,造成嚴重后果的。

(2)對聯絡員反映的問題能辦不辦,相互推諉,上推下卸,工作措施不力,致使矛盾激化,造成嚴重后果的。

(3)因工作人員以權謀私、行賄受賄,致使群眾反映的問題處理不公,造成惡劣影響的。

(4)對辦理不積極,不負責任,玩忽職守,多次催辦仍不辦理、不反饋,從而影響整體工作,損害黨委政府形象的。

7、“民情聯線”工作組成員在處理意見建議過程中,成績突出、得到群眾的好評,并收到群眾的表揚信、錦旗或在新聞媒體上得到表揚的,作為年度評優優先考慮。

附:民情聯線工作流程

主題詞:民情聯線工作制度通知

**縣衛生系統學習實踐辦2010年1月日印發

(共印45份)

民情聯線工作流程

說明:“”表示處理過程

“”表示反饋過程

1、“民情聯線”總工作流程

必要時

2、24小時留言值班室工作流程

3、“民情聯線”督辦室工作流程

4、“民情聯線”聯絡員工作流程

篇2:縣衛生系統民情聯線工作制度

**縣衛生系統民情聯線工作制度(試行)

根據《**縣民情聯線工作制度(試行)》(G學組辦發〔2010〕2號)的要求,為健全和完善我縣衛生系統民情聯線工作制度建設,健全管理體系,進一步規范工作人員的服務行為,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促進民情聯線工作扎實開展,并形成長效機制,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處理工作制度

1、“民情聯線”工作組成員聯系2—5名左右的“民情聯絡員”,每月不少于1次通過電話主動與民情聯絡員聯系,了解掌握各類社情民意。

2、“民情聯線”工作組成員要亮明身份,將自己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電子郵箱等信息公開,印制成“民情聯線聯系卡”發給民情聯絡員,方便聯絡員反映社情民意。

3、“民情聯線”聯絡員收集到的民情和問題后,可以直接向聯線領導反映,也可撥打電話向“24小時留言值班室”反映。

4、24小時留言值班室受理來電,要主動熱情,禮貌待人,使用文明規范用語,要準確記錄來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或地址、聯系電話號碼以及所反映的意見和建議內容,整理后匯報給聯絡員對應的領導,并將電話記錄整理、歸納一并移交給對應的領導。

5、對于民情聯絡員所反映的社情民意中存在的問題,聯絡員對應的領導能直接處理的則直接處理;不能直接處理的,根據管理權限移交相關醫療衛生單位處理;相關單位不能處理或必須提交局領導研究處理的,要提交縣衛生局局務會議研究;對于重大事項和難點問題(指涉及面較廣、帶有普遍性或必須提交縣領導討論決策的事項和問題)要報縣委、縣政府研究。對于報局務會議研究的問題要同時備份移交局“民情聯線”督辦室進行登記備案,由督辦室負責跟蹤督辦。

二、限時辦結制度

1、對于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聯絡員對應的領導能直接處理的問題,必須當天直接處理。

2、對于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聯絡員對應的領導不能直接處理的難點問題,按管理權限移交給相關醫療衛生單位辦理,相關單位須及時辦理,并限定三個工作日內要反饋處理結果。并書面報局“民情聯線”領導小組辦公室存檔(應寫明情況是否屬實、主要原因、處理辦法、聯絡員意見等),以及反饋給局督辦室。

3、對于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屬于重大問題的,提交局務會議研究,必要時要報縣委、縣政府研究。

4、對聯絡員反映的問題要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要按照機關效能建設有關要求,盡量縮短辦理時間,提高工作效率;短期內確定不能辦結的要及時說明情況,另行確定辦結時限。

5、答復聯絡員要耐心誠懇、實事求是。對條件暫不具備、一時解決有困難的,應耐心細致說明情況,并積極創造條件,爭取早日解決;凡超出政策規定或要求不切合實際的,要說服疏導,講明道理,以求得理解。

三、反饋工作制度

1、進一步完善“民情聯線”反饋制度。對聯絡員反映的問題、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要堅持“急事急辦、特事特辦、易事即辦、難事盡力辦”的原則。各單位對交辦、轉辦的具體問題要做到即接即辦,及時反饋。

2、“民情聯線”工作組成員遇到特殊、緊急情況,必須隨時逐級向局有關領導匯報。

3、相應單位辦理、落實后,要將辦理的最后結果反饋給局督辦室以及聯絡員相應領導,聯絡員相應領導要親自反饋給民情聯絡員。

4、利用電話或書面形式將辦理結果直接反饋給聯絡員,必要時請辦理單位向聯絡員回復;對群眾普遍關心問題的辦理情況,應通過新聞媒體向群眾公布;對有影響的重大熱點問題進行回訪,以檢查辦理工作的質量和實際效果。

5、民情聯絡員在得到事件辦理結果反饋后,要對相應單位辦理事件的過程和結果進行滿意度測評,從而形成雙向反饋機制。

6、確保四個100%:聯絡員來電辦結100%;反饋率100%;群眾滿意度100%;參與協同率100%。

四、問責工作制度

1、對聯絡員反映的情況和問題,要準確、全面地記錄,客觀真實地反映出群眾的意見和要求。

2、問題交有關單位辦理后,局“民情聯線”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檢查落實情況,如無故超出辦理期限仍不能落實和答復的,轉交局“民情聯線”督辦室督辦,促進問題解決;對于重大事項和難點問題,根據局務會議研究確定的處理意見,由局“民情聯線”督辦室負責督促相關職能部門落實解決。

3、“民情聯線”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將各鄉鎮衛生院、縣直醫療衛生單位的辦理和落實情況進行匯總并通報,建立定期督察通報機制。

4、對承辦單位的辦理結果,督辦室要仔細認真地把關、驗收。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退回重辦。

(1)反饋格式不規范的(沒有承辦單位名稱,沒有承辦單位負責人簽字,沒有加蓋公章等)要退回重辦。

(2)反饋質量不符合要求的(如避重就輕、答非所問、辦非所求,敷衍搪塞等),要退回重辦。

(3)辦理結果群眾不滿意的,要退回重辦。

5、凡承辦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給予通報批評。

(1)同一交辦事項,因反饋不符合要求,被連續三次退回重新辦理的。

(2)處理落實不到位的。

(3)未按規定時限反饋,又不說明原因的。

(4)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反饋的辦理結果與實際情況不一致,且造成不良影響和群眾不滿意的。

(5)因值班制度不落實或值班人員不負責任,貽誤群眾反映問題的處理,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

(6)在辦理工作中方法不得當,不尊重群眾,態度生硬,語言不文明,遭到群眾反對和社會不滿的。

6、在辦理工作中出現下列情況的,要進行問責。

(1)對重要事項(包括縣、局領導批示件)不按時處理,或頂拖不辦,造成嚴重后果的。

(2)對聯絡員反映的問題能辦不辦,相互推諉,上推下卸,工作措施不力,致使矛盾激化,造成嚴重后果的。

(3)因工作人員以權謀私、行賄受賄,致使群眾反映的問題處理不公,造成惡劣影響的。

(4)對辦理不積極,不負責任,玩忽職守,多次催辦仍不辦理、不反饋,從而影響整體工作,損害黨委政府形象的。

7、“民情聯線”工作組成員在處理意見建議過程中,成績突出、得到群眾的好評,并收到群眾的表揚信、錦旗或在新聞媒體上得到表揚的,作為年度評優優先考慮。

附:民情聯線工作流程

主題詞:民情聯線工作制度通知

**縣衛生系統學習實踐辦2010年1月日印發

(共印45份)

民情聯線工作流程

說明:“”表示處理過程

“”表示反饋過程

1、“民情聯線”總工作流程

必要時

2、24小時留言值班室工作流程

3、“民情聯線”督辦室工作流程

4、“民情聯線”聯絡員工作流程

篇3:街道民情聯系工作實施方案

各村、社區黨組織:

為貫徹落實區委關于建立和完善民情聯系服務機制,進一步加強村級班子和村干部隊伍建設的意見精神,切實抓好村、社區民情聯系工作,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推動農村民主政治建設,結合我街道實際,現就實施片組戶民情聯系服務機制提出如下意見:

一、工作目標

堅持以黨的**大、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為指導,以村、社區黨建工作為龍頭,以“知民情、解民憂、謀發展、促和諧”為主題,以村(居)民群眾為聯系服務主體,以加強民情聯系、改進干部作風、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通過開展片組戶民情聯系服務活動,充分發揮干部、黨員、骨干隊伍作用,強化基層基礎,進一步增強村、社區廣大黨員干部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改善黨群、干群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推進各項工作。

二、基本原則

(一)以人為本。以有利于聯系服務群眾為原則,把握村(居)民的需求和習慣,切實了解群眾想什么、需要什么,緊緊圍繞村、社區群眾關心的問題,以村(居)民容易接受的方式開展民情聯系服務工作,切實增強工作的說明力、滲透力和感染力,激發干部群眾參與民情聯系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二)區別管理。堅持因人而異,區別聯系對象,落實四類對象聯系機制,對村、社區困難及特殊群體、外來務工人員、一般村(居)民、拆遷過渡戶等不同聯系對象,要制定個性化聯系幫扶方法,有針對性地開展聯系幫扶工作。

(三)突出重點。以居住地管理為主,按照屬地管理原則,以聯系人定期走訪本地村(居)民為主,同時聯系外來務工人員等轄區內的群眾,重點做好聯系、引導和服務工作。

(四)注重結合。把民情聯系工作與專項工作相結合,以片組戶民情聯系服務制度為有效載體,分管人員負責牽頭,與村、社區綜治、社會事務、計劃生育、勞動保障及村(居)務公開、黨員管理等專項工作相結合,與業務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檢查、一起考評,并與班子建設、工作例會、干部述職述廉、干部考察考核及黨員“雙評”等工作一起安排。

三、主要載體

實行“1+5”工作機制。即建立一個民情聯系工作網絡,采取五項工作措施(建立一個民情聯系接待室,設立一個“民情聯系箱”,公開一條服務熱線,制作一張民情聯系卡,開展每半月一次的民情分析會)。一個民情聯系工作體系,即片組戶聯系機制。每個村、社區劃分若干聯系組,由村、社區班子成員任組長,與組內村(居)民組長、黨員骨干等組成民情聯系網絡。村、社區分管領導親自抓,專職人員負責做,明確工作職責,對民情聯系工作做到底子清,情況明,經常抓,真落實,有考核。定期上門走訪農戶,進行面對面地溝通,做到“察民情、聽意見、辦實事”。

(一)建立一個民情聯系接待室。各村、社區建立一個民情聯系接待室,配備相應的辦公設備,干部輪流值班,做到制度上墻,設備齊全,熱情接待。

(二)設立一個“民情聯系箱”。在各村(居)民組設立一個“民情聯系箱”,定期開箱收信,隨時接受村(居)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便于村、居民群眾與村、社區的溝通。

(三)公開一條服務熱線。開通一條信訪接待聯系電話,派專人負責接聽熱線電話,耐心細致地解答群眾疑問。

(四)制作一張民情聯系卡。公開片內各組組長、成員,聯系戶黨員姓名和聯系電話,以及干部值班表,提供村衛生服務室、廣播維修、水電服務等各項服務項目,架起村、居委和村、居民聯系溝通的橋梁。

(五)開展每周一次的民情分析會。由專人負責對一周內各片需解答和解釋的問題進行匯總,提交民情分析會進行討論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及時予以處理解決。

四、工作方法和步驟

(一)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氛圍。結合村、社區工作實際,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渠道,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多種形式,開展廣泛的宣傳發動和聯系互動工作,使村(居)民群眾多渠道、多角度了解民情聯系制度,不斷提高群眾參與度,使民情聯系深入人心。同時組織發展一批辦事公道、熱心負責的民情聯系骨干力量,形成上下聯動、共同服務的良好氛圍。

(二)深入調查摸底,夯實工作基礎。通過挨家挨戶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社區居民進行一次范圍廣、人數多、內容細的調查摸底,并對村、社區內重點人員(低保戶、殘疾人、孤寡獨居、單親、因病致貧、雙職工下崗失業、精神失常、困難黨員及老黨員、糾紛易發人員、邊緣青少年、拆遷戶等)及家庭進行深入細致地分析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同時建立民情聯系數據庫,實現一戶一檔、一人一檔,做到動態管理,信息變更及時有效。

(三)健全工作制度,加強長效管理。各村、社區要建立健全民情聯系工作機制,制定具體考核辦法,加強監督檢查,努力構建民情聯系長效機制,使民情聯系逐步規范化、制度化,切實將民

情聯系工作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來抓,具體要做好檢查、督查、考核三方面工作。

1、開展日常聯合檢查。以聯系片、聯系組為單位逐級開展不定期檢查。村、社區檢查聯系片、檢查內容以聯系片臺帳為主,包括走訪聯系記錄、每周例會記錄和解決問題的相關記錄;聯系片檢查聯系組,主要檢查組臺帳、黨員骨干民情聯系日志和走訪聯系記錄等相關資料;聯系組查聯絡員,以民情聯系手冊為主要檢查內容。同時對一些重點聯系戶、聯系對象進行隨機走訪抽查,了解矛盾和問題是否妥善解決,并做好記錄。

2、開展定期例會督查。每周村(社區)班子會議一并聽取各片片長匯總民情聯系工作開展情況,分析解決每月中民情聯系的熱點、難點問題;街道黨工委適時聽取聯村干部聯村及民情聯系工作交流分析;每季各村、社區以民情聯系作為重點工作向街道黨工委匯報。

3、開展年中年底考核。年中組織開展一次專項考核,對各村、社區的民情聯系工作進行階段性考核檢查。對制度的落實開展民主考評,村(社區)班子成員(組長)的落實情況在年終述職大會上一并向聯系戶代表述職匯報;黨員的落實情況結合每年黨內“雙爭雙評”活動進行責任考核。同時將村、社區民情聯系工作列入村、社區干部年度工作目標,明確考核具體內容,結果作為班子、干部當年考察、考核的依據之一。

(四)加強組織領導,形成整體合力。各村、社區要高度重視,把民情聯系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一件大事來抓。要成立村、社區民情聯系工作領導小組,實行“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其他班子成員發揮示范表率作用;要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民情聯系工作計劃,明確目標和措施,全街道在3月底之前要全面實施并做到運轉正常,并適時對民情聯系工作進行檢查講評,確保民情聯系工作順利開展,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