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科工作制度范本
1、獻血應嚴格按《供血者健康體檢標準》與《獻血法》規定有關內容進行。
2、采血室應定期消毒保持清潔,采血室遵守無菌操作制度和采血常規。
3、正反定型,交叉配血時必須嚴格遵守查對制度,并且用試管法以顯微鏡下為判斷結果。正反定型、交叉配血必須雙簽名,如遇他人定型或送檢單上寫上血型時,也應重新復驗型再進行交叉配血。
4、配血標本應放置整齊,配血不能多人同時進行,以免發生錯誤。血發后,受血者與供者標本須置冰箱保存。
5、輸血經主治醫師或值班醫師決定,由醫師或護士填寫輸血單,連同病員的血液標本交庫作血型交叉配合試驗。標本試管上應貼上標簽,寫明病員姓名和住院號,以防止差誤。
6、發放血液及成份必須嚴格檢查質量,及時開具血卡、記帳、登記并填寫輸血反應卡以使了解有無輸血反應。
7、及時準確填寫輸血報告單,安排用血應執行行儲先用,危急、危重病人與成份優先供給的原則,避免血液超過有效保存期。血液出庫原則上不可退還。
8、在病員輸血前,負責輸血的醫師或護士必須再查對一遍后才進行輸血,并保留部分袋內血液,以備必要時檢查(輸血反應)。
9、經治醫師隨時檢查病員有無輸血反應,出現反應后應立即采取搶救措施,并與血庫取得聯系。
10、注意儲血冰箱溫度情況,上午、中午、下午、夜班均要觀察溫度,并記錄,如遇特殊情況采取應急措施。儲血冰箱內嚴禁存放其他物品,并每月空氣培養一次。
11、做好臨床用血的開源節流、計劃用血與輸血會診工作。向患者家屬宣傳輸血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與輸血后傳播病毒性疾病的基本知識,大力倡志自體輸血,家屬互助輸血。決定輸血治療時取得患者或家屬的理解,并再《輸血會診單》上簽字。
醫務部職責
一、在院長領導下,根據醫院工作計劃,結合醫療、醫技工作實際,定期擬定醫院醫療業務工作計劃,經院長、副院長批準后具體組織實施。定期總結醫療工作現狀和對策,報院領導,非為決策依據。
二、經常督促、檢查醫療工作制度、醫療技術操作規程和醫療、醫技人員工作職責的貫徹執行情況,提高醫療質量和醫療技術水平。做好科室間的協調工作。
三、制定醫療質量管理方案、標準和評價檢查方法,報院長批準后組織實施。
四、及時對醫療事故進行調查,組織討論,提出初步處理意見,報院安全醫療委員會審理。
五、了解或參加臨床醫療科室開展的新業務、新技術,組織協調重大急重危病人的搶救、疑難病人討論、重大手術討論和審批、院內外會診工作。
六、督促、檢查各科院內管理情況及抗生素使用情況。
七、督促、檢查藥品、醫療器械的供應管理工作。
八、組織對全院醫療衛生人員的業務培訓和考核工作。做好資料的整理和保存。
九、組織實施對基層醫院的技術指導工作和臨時性院外醫療任務。
十、協助科教科開展教學、科研工作。
篇2:醫院輸血科血庫工作制度
醫院輸血科(血庫)工作制度
為了使科室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根據有關規定,結合本科室實際,制定本制度。
1.輸血科(血庫)以“安全第一、服務臨床”為宗旨,為臨床各科提供各項優質服務。
2.認真履行崗位職責,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提高服務質量,堅持24h值班制,為臨床提供準確可靠的試驗結果和安全可靠的血液及制品。
3.做好本單位臨床用血的計劃申報工作。
4.做好臨床用血制度的執行情況的檢查監督工作。
5.積極參與臨床有關疾病的診斷、治療與科研。
6.使用符合質量標準的試劑,使用儀器設備符合計量標準,做好儀器設備使用、維護、保養和校驗工作,確保儀器設備性能完好,建立儀器設備使用、維護和保養檔案。
7.認真做好標本收集、處理、檢測、保留工作。
8.認真做好血型鑒定和交叉配血工作,ABO血型鑒定作正反定型,常規檢測Rh血型,交叉配血至少使用2種方法(包括鹽水相和非鹽水相)。
9.認真做好血液入庫、儲存、出庫、領取、發放、運送工作,以及配血標本和輸血后血袋的保留工作。
10.認真做好輸血不良反應的調查、處理、登記工作。
11.做好各種實驗記錄及各種數據的統計上報工作。
12.積極參加業務學習和繼續教育培訓,撰寫科研學術論文,不斷提高業務技術水平。
13.做好實驗室消毒滅菌,清潔衛生工作,按規定做好生物垃圾的消毒處理、運輸消毀工作。
14.做好實驗室安全保衛和消防工作。
15.完成上級交辦的臨時性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