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逃生及救援措施
.1?一般規定
.1.1隧道施工前,對下列可能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風險,必須進行危險源辨識和安全風險評估,并制定針對性的措施或應急預案。
1對瓦斯隧道、有突涌水風險的隧道,必須進行瓦斯防爆、防突及防突涌水的專項設計,制定專項施工安全技術方案及應急救援預案;
2對隧道內火災、坍塌等風險,應制定應急救援預案;
3對其他自然災害(大雨、強風、雪、雷、地震和海嘯)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風險,應制定應急處理措施。
.1.2應急救援預案應包括下列內容:
1簡述工程概況;
2預測、辨識和評估緊急情況或事故災害及其后果對內、外部造成破壞的可能性及嚴重程度;
3規定應急救援各方組織的詳細職責;
4明確應急救援行動的指揮和協調;
5應急救援資源配置要求;
6建立分級響應機制;
7制定具體詳細的緊急情況或事故災害發生時保護生命、財產和環境安全的應急措施。
.1.3參建各方必須建立應急組織機構及預警、指揮系統,指定專門的管理部門和人員負責應急救援預案管理工作。
.1.4應與附近醫院、消防隊,臨近施工隊伍及其他救援組織建立正式的互助協議,并做好相應的安排,確保在應急救援中及時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資源的援助。
.1.5隧道施工中必須配備必要的救援物資和設備器材,并設專人管理,對配備的應急救援機械設備、監測儀器、堵漏和清洗消毒材料、交通工具、個體防護設備、醫療設備和藥品、生活保障物資等,應進行定期檢查、維護和更新,確保應急救援物資和設備能隨時投入使用。
.1.6隧道施工必須事先規劃逃生路線,并在隧道適當位置設置避難、急救場所,避難處應準備足夠數量的逃生設備、救護器械和生活保障品等。
.1.7隧道內交通道路及開挖作業等重要場所必須設置安全應急照明和應急逃生標志,應急照明應有備用電源并保證光照度符合要求。
.1.8隧道施工期間各施工作業面必須安裝警報裝置,警報裝置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設置警報設備的場所,應有應急照明,并在停電時能夠識別;
2使用電源的警報設備應配備備用電源;
3警報設備應采用手動警報設備、自動警報設備、旋轉燈、廣播設備用的擴音器及其它警報設備,組合使用,互為備用,保證其性能可靠。
.1.9隧道施工期間通信系統必須保證暢通,必要時應采用遠程監控系統,及時掌握現場情況。同時應滿足下列要求:
1必須在現場各應急組織相關部門、洞口值班室、開挖工作面及其它必要的地方設置通信設備;
2使用帶電源的通話裝置應配備備用電源,保證停電時不影響使用;
3通信設備應采用洞內有線電話,并保證其性能可靠。
.1.10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必須定期組織應急預案的桌面演練或模擬演練。演練前應結合施工環境改變和以往演練的情況制定計劃,演練后應及時評審,并不斷改進和完善應急救援體系。
.1.11隧道內所有施工作業人員必須經過應急救援培訓。應急救援培訓應包括下列內容:
1了解潛在危險的性質和對健康的危害;
2熟悉應急救援程序;
3掌握必要的自救及互救知識;
4了解預先指定的主要及備用逃生路線、集合地點及各種避難急救場所位置;
5了解各種警報含義,掌握警報設備、通信裝置、避難器具等的使用方法。
.2?應急救援
.2.1當隧道施工中發生險情時,應迅速作出判斷,確定相應的響應級別,并按響應級別啟動應急救援程序,同時根據下列各項要求,迅速開展事故的偵測、警戒、疏散、人員救助、工程搶險等有關應急救援工作。
1值班人員和安全負責人應立即通過警報裝置通知隧道內所有作業人員緊急撤離;
2現場最高管理者應負責指揮疏散撤離,各級調度人員應堅守崗位,保持通信暢通,及時反饋人員撤離及險情出現情況等信息;
3應及時上報地方政府或相關救助部門,請求緊急救援,做好相關配合工作;
4現場應采取安全警戒線或隔離措施,防止其他人員進入危險區域,避免災害損失的擴大;
5進行事故原因分析,收集事故物證,調查引發事故的具體原因和相關責任人;
6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和工程處理措施,上報建設、設計、監理和相關單位,按批復的方案對事故進行處理。
.2.2隧道災害事故處理和救援應按圖.2.2所示的工作程序進行。
圖.2.2?隧道災害事故處理和救援工作程序
.2.3隧道內發生瓦斯燃燒、中毒、爆炸險情后,應采取下列措施:
1立即切斷洞內所有施工及照明線路電源;
2立即停止施工,作業人員全部撤出,同時清點施工人數,確認人員傷亡情況;
3立即報告應急搶險領導小組,并及時上報相關單位;
4派專人封鎖現場,防止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域;
5應急搶險救援指揮組織人員現場勘察,立即對遇險、受傷人員組織急救;
6非救護隊成員不得進洞搶救。救護隊在執行任務前,必須了解事故性質,并制定偵察工作的安全措施,方可進入事故區進行偵察。救護隊必須在統一指揮下開展搶救工作,嚴禁個人單獨行動;
7可供臨時處置的供氧呼吸機、清洗器具、急救箱、擔架等醫藥衛生設備及時到位;
8救助受困人員至安全地帶、撤離施工設備;
9事故處理救護基地,應設在安全區附近新鮮風流中的安全地帶。對受傷的人員進行臨時處治,防止傷勢惡化;
10應立即與當地醫療單位聯系,將受傷人員就近轉送醫院治療;
11事故調查及處理。
.2.4隧道內發生突涌水險情后應采取下列措施:
1突然遇到大面積滲漏水時,應即令工人停止工作,撤至安全地點。同時應對出水部位、水量大小、變化規律、水的渾濁程度等進行觀測記錄,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并上報監理;
2在爆破作業后突然發生特大涌水,當洞內設有防水閘門時,作業人員應立即啟動報警系統,關閉防水閘門,按既定的逃生路線進行洞內人員和機械設備的撤離,并利用防水閘門處安設的大功率抽水機對突涌水段進行抽排水;當洞內未設防水閘門時,作業人員應按既定的逃生路線立即撤出;
3在開挖作業過程中發生特大突涌水,開挖工作面人員應立即沿逃生路線迅速向洞外或避難所撤離,同時啟動報警系統,發出警報信號,迅速切斷電源,啟動應急照明,當涌水量較大時,人員可利用事先準備的救生圈、皮劃艇等進行逃生;
4及時上報相關單位;
5對遇險、受傷人員組織急救;
6突涌水保持穩定后,利用大功率抽水設備進行排水;
7在涌水量及水壓降低后進行機械設備的急救;
8采取必要的措施對突涌水進行封堵及事故處理。
.2.5當隧道發生塌方時應采取下列措施:
1立即停止施工,作業人員全部撤出,同時清點施工人數;
2必須按事故分級規定迅速向上級有關單位報告,并立即啟動施工單位的應急預案實施救援;
3組織無關人員撤離事故現場;
4當隧道塌方造成人員被困時,參建各方必須在調查清楚塌方發生的部位、規模、被困人員避難位置等具體情況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救援方案,防止二次災害發生。可選擇從聯絡通道、隧道另一端、隧道側面、洞頂等處快速開挖一個斷面合適的小導洞,將被困人員盡快救出;
5在開挖救援小導洞的同時,應利用高壓風管等現有條件繼續與洞內被困人員保持聯系,并向洞內供風、供氧、供應食物及藥品等;
6被困人員救出后應由專業醫護人員進行救治;
7事故調查及處理。
.2.6當隧道內發生火災時應采取下列措施:
1及時迅速啟動報警系統;
2起火初期,當火勢不大,未對人與環境造成較大威脅時,應運用平時培訓演練的技能,就近采用滅火器、水管等消防器材,盡可能地在第一時間將火撲滅;
3當火勢失去控制時,應判明方向,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組織作業人員按逃生路線向洞外或附近避難所撤離;
4及時上報相關單位;
5對遇險、受傷人員組織急救;
6事故調查及處理。
.2.7在可能發生自然災害的地區施工時,應有計劃地采取下列相應的措施:
1隨時收集氣象和地質資料;
2可能發生自然災害時,應立即停止施工,對施工現場進行警戒檢查并采取防護措施;
3在警報解除后,應確認無危險源方可進行作業;
4為防止大雨造成的災害,隧道施工應注意下列事項:
1)當洞口地質地形可能因降雨引發泥石流時,應采取加固措施;
2)機械設備應盡早向安全場所轉移或進行拆除,防止水淹、傾倒;
3)可能發生漫水、沉陷或垮塌的地方,應進行加固處理,并設警示標志。
5在遇強風、暴風時,對各種大型機械應采取防止傾倒及滑跑措施,對臨時設備、腳手架等應采取保護措施;
6在跨冬季作業時,為了防止雪災,施工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1)施工設施不應設在可能發生雪崩的地點;
2)必須對相關道路和施工用地進行除雪,保護車輛及人員安全,防止臨時設施倒塌;
3)對道路、水路等,必須設置警示標志。
7為防止雷擊造成的災害,應設置雷電報警器和避雷針。當有雷擊危險時,隧道洞內外應立即停止爆破作業,作業人員應退避到安全場所;
8為防止地震和海嘯造成的災害,應關注預報信息,加強避災演練。地震發生時,應迅速組織作業人員退避到安全場所。
篇2:公司安全員火災逃生常識手冊
公司安全員手冊:火災逃生常識
1、逃生線路若被大火封鎖,要立即退回室內,采取自救措施,不可盲目跳樓。
2、發生火災時可利用疏散樓梯、陽臺、落水管等逃生自救。
3、穿過濃煙逃生時,要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4、報火警時應沉著、準確講清起火地區、街道、房屋門牌號碼或單位。
5、報火警后要派專人在主要路口接應和引導消防車。
6、突遇火災時要迅速逃生,不能貪戀財物。
7、發生火災時不要驚慌,請立即撥打火警電話119。
8、報火警時要留下報警人姓名以及所用的電話號碼并講清起火地點。
9、當疏散通道著火但火勢不大時,可用浸濕的棉被、毯子披在身上,迅速果斷地從火中沖出去。
10、火災來臨時,切莫忘記屋頂、陽臺等避難場所。
11、在穿越火場時,要使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不宜呼叫,防止煙霧進入口腔。
12、身上著了火,千萬別亂跑,迅速脫掉外衣,倒地打滾。
13、發生火災要互助,老人孩子別不顧。
14、火場穿行身要低,逃生選擇跑樓梯,切莫著急乘電梯。
15、發生火災的房內若有防毒面罩,逃生時一定要將其戴在頭上。
16、大火封住房門時,不要盲目開門逃生,請將門縫塞嚴,潑水降溫,呼救待援。
17、發生火災時,要充分利用建筑物內或室內備用的救生緩降器,救生滑道及繩索逃離火場。
18、不得埋壓、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間距、堵塞消防通道。
19、不得阻礙消防車、消防艇趕赴火災現場,嚴禁擾亂火災現場秩序。
20、不得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損壞公共消防設施。
21、油鍋起火別慌亂,找個鍋蓋速蓋上;油鍋起火別驚慌,找些青菜鍋里扔。
22、液化氣罐或煤氣膠管接頭著火,要用浸濕的麻布或衣物等捂蓋即可滅火,并迅速關閉閥門。
23、電器或線路著火,要盡快切斷電源。
24、救火時不要貿然開窗,以免空氣對流,加速火勢蔓延。
25、撲救帶電狀態下的電器火災不能使用水或泡沫滅火器。
26、發現煤氣泄漏,請先開窗通風,千萬不可動火。
27、當發現燃氣膠管閥門泄漏時,切不可用明火查看,可采用濃肥皂水擦拭。
28、撲救電器火災請先切斷電源。
29、發生電器火災時請用干粉或氣體滅火器滅火,不可直接潑水滅火以防觸電或電器爆炸傷人。
30、未經公安消防部門允許,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進入、清理、變動火災現場。
篇3:某小學防震逃生演練預案
一、演練目的
為使廣大師生了解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知識,掌握應對地震發生時采取的防護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帶來的損失,從而提高師生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的能力。并通過此項演練來紀念5.12汶川大地震,以及緩解大家對日本大地震以來的恐慌心理。
二、演練原則
堅決做到:安全第一,確保有序,責任明確,落實細節。
三、演練組織領導
組長:**副組長:****
組員:******
四、演練步驟
1、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的方法。
2、讓學生熟悉震后疏散的集中地點和途徑的路線。
3、進行模擬發生地震的演練。
五、演練安排
1、演練時間:3月23日下午3:30
2、演練內容:演練包括應急避震和疏散兩個內容。當地震發生時,先進行應急避震。當主震結束后,再進行疏散,到集中地點集中,以防余震發生。
3、警報信號:
應急避震和疏散以警報聲作為啟動信號:
第一次警報聲(50秒);代表發生地震,學生進行應急避震。
第二次警報聲(60秒):組織疏散的信號,學生進行疏散(距發生地震約2分鐘后)。
4、聽到警報聲按預訂方案進行演練,全過程要求在3分鐘內完成。
六、管理人員職責
應急避震演練要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老師在演練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學校領導和老師要預先做好部署,做好分工,親臨指揮,既要確保演練順利進行,通過演練來提高學生的自救自護能力,使學生得到鍛煉,也要防止在演練中發生意外的事故。
1、明確職責,負起責任,演練開始前要到達所負責的崗位,每層的樓梯口、疏散路線每個拐彎處等,都要有人負責。
**——現場總指揮
**——現場拍攝,協調指揮
**——負責發警報信號
**——負責2樓西樓梯口
**——負責2樓東樓梯口
**——負責一二樓之間樓梯轉向臺
**——負責1樓總樓梯口
**——負責疏散路線途中學生安全
班主任——負責在班內指導、疏散學生
**——校園集合學生
**——清點人數
**——醫護保障
**——集中地點演練講評
2、要嚴肅,要當作是真的地震發生,而不是一種游戲,各地點教師提前10分鐘到位。
3、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動作。
4、當發生意外事故時,要及時作出處理。
5、集合后各班及時清點人數,向現場總指揮報告。
七、演練一: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要求班主任在演練前提前進行指導)
從你意識到這是一次地震,到地震結束,一般只有十幾秒鐘的時間,很少會持續一分鐘以上。要把握好最早的幾秒鐘,趕緊躲到最近的安全地方。躲避到地面停止搖動,再也沒有東西落下來為止。
當聽到地震發生的信號后,學生們立即開始演練,應該做到:
1、要保持鎮定,切莫驚慌失措。盡快躲避到安全地點,千萬不要匆忙逃離房屋。
2、在室內的學生,應立即就近躲避,身體采用臥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體盡量小,躲到桌下或墻角,以保護身體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勢:將一個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緊桌腿。在墻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護自己,可以拿書包或其他保護物品遮住頭部和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