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實驗樓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1.安全技術交底制:根據安全措施要求和現場實際情況,各級管理人員需親自驗收進行書面交底。
2.班前檢查制:各專業責任工程師必須督促與檢查各施工方、專業分公司,對安全防護措施是否進行檢查。外腳手架,大中型機械設備安裝實行驗收制,凡不經驗收的,一律不準投入使用。
3.月安全活動制:經理部每月組織一次全體工人進行安全教育,對上一月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對本月的安全重點和注意事項做必要的交底,使廣大工人能心中有數,從意識上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
4.定期檢查與隱患整改制:經理部每周要組織一次安全生產檢查,對查出的安全隱患必須定時間、定人員、定措施整改,并做好安全隱患整改消項記錄。
實行安全生產獎罰制與事故報告制。
5.危急情況停工制。
6.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
7.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當地企業的安全生產法規、規程,建立健全施工安全檢查、監督網絡體系,分段分部位做好安全檢查與防護,使之做到經?;?、制度化、標準化。
8.抓好項目經理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管理: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施工隊和各分包單位設專職與兼職安全員,班組設專職安全員,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重點是"三長二員"(模板、鋼筋、砼專業技術工程師,專職與兼職安全員),負責現場的綜合管理,做到常備不懈,一抓到底。
9.隊伍進場及時進行三級教育,針對工程施工各階段特點,切實做好同步安全教育,提高職工整體安全意識。
10.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標準化。
11.堅持"四不放過"制度
12.堅持施工前交底,工后講評活動
13.堅持安全周、安全月活動,堅持定期檢查制度
14.施工現場設安全標語,危險區設立安全警示標志
15.特殊工種堅持持證上崗
16.抓好高空作業防護,認真使用"三寶",加強對"四口"、"五臨邊"的設防
17.抓好施工現場安全用電管理,嚴格按"三相五線制"、三級配電二級管理,執行"一機、一箱、一閘、一漏",使用移動電動工具者,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采用36V安全電壓照明,使用施工用電安全防護達到定型化、工具化。
18.腳手架搭設必須符合《JGJ59-80》的規定,雙排落地式腳手架重點把好"連接、承重、檢查"三關,嚴禁在腳手架上堆放重物,并按規定用安全網進行全封閉,防止物體打擊。
19.施工期間,嚴禁非施工人員進入場內,非本單位的參觀人員,要有專人陪同。
20.施工現場按總平面布置設置圍護,對外通道建崗設卡,保證現場安全。
21.做好防火工作,特別是進入裝修階段,狠抓預防,消防用水隨樓層布置消防栓,并備有消防帶。
22.本工地為不吸煙工地,嚴禁在工地吸煙,違者罰款。
23.抓好大型機械的管理,堅持"十不吊"。塔吊不準帶病作業,起吊重物時不得拖吊和超載起吊,離地0.3m暫停起升,檢查安全穩定后,定轉就位,防止機械傷害和觸電事故。
篇2:安全管理監控措施
1、公司每周一上午組織管理人員召開一次安全周會。
2、公司每月定期召開一次全體員工及駕駛員參加的安全月會。
3、公司安全領導小組每季度召開一次全體成員會議。
4、安全思想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經常性的工作,是保障安全運輸生產的重要措施之一,各部門必須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必須做到:研究工作時,研究安全工作;布置工作時,布置安全工作;總結工作時,總結安全工作。
5、公司安全領導小組對駕駛員每季至少安排一次安全教育課(職業道德、技術操作、事故分析)。公司每季出安全宣傳欄。
6、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必須經公司安全領導小組召開事故分析會議進行分析、定性、處理。
7、事故分析會議,由公司安全領導小組根據具體情況,統一召開,各專職安全員必須參加。
8、嚴格執行國務院和上級有關工傷事故管理規定,及時準確掌握已、未遂事故情況,總結教訓,研究事故發生規律,必須加強工傷事故的報告、調查、統計分析和處理,采取預防措施,實現安全運輸生產,提高經濟效益。
9、公司員工在辦公區域內,從事工作有關的勞動,發生喪失勞動能力滿一個工作日以上的事故稱工傷事故。
10、工傷事故報告:如發生工傷事故,所在部門必須立即組織搶救,保護好現場,迅速報告安全部。輕傷者三日內填寫“事故登記表”上報,重傷以上事故要拍照上報、存檔。
11、發生重傷、死亡多人事故,特別重大傷亡事故,在當天內迅速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市紀委、市勞動局、檢察院和旅游局等相關領導部門。
12、傷亡事故一般應在兩個月內結案,特別情況不得超過三個月;重傷、多人事故由上級部門批準結案;死傷事故由勞動局、檢察院等相關部門批準結案。
篇3:附院護理安全管理制度與監控措施
附屬醫院護理安全管理制度與監控措施
一、管理制度:
1、認真落實各級護理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工作明確分工,團結協作,結合各科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
2、安全管理有專人負責,定期組織檢查,發現事故隱患及時報告,采取措施及時處理。
3、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預防院內交叉感染。
4、對危重、昏迷、癱瘓患者及小兒應加強護理必要時加床檔、約束帶,以防墜床,定時翻身,防止褥瘡。
5、劇、毒、麻、貴重藥品人專人保管,加鎖、帳物相符。
6、搶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種類、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時(及時檢查、及時維修、及時補充),搶救器械做好應急準備,一般不準外借。
7、搶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時清點交接,嚴防損壞和遺失。
8、對科室水、電、暖加強管理,保證不漏水、漏電、漏氣,如有損壞及時維修。
9、內服藥和外用藥標簽清楚,分別放置以免誤用。
二、監控措施:
1、氧氣管理:用氧管理:
1)用氧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2)告知患者及家屬勿在室內抽煙,氧氣管道周圍禁煙火和易燃品。
3)定期檢查氧氣接口,發現漏氣及時維修。
4)吸氧設施有"四防"標志(防熱、防油、防火、防震),并系有安全帶,氧氣筒內的氧氣不可用盡。
2、對危重患者及小兒防止發生意外措施:
1)防墜床。小兒要使用有床檔的小兒床;昏迷及煩燥患者有專人守護,必要時加床檔。
2)防燙傷。需要熱敷的患者,護士要及時巡視,嚴格交接班;給嬰幼兒、老人、昏迷、肢體癱瘓麻痹患者用熱水袋時,溫度50℃以內,熱水袋不可直接接觸病員的皮膚。
3、制度落實:
1)執行分級護理,進行健康教育,術后及長期臥床初起活動者,有人扶持,動作要輕慢,以防因體位變化,引起虛脫。
2)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做好"三查七對",按時巡視病房,發現不良反應及時處理。
3)對急危重癥患者,做好各項基礎護理。
①昏迷患者專人護理,床旁備好壓舌板、開口器、舌鉗、紗布、吸痰器等,及時清理口腔分泌物。
②做好皮膚護理,定時翻身、拍背、按摩、防止褥瘡的發生。
③煩躁患者給約束帶固定,注意松緊適度,觀察肢體血運、溫度、顏色等變化。
④嚴格執行差錯事故登記報告制度,發現隱患及時討論處理并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