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測量工程風險預控專項措施

測量工程風險預控專項措施

2024-07-12 閱讀 7034

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安全生產方針,根據陜煤集團神南產業發展有限公司2014年5月份安全生產辦公會《會議紀要》要求,結合我中心實際情況,特制訂測量工程風險預控專項措施。

一、目標任務:

通過危險源安全風險評估、預防預控使隱患處于受控狀態,減少一般事故,防范較大事故,杜絕重大事故。

本辦法明確了我中心測量工程中各崗位及外界環境風險預控工作的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估、風險控制、風險檢查與評價等方面的管理內容、方法、要求等。

測量工程風險預控應遵循以下原則:

1、全員參與和全過程控制

控制損失,降低風險風險評估及預控

風險是指危險源造成危害的可能性。風險管理是通過危險源辨識、風險分析、制定并實施風險管控措施與方案、風險管控評價等程序,使風險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圍內。測量工程主要有以下風險因素:

1、人員

測量專業,要求工程技術人員必須具有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與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同時要具備基本的專業技能。

儀器

儀器是測量工程的工具,在測量工作中,選用合適的儀器和測量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在工作中,儀器使用過程中往往存在許多風險,需要進行管控。

管理

測量工程是個需要團隊協作來完成的工種,在整個測量工程中,測量工程效率完成的高低、工程質量的好壞,取決于團隊中個人員的配合程度與高效化的管理。明確各級人員責任制,細化人員分工。

環境

煤礦井下存在的各種危險因素,對測量工程帶來不可小覷的影響具體有:入井乘車、運輸皮帶、大型掘進機械、堆放的垛柱材料、電器設備、頂板、煤塵、瓦斯、水災、火災等。

質量管控

受井下特殊的情況影響,所采用的作業方法是否合理得當、能否滿足工程精度要求;最終的測量結果是否經過質量檢核與驗證。

五、測量工程風險內容分析、評價與控制

風險內容

分析

評價

控制

人員

業務能力工作態度創新意識

人作為工程直接參與者,在風險管控方面最為重要

加強業務培訓;樹立起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學習新技術、技能。

儀器設備

年檢

可能導致測量數據錯誤

按照規范要求定期檢校

使用、維護臺帳

可以隨時了解儀器的使用情況

按相關制度規定,及時更新臺帳。

管理

制度流程監督檢查考核評比

健全的制度與流程是開展測量工作的重要保障與依據;監督檢查可以及時發現成果質量;考核評比能激勵促進從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按照公司規定,完善各個制度、流程;生產科長落實好監督檢查、考核評比工作

作業方法

高溫

中暑

調整作業時間

交通車輛

造成人員傷害

定期維護車輛、按章駕駛;設立警示牌

高空作業

人員墜落摔傷

做好個人防護

冬季、山區作業

人員滑倒摔傷

穿防滑鞋

五大災害

人員淹溺、挫傷、矽肺、耳聾、耳鳴

加強培訓教育、熟知各個災害應對措施,做好個人防護

交通安全

車輛撞人,造成人身傷害

設立警示牌、穿反光標志明顯工作服

登高作業

人員摔傷

上架梯作業,專人扶穩梯子。

各類電器設備

人員觸電,造成傷害

按章作業,嚴禁“三違”

前視后視

確定前視導線點

誤用點后,會導致測量成果錯誤,造成測量事故

確定點號標識正確無誤;用儀器檢核邊長、夾角等幾何要素。

做好前視導線點

導線點要便于保存,避免淋水或其他破壞

選點要合理,導線點要牢固。

對中、整平

可能導致測量成果出現粗差

對中誤差控制在1mm內;長水準氣泡在半格以內。

量取相關數據,

導致高程無法傳遞,無法確定巷是否偏差

架好前視后,及時量取并反饋給記錄員;記錄員提醒前視人員量取。

儀器

確定點號

誤用點后,會導致測量成果錯誤,造成測量事故

確定點號標識正確無誤;用儀器檢核邊長、夾角等幾何要素。

對中、整平

可能導致測量成果出現粗差

對中誤差控制在1mm內;長水準氣泡在半格以內。

儀器測量模式

各種不同測量模式,出現不同測量結果

測量前,確認所采用的測量方法與對應的測量模式

量取儀器高

導致高程無法傳遞

及時量取并反饋給記錄員

記錄

回報數據

可能造成記錄錯誤

對接受到的數據必須進行回報確認

數據完整、合格

可能造成返工

嚴格按照《煤礦測量規程》、《測量工作細則》中對記錄者要求進行

內業處理

原始數據檢查

可能采用錯誤的記錄數據,造成成果錯誤

必須要兩檢一審

計算、對算

確保測量成果正確性

必須要兩檢一審

五、管理內容與要求:

1、測量工程風險預控管理工作應納入各單位日常管理工作中,按照“明確環境信息-危險源辨識-風險分析-風險評價-風險控制-監督改進”的流程形成閉環管理

2、檢查評比

領導小組對地測中心測量工程進行監督檢查風險評估、風險控制工作開展情況,對執行情況進行分析,并每月在中心安辦會上進行通報。

3、各測量小組按照各自崗位職責對工作中風險管控情況進行自查。

風險控制

針對不同級別、類別的危險源和不同程度的風險,制定相應的預警方案,使管理層和責任人能夠及時獲取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對危險源及其風險的控制遵循消除、預防、減弱、隔離、連鎖、警示的原則,根據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估結果和相關規定,編制《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計劃》、《應急預案》及其它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運用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評價、去認識工程項目的風險,并以此為基礎合理地使用各種風險應對措施、管理方法、技術和手段對項目的風險實行有效地控制,妥善處理風險事件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證項目總體目標實現的管理工作。

篇2:測量工作質量預控措施

測量工作質量預控措施

1、要素控制

影響測量精度質量的因素主要有人員、器具、方法、操作和程序管理等5個方面。

人員要持證上崗,使用經檢定和校檢的測量器具,測量方法要科學、合理,操作規范,按程序進行管理,對各要素進行預控。

2、準備控制

做好測量前的各項準備,是測量質量的基本保證。

應認真審核設計施工圖和有關資料,按選定的測量方法進行內業計算;測量計算做到依據正確,方法科學,計算有序,步步校核,結果可靠;外業觀測成果是計算工作的依據,計算成果要經兩人獨立核算后方可實施;測量前應檢校現場控制樁和水準點,保證位置、高程準確;測設前應檢校測量儀器和用具。

3、過程控制

要確保測量工作在受控狀態下進行。

定位、放線工作須執行經自檢、互檢合格后,將成果資料送報有關主管部門驗線的工作制度。實測時要做好原始記錄。對測量記錄的要求是原始真實,數字正確,內容完整,字體工整。記錄人員應隨時校對觀測所得數據是否正確。

按企業《過程控制程序》《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和《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控制程序》等文件執行。

4、檢驗控制

檢查驗收測量成果時應先內業后外業現場,驗收的精度應符合規范標準要求。必須獨立驗線。檢查驗收部位應是關鍵環節與最薄弱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