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安裝調試作業指導書
適用范圍本施工作業指導書適用于四線制、五線制道岔、液壓道岔安裝調試單項試驗。作業準備1、施工調查2.1.1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進行設計文件審核。熟悉道岔轉換、表示工作原理及改配線方案。2.1.2聯系工區檢查確認組合到分線盤、分線盤至轉轍機電纜通道正確。需要修改配線的,根據修改設計文件,確認改配線位置及拆除、添加配線方案及措施,并做好醒目標志。2.1.3?調查確認現場原道岔號、道岔位置、開向、電轉機安裝位置、電纜配線與圖紙是否相符。道岔電纜終端盒是否影響新鋪道岔電轉機下落。2.1.4?調查確認原道岔岔前、岔后、及道岔切割絕緣{直股或彎股切割}位置及型號、數量。2.1.5?調查確認原道岔跳線、軌道連接線、軌道引接線安裝位置及規格、數量。2.1.6?調查確認工務預鋪道岔位置、道岔預鋪是否平順,軌距、枕距是否符合道岔安裝技術要求,電轉機安裝位置空間是否侵限。?2、工作前準備?2.2.1安全預想?2.2.2召開班前會,作業負責人布置當日工作內容和人員分工,明確作業地點、時間、任務、方法、標準。?2.2.3做好安全預想,由作業負責人(或安全員)根據當日工作內容有針對性地交待勞動安全和行車安全措施。?2.2.4清點、檢查作業工具、材料、儀表齊全良好。?2.2.5試驗通訊聯絡工具、照明工具(根據作業時間)狀態良好?2.2.6作業防護用品攜帶齊全。??3、登記聯系?2.3.1駐站(所)聯絡員按照規定提前50分鐘到崗,在《行車設備檢查登記簿》內登記,得到車站值班員(調度員)允許作業的命令后,通知現場作業負責人和安全防護員上道作業,按規定做好安全防護。2.3.2作業前作業人員應與駐站(所)聯絡員互試通信聯絡工具,確定作業地點、內容。帶領作業人員提前30分鐘到作業地點就近路網作業門外待命。?2.3.3接到準許上道作業命令后,按照規定的作業行進路線,帶領作業人員進入作業區。2.3.4作業中安全防護員將作業地點變動情況及時通知駐站(所)聯絡員,定時與駐站(所)聯絡員進行聯絡,確保通訊暢通。1、道岔安裝預調?室內外作業人員必須共同確認新預鋪道岔電轉機安裝位置與原道岔電轉機安裝位置一致。3.1.1道岔桿件、托板安裝平順、配件齊全,緊固良好。3.1.2電轉機安裝平整,連接油管,加注液壓油,排凈空氣,手搖電轉機調整道岔開程,在道岔定位、反位時,尖軌與基本軌間的距離一動185MM.二動75mm.動程:一動200,二動160.道岔在定位和反位時,尖軌與基本軌,密貼段各牽引點的間有4mm及以上間隙時,道岔不得鎖閉和接通道岔表示。3.1.2?兩牽引點之間有5mm及以上間隙時不得接通道岔表示電路。3.2?道岔轉換檢查3.2.3?ZYJ7電液轉轍機在正常轉換時,液壓系統有足夠的壓力(13--15兆帕),溢流閥溢流壓力應調整為額定轉換壓力的1.1~1.3倍;道岔因故不能轉換到底時,溢流閥應溢流。3.3?道岔位置室內外一致性檢查3.2.2?ZD(J)9型轉轍機在正常轉動時,摩擦連接器不空轉,作用良好;道岔因故不能轉換到底時,摩擦連接器應空轉。摩擦轉換力應調整符合產品技術要求。通過室內操縱道岔轉換,核對啟動繼電器(2DQJ)與操縱意圖一致,道岔實際開向應與室內操縱意圖一致,定反位表示繼電器與道岔實際開向一致。3.4?切斷表示檢查斷開轉轍機和密貼檢查器中任意一組表示接點時,必須切斷表示電路。2.2轉轍機內部檢修2.2.1機蓋開閉自如,防水,防塵性能良好,暗鎖靈活有效。2.2.2轉轍機的遮斷開關鎖通斷電源性能良好,通電時,搖把擋板能有效阻擋搖把插入搖把齒輪。當切斷開關時,搖把能順利插入搖把齒輪。電源一旦被切斷,非經人工恢復不得接通電路,搖把齒輪的軸用擋圈無脫落現象。2.2.3正常轉換道岔時,滾珠絲杠動作平穩無噪音,摩擦連接器作用良好。2.2.4轉轍機上、下兩檢測桿無上下張嘴和左右偏移現象,叉型連接頭銷孔的磨損量不大于1mm。2.2.5速動開關通、斷電作用良好。2.2.6滾珠絲杠、動作桿、檢測桿、齒輪組、鎖閉塊、鎖舌、操縱板等均應保持潤滑。2.2.7檢測桿的缺口調整應為指示標對準檢測桿缺口標記中間,用于尖軌、心軌第一牽引點的轉轍機距兩側各1.5±0.5mm,其余牽引點的轉轍機距兩側各2.0±0.5mm,且機內外一致。2.2.8各部螺絲、防松卡齊全良好;接線端子壓線良好,無松脫。2.2.9轉轍機內部無異物。2.3外鎖閉及安裝裝置檢修2.3.1各部機件安裝標準牢固,無脫落、折斷、斷裂現象,各部螺絲采取防松措施。2.3.2各種機件保持清潔、油潤、無銹蝕。2.3.3表示桿銷子曠動量應不大于0.5mm,其它部位不大于lmm。2.3.4鎖鉤橫向軸串效果良好,能靈活調節鎖鉤轉角。鎖閉鐵、鎖閉框無裂紋,鎖鉤軸銷與尖軌連接鐵銷孔之間應有0.5mm間隙。2.3.5鎖閉桿限位槽與限位螺釘(限位銷)的凹型磨耗深度不大于lmm;發現超標時及時更換處理。2.3.6各種桿件在道岔轉換過程中動作平穩、靈活,無彎曲,無別勁,無卡阻現象。2.3.7尖軌及心軌的動程及鎖閉量符合要求:60kg/m12號道岔:尖軌第一牽引點動程160±5mm,鎖閉量≥35mm;尖軌第二牽引點動程75±5mm,鎖閉量≥20mm;60kg/m12號道岔(SC325):尖軌第一牽引點動程160±5mm,鎖閉量≥35mm;尖軌第二牽引點動程114±5mm,鎖閉量≥20mm;尖軌第三牽引點動程55(71-16)±5mm,鎖閉量≥20mm;心軌第一牽引點動程101±3mm,鎖閉量≥35mm;心軌第二牽引點動程58mm,,鎖閉量≥20mm;60kg/m18號道岔(CZ2537灰枕):尖軌第一牽引點動程160±5mm,鎖閉量≥35mm;尖軌第二牽引點動程118±5mm,鎖閉量≥20mm;尖軌第三牽引點動程75±5mm,鎖閉量≥20mm;心軌第一牽引點動程119±3mm,鎖閉量≥30mm;心軌第二牽引點動程71mm,鎖閉量≥20mm;60kg/m18號道岔(鋼枕):尖軌第一牽引點動程160±5mm,鎖閉量≥35mm;尖軌第二牽引點動程122±5mm,鎖閉量≥20mm;尖軌第三牽引點動程69±5mm,鎖閉量≥20mm;心軌第一牽引點動程98±3mm,鎖閉量≥30mm;心軌第二牽引點動程56mm,鎖閉量≥20mm;60kg/m18號道岔(客專線GLC07):尖軌第一牽引點動程160±2mm,鎖閉量≥35mm;尖軌第二牽引點動程118±2mm,鎖閉量≥20mm;尖軌第三牽引點動程71±2mm,鎖閉量≥20mm;心軌第一牽引點動程115±1mm,鎖閉量≥35mm;心軌第二牽引點動程64mm,鎖閉量≥20mm;60kg/m12號道岔(客專GLC06):尖軌第一牽引點動程160±2mm,鎖閉量≥35mm;尖軌第二牽引點動程91±2mm,鎖閉量≥20mm;心軌第一牽引點動程123±1mm,鎖閉量≥35mm;心軌第二牽引點動程76mm,鎖閉量≥20mm;尖軌及心軌各牽引點動程及鎖閉量定、反位應均勻,其偏差不大于2mm;其它型號按《信號維護規則》第3.7.3條執行。2.3.8按周期檢查、測試絕緣套管、墊片,更換不良的桿件絕緣套管、墊片。2.4道岔狀況動態檢查2.4.1設備無外界干擾和異狀,尖軌和基本軌間無異物,桿件處無雜物。2.4.2道岔密貼狀態良好,尖軌、基本軌無肥邊,不得影響道岔密貼。2.4.3扳動道岔時各部動作靈活、平穩,無異聲,無異狀,無反彈。2.4.4道岔密貼尖軌、斥離尖軌及心軌無翹頭,無變形。2.4.5道岔各牽引點處鎖閉桿中心對應兩基本軌或翼軌之間的工務幾何尺寸符合要求:60kg/m12號道岔(SC325):尖軌第一牽引點1440mm,尖軌第二牽引點1475mm,尖軌第三牽引點1522mm,心軌第一牽引點134mm,心軌第二牽引點492mm;60kg/m18號道岔(灰枕):尖軌第一牽引點1437mm,尖軌第二牽引點1455mm,尖軌第三牽引點1501mm,心軌第一牽引點117mm,心軌第二牽引點447.3mm;60kg/m18號道岔(鋼枕):尖軌第一牽引點1438mm,尖軌第二牽引點1462mm,尖軌第三牽引點1504mm,心軌第一牽引點124mm,心軌第二牽引點427mm;60kg/m18號道岔(客專線GLC07):尖軌第一牽引點1438mm,尖軌第二牽引點1462mm,尖軌第三牽引點1504mm,心軌第一牽引點124mm,心軌第二牽引點427mm;60kg/m12號道岔(客專線GLC06):尖軌第一牽引點1441mm,尖軌第二牽引點1497mm,心軌第一牽引點130mm,心軌第二牽引點476mm;60kg/m12號道岔(鐵聯線005-010鋼枕):尖軌第一牽引點1439mm,尖軌第二牽引點1502mm;60kg/m12號道岔(專線4249灰枕):尖軌第一牽引點1441mm,尖軌第二牽引點1505mm。2.4.6道岔在轉換過程中尖軌或心軌不顫抖,各牽引點解鎖或鎖閉動作一致。2.4.7手搖道岔時各部動作靈活、平穩,無反彈。2.5箱盒內部檢修2.5.1箱盒內部清潔,防塵、防潮設施良好,名牌齊全、正確,字跡清楚。2.5.2箱盒內部螺絲緊固,配線綁扎整齊無破皮老化,采取防磨卡措施。2.5.3器材類型正確,無過熱現象,安裝牢固。2.5.4圖紙塑封齊全,與實物相符。2.6扳動試驗2.6.1扳動道岔時各部動作靈活、平穩,無異聲,無異狀,無反彈。2.6.2道岔尖軌與基本軌(心軌與翼軌)密貼良好,鎖閉鐵下斜面與鎖鉤內斜面吻合良好。2.6.3在道岔各密貼段牽引點處插入4mm厚、20mm寬鐵板時道岔不能鎖閉和接通道岔表示,列車運行速度小于160mm的道岔,兩牽引點之間插入10mm厚、20mm寬鐵板時不得接通道岔表示;列車運行速度大于160mm的道岔,兩牽引點之間插入5mm厚、20mm寬鐵板時不得接通道岔表示。2.6.4道岔轉換終了時斥離軌開程符合標準,防跳裝置作用良好,不松動,不卡阻。2.6.5道岔在轉換過程中尖軌或心軌不顫抖,各牽引點解鎖或鎖閉動作一致。2.7測試2.7.1提速道岔轉換阻力及S700K電動轉轍機轉換力測試:2.7.1.1S700K電動轉轍機轉換力測試、調整符合維規要求。雙機牽引道岔(9號或12號),第一牽引點額定轉換力3000N;第二牽引點額定轉換力4500N;五機牽引道岔12號(SC325),第一、二牽引點額定轉換力3000N;第三牽引點額定轉換力6000N;心軌第一牽引點額定轉換力2500N;心軌第二牽引點額定轉換力6000N;五機牽引道岔18號(灰枕或鋼枕),第一、二牽引點額定轉換力3000N;第三牽引點額定轉換力4500N;心軌第一牽引點額定轉換力2500N;心軌第二牽引點額定轉換力6000N;五機牽引道岔18號(客專線GLC07),第一、二牽引點額定轉換力3000N;第三牽引點額定轉換力6000N;心軌第一牽引點額定轉換力2500N力;心軌第二牽引點額定轉換力6000N;四機牽引道岔12號(客專線GLC06),第一牽引點額定轉換力3000N;第二牽引點額定轉換力4500N;心軌第一牽引點額定轉換力2500N;心軌第二牽引點額定轉換力6000N。2.7.1.2提速道岔各牽引點轉換阻力不大于S700K電動轉轍機各牽引點額定轉換力的1/2。2.7.2道岔保護器輸出端直流電壓大于20V(更換時測試)。2.7.3鋼枕絕緣單邊漏泄不得大于軌面電壓的三分之一。2.7.4道岔位置核對,設備加鎖,銷記。2.7.5測試轉轍機動作電流應不大于2A,當道岔不能轉換到底時,電流一般不大于3A。2.7.6按Ⅰ級測試項目進行測試并記錄。2.8填寫記錄2.8.1作業完畢,按規定清點、核對工具、材料、儀表等并全部收回,所有人員下道后由作業負責人通知駐站(所)聯絡員按規定辦理銷記手續。2.8.2召開班后會,由作業負責人組織,作業人員匯報任務完成、設備質量、安全防護等方面的情況,作業負責人填寫《工作日志》,對作業中發現未能克服問題納入待修記錄。2.9工長檢查項目2.9.1調整道岔4mm不鎖閉,道岔有爬行標記,爬行不超標。2.9.2各部頂鐵與尖軌或心軌間隙符合標準。2.9.3轉轍機拉力及道岔轉換阻力測試,調整達到標準。2.9.4測試符合標準,動作電流不超標。2.9.5道岔尖軌、心軌、滑床板臺面及外鎖閉裝置清潔、光滑、涂油良好,無污垢。2.9.6鎖鉤橫向軸串效果良好,鎖閉鐵、鎖閉框無裂紋,鎖鉤軸銷與尖軌連接鐵銷孔之間應有0.5mm間隙。2.9.7道岔尖軌及心軌各牽引點的開程及鎖閉量符合要求,定、反位應均勻,其偏差均不大于2mm。2.9.8每年4月份、11月份對外鎖閉裝置進行應力調整。2.9.9有關工務、電務結合部的設備狀態良好。5.4.2?單操道岔1?通過單操或排列進路,確認室內1DQJ、2DQJ繼電器動作與操作意圖一致。2?確認室內表示DBJ或FBJ繼電器與操作意圖一致。5.3?室外模擬試驗5.3.1?將室外道岔模擬器連接到室外電纜上。5.3.2?操縱室外模擬試驗器。5.3.3?確認室外轉轍機動作正常。5.3.4?確認轉轍機與室內操作意圖一致,表示正確。5.4?室內外掛連試驗5.4.1?撤除室內二極管和室外模擬試驗器。5.4.2?連接分線盤電纜。5.4.3?排列進路或單獨操縱道岔1?道岔試驗及故障判斷1)道岔的正常表示電壓:交流為70V,直流為60V左右。若二極管接反,則交直流電壓正常,道岔無定反位表示。在分線盤上進行測試,可以確定道岔的是否正常。2)測得約2V交流電壓,無直流電壓,則可能是二極管擊穿。3)測得交流接近0V,無直流電壓,則可能是室外發生了短路故障。4)測得交流110V左右電壓,無直流電壓,則說明室外發生了斷線故障。5)測得的交流和直流均為0V,則說明室內斷線。6)測得直流150V左右,交流160V左右的電壓,則說明表示繼電器或有關連線斷。7)測得交流10V左右,直流8V左右的電壓,說明電容器斷線。8)測得交流55V左右電壓,直流45V左右電壓,則說明電容器短路。2?確認室外轉轍機動作正常。3?確認轉轍機與室內操作意圖一致,表示正確。5.4.2?道岔下拉裝置調試:1?下拉裝置的鎖閉和解鎖功能可靠。2?下拉驅動器啟動電路工作2S后,心軌轉換電路方可執行轉換命令。解除心軌與滑床板的下拉夾具,可動心軌方可轉換。3?在心軌轉換過程中,下拉驅動器啟動電路應保持工作狀態,保證可動心軌轉換到底;下拉驅動器啟動工作時間超過30S后應停止工作。4?可動心軌轉換完成后,切斷下拉驅動器啟動電路,下拉夾具應將心軌與滑床板夾緊,下拉馬達處于鎖閉狀態。5?道岔區段處于進路鎖閉或有車占用狀態時下拉驅動器不應啟動。6?道岔調整時,關閉下拉裝置的油路閥門,下拉裝置應處于保壓工作狀態。6.勞動組織施工人員應結合施工方案、施工工期進行合理安排。其中負責人、技術人員、安全員、質量員、工班長應由正式職工擔任。作業人員可根據施工實際情況進行調配增減。序號職務人員數量1負責人1人2技術人員2人3安全員1人4質量員1人5作業人員2-4人7?材料要求單項試驗過程中所使用的模擬條件或線材必須滿足試驗和設計需求。8?設備機具配置主要設備機具配置表小工具2手持電臺3萬用表2
篇2:道岔鋪換機組:安全操作規程
本規程適用于沈陽工務鐵路機械廠生產制造的CPH-240T型分體式道岔鋪換機組的安全使用。
本規程提出了該產品在進行道岔鋪換施工作業時,必須遵守的安全使用操作要求。
1適用范圍
1.1適用于我國既有軌道線路上,對各種型號道岔進行鋪設或更換的施工作業。
1.2根據作業方式、作業規模,用于封鎖施工作業。
1.3在進行道岔鋪設或更換作業時,應按道岔鋪換標準要求嚴格按《鐵路線路維修規則》規定執行。
2施工組織和人員.
2.1必須按《鐵路工務安全規則》第2.1.1條指派施工負責人。按第2.1.2條指派防護員,必須是經過考試合格的線路工。
2.2作業人員根據作業方式、機具配備,作業時每臺液壓起道機操作人員一名、輔助人員一名,每臺液壓泵站操作員一名。
2.3操作人員必須由經過培訓,考試合格的線路工擔任。操作人員必須熟知使用說明,熟悉該設備的性能和作業方法及安全操作規程,方準許進行實際操作。
2.4道岔鋪換機組各機具的操作使用,必須指派施工專項負責人,所有道岔鋪換機組操作人員及輔助人員,必須聽從施工專項負責人統一指揮。隨時檢查各支撐點和起道高度,發現起升不平穩或動作不統一應及時調整。
3安全防護
3.1根據作業方式,按照《鐵路工務安全規則》第2.1.1條的規定要求設置防護作業標志。
3.2道岔鋪換作業時,每組設備設置隨機防護人員一名。封鎖施工時防護人員由工地防護擔任,注意鄰線行車。
4作業程序
4.1作業前
4.1.1必須對道岔鋪換機組各機具,機械和液壓系統各部進行檢查,確認部件完善,操作手柄及頂升裝置有效。機械、液壓有故障而未排除,嚴禁施工時使用。
4.1.2作業前應檢查液壓泵站油箱油量,不足時應補充,液壓油牌號必須采用國標N46~N68號液壓油,嚴禁使用不合格的或其他油品代替。
4.1.3檢查泵站發動機的潤滑油及燃油,不足時應補充,嚴禁使用不合格的汽油、機油。作業儲備燃料箱,一定要遠離作業區和電氣裝置,用完后及時關好油箱蓋,禁止在燃料存放處附近吸煙,使用明火,特別是在高溫和大風天尤為注意。
4.1.4發動機啟動后應怠速運轉2-3分鐘,機器各部運轉正常后,進行液壓系統試驗,卸荷閥加載正常,溢流閥溢流正常,方可進行施工作業。
4.2作業中
4.2.1每班作業時,應隨時檢查汽油機、油管及接頭是否漏汽油。如有滲漏,應馬上關機,關閉油閥,檢查滲漏部分,妥善處理后再進行工作。
4.2.2整組道岔在抬升或降落過程中,液壓起道機操作人員,必須注意施工專項負責人的指揮手勢或號令,隨時檢查各支撐點和起到高度,發現不平穩和不水平時應及時調整。
4.2.3整組道岔在移動過程中,在移動范圍內,禁止任何人進入。參加施工人員,必須集中精力,注意施工負責人的指揮手勢或笛聲,不要喧嘩、打鬧,轉移注意力。
4.2.4在整組道岔在移動過程時,應緩慢平穩,移動速度應有控制措施,以防止移動過快,并注意其他設備的安全。
4.2.5起落整組道岔時,必須聽從統一指揮,協調作業,保持整組道岔平穩起落,防止單機超負荷發生事故。
4.2.6借用鄰線軌道時,縱移轉向平車要從軌排兩端推入或用繩索拉至軌排適當位置,從軌排岔枕下橫向穿入時,任何人員禁止進入軌排下部作業。
4.3作業后
4.3.1作業完成后,應先降低發動機轉速,然后熄火,抬機下道擺放時應注意機具不得侵入安全限界。
4.3.2施工作業結束后,將所有機具移出界限外下道停放,確保行車安全。
5特殊安全規定
5.1起動汽油機時,應握緊拉繩手柄,并扶好機體,以免碰傷。
5.2起落整組道岔時,必須一人一閥操作液壓起道機,不得一人操作多臺起道機。
5.3液壓泵站搬運時,發動機向進氣門端(空氣濾清氣器)傾斜角度不可大于45度,防止機油進入空氣濾清氣器濾心,造成新鮮空氣不足而無法啟動和正常運轉或使油箱油液溢出。
5.4使用液壓起道機時,必須將起道機底座盡量墊平,使起道機保持垂直狀態使用。防止推移軌排。
5.5起落整組道岔時,必須聽從統一指揮,協調作業,保持整組道岔平穩起落,防止單機超負荷發生事故。
5.6進行枕下(墊入或撤出平車)作業時。必須將備好的枕木塊墊到岔枕下面,方可進行作業。
5.7當整組道岔被抬起沒有放穩之前或沒有墊好時,嚴禁任何人員進行軌排下作業,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傷害!
沈陽工務鐵路機械廠
2009年4月13日
篇3:NMG4型內燃道岔磨軌機安全規程
1.采用本機打磨道岔時,應根據道岔需要打磨的工作量,確定封鎖線路或利用列車間隔作業,作業方式均應按規定進行防護,不得盲目上道作業。
2.操作者必須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了解本機主要技術性能、構造、使用方法,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3.操作者應穿好工作服,戴防護鏡、護腿、手套等,防止火花傷人。
4.啟動汽油機前加足符合本機牌號的汽油、機油。工作時嚴禁加油,以防火災。
5.加油時,不要濺出油箱,一旦溢出要擦凈,嚴禁煙火接近。
6.當汽油機變熱時,小心打開油箱蓋來減輕油箱內氣壓,使油在熱油箱中有澎脹空間。轉換打磨道岔時,要關閉汽油機。
7.在線路上作業時,要按“技規…‘安規”規定設置防護,確保人身和行車安全。作業中有列車通過時,要下道避車,機械人員轍離限界以外,并防止侵入臨線。
8.更換砂輪和修理機械時,要關閉發動機。更換砂輪后要空轉30秒試運轉,無關人員不得靠近。
9.經常檢查砂輪及砂輪防護裝置是否牢固可靠,不得使用不符合本機要求的砂輪,作業后,關閉汽油機,將本機撤出線路限界以外,妥善保管。
保養與維修
1.日常保養
1.1由操作者每天作業前后進行,主要內容:清洗,潤滑,緊固,調整。汽油機的保養按其說明書中之規定進行保養。檢查本機各緊固件,應達到全面緊固,不得松動,丟失,否則應擰緊,補齊。
1.2按規定定期對機具各部進行換注潤滑油,檢查砂輪磨耗狀況,檢查傳動部分,以及升降絲桿,蝸輪蝸桿轉動是否靈活,鎖定機構是否可靠。
1.3檢查砂輪安全防護罩,是否完好無損。
2.定期保養
2.1連續使用六個月進行一次保養,定期保養由操作者與檢修專職人員共同進行工作。
2,2發動機的定期保養按汽油機使用說明書的規定進行保養,一次完成日常保養的全部內容。
2.3認真檢查軸承各部,并酌情更換。檢查三角帶、砂輪、走行輪是否完好無損,檢查機架有無開焊、裂縫、變形等。